大唐之最强皇太孙 第409节

  就如同现在的大唐帝国一样,如果要是真正的大唐军队损失十几万的话,整个朝野都有可能会震动,而且会把这件事情给查明白,然后集中所有的力量去解决这个敌人。

  但如果要是损失了扶桑和高丽国的军队,哪怕是损失二三十万,对于整个大唐来说也无所谓,无非就是一些炮灰而已,本身的战斗力在帝国阶层当中也处于一个低等的位置,大不了我们在这些地方继续征兵就是了。

  至于当地的社会损失劳动力该如何复活?这不在大唐高级人员的考虑范围之内,反正你们也只是大唐的一个附属国家,当初你们来叩拜的时候不就说了吗?粉身碎骨死而后已,那我们就给你们一个粉身碎骨的机会。

  “回去之后给你的情报员传递消息,让他们调查清楚阿拉伯帝国想要继续征战的时间点,就算是没有准确的时间点,也得给我们一个大体的时间点。”

  饭菜都已经端下去了,下人们给两人端上来了可口的茶。

  “殿下这段时间有其他的安排?”

  长孙冲已经是听出来了,如果阿拉伯帝国不对我们继续发动战争的话,李象也不准备在西域继续开始战争。

  “就算是我没有其他的安排,你到西域去走一趟,你也应该明白现在是个什么情况,我们本身在西域地区就不够稳定,再加上刚刚占领了安东总督府的地儿,至少得需要个两三年的时间,才能够把当地给理顺了,所以现阶段进行战争对我们没有任何的好处。”

  李象所说的是实话,西域各个衙门的奏折啊,每天跟雪片一样往长安城送,说的都是一些不怎么好的消息,虽然我们在当地已经进行了铁血的统治,但这里和扶桑和高丽国还是不一样的,最根本的原因就是这里的面积实在是太大了,而我们在这一地区又不能够驻扎太多的军队。

  在西域驻扎一名士兵,几乎就能够在高丽国驻扎五名士兵了,那边的花费实在太大了,所以只能是靠着时间慢慢的去征服,想要短时间之内看到效果的话,恐怕是不太可能的。

  当然,除此之外李象还有另外一个想法,那就是南部的战争,同时开始两场战争,大唐能支撑得了,但是李象的心脏支撑不了……

第1442章 两场以上的战争

  两场战争所需要的调配实在是太多了,虽然李象一直都在安排大唐帝国能够同时打赢两场乃至两场以上的冲突,但是现在这个情况并没有紧张到那个份上,所以只打赢一场战争也是没问题的。

  除了前线战场之外,现在大唐的统治区域实在是太多了,作为一个普通的士兵,你不需要管那么多的事情,你只需要把你眼前的战争给打好,那么你对大唐帝国的贡献就已经是到位了。

  但是作为李象这样的上位者,要考虑的问题实在是太多了,前一段时间李世民把李承乾和李象都给叫了过去,说了一个自己所做的梦,其实也就是让李象自己去琢磨了。

  说的就是晚上睡觉的时候被饿虎扑食了。

  一个皇上被饿虎扑食了,这代表的是什么?

  这代表的就是内部叛乱,别看现在大唐帝国非常的强盛,但是身为一名帝国高层,你必须得看到内部的危机才行,历史上记载的大唐内部判断非常的少,但并不代表着没有,如果要是我们不严谨对待的话,这很有可能就会要我们的命。

  所以李世民通过这种方式告诉李象,千万不要骄傲自大,你可能取得了很多的胜利,但如果要是你失败一次的话,那么多次的胜利可能就会毁于一旦,在个人为人上是一回事儿,在治理国家上又是另外一回事儿,如果要是你不重视这个问题的话,那么这个问题足可以变成一只老虎。

  所以从那个时候开始,李象就开始布局这件事情了,听完了长孙冲的汇报之后,李象也知道阿拉伯帝国可能暂时不会发动战争,但是西北地区还得处于警戒状态,如果要是趁着这样的机会的话,李象也准备结束南方的战争。

  暂时是不会去进攻天竺国的,但是安南国这边也不能够继续这样了,上上下下都已经是到了最后关头了,李象准备彻底的结束这边。

  对于越南的这些人,李象可是没有任何的好感的,当年我们曾经帮过他们,在对抗美国的战争当中,我们可以说是给了他们极大的帮助,可后来这些家伙全部都是恩将仇报的。

  所以在长孙泽和霍去病的战争过程当中,李象一直都是让他们穷追猛打,可现在一批人躲在山林里,给我们制造了不少的麻烦。

  如果要是西北的战争打不起来的话,李象就准备彻底的解决这边了。

  “殿下又要去前线了吗?”

  当长孙云逸出声的时候,李象被吓了一跳,刚才脑海里想的都是大唐帝国的两场战争。

  对于李象的女人来说,当然不希望李象能够离开长安城,主要也是因为李象离开的那一刻,也就是这些女人独守空房的时候,一旦要是没有什么事情的话,这些女人恐怕就得开始内斗了,这也是很正常的事情,毕竟一个男人带着多个女人,那么身边的位置就只有一个,只有让自己做得更好更优秀,那个位置才是属于自己的。

  李象对这个问题也很头疼,如果要是程鸾有了儿子的话,那么这种内斗会稍微停一下,毕竟太孙府有了嫡子了,其他的人就算是想要争斗,那也得想想以后的日子,很多事情是有顾虑的。

  虽然李象曾经当着所有人都说过,所有的儿子都是有机会的,但是在这个长子嫡孙盛行的年代,所有人都还是觉得程鸾所生的儿子机会最大,虽然不一定是年长的,但是仗着这个身份,再加上程咬金家族的势力,将来即便是继承不了这个位置,那也是绝对的实力派。

  “在长安城待的时间长了,感觉浑身上下都有点退化了,这样下去可是不行的,还是得去战场上走走看看,而且越南这个国家和其他的国家不一样,过去一劳永逸的解决所有的问题,这也是我之前所想的。”

  在前期战争的时候,长孙泽和霍去病做的的确是不错,但是在清剿山林里的一些乱民的时候,他们做的有点拖沓了,所以李象准备过去督军。

  更何况晋王李治在前线也呆够了,本身这个家伙哭着喊着要去前线,可是去了之后发现完全不一样,尤其是越南那边的亚热带气候,让这个家伙吃够了苦了,浑身上下到处都不得劲儿,现在就想着能够回来养病了,看李世民的那个意思,也想着把小儿子给弄回来,毕竟父子连心,借着这个机会,李象也就准备去把晋王李治给替换回来。

  前线那么多的军队,如果要是没有一个皇族中人的话,对于士兵也是不太好的,所以李象过去之后也能够稳定军心,这也算是公私兼顾吧。

  “殿下既然决定了,臣妾为殿下收拾行装就是只是祖父那边会同意吗?”

  长孙云逸的眼神暗淡了,李象在长安城的时候,姐妹们每个月都是雨露均沾的,对大家来说也是个好事儿,但如果要是李象走了的话,到底是谁能够陪着李象过去,这可是个很要命的事儿了。

  谁都愿意陪着李象离开京城,因为这是朝夕相处的机会,如果要是能够朝夕相处的话,对大家来说当然是非常不错的事。

  可惜这样的事情自己说了不算,必须得让李象做决定才行。

  这个消息很快就传出去了,至少李象周边的女人也都知道这个消息了,一时间整个天策上将府都开始有动静了,京城当中的一些武将世家也有动静了,如果要是能够跟随李象出征的话,这也算是有了个履历,算是加入了李象那边的阵营,对他们来说也是个好事儿。

  现如今朝廷的局势已经非常明了了,没有人能够撼动李象这边,所以他们也能够从容的下注了。

  从这个消息传出去之后,整个京城立刻就动起来了,不断的有人带着自己的年轻子弟前往李象那里,有资格的就直接过去,没资格的苏定芳和牛进达那里也是满满的人。

第1443章 杜如晦的儿子

  对于长安城里的这些后辈,李世民也曾经给李象说过,必须得给这些人一个前途才行,他们的老子混了一辈子了,都已经是位极人臣了,如果要是继续给他们加封的话,那恐怕没有什么用处,所以必须得从这些后辈当中挑选出能用之人。

  李象又何尝不懂得这个道理,可问题是一下子跑过来了这么多人,这对李象来说也不是什么好事,本来还想着把他们给分辨一下,但是现如今足足有上百人,该如何进行分辨呢?总不能让他们都进行考试吧!

  原本按照李象的想法还真是想要进行一次考试,有德者居之,如果要是你有能力的话,那么什么样的官位都是可以的,但如果要是你没有能力的话,有些事情只能是让你滚蛋了。

  可是当他有这样的想法的时候,李承乾立刻就改变了他的想法,在面对长安城的勋贵的时候,你的那套现在还不到时候,如果要是再往下个五年十年的话,那么公平或许会出现,但是现如今这个时候,你还用得着人家的老子,所以你不能够把你那一套给搬出来,如果要是你要强硬的实行你那一套的话,那估计整个长安城就乱了。

  长安城是整个大唐帝国的核心,不管是进行一场战争还是两场战争,这里出人出力,各种各样的东西都排在前面,如果要是你不能够稳定这里的话,那么对外战争的胜利将毫无意义。

  勤政殿

  李象那里人山人海的,根本就没有办法办公,虽然李象也想着不见那些人,但很多人的脸面实在是太大了,所以李象只能是到李世民这里来。

  刚开始的时候李世民也纳闷,李象让人抬着一车的奏折过来了,但是来了之后对自己又没有任何话说,只是在大唐的角落里占据了一个地方,然后慢慢的批示这些奏折。

  李世民询问了一下身边的黑衣人,这才算是明白怎么回事儿,原来是到这里来躲清静的,那些人也实在是太过分了,不过也能说得过去,都是为了子孙后代的前途。

  到了他们这个层次,自己的进退已经不是那么重要了,反正年岁已经高了,谁知道将来还能坚持多长时间呢,这个时候就应该把力气放在子孙后代上面。

  这些年他们冷眼旁观,跟随李象出征或许是一个最好的办法,这些年只要是跟着李象出征的人,现在在朝廷里都能够独当一面了,再加上家族长辈的筹划,他们肯定能够获得属于自己的未来,所以这些人听到李象要出征的消息,立刻闻风而动。

  还有一些人说了,现如今大唐周围都被打下来了,如果要是不抓住这次机会的话,下回可能就要远征阿拉伯帝国了,那是在什么地方呢?据说在离我们上万里之遥的地方,先不说战争的胜败,如果要是水土不服的话,那这条命岂不是交代在那里了吗?

  所以这一次的南部战争,很有可能就是最安全的一次机会了,这些人也顾不得自己的老脸了,哪怕是平时假清高的人,现在也把自己的脸给拉下来了,就希望能够李象提携一下自己的晚辈。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李象和李世民都在这里办公,效率反而提高了很多,以前李象做不了决定的,都会把奏折送到皇宫里来,现在只需要让小太监一路小跑过去,前后不超过一息的时间,李世民就能够作出判断。

  最主要的就是两人有什么疑问的话,完全可以在大殿之上相互商量,效率反而提高了很多,这倒是之前的时候没有想到的,难怪后世很多人都在推行大办公室计划,有什么事喊一嗓子就行了,远比打电话或者别的方法快得多,而且还可以当场交流。

  “你小子准备在这里躲到什么时候?反正你南下也是需要人的,没有必要一直躲着他们,要不然朕给你推荐几个?”

  忙完了一天的事情之后,爷俩就开始在这大殿之上吃饭了,平时李世民也是吃不完的,正好有李象可以陪着吃饭,这反而是让李世民非常的欣慰,后宫当中也是真的一团糟,李世民的三千佳丽也在为他去什么地方吃饭而努力,现在李象到皇宫当中来办公了,帝国最重要的两个男人在一块吃饭,后宫佳丽也说不出什么来。

  那些女人们也非常清楚,你可以在李世民的面前争宠,甚至是做出一些过分的事情来,李世民都不会管你的,但如果要是干扰了国家大事的话,那么除了长孙皇后和杨妃娘娘之外,其他人的脑袋未必是那么贵重的,所以当李象和李世民在一块的时候,后宫人员明白的很,天大的事情也得自己处理,不能去打搅皇上。

  “祖父大人要是有合适的人的话,那不是正好的事儿吗?我现在正发愁呢,这一次去南边也不需要带太多的人,一文一武我就行了,不知道祖父大人要推荐的是谁?”

  本来李象就有些为难,要了这一个就有可能得罪那一个,但如果要是李世民提出来的话,那这个事情就解决了,皇上提出来的事情,你们这些人敢反对吗?皇上要提拔的人,你们这些人敢反对吗?如果要是不敢的话,那就别天天到我家去,堵这个大门进出都困难。

  “宰相杜如晦的儿子杜爱同。”

  当李世民提到这个名字的时候,李象甚至都不知道这个人是谁,要知道李象也是下了苦功夫了解长安城的达官贵人的,但是这个人真的没有出现在李象的印象当中。

  当李象穿越过来的时候,大唐宰相杜如慧已经去世了,就剩下房玄龄一个人独掌全局了。

  本来杜如晦的三个儿子也算是可以,但是因为其中一个儿子跟李承乾搅和在一块儿,导致老大老二都出了问题,现在也只是个富家翁而已,这个老三是宰相大人的庶出儿子……

第1444章 李世民的感慨

  “祖父大人,不是因为杜荷的原因……”

  在原来的历史上,这个人跟着李承乾谋反,最终被李世民给杀了,但是因为李象的穿越,这个人并没有谋反,但是现在的日子也不好过,算是长安城的普通老百姓。

  甚至有的时候还赶不上普通老百姓,因为李世民不能够怪自己的儿子,再加上现在李承乾过得好了,李世民更加确信李承乾中间的那段日子,纯粹都是这些人给穿着的。

  朝廷当中的人都鬼精鬼精的,看到李世民如此厌倦杜家的人,谁也不愿意站出来替他们说句话,哪怕当年的宰相大人为大唐帝国立下汗马功劳,但是封建社会所有的一切都跟皇上挂钩的,皇上不喜欢的人,你要是敢说一句话,那你也是个讨厌的人了,为了别人把自己一家老小的前途给扔了,恐怕还没有这么大方的。

  “所有长安城的人都以为朕厌倦了杜家的人,所以没有人站出来为他们说话,甚至你也是这样。”

  李世民说这个话的时候,李象有些不好意思的笑了笑,说句实在话,李象还真是有这样的想法,主要也是因为没有必要和李世民对着干,两人现在几乎是大唐王朝实力最强大的人,一旦要是有什么意见不统一的话,那么引起的事情可就大了去了,在现如今这个阶段,不管是发生什么事情,大唐王朝的团结最重要。

  “其实朕不是那种小心眼的人,当年杜卿去世的时候,就已经是给朕说过了,家里的三个儿子都是有些小聪明,唯独这个老三还可以用,那是游园的时候,朕突然想起当年君臣相辅之事,所以想着给他一个机会。”

  李世民此刻有些感慨的说道,李象看到李世民的眼角也有了泪花,自从他重生到现在,很少看到李世民有重感情的时候,现在都不知道这一幕是不是真的,毕竟一个当皇上的人和你聊感情,你总会感觉到有些奇怪的,在皇上的眼里哪有会有什么真感情呢?别说是和自己的老臣子了,即便是和儿子孙子都没有。

  不过此刻李世民还真是想起了当年的事情,两位宰相在历史上被称之为房谋杜断,给李世民的执政生涯解决了不少的难题,就是因为掺和到儿子的胡闹当中去,所以导致全家人的生活都没有了着落,这些年受到的惩罚也差不多了,如果要是此人真的有能耐的话,李世民不介意给他一个机会。

  “孙儿记住了,虽然回去之后就去看看这个人,若是真的有能耐的话,定当会带在身边,若是没多大的能耐的话,那也会想办法安排一个职位。”

  李象把杜爱同这个名字记到了自己的心里,李世民也是满意的点了点头,李象现在也越来越老练了,如果要是换做以前的时候,恐怕会非常讨厌这种走后门的行为,但现在也能够欣然接受了,真不知道这是个好事还是坏事。

  做完了今天的事情之后,李象也就不在这里呆着了,毕竟他在皇宫里,李世民就在这里,所以后宫的娘娘们也不愿意,每天李象忙完了这些事情之后,第一时间就得离开皇宫,别防止咱的弟弟妹妹出生,李世民现在正值壮年,要生孩子还能生一大堆呢?

  王德亲自带着李象出去,虽然这几天李象是皇宫里的常客,但是王德作为太监总管,从来都没有感觉到麻烦,伺候李象的事情也是亲力亲为的,可以把其他的事情交给别人,但是伺候李象这样的事情,王德是断然不会交给别人的。

  谁都知道李象现在是帝国的二号人物,将来就是整个帝国的一号人物,咱在他面前露脸的机会都不多,你们这些小杂种如果要是上位了的话,将来还能有咱的地位吗?皇宫里的太监们都是去了根儿的家伙,一个个的脑子活烦的很,为了能够获得辉煌的生活,他们可是什么事都能干得出来。

  “王公公先回去吧,本宫要到东宫去一趟。”

  李象正准备上轿的时候,忽然看到钱平过来了,这也是李象身边的老人了,如果要是李承乾没事的话,绝不可能会让钱平在这里看着。

  虽然现在李象不在宫里了,但是东宫那边的情况还得注意一点才行,钱平还是东宫的大总管,对那边的很多事情都掌握的门清,这会儿应该是李承乾有事儿。

  “老奴恭送太孙殿下。”

  王德带着几个手下的小太监退下去了,并没有站在这里听是怎么回事,在皇宫里当差必须得有眼力劲儿才行,你是皇上身边最得用的人,但是皇上一天天的老去,不管是太子还是太孙,好像你都得罪不起,所以你必须得看明白了,该你存在的时候你可以在这里,不该你存在的时候最好退的快一点,别耽误了爷们的事情。

  “父王找我?”

  李象一边活动着自己的身子骨一边说道,这年头在大殿里坐了半天,浑身上下也是疲惫的很。

  “殿下,还不是您即将拿下的事情,有人走路子走到太子殿下这里来了,而且这个人也不太好拒绝,本身这几天来了很多人,但是都被太子殿下给拒绝了,可这个人对咱们东宫有大恩……”

  钱平斟酌着说道,把该汇报的都汇报上来了,李象有些疑惑的看了看他,什么样的人对我们东宫有大恩呢?

  魏征的后代……

  当钱平说出这几个字的时候,李象就明白是怎么回事儿了,当年李世民好几次要废掉太子,但是最终都被魏征给劝住了,因为魏征告诉李世民,废掉太子就是祸乱的开始,就是整个王朝走下坡路的开始。

  李世民也是因为害怕这一点,所以迟迟不敢动手,如果要是在李象穿越之前就把李承乾给废了的话,那不管李象有多大的本领,恐怕都没有办法活起来了,很有可能就这么嘎嘣儿完蛋了……

第1445章 父亲的话

  “在你祖父那里吃完饭了吗?”

  李象过来的时候,李承乾正在吃饭,因为李象已经吃完饭了,所以钱平给李象倒上一杯茶,接着就站在旁边伺候着,此人是不用出去的,毕竟能够伺候东宫两代主人,如果要是连他都是别人的探子的话,那李象和李承乾也就不用过日子了,干脆找个地方抹脖子算了。

  “在祖父大人那里吃的还行,父亲有事情想找儿子,这就过来了。”

  李象一拱手坐在了自己的位置上,有两个之间只有一些比较简单的礼仪,如果要是动不动的三跪九叩的话,那也干脆别谈事儿了,等你们整完这些礼仪,一个人也都累的差不多了,还有什么好谈的呢?

  “你先看看,有关于魏叔玉的资料,此人并不是一个武将,但是类似于萧守规那种人,只可惜一直没有人教,但是我已经让人看过了,应该是个可用之人,这次你带到南边去,想办法熬个出身,当年魏大人对维护有莫大的功劳,你可能不知道,稍后让钱平告诉你。”

  李承乾比李世民说话更带劲,直接就给李象安排了任务了,一年当中顶多也就只有一次这么说话,李承乾也知道,说的多了就没人听了,但是这个恩情必须得报。

  李象当然也明白这中间到底有多少的恩情,如果要不是当年魏征帮忙的话,现在李象可能已经在被发配的路上被做掉了,不要以为你是皇长孙的位置,那么就没有人敢动你,当你的爹被废了太子之后,你甚至连普通人家的孩子都比不上,想杀你的人多了去了。

  “谨遵父命。”

  李象的回答让李承乾有些奇怪,要知道李象这孩子一直都是有能者居之,不管那些人的背后是什么人,如果要是你没有能力的话,那么我们的军队里也不会接纳你,只要是能够接纳的,那必须得拿出能耐来才行,这么多年都是这么过来的,但今天竟然一句话都没说,这孩子的脑子莫非进水了吗?

  “父亲还有事?”

  李象已经是躬身半天了,看到李承乾一个劲的打量自己,都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儿,莫非今天自己的衣服上有什么图案吗?

首节 上一节 409/495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