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之最强皇太孙 第413节

  南诏国王自己也想过,最多也就是百年的时间,两代人之后,南诏王府就变成了南诏侯府了,不过这样也好,相比较于其他国家,咱们得到的已经很多了,如果要是继续要求的话,那也就说不过去了。

  今天看到自家女婿的时候,南诏国王本来想着多说一句,但是想到当年李象的狠辣,整个南诏在李象的手里随意的翻滚,最终把这个话就压在自己的肚子里了,虽然眼前的人是自己的女婿,但如果要是导致一切事情翻盘的话,那最终自己可就是这片土地的罪人了。

  南诏王太后已经去世了,可能是因为亡国的原因,也有可能是因为身体的原因,当时李象正在长安城当中,所以就让永宁公主姐妹两个回来奔丧,这会儿李象也应该过去拜祭一下才是,这也算是一个礼数,毕竟是媳妇的亲奶奶。

  南诏国王也在刻意宣传这件事情,为的就是让当地的地方官员明白,老子虽然不是这里的国王了,但老子的女婿可是将来的大唐皇帝,我们的公主在长安城还是很有地位的,你们如果要是不看重我们的话,将来还是要吃亏的。

  李象是何其聪明的一个人,当然知道这个老丈人的心里想的是什么,所以在拜祭王太后的时候,那也是给足了这个家伙面子,但是朝廷立法在这里,你可以多上一炷香,但绝对不能够弯曲自己的膝盖。

  大唐朝廷规定,不管是什么样的亲戚,除了李氏宗族的祖先之外,任何人都不能够让大唐皇室下跪,李象也不能够破除这个规矩,毕竟那么多皇室爷们儿看着呢……

第1458章 问责

  看到李象规规矩矩的做完这一切,南诏王氏的人也是松了一口气,如果要是李象仅仅是稍微一鞠躬,把所有的礼仪都简化,那么他们也不能够说什么,毕竟人家是高贵的大唐皇太孙,我们这些人只不过是一个没落王室而已。

  你们的公主的确是嫁给了大唐皇太孙,可是人家家里的老婆多的是,你们的公主就算是按照级别的话,那也处于次低级别,在天策上将府并没有多大的地位,李象能够做到今天这一套,这其实已经是相当给你们面子。

  周围的官员们也都把这一幕看在眼里,虽然他们已经是按照规定开始降低南诏王室的影响力了,但是话又说回来了,看到今天这个情况,该给面子的得给点面子,要不然殿下怪罪下来,咱们这些人也是吃不了兜着走。

  “你就是南诏新任都护吕元生吧?”

  就在为首的一名官员思考问题的时候,李象忽然间就点他的名了,这家伙赶紧的出列,真没想到殿下能够记得自己的名字,他在这个位置上刚刚上任三个月而已。

  “回殿下的话正是在下。”

  吕元生是从东都洛阳调过来的,原本是当地的一名地方官员,因为把一个极其落后的县城治理的不错,李象知道之后才破格提拔了这个家伙,从七品县令到三品都护,这可以说是很多人一辈子的路线,但这个家伙几天的时间就完成了。

  上任路过长安城的时候,他还给天策上将府递了牌子,希望能够进去当面聆听李象的教诲,但可惜的是李象并没有召见这个家伙,这让他感觉到心里没底,明明是殿下提拔了自己,自己也算是殿下这边的人了,可为什么连个面都不见呢?

  当时的时候不明白怎么回事儿,上任之后才明白是怎么回事儿,殿下把自己调动到这边来,并不是为了让自己加入殿下的阵营,而是要把这里治理成大唐的领土。

  所有人都知道,南诏的人在新占领的土地当中算是不错的,但毕竟和我大唐的领土还是有差距的,把你这样的人调动到这里,既不能够让南诏的经济落下去,还得让这里的人心向大唐,难度可以说是不小,要不然的话怎么可能让你连升三级呢?

  “你的工作做得不错,虽然上次在长安城我们没有见面,但是关于这边的事情我都看得很清楚,继续实施你的战略就可以,有什么问题也可以给我写信,但是更多的时间要自己解决问题,不要把问题都推给上面。”

  听明白了李象的话之后,吕元生就明白是怎么回事儿了,当着南诏王室的人把这个话给说出来,那也就代表着咱以前做的事没有错,接下来还会继续降低你们的影响力,这让南诏王室的人脸上一脸的苦涩。

  当看到李象参拜已经过去了王太后的时候,他们觉得已经站起来了,大唐的地方官员就算是做事儿的话,那也不能逼迫的太紧,但是当李象夸耀这个地方官员的时候,瞬间这些人就从天上掉下来了。

  李象刚才看到地方官员的时候,马上就明白南诏国王的想法了,推进统一的制度,这绝对是朝廷的基本国策,不管是什么人,又或者是什么事儿,都不能够影响基本国策的进行,参拜你们的王太后,是对你们的尊重,但绝不是让你们拿捏当地地方官员的。

  所以当李象回过头来之后,大家赞扬大唐地方官员,这些人的腰板儿也瞬间直起来了,南诏国王的眼神也有些躲闪,看来自己今天真是算计错了,想想这个女婿乃是人中之龙,有些事情他怎么可能看不清楚呢?以后还是少整这样的幺蛾子,被人家当场给看出来,这脸上也下不来台。

  对于南诏国王的这些小动作,李象并没有多加研究,毕竟原来也是这里的国王,现如今变成了一个王爷了,权利上虽然少了没多少,但是地位是完全不一样的,而且等着他过去之后,恐怕将来有些事儿就不一样了,他的后代可能会受到更大的限制,但是这都是没办法改变的,谁让当初你们战败了呢?

  想想当初的一些事情,南诏国王当真是后悔万分,如果要是能够早先听母亲的话,结束跟二弟之间的争斗,哪怕是把这个王位让给二弟,那么权力也还会掌握在我们的手中,哪跟现在一样,一个区区的大唐地方官员,这都能够给自己使脸色了,这日子过得还有什么劲呢?

  “岳父大人不用让他们安排了,我今天也不会在这里住下,很快就会离开这里了,有些事情想要和岳父大人商量一下,不知道这附近有什么安静的地方?”

  南诏王宫那边都已经准备好了,听闻李象不在这里呆着,南诏国王也就不强求了,就凭刚才李象做的那些事儿,他也不准备请李象吃饭了,原本是想要让李象给自己壮声势的,谁知道李象看出了他的小心思,直接无情的给碾碎了。

  “附近不远处倒是有个别院,要不然去那里?”

  南诏国王不知道李象想说什么,心里也是扑通扑通的想,这就和上级给你说一声,咱们有点事要谈,再加上最近公司不稳定,那么下面的人可能一下午都不安宁,现在的南诏国王就是这个样子。

  来到了这座别院之后,李象就让其他的人出去了,南诏国王也把心提到了嗓子眼儿,不明白李象要说什么,刚才在外面的时候,那可是非常礼遇的,但是只有两个人的时候,南诏国王就是妥妥的上下级关系。

  “南诏军队在战场上表现的不错,之前我已经是给你写过信了,但是新的南诏军队并没有组建起来,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李象上来就问责了,面子事儿归面子事儿,实际的事儿归实际的事儿,咱们得分得清才行。

第1459章 岳父害怕女婿

  之前南诏刚刚归顺大唐的时候,他们也愿意把自己的子弟送到军队里,想的就是能够让南诏起到的作用更大,最主要的也是给下面的人谋个出路,毕竟军队里是发军饷的,不至于让他们在家里呆着。

  可是当南诏的军队在战场上取得成绩,天策上将府让他们组建新的军队的时候,南诏国王这边反而是拖后腿了,对于李象的命令置之不理,这都已经是过去三四个月的时间了,所以李象准备当面问责。

  “殿下,这件事情真不是我们不努力,之前的那一批都是家境贫困的,不当兵根本吃不上饭,现在这些人也知道战场上的凶险,尤其是前一段时间运回了大量的阵亡将士,导致这些人就更加不敢上战场了,我和皇室中人这一段时间都没闲着,一直都在周围宣扬这件事情,可收到的效果极为有限。”

  南诏国王摆出一副难办的样子,好像他真的为这件事情出力了,不过李象收到的情报却不一样,每个月仅仅是有两天出去做个样子,其他时间都是在王宫里贪图享乐,说白了也就是在消极怠工。

  现在已经和刚开始的时候不一样了,原本以为组建了南诏的军队,他们的手里或许会有军权的,但是从军队组建到训练,南诏王氏的人根本就插不上手,甚至是还被特意隔离在外,既然和他们也没有太大的关联,这些人也就不忙着干这个事儿了,何必给他人做嫁衣呢?

  李象饶有深意的看了这个岳父一眼,南诏国王也被看得心里直突突,明明自己是当岳父的,眼前这个人是当女婿的,如果要是放在普通人的家里,还不是自己坐着他站着,自己说话他听着。

  可是因为双方身份的原因,南诏国王反而是有点害怕自己这个女婿,你有能力的女婿就只有这一个,但人家有能力的岳父可是有很多,而且没有你女婿的帮衬的都护你的这个王位都有可能下不来。

  如果要不是因为你的女儿嫁给了李象,那么你现在正在长安城学习呢,你还有机会在这里当所谓的国王吗?虽然现召见王的封号在政治上已经被剔除了,但周围的人还是客气的说一句,国王陛下,这不就是因为李象的原因吗?

  如果要是你们两个闹翻了的话,恐怕所有的一切都得按照规章制度来办事,几年之后就得把王宫给腾退了,连国王都没有了,为什么还要存在一个王宫呢?

  至于说你的心里不满意,投降大唐的王室人员多了,那些人的心里都不满意,难道我们大唐王朝都得征求他们的意见吗?

  天底下可从来没有这样的道理,成者王候败者寇,这句话连小孩子都知道,你现在就是那个败者啊,难道你还要胜利者的待遇吗?这恐怕有点说不过去。

  “我一定会加紧办这件事情,一定会在短期之内办出效果,绝对不会让大唐军队在战场上出现任何的问题,我保证。”

  李象一句话都没说,但是南诏国王有点受不了现在这个压力了,主动的给李象表忠心,这也算是他懂事儿,如果要是让李象继续点播下去,恐怕这关系就裂缝了,一个小小的裂缝并不可怕,但如果要是这个裂缝慢慢的变大的话,那恐怕你的日子就不好过了,到时候后悔也晚了,天底下也没卖后悔药的。

  “这样就最好了,我这一次前往越南那边,希望你这边能够给我准备三千名青壮,这些人要在几天之内准备好,沿途让他们抓紧前进,在我抵达越南之后,我希望五天之内看到他们,剩下的训练你就不用担心了,最好是经常生活在山林里的人。”

  李象的口气并没有带着一点商量,这里也没有其他人了,更加不需要演戏。

  如果要是有其他人的话,李象还得考虑到永宁公主的面子,毕竟这是公主的亲生父亲,总不能用这种命令的口吻去做事情,现在就剩下他们两个了,商量已经没有必要了,要么你老老实实的答应,继续当你的傀儡国王,要么你直接开口拒绝,那接下来的事儿咱们就走一步看一步,就是不知道你老人家能不能够受得了。

  张嘴就是三千名青壮年,要知道现在在各地战场上的南诏青年人数已经是超过两万五千人了,对于整个大唐来说,这两万五千人可能算不了什么,但是对于南诏这个边陲小地儿来说,这两万五千名青壮可不少,现在又要三千人,很快就要超过三万了。

  就在南诏国王犹豫的时候,忽然间看到了门口持刀而立的护卫,如果要是自己不这么干的话,那么很有可能这颗人头就保不住了,人家需要的是一个听话的奴才,哪怕你是老岳父也得听话。

  交代给你的事,如果要是办不了的话,那人家何必要保证你的地位呢?难道天天养着你吗?国与国之间的关系,从来都是肮脏和血腥的,千万别听那些人站在高台上介绍友谊,那简直就是侮辱人的智商。

  “请殿下放心,这几天一定会凑齐了,并且我亲自去看着,按照您之前制定下的那些方案进行筛选,有问题的人绝对不能够送到军队里。”

  不到十秒钟的时间,南诏国王就知道该如何回应这件事情了,面对李象的巨大压力,他其实并没有其他的选择,只有这样才能够保住自己的王位。

  “岳父大人辛苦了,公主托我带来了一些东西,我都已经派人送到王宫里去了,岳父大人有时间也可以去长安逛逛,公主在长安可能有些孤单。”

  听到承诺了这件事情之后,李象的脸上也就有了笑容了,南诏国王也松了一口气,虽然心里憋屈,但眼前这一关也是过去了,至于这三千青壮年的生死,现在也管不了那么多了,死道友不死贫道,这道理谁都明白……

第1460章 时过境迁

  刚刚拿下南诏国的时候,因为社会过于动荡,所以很多人的生活困难,一天三顿饭都保证不了,所以大唐军队需要一些奴仆,这些人都前仆后继的过去了,别的事情都不管,能吃饱饭才是最重要的。

  民以食为天,当你饿了好几天的时候,有些事情你也就顾不上了,别管平时的时候有多少的理想和愿望,现在就只有一件事情,那就是吃饱自己的肚子,所以那个时候南诏国为大唐征兵,简直是一个简单的不能再简单的事情,想要进入大唐的军营,甚至都得送礼才行。

  可现在时过境迁了,南诏国本身就是农业比较发达的地方,再加上土地比较平坦,他们的人口也不多,稍微的劳作一下,一口吃的是没有问题的,既然肚子的问题解决了,谁还愿意到战场上去拼命呢?

  所以在接下来的几次征兵当中,有很多人就不愿意去了,要不是他们采取强硬政策的话,后续的一些军队根本就送不上去。

  再加上南诏国内也有一些声音传出来,国王让我们的青年去给大唐拼命,可我们在战争当中拿到了什么呢?如果要是继续这么输送兵员的话,南诏的未来可能都死在大唐的战场上了,这简直就是对我们的一种灭族的方案。

  其实李象并没有那么毒辣,在对每个地区征兵的时候,都是按照当地青壮年的比例的,既不能够让你们延误了当地的社会生产,又不能够让你们太过于强大,这就是李象的根本目的。

  南诏这一段时间休养生息的不错,所以李象又得开始他的抽丁政策了,只有这样才能够让你们继续保持在一种危险的边缘,不至于产生要反抗的想法,如果要是真的产生了那种想法的话,那可能就是一场内部的叛乱了。

  这些年李象打下来的土地太多了,各地都有一些叛乱分子,杀肯定是杀不干净的,所以只能是靠着时间慢慢的消磨他们,如果要是各地都没有人为的判断,那么这种方式可能会持续下去,所以现在李象也要求各地的行政长官,要把一切危险都堵在摇篮里,绝不能够让他们爆发出来。

  最好的办法就是抽丁政策,有战争的时候就让他们跟随大唐军队作战,没有战争的时候就让他们相互调换,总之要有一把人口抓在大唐军队的手里,让这些人投鼠忌器,即便是有人要发动叛乱,在战场上的士兵家属也是大唐朝廷的密探。

  他们不希望自己的儿子出现问题,那么他们就必须得给大唐当密探才行,如果要是当地出现了问题的话,你们这些人赶快的上报,不管出现了什么事情,大唐朝廷都不会追究你们的责任,甚至还会分给你们不少的东西。

  但如果要是知情不报,那么你们在战场上的儿子可能就要受到惩罚,包括你们全家在内,都有可能没有活下去的机会。

  看着李象离开了车队,南诏国王和手下的人松了一口气,这家伙终于算是离开了,如果要是继续在这里呆着的话,恐怕他们这些人的心都捏在手里。

  别看嘴上说的非常好听,希望李象能够在这里呆一段时间,但所有的人都希望李象在这里抓紧时间走,如果要是能不路过的话,那应该是最好的事儿了,心口不一说的就是这些人。

  “国王殿下,刚才天策上将府的人交代了,殿下曾经跟您提过,这次的三千名青壮,将由我们共同带到前线,不过征召人口的事情还是要国王殿下操心,如果要是有什么需要我都护府的人员协助的,请国王殿下下命令就是,我们这边定当为国王殿下分忧。”

  南诏国王这边还没回过神来呢,吕元生已经是站出来了,手下的那些人也都凑过来了,在南诏国内征兵,他们只能是隐藏在幕后,不能够直接干到前台,如果要是他们站到前台的话,那恐恐怕会引起很多人的反抗。

  吕元生也给手下的人使了个眼色,你们最好还是能够了解朝廷的政策,动不动的就要对南诏国王实施强硬政策,先不说殿下和永宁公主的关系,就说征兵这样的事情,如果要是没有眼前这个吉祥物出面的话,咱们谁能够搞得定呢?

  搞不定上面的命令,你们这些人的乌纱帽还能够戴得稳吗?朝廷可从来都不需要草包,别说你们的出身多么的高贵,也别说你们是如何当上这个官的,只要是你们在这件事情上做不好,那么将来有的是人找你们的麻烦。

  所以为了我们自己的乌纱帽,现阶段绝不能够和这位大人闹翻了,如果要是国王殿下不配合的话,指望我们自己去征兵,那就算是把腿给跑断了,恐怕也找不来三千青壮,到最后只能是拉壮丁。

  高丽国那边已经是到了拉壮丁的阶段了,你们也都看过朝廷的一些资料,拉壮丁简直就跟抓人差不多了,天天跟这些人躲猫猫,等着他们回家抓他们,你们也就别想过好日子了,每天风里来雨里去的,就凭你们这个细皮嫩肉的模样,两天就得变成黑炭头。

  下面的官员们察觉到都护大人的眼神,一个个的脸上也都有些尴尬,早些日子他们的确是想要采用强硬政策,直接把南诏国王和他手下的这些人给抹去,反正你们这些人也给朝廷带来多大的作用,供奉着你们干什么呢?这不是浪费朝廷的钱吗?

  可经过这件事情之后,他们才知道这些人的真实作用,咱们不能够光看到眼前的事情,还得有个长远眼光才行,这一点就得首推咱们太孙殿下了。

  人家当年在朝廷上就说了,南诏国王和他手下的人必须得保留,将来的时候可能会有大用处,满朝廷的人都不知道什么大用处,都推测是因为永宁公主的原因,现在你们这些人恐怕也说不出话来了吧?

第1461章 受得了吗?

  “吕大人请放心,这件事情已经是有数了,回头我会把人给集结齐,然后拜托吕大人派人送到前线。”

  南诏国王看着眼前这个家伙就来气儿,说白了他是原来的势力派,新来的都户大人是新的实力派,双方之间经常会有各种各样的冲突,但是这个命令是李象交代下来的,中间的责任也非常的明显,事出在谁那里,谁就得为这件事情负责。

  双方之间话不投机半句多,所以也没有什么好谈的,说完了这件最主要的事情之后,双方也就直接从这里离开了,没有必要继续寒暄下去,将来的敌对大家都能够看得见。

  至于南诏的老百姓,他们很多人也不愿意去当兵,但是在各路保甲长的劝说之下,最终也只能是把这三千人给凑出来。

  你们的确是不愿意去,可你们想过没有?如果要是不把这三千人给凑出来的话,大唐朝廷会如何看待我们呢?我们又要承担什么样的责任呢?我们能承担得起吗?

  大唐朝廷现在如日中天,周边的列国都已经是被他们给征服了,征兵命令一旦下达,那么咱们就必须得执行才行,如果要是你不这么干的话,那么自然有办法收拾你,大唐的官员会受到申饬,而他受到申饬的时候,他会拿谁发气呢?肯定是我们这些原住民。

  整个国家的主要地点和交通要道都是大唐的军队,一旦要是他们开始抓壮丁的话,那可就等于撕破脸了,绝不可能会有人这么好声好气的和你说话,大唐军队一脚踹开你家的门儿,带走你家的劳动力,这都是需要成本的,这个成本谁来负责呢?还不是我们这些当地的老百姓,到时候赋税就会变得更高,你们家的剩余资产也会越少。

  真到了那个时候,恐怕会有人主动的去当兵了,因为家里吃不饱饭了,在军队里多少还能够吃顿饱饭,可你去军队里吃顿饱饭,你家庭的负担增加了不少,你就能保证你家庭的剩余人员能吃饱饭吗?

  想明白了这些事情之后,南诏国王下面的这些官员,也开始给老百姓解释,所以我们现阶段能做的就是好好的执行殿下的命令,这样对大家来说都是个好事。

  看着眼前的千里江山,南诏国王的心里也不舒服,可是这个世界上没有卖后悔药的,既然你已经走出了这一步,那么剩下的路含着泪也得走完。

  南下大军

  李象从长安城出发的时候,只有一千多人的队伍,但是从南诏离开的时候,这支队伍已经是有七千人了,沿途路过各路军营,李象都会带上一部分新兵。

  光让他们在后方训练,那绝对起不到太大的作用,甚至还有可能会带来各种各样的富贵病,让他们到战场上去体验一下,也知道训练你们是为了干什么,更得让你们知道战场上的血腥。

  只有这样才能够让他们明白,大唐其实并不是那么安稳,在后方的很多士兵都感觉到现在已经很太平了,没有必要维持那么多的军队,可现在大唐的繁华是如何来的呢?不都是通过一场又一场的战争来的吗?在最为繁华的时刻,我们更加不能够放弃军备。

  “还受得了吗?”

  李象看着躺在地上的杜爱同。

  “殿下。”

  听到李象的声音,这个家伙一股脑的从地上爬起来,然后非常艰难的给李象行礼,从长安城离开到现在已经是二十多天了,这个屁股几乎就长在马背上了,以前的时候他还觉得起码是一个非常风光的事情,但是现在真的是一点都不想骑马了。

  就在两人说话的时候,魏书玉也过来了,看他的情况比杜爱同好不了多少。

  两人此刻就如同难兄难弟一样,看到对方脸上的表情,也就知道这一路上没少吃亏,不过话又说回来了,这也算是人生履历的一种增加,当年在长安城的时候,听说跟随殿下出征的人都有了好归宿,两人的心里也是不服气的,曾经也在幻想着自己跟随殿下一块出征,现在不就实现了吗?只是没想到这日子会这么难。

  幸亏他们的身子底子都不错,而且在城南大营摔打了一段时间,如果要是没有这一段时间的话,恐怕他们早就坚持不住了,跟随李象出征的二十多名世家子弟,现在有一半的人已经是坚持不下去了,他们都已经是被送回去了。

  “过来坐下吧,看你们坚持的也很困难,这个时候腿打软是很正常的,只要是跟随我到了越南,那么你们的身体基本上也就能够接受这种急行军了,在咱们大唐军队当中,下到一个普通的士兵,上到我和皇上,都必须得有这样的能耐才行,如果要是连这个都坚持不住的话,就如同他们一样。”

  李象指着远处的几个马车说道,那里就是准备回长安的人,这些人实在是坚持不下去了,并不是李象没有给他们机会,只要你们坚持到越南,那么多少都会有一份不错的前程,可是你们这些人坚持不住,那么也就没什么好说的了,在这种情况下,抓紧时间回去吧。

  两人顺着李象的手指看过去,里面还是有不少的熟人的,那些人都是和他们一样,脱了家里的关系进入军队,可惜的是身体受不住,很多人脸色都已经苍白了,如果要是还继续带着他们的话,对他们的身体也是一种摧残,如果要是死在军营里,恐怕李象也需要给一些人解释。

  其实人的路就是这样,你能够承受多大的压力,那么你的成就就能够更好,你能够付出多大的努力,你的成功也能够走得更远,但如果要是连长途行军都受不了,那就不能够怪李象不给你一个前途了,包括你们在京城的家长也明白,你根本就不是那块料。

首节 上一节 413/495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