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的苏赫古曼因为军队的原因,并没有被调回京城,现在阿拉伯帝国的哈利法也忍不住了,把这个家伙立刻调回京城,要问问他下一步到底想怎么办,现如今的这种情况,有颠覆整个帝国的趋势,如果要是难民继续往南走的话,那会引起整个帝国的动荡,现在已经不仅仅是北部的城市了,中部很多城市都受到了影响。
不得不说,大唐的策略非常的有用,把难民驱赶在前面,等到难民把整个城市给搞得一团糟的时候,大唐军队马上就冲进去了,这城市能守住的几率几乎为零。
刚开始的时候,阿拉伯帝国的高层也没有当成一回事儿,战争哪有没有损失的呢?他们这些年一直都处于战争当中,即便他们获胜的战争,损失也不小,所以大家都没怎么在意。
可是现在连他们的京城都出现了难民了,如果要是还没有一些举动的话,那恐怕这些难民真的会动摇统治根基,苏赫古曼接到阿拉伯帝国哈里发的命令之后,星夜兼程朝着帝都出发。
其实这个家伙的心理也非常的苦,咱们和大唐帝国的战斗力差距太远了,但是这个话又不能够拿到明面上来说,身为阿拉伯帝国的统帅,如果要是他把这个话说出来的话,那估计这个脑袋就要不稳了。
“元帅不必担心,当时那种情况,咱们都是知道的,帝国高层也是知道的,如果要是硬要追究责任的话,那也不能够都怪到我们的头上,让他们来支撑那样的一个乱局,我就不信他们能够支撑得了。”
看到苏赫古曼忧心忡忡的,旁边一个随从上来拍马屁,如果要是以往的时候,苏赫古曼是非常愿意跟这个人聊天的,因为每次都能够聊到自己的心里,还能够让自己非常的舒服,但是今天一点都不高兴,狠狠的看了这个家伙一眼。
这家伙也知道拍马屁拍到马蹄子上了,赶紧往旁边躲了躲,不往前面凑了,现在这情况又不是说两句话能解释的,多少个城市都已经陷入了战乱了,告急的文书跟雪片一样飞向后方,这可不是一两个城市有问题,而是几十个城市有问题。
苏赫古曼也曾经想过,把手下的军队分散出去,然后帮着当地的城主守住城市,可如果要是这么做的话,那他手里就没有机动兵力了,一旦要是大唐大军冲过来,那该如何是好呢?所有的军队都分散在各个城市里,你再想把他们集结起来,那可不是短时间之内能完成的,万一要是让大唐大军找到了漏洞,阿拉伯帝国可就完了。
但把持着那么多的军队,不去支持各个城市,这好像也说不过去,就拿现在朝廷内部有些人所说的,苏赫古曼没准已经有了二星了,又或者是这个家伙老迈昏庸了,手里明明有二十多万的军队,但却看着那些城市一个接一个的陷落,并没有任何的举动,这不是要亡国吗?
想到这里,苏赫古曼一拳打在马车的梁上,周围的这些人也不敢吭声,他们知道元帅大人这两天心情不好,咱们最好还是把嘴给闭上,如果要是惹的元帅大人不开心的话,咱们这些人的小命恐怕保不住。
就在苏赫古曼想着这些事的时候,又有两个城市被丢掉了,程处亮在半个月的时间里拔掉了三个城市,苏定方比程处亮的速度更快,因为苏定方的区域内城市挨的比较近,所以苏定方干掉了四个城市,目前正在第五个城市的外面,驱赶难民攻城。
在这半个多月的时间里,他们没有更新任何的打法,都跟刚开始的时候一样,但是这效率却非常不错,阿拉伯的一些城主也看出来了,大唐的花样就那么点儿,但他们也是没有任何的办法,根本无法阻止这些难民。
难民的肚子已经饿到了极点了,他们只想着进入城市,身后还有虎式单单的大唐军队,如果要是跑的慢了的话,这些大唐骑兵就会直接掩杀过来,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只能是攻击自己的城市。
在这些难民大军里,也有一些有识之士,他们知道自己现在干的是什么,已经是帮着大唐祸害自己的帝国了,但是话又说回来了,就算是你不想这么干的话,你能够管得了周围这些难民吗?更何况现在肚子已经超过了大脑,先填饱肚子再说吧,至于思考问题之类的,现在他们的这个功能已经没有了。
苏定芳看了看脑袋上的烈日,这里的温度至少要超过三十五度了,天天在这样的高温当中过日子,战士们的衣服就从来没有干爽过,好在这附近还有水源,真热的时候还能够换洗一下,这些难民就不一样了,大唐军队每到一个地方,先得把他们赶走了再说,占据水源之地,才能让他们陷入焦躁当中。
只有这些人喝不上水,他们才会想着进攻城市,这已经是早就知道的一个定理了,当这些人去进攻城市的时候,咱们的机会也就来了,如果要是他们天天在水源地呆着,猴年马月才能够走到绝境呢?
“禀报将军,在我军后方三百五十里处,一个新的兵站被选定了,按照朝廷给我方的文书,大约在一个半月之后可以进行运转,但是希望我们能够送过去九百名劳动力。”
一名随军文书刚刚拿到了后方的书信,修建兵站并不仅仅是后方官员的事儿,还有你们这些前线将军的事儿,如果要是劳动力输送的快一点,那我们的兵站也就能够更好的完工。
第1599章 轮换作战
“那你们还愣着干什么?不过是区区九百人,别等着城池被攻破了,周围搜刮一下,估计也能够凑得够,兵站修好了之后,离的我们也近了,也等于我们有了大后方,这个力得出。”
苏定方吐出了嘴上的烟卷儿,这玩意儿也是李象的发明,现如今几乎人手一个,这东西对于士兵们来说,简直就是士兵们的好伙伴,可惜的是距离后方太远了,他们也不敢抽起来没个完,如果要是跟在后方一样,这一天二三十只是没有问题的。
手底下的士兵接到命令之后,马上就开始到周围抓人了,每三个士兵为一个小组,慢慢的就把一些难民驱赶到一块儿,等把他们的右胳膊给捆住的时候,直接三匹骏马就给拉回来了,不管你们这些人愿意不愿意,反正从现在这一刻开始,要么老老实实的给我们干活,要么咱们白刀子进去,红刀子出来,到了阎王殿那里,也只能是怪你们自己不走运,谁让你们大白天的在路上乱逛,难道不知道躲起来吗?
不到半个小时的功夫,一千多人就抓过来了,他们这么做也是有原因的,在这样高温的路上,这些人全部都是营养不良的,如果要是后方要九百人,你直接给送九百人过去,那么估计到地方的也就七百人。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你必须得多抓上一部分才行,中间如果要是有减员的话,咱们这边也早有准备,后方要九百人的话,咱们这边必须得多出一百多个,按照百分之十的减员率,这样才能够保证有足够的劳动力,当然这个数字也不是卡的那么死,如果要是只送过去七八百人的话,那只能是每天让这些人多工作一段时间,谁让劳动力不够呢?
至于这些人的死活,估计没有人管了,反正完成我们的工程,这才是最主要的,如果要是想讲究什么人权的话,你们其实还是有一个机会的,那就是阿拉伯帝国的军队反攻,我们丢掉了大片土地,那么你们就可以回归阿拉伯帝国了。
只是你们这些人回去,恐怕也就是个奴隶的身份,谁让你们曾经给大唐军队办事儿呢?阿拉伯帝国有个传统,不管在什么情况下,你都得奋战到底才行,如果要是你已经给大唐军队办了事儿,那么不管你有什么样的原因,你都是阿拉伯帝国的叛徒,要么当场斩杀你,要么这一辈子都要当奴隶。
也正是因为这一点,当有些人给大唐干活的时候,他们的心已经是死了,知道这辈子不可能会有自由身了,只能是努力的给大唐军队干活,等到大唐真的胜利的时候,没准他们也能够沾点光,至于回去的事情,连想都不敢想。
在后方的官员们也发现了这一点,他们纳闷儿,怎么没有逃跑的呢?要知道其他国家的战俘都有逃跑的,后来他们才想明白,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
一方面自然是阿拉伯帝国的政策,你已经是被大唐军队俘虏了,回去之后也不会有你的好果子吃,所以这些人本能的不愿意去逃跑。
第二个方面就是周围的自然环境了,距离最近的阿拉伯城市都在五百里以上,缺少交通工具和水源的情况下,在三十多度的高温里往前前进,任何人也不可能会走五百里以上的,而且还有可能会迷路,一旦要是迷路的话,那这个乐子可大了,沙漠里不知道有多少种想要吃你的动物,到最后甚至连骨头都剩不下。
所以这些人被送到后方之后,马上就打消了逃跑的念头,老老实实的给大唐朝廷办事儿,希望有一天大唐的这些将军们能够良心发现,给他们一个新的生活。
“将军还有另外一个事儿,今天晚上有三千名士兵过来,按照殿下的命令,咱们这边要撤退回去一千五百名老兵,这些老兵的数目还没有确定您……”
趁着现在也没有什么事儿,随军文书开始汇报一些主要的事儿,除了九百名工人的事之外,最主要的就是战场上的轮换了。
按照殿下的轮换策略,每次会过来三千人,当天就会有一千五百名老兵撤退回去,一个星期之后会有另外一千五百名老兵撤退回去,这一个星期的时间,就是让这三千名新兵适应的。
当然这些人也不是新兵,说他们是新兵,只是因为他们没有在这周围作战过,其实在别的地方都是有经验的,这样做也是为了不让军队太过于疲惫,每两个月的时间就可以轮换一下。
当然在这样轮换的情况下,也不能够影响前线的战斗力,现在我们虽然没有大规模的战争,但小规模的战争更考验个人能力,一旦要是某支军队战斗力下降的话,对整个大唐来说也没有什么好事儿,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最好还是小心的轮换。
“葵子营那边的人先回去,上次攻击城市的时候,他们的损失比较大,这一次一次让他们回去两千人,我会亲自给殿下写一封书信,这只军队可以说是战场上的王牌了。”
苏定芳想到了自己的亲信,虽然他们回去之后,苏定方对战场的把握可能会弱一点,但这支军队跟着苏定方南征北战多年了,尤其是上一次攻击城市的时候,不知道从什么地方冒出来八千名阿拉伯骑兵,当这些人举起弯刀的时候,苏定芳的手下就剩下一千名士兵了。
以一千名士兵硬扛八千名正在冲锋的阿拉伯骑兵,对任何人来说都是一个非常要命的事儿,但是葵子营的人硬是坚持下来了,而且伤亡不超过百分之二十,如果要不是真正的王牌的话,当时就有可能吓得尿裤子,阿拉伯骑兵的冲锋气势,很多人连看都不看看,更别提打了。
苏定方如此偏袒自己的亲信,军营里的人谁也说不出话来,上回如果要不是他们的话,恐怕苏定方就危险了。
第1600章 继续南进
李象刚刚开始征战的时候,大唐帝国的王牌还没有多少,所有的军队都是从战场上历练出来的,现在他们已经都有了王牌的身姿了,所以当这些人非常疲惫的时候,必须得把他们替换下来才行,这些人都是大唐帝国最宝贵的财富。
随着大唐王朝的面积越来越多,将来所需要的军队也越来越多,这些人替换下去之后,有五分之一的人就永远不可能上战场了,这也是李象置顶下的政策。
这些人必须得拉回后方,然后组建一个又一个的训练营,帮助大唐训练更多的军队,他们身上的各种经验,对于大唐来说,这就是最宝贵的财富,只有让他们言传身教,才能够训练出更多的王牌军。
如果要是让他们继续在战场上作战的话,或许他们能够取得更多的功劳,但是对于大唐来说,这实在是太浪费资源了,如果要是有一天不小心战死了,将来没有人能够接替他们的位置,到底谁吃亏呢?
所以当有人反对李象把王牌撤回来的时候,李象就给他们算了一笔账,一个人回到后方训练新兵,在手下的二十个人当中,只要能够训练出五个人,那么他的力量就可以乘以五倍了。
但如果要是在前线继续作战的话,一旦要是个人出现损伤,后方有没有能够补上的人,这对于所有的人来说,可就是一个非常要命的事儿了,对于整个大唐帝国来说,这就更加要命了。
好不容易拥有了如此宽广的地盘,但如果要是你无法坚守得住的话,这事儿该去找谁说呢?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必须都得明白才行,训练新兵和战场上的王牌同样重要,甚至在某些方面,训练新兵才应该排在第一位。
所以苏定方就算是舍不得手下这些人,那也必须得抓紧让他们回去了,这些人回去之后,新来的人也能够磨合一下,如果要是不给这些新人机会,让他们在二线战场磨合的话,那速度也实在是太慢了。
别看我们跟阿拉伯帝国取得了胜利,但对于庞大的阿拉伯帝国来说,十万军队当真是算不了什么,他们还能够征召更多的士兵,所以这一次我们必须得打残了他们,让他们知道我大唐王朝的厉害。
所以当军队轮换过之后,苏定方继续挥师南进,让更多的阿拉伯城市看到大唐的军旗,让他们从骨子里感受到恐惧,你们当初就不该招惹我们,我们也绝不是你们能够应付得了的,现在你们就好好享受大唐的恐惧吧。
事实上,现在阿拉伯帝国已经是感觉到了这种恐惧,有些人已经离开他们的帝都,开始往南部转移了,虽然阿拉伯帝国的皇帝,也就是他们的哈里发,已经是给所有的人开始讲话了,号召他们共同守卫阿拉伯,但有些人还是有私心的。
阿拉伯帝国一路获胜的时候,我们就是你身边最淳朴的奴仆,但是现如今这个情况,北方基本上都已经乱成一团了,帝国在各个城市当中也损失了数万军队,如果要是再加上穆罕哈德手下的军队,这一场作战我们已经损失了十五万以上了。
阿拉伯帝国家大业大,十五万的军队真是看不上,他们随时可以动用百万军队,可问题是上次安东总督府的战役,我们已经是损失了几十万了,再加上西部地区的损失,阿拉伯帝国超过三分之一的军队已经没了,而且现在军队当中还有大量的新兵。
阿拉伯轻骑兵的战斗力非常强悍,但说的绝不是这些新兵,因为这些新兵除了外表长得像之外,那里的战斗力实在是差的太大了,如果要是硬要他们在战场上发挥出战斗力的话,你至少得给他们一些表现的机会才行,让他们熟悉轻骑兵的冲锋。
可现在他们有机会嘛,大唐军队根本就不给他们机会,每当他们和大唐军队遇见的时候,我们根本就收拾不了大唐军队的武器,所有的人都还没有明白过来呢,那种火花就到了我们的军队内部了,大量的人直接就被炸飞了,给所有的新兵带来了很不好的印象。
所以当他们下次上战场的时候,所有的人都在提防着那种小火包,就害怕自己的周围也出现这样的玩意儿,他们只想着能够早点跑了,如果要是继续留下来的话,或许自己会跟那些战死的人一样,变成沙漠中的一具骸骨。
反观大唐军队这边,虽然他们加入了不少的新兵,但是新兵上来打的就是胜仗,一场胜仗就能够给他树立坚定的信心,而且大唐军队不仅仅教给你军事知识,还在思想上给你进行教育,另外就是这些人所获得的利益了,精神和物质双重满足,这只军队的战斗力如何能不上升呢?
双方抛开战场上的胜败,就算是在新军的教育方面,大唐已经是不知道剩了多少回了,所以阿拉伯帝国现在已经没有招架之力了,当然他们如果要是也能研究出新的武器的话,没准还能在战场上跟大唐军队拼一下,要不然的话是不太可能了。
苏赫古曼想明白了这一切,但是他不能够把这个话说出来,此刻在阿拉伯帝国的皇宫当中,他已经是战战兢兢地跪在了哈里发的面前,周围除了宰相大人之外,并没有其他的人在这里,甚至很多人都不知道苏赫古曼已经回到了帝都。
阿拉伯帝国的哈里发之所以这么做,也是不想让社会上有任何的恐慌情绪了,如果要是大家知道苏赫古曼都回来了,那么这些人也会感觉到有些不适应,毕竟这个家伙是前线的统帅,如果要是哈利法把它给弄回来的话,那只能说明一件事情,那就是要询问他关于前线战局的事。
本身这是一件很正常的公务,但是现在这个情况不一样,我们正处于战败的过程当中,这个公务也会引起一定的恐慌。
第1601章 哈里发要事实
“你实话实说,现在已经到了一种什么样的局面?我们整个帝国都很清楚这一切,你也不需要有任何的隐瞒,如果要是继续这样下去的话,我们还能够坚持多长时间?”
哈里发有些愤怒的说道,现在他已经顾不得那些礼节性的语言了,因为这个家伙很清楚,如果要是没有遏制的办法,整个帝国会瞬间陷入危险当中,阿拉伯帝国虽然家大业大,但现在大唐已经对准了他们的主动脉了。
苏赫古曼一直都是国家重臣,如果要是放到大唐来说,就算比不上长孙无忌,那也得是李靖那个级别的,可是现如今哈利发的口气,已经是带着一些指责了。
当然苏赫古曼自己非常清楚,出征的时候意气风发的,他认为能够给大唐军队带来巨大的损伤,甚至能够一举收复安东总督府的土地范围,可现在一点儿的战略目标也没有实现,反而是进行了长途的撤退,不但长途的进行撤退,还把北部的很多城市都给丢了。
当然这些事情都可以被原谅,毕竟阿拉伯帝国家大业大的,这点损失他们也不放在眼里,毕竟他们把地中海周围都给占领了,土地的面积大的很,可问题是难民潮该如何解决呢?
当难民刚刚出现的时候,阿拉伯帝国的高层还在一片夸赞苏赫古曼,认为他在没有办法的地方,竟然找到了一个不是办法的办法,这也算是让阿拉伯帝国渡过了难关,当时虽然没有人鼓吹他,但是私底下的称赞确实不少。
可现在这些声音都没有了,大家认为这个家伙做了一个最愚蠢的事情,你让难民变成了大唐的武器,非但没有把他们给困住,反而是难民开始反思我们了,一座城市接一座城市的丢失,这些难民为了找到吃的,简直什么都不管不顾。
阿拉伯帝国的军队也曾经出城去围剿过他们,但是难民的数量实在是太多了,更何况这些人也是士兵们曾经的同胞,让他们对这些人痛下杀手的话,他们的心里也是过意不去的。
正是因为当年的一念之慈,导致这些难民现在更加厉害了,他们已经穿州过省,几乎已经蔓延整个中部地区了,根据阿拉伯朝廷的统计,光是散落在各城之间的难民已经高达五百万,在现如今这个年代,这可是一个非常恐惧的数字。
看到震怒的哈里发,苏赫古曼也不知道该如何回答,如果要是把实际的情况给说出来的话,在场的这两个人肯定不相信,如果要是不说实话,现在的情况会继续恶化,如果要是恶化到没办法收拾,那恐怕帝国的末日也就到了,那个时候他会死的更惨。
“大将军不要有任何的顾虑,有任何的话就说出来,真zhu会忽悠我们渡过难关的,现在帝国已经到了危难关头,大唐跟其他的敌人不一样,比我们之前遇到的法兰克还要强大,所以不得有任何的隐瞒。”
宰相大人或许是看出了苏赫古曼的为难,所以这个家伙立刻站出来了,现在这个时候你就别考虑其他的了,现在最主要的是如何解决眼前的难题?如果要是不好好解决的话,我们这些人将来都有可能会成为阶下囚,大唐的赫赫威名他们也听说过,跟各国的战争只有一个结果,那就是灭国。
其实这也是很正常的事情,就拿阿拉伯帝国来说,他们也攻下了很多的国家,难道当你占据上风的时候,你会突然之间就收兵了,这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一定会拿到最大的利益,这才会鸣金收兵的,现在风水轮流转了,你们从进攻的一方变成了防守的一方,这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苏赫古曼深吸了一口气,宰相大人都这么说了,既然你们想要知道一个真相,那我就把真相告诉你们,等会儿如果要是你们接受不了的话,那就不能给我怪咱了,咱也是为了整个帝国负责任。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如若我们不能够遏制这些难民,那么按照我的估计,我们还将丢掉大约七十多以上的城市,在这七十座城市都丢掉之后,或许难民潮会安定下来,但大唐军队也会抵达我国中部地区,距离帝都不足五百里。”
当苏赫古曼的话说完之后,在场的两人都大惊失色,他们已经预料到局势紧张了,但没想到局势会紧张到这个份上,如果要真的变成这样的话,那将来的日子真没有办法过了,我们难道要举国逃亡吗?
五百多里,听上去很远,但是对于大唐军队来说,简直就是一瞬间的功夫,虽然他们的运动速度比不上阿拉伯骑兵,但是他们能稳扎稳打,包括部队后勤在内,全部都是采用裸马运输的,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咱们的危机也是表现在现实当中的。
哈利发也是目瞪口呆的,原本以为只是北部边境的问题,现在看来已经蔓延到中部……
早就知道战局糜烂,但没想到会糜烂到这个程度,本以为大唐帝国的大量军队撤回去了,对我们的威胁就没有那么大了,可为什么仅有少量军队,也会给我们带来那么大的危机呢?
当哈利法提出这个问题的时候,苏赫古曼也就老老实实的回答了,当初提出难民策略,的确是逼退了大唐帝国的大量军队,但是少量军队根本就不害怕难民的问题,难民如果要是冲击他们的军营的话,人少可以直接杀,人多可以直接跑。
说白了就一句话,你们的难民问题在苏定方和程处亮那里,根本就不算是问题,人家可以很好的解决难民。
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那也没什么好说的,人家直接撤退就可以了,至于你们还能不能够追得上,那你看看那些面黄肌瘦的难民,他们能追得上谁呢?
第1602章 苏赫古曼的要求
阿拉伯帝国的哈里发呆坐在自己的座位上,原本以为大唐军队会拿着手下这些难民没办法,阻挡他们的进攻,至少在几年之内是和平的。
按照他的想法,苏赫古曼的战争开局不利,直接就损失了十来万人,如果要是继续打下去的话,对阿拉伯这边没有任何的好处,他们必须得重整旗鼓才行,只有这样才能够新开一场战争,才能够把很多人心里的阴影给驱散。
所以当初苏赫古曼提出主动撤退,让难民来阻挡大唐军队的时候,哈里发也就顺势同意了。
当然一开始的效果是非常不错的,频频进发的大唐军队,很快就看到了难民的作用,所以在李象的命令之下,大唐军队开始了有史以来第一次撤退,而且是全军大范围撤退。
普通的阿拉伯老百姓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儿,反正他们就明白一件事情,那就是大唐军队撤退了,到底是自己有序的撤退,还是被我们给打的撤退,那就全看阿拉伯帝国朝廷的宣传了。
大唐军队刚刚撤退的那一个月里,所有的阿拉伯帝国老百姓都在庆祝,庆祝他们击败了这个世界上唯二的大帝国,这说明我们阿拉伯帝国才是最强的帝国。
别管你们大唐帝国取得了多少的胜利,也别管我们以前的时候,在你们手下吃了多少亏,反正这一次我们获得了胜利,至于你们能坚持成一个什么样子,那是你们的事情,我们可以欢庆胜利了。
按照阿拉伯帝国朝廷的宣传,大唐的军队从长安长途跋涉,一路上不知道花了多少的钱,这才来到了他们的边境地区,结果刚刚在边境地区待了没几天,直接就被我们的军队给抄了后路,所以大唐军队只能是老老实实的回去。
而且根据他们对大唐综合国力的了解,这次已经是把国库给花光了,如果要是再想继续进攻的话,至少现在是不可能了。
整个帝国都在一片祥和之中,可是庆祝了没几天,北方的一些城市就发现了从边境而来的难民,接着是中北部的城市,接着是中部的城市,现在连南部的城市都发现了不对劲了。
如果要是北方获得胜利的话,那么这些难民是从什么地方来的呢?
而且除了难民之外,在难民来之前,那都是北方的一些官僚和富户,真要是取得了胜利的话,他们不应该迁移的,他们甚至应该跟着远征的部队一块儿,在别的国家掠夺富贵才对,毕竟以前这些人就是这么干的,可现如今为什么拖家带口的跑到南方来了呢?
这些官僚们张嘴就是来度假的,他们可不敢说北方是个什么样子,毕竟他们有守土之责,脱离自己管辖的土地,跑到南方的城市里来,这可是失职之罪,一旦要是阿拉伯帝国追究这个责任的话,他们这些人一个也跑不了。
至于那些富豪,他们就更不会吭声了,买通了当地的地方官之后老老实实的在中南部的城市呆下来,除了不能够继续赚钱之外,他们的生活也没有什么影响,以前赚的钱足够过日子的了。
所以这些人的到来对于阿拉伯帝国并没有产生深远的影响,中南部的大部分人还是老老实实的过日子,可是当这些难民来的时候,这日子就没有办法过下去了。
当时阿拉伯帝国想到的办法,还是继续捂着藏着,不让全国的老百姓知道是怎么回事儿,哈里发也是同意了这个策略的,就想着中北部的官员们努把力,把这些难民全部挡在中北部,不让他们把恐惧传播到南方。
如果要是没有大唐军队尾随着的话,那么他们的这个计划还是能够成功的,可惜的是大唐军队化整为零,几名将军妥当的利用了这些难民求生的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