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之最强皇太孙 第475节

  反对派此刻也在朝廷上开始观望,他们听完了李世民的话之后,一个个的都把自己的脑袋给缩起来了,在现如今这种情况下,你如果要是还想反对的话,那只能说明你智商有问题了,对外战争进展顺利,皇上赏赐了那么多的金银财宝,而且还做了这样的一个总结,如果要是你还看不清楚个眉眼高低,站出来乱说话,那你的这个乌纱帽也就不用要了。

  在一片欢快的气氛当中,早朝很快就结束了,大臣们也都对李象进行祝贺,只是当李象回过头来的时候,几位叔叔脸上的表情却不怎么样。

  “几位叔叔别来无恙,算起来我们也是有些日子不见了。”

  作为小辈,虽然李象排班的时候站在他们的前面,但该有的礼数还得有的。

  “不敢不敢,太孙殿下现在如日中天,我们这些人算得了什么,无非就是混吃等死就是了。”

  齐王李佑做事情没有任何的章法,历史上因为造反的问题,直接就被杀了,现在因为重生的原因,这家伙还在活着,李象真想扯过他的耳朵来,让他知道你活着是因为老子。

  魏王李泰和晋王李治,此刻两人看到李象的时候,脸上的表情都是非常复杂的,以前大家都在京城,面对这个小子还能够来上几句,但现在我们已经是闲散王爷了,手底下没有任何的权利,尤其是晋王李治,被李象给折腾了好几回,现如今才刚刚缓过劲儿来,所以这两人也是对着李象笑了笑,接着就朝外走去了。

  后面还有一些其他的王爷,但这些人都是两字王,说白了也都是郡王。

  按照大唐的规矩,唐高祖李渊迁居大明宫之后,那可是给李世民添了不少的兄弟,这些人按照规矩,那也都是要封亲王的,但是李象也给李世民上书了,大唐朝廷不需要那么多的亲王,除了最出风的那几位亲王之外,剩下的一律给他们郡王就行了。

  说句实在话,亲王的待遇和郡王的待遇也是不一样的,当你封出一个亲王的时候,包括他家里的那些孩子在内,各种待遇都要打着滚的往上翻,对于朝廷来说也是一个非常严重的负担。

  在源头上就能够降低一级,对于朝廷的负担也是减缓了许多,更何况李世民对于这些后来出生的小兄弟,基本上都是没有任何感情的,而且对唐高祖李渊这种造孩子的行为,还是有所怨言的,所以借着李象的这个奏折,把这些人一律封为郡王。

  有了这些前车之鉴,李世民后来生出来的这些小儿子,那也必须得是郡王了,总不能超过他们的叔叔,更何况这些人全部都是庶出。

  “告辞五叔。”

  李象懒得跟齐王李佑在这里磨牙,这家伙也不能够算是自己的对手,就凭你这样的一个货色,如果要是跟你斗起来的话,那纯粹是降低自己的身价,更何况李象现在还要到东宫去探望自己的父亲,谁有那个功夫在这里和你扯淡。

  “哼,有什么了不起的?”

  看到李象从这里离开,齐王李佑的脸上也是不服气,在他看来李象纯粹是运气好,如果要是把军队交给自己的话,打仗也是能打胜仗的。

  按照他的想法,战场上打胜仗,那都是士兵拼命,再加上将军们会指挥,李象纯粹就是到战场上去当个吉祥物,等到战争打完了,功劳全部都是他的了,如果要是让自己去战场的话,现在没准也有那么大的功劳了,难道真需要让皇子皇孙上去拼命吗?历朝历代的战争都没有这样的打法。

  朝廷大臣们也都在看着这边的情况,当看到只有齐王一个人说话,这些人也是松了一口气,如果要是魏王和晋王都站出去,那么这场王爷之争可就不是闹着玩的了,齐王这个人一直都不怎么样,不管是在朝廷还是在地方,都没有多少人支持他,闹不大。

第1733章 刺头

  其实通过刚才的事情,李象本想着稍微试探一下,看看这些人谁是刺儿头,自己也好应对,没想到没有试探出结果来,这跟以前的时候不一样了。

  以前不管是魏王李泰还是晋王李治,如果要是自己说刚才的话,这两人都会讥讽自己两句,反正是在长安城,还是当着李世民的面儿,这些人也不害怕李象给他们下黑手,如果要是李象下黑手的话,首先不放过李象的就是李世民,毕竟大唐以孝道治天下。

  这两人都是李象的亲叔叔,你如果要是做的过分了的话,自然会有人惩罚你,但是这一次完全不一样了,李象说话还是不怎么客气,可是这两个家伙竟然一句话都没有回,就好像说的跟他们没关系一样,这说明这两个家伙比以前成熟多了,心里的城府也要深多了,如果要是有什么祸心的话,当真是不好办。

  李象这些年一直都在关注对外战争,所以对自己的这几个叔叔都没有关注过,他们平时在封地里忙什么,那也不是自己现在知道的,不过马上要去东宫看父亲,李象也没那个功夫和他们这些跳梁小丑瞎扯。

  想想也很正常,这几个叔叔离开长安的时候,李象也派人跟着他们,如果要是有什么不对劲的地方,想必手底下的人就会给自己汇报了,现在没有人汇报,那就说明这件事情无所谓,就算是他们做了一些出格的事儿,那也是完全在掌控范围之内,暂时不需要太担心。

  李象看了一眼王公贵族离开的方向,也没有把这件事情放在心上,乘着软轿朝着东宫走去,在皇宫里,除了李世民之外,恐怕就只有李象父子有这样的待遇了,当然皇后和太后之类的不一样,但他们只能够在后宫当中,平时没事的时候也不会到前朝来,省得担上一个干涉朝政的名声。

  算了,不想这些事情了,既来之则安之。如果要是这些人想闹事的话,不管李象如何防备,恐怕都没有办法防住他们,现在还是先去东宫吧,这些事情留待以后解决,没准这些家伙都害怕了,以前的野心已经是都消磨干净了,当然这样是最好的。

  来到了东宫之后,李象率先看到了在门口的母亲,正在抱着李亮玩儿呢,看来也是很长时间没有见到自己了,所以早就在这里等着了。

  “母亲。”

  李象也是有些激动,很长时间没有见自己的母亲了,按说昨天晚上就应该过来,但是宫门已经关上了,如果要是李象直译过来的话,那需要很多的手续,即便是生在皇家,而且还是大唐王朝的皇太孙,那也必须得遵守这些规矩才行,如果要是连他都不遵守规矩的话,那恐怕有些事情就更困难了,所以在这些事情上,李象一向都是不给别人留下把柄的,这些把柄或许不会造成真正的伤害,但是在某些事情上,会给你造成一些言论上的伤害。

  “你这个孩子,肯定是下了朝就急急火火地来了,你皇爷爷那里也没准还有别的事情,你应该以朝政为准,你父亲早就说过了,现在也帮不了你多少的忙,剩下的都得靠你自己了。”

  母亲柳氏的嘴里虽然是责怪,但是从眼神和动作上来看,那也真的是想要见自己了,赶紧把孙儿交给了旁边的奶妈,然后一脸认真的端详着自己的儿子,母亲虽然现在孙子都有不少了,但是儿子却是自己的根本,如果要是没有李象的话,怎么可能会有今天的日子呢?或许早已经变成东宫当中的一具尸体了。

  这可绝不是危言耸听的,当时太子都要被废掉,更何况太子身边的女人了,如果要是有些人说几句闲话,现在也早就没命了,再加上当时的太子不是什么有用的人,根本就护不住不住身边的人,能够苟延残喘到现在,那也真是沾了儿子的光了。

  “昨日进宫的时候,该解决的事情都已经解决了,今天是专门过来看父亲的,不是偶感风寒吗?为什么会这么严重?”

  李象有些奇怪的说道,在现如今这个年代,感冒也是一个非常严重的病症,如果要是身体素质不强,又或者是其他方面有什么不妥当的,随时都有可能会要你的命,就拿这个年代的很多中医来说,除了少数的几个人之外,剩下的那些人基本上都是靠经验看病,可以说是成功率并不高。

  看看现在的社会平均寿命就知道了,在二十一世纪的一些贫困地区,平均寿命也能够在七十岁左右,但是在现如今这个年代,五十来岁死去的人可是大有人在,那些人也没有受过伤,并且也没有其他的事情,可就是丢掉了自己的命,难道你能去怪老天爷吗?

  李象很清楚是什么原因,主要是吃的喝的不卫生导致的,寄生虫,短时间之内不会要了你的命,但如果你长期生活在这样的环境当中,你的身体根本解决不了那么多的细菌,那么积累到一定程度之后,这条命恐怕也就坚持不下去了。

  所以重生之后,对于吃的喝的东西,李象都要求手下的人一定要好好的重视起来,尤其是父母这边,不管这水是从什么地方来的,都必须得烧开了才行,就算是有些山泉水能够直接饮用,但也很难避免里面的寄生虫,所以李象才要求烧开了使用,可就算是这样,太子殿下因为早些年伤过腿的原因,身体抵抗力比别人都要弱,一场伤寒重症下来,整个人已经是废了一半了。

  听着母亲的这个解释,李象的眼角也有些湿润了,虽然自己这个便宜老爹以前的时候没干正事,后来还给自己设置了各种各样的麻烦,但毕竟在李象成长的路上帮了不少忙,所以此刻李象也是真的有些难过,脚步不进也加快了,想要早点儿看到自己的父亲。

第1734章 开门通风

  推开厚重的宫门的时候,李象首先闻到的就是中药味,这个年代并没有所谓的西医,所以一切都是要靠中医的,每天三顿喝药,这屋子里药味儿也是相当的严重的,不过李象很快就看出这屋子的不对劲了。

  可能人感冒了比较冷,所以周围全部都给堵上了,表面上看是让屋子里的温度增加了,但是因为这屋子里空气不流通,那些病毒也没有办法散出去,在这样的环境当中养病,这怎么能行呢?

  “谁告诉你们的这样,马上把所有的房门都给我敞开,还有这些塞在缝里的东西,全部都给我拿掉,如果要是不通风的话,这病是永远好不了的,立刻去做。”

  听到李象的话之后,周围的人都傻眼了,这可是太医院的一些人说的,要保证屋子里的温度,要不然的话太子殿下就会浑身发冷的。

  “都看我干什么?没听到殿下的话吗?赶快去做。”

  太子此刻已经是昏迷了,所以下不了什么命令,看着这张消瘦的脸,听旁边母亲说的,每天也就是有几个小时能够清醒,剩下的时间就是一直在睡觉,好像永远睡不醒一样。

  民间也有类似的病症,如果要是睡觉的时间太长的话,整个人可能就醒不过来了,想到这样的结果,母亲这些日子也是以泪洗面,东宫的奴才们也都小心翼翼的,如果要是伺候的不得力的话,那恐怕就要丢掉自己的命,万一太子殿下出了什么问题,皇上一怒之下,可能就让整个东宫的人陪葬,不要以为这是在开玩笑,在封建社会当中,给自己的主子陪葬,这种事儿难道还少吗?

  所以当李象下达命令的时候,这些人本能的都延迟了一下,要是把所有的窗户都打开的话,屋子里的温度岂不是会下降很多吗?万一要是让太子殿下的病症更加严重了,到时候再把他们拉去陪葬,那可真是够惨的。

  但是皇太孙殿下说一不二,再加上太子妃现在也支持,他们只能是老老实实的给屋里换气,李象也没有办法解释这样的事情,不过坐在父亲的身边,让人多拿了一层被子过来,屋子里可以换换空气,但保暖还必须得保暖,就算是身上出了汗,这个时候也不能够闪了汗。

  李象并不是一个医生,但是这样简单的事情还是非常清楚的,在二十一世纪的时候,即便是傻乎乎的人,这样的事情也是会做的,但是在现如今这个年代,哪怕是太医院最为精英的医生,他们也不太懂得这样的事情,这就是上千年以来的差距,一个普通人就能够追得上现在社会的精英。

  大约半个时辰过后,李象就让人把窗户再次关上了,但是门缝里的那些东西也没有让他们堵上,你们堵的这么严实,这就代表着一点新鲜空气也进不来对病人的恢复没有任何的好处,现在屋子里的温度也上来了,再加上那些缝隙透风,每天选择在中午时分换空气,总比原来要好的多。

  “象儿回来了。”

  可能是因为屋子里换了空气的原因,李承乾醒过来的时候,竟然能够看清自己的儿子,在前几天自己病重的时候,连身边的奴才都看不清楚,今天反而是觉得头脑舒服了一些。

  其实这都是很简单的事情,放在现代社会,连个上小学的孩子都能够给你解释,每天都在呼吸这种浑浊的空气,你怎么可能头脑清醒呢?如果要是稍微呼吸一点新鲜空气,马上就是现在这个结果,太子妃也在旁边也不敢相信,早几天已经是看不清了,现在李象还没有站在太子的旁边,但太子却能够看清楚,莫非就是因为刚才开门的原因吗?

  周围的奴才们也是啧啧称奇,他们这几天日夜伺候在太子的身边,自然知道太子殿下昏昏沉沉的,甚至连人都不认识了,可是当说出那句话之后,他们才知道皇太孙殿下的能耐,这床上躺着的是人家的亲爹,人家做的一切都是为太子殿下好,我们这些人还真是想多了。

  当然也不能够怪他们想多了,因为现在外面都在传,如果要是太子殿下继续活着的话,那么皇太孙殿下想要登上皇位,那又得再等一阵子,可如果要是太子殿下死了的话,那么皇太孙殿下就可以直接继位称帝了,中间少了一道手续,哪怕是自己的亲爹,恐怕皇太孙殿下也是愿意的。

  当这个谣言刚刚出来的时候,牛进达坐镇京城,就想要把散播谣言的人全部都抓起来,不过李象并没有让这个家伙去做事儿,因为李象很清楚,你越是应对这些事情,可能就会让你陷得越深,所以干脆就置之不理,等你们船上一阵子,发现没有任何用处,那么有些人就会把自己的嘴巴给闭上了。

  “父王,儿子从西北回来了,父王的身体也应该好起来了。”

  李象的肚子里有很多话,但是看到李承乾消瘦的样子,一时间竟然是不知道该说什么了,这并不是因为工作累的,而是因为早些年把自己的身体给葬坏了,所以恢复能力比不上普通人,稍微有点小病的话,对于李承乾来说就是一个难过的关卡。

  “我也想着快点好起来,但喝了这么多的药汤子,真不知道我这身体到底是怎么回事,年轻时期的胡闹,让我现在非常的后悔,可是就如同你说的一样,这个世界上永远没有卖后悔药的。”

  李承乾苦笑着摇了摇头,然后让周围伺候的人都下去了,一家人在一块好好的说说话,这些人还是不要在身边呆着,虽然都是能吸引得过的人,但因为李承乾生病了,所以东宫内部的很多人也有些不守规矩,有些话也传到了外面。

  李象也知道李承乾以前的一些胡闹,光是吃的那些所谓的丹药,对身体的伤害就非常严重了。

第1735章 丹药要命

  现在社会的人都知道,那些所谓的丹药,里面还有大量的重金属,如果要是真的吃了的话,对人是没有任何的好处的,但是这个年代的人就不清楚了,他们只想着追求身体健康,甚至要追求长生不老,才不管那些东西里有什么有害物质,如果要是自己不吃的话,让别人吃了就感觉亏了。

  老百姓自然是没有这样的机会的,他们现在也只是刚刚达到温饱的水平,这些丹药的价格都非常昂贵,李象重生了之后,这种东西在东宫和天策上将府算是完了,但是其他的地方还是在流行的,李象也没有办法让那些人关掉自己的爱好,反正身体是他们自己的,你们愿意怎么吃就怎么吃,到时候如果要是真的嗝屁了的话,一个个的别后悔就行。

  当然跟自己有关系的人,李象已经是三令五申的强调过了,那些东西是绝对不能够吃下去的,当然也有些人不听,对于那些不听的人,李象也绝不会说第二遍,你这是跟你自己的性命过不去。

  李承乾非常相信李象的话,根本就没有碰那些东西,即便是自己病情最为严重的时刻,李承乾也没有碰那些东西,可以钱的时候吃的太多了,现在有很多重金属停在自己的体内,那些东西可都是非常严重的有害物质,就算是在现代社会当中,也没有办法把那些东西都给取出来,在大唐这个社会当中,那就更加没有办法了。

  李象原本寄希望于这个年代的中医,如果要是真的有名医神医的话,没准还能够用中药进行化解,现在看来也是自己太过于乐观了,就算那些人的医术高超,但是对于中药的认识,也不一定能够达到后世那个标准,现在的中药数量,跟后世比起来,那还是有很大的差距的,所以李承乾即便是这一次好了,下一次遇到类似的事情,那也是苟延残喘,要怪就怪早些年吃的玩意儿太多了。

  “父王说的哪里话,只不过是一个小小的感冒而已,也就是最小的一种病,之所以这么长时间没有好起来,就是因为把屋里给禁锢住了,以后每天多换换气,最迟十几天的时间,我相信父王就能够起来,同时每天要多喝水。”

  李象说了一下自己知道的常识,这些东西虽然不能够让李承乾很快的好起来,但只要是李承乾老老实实的听着,那么总比原来的时候要强,对于李象的这些话,李承乾是没有任何怀疑的,因为自己的儿子跟别的人不一样,经常能够说出一些非常有用的东西,如果要是没有自己这个儿子的话,皇室斗争如此激烈,或许现在连命都没了。

  “不说我这个病了,既然你说能好起来,很快也就能好起来,这次你回长安,回来的也真不是时候,你的叔叔和兄弟们都回来了,这些人没有一个是省油的灯,他们以前的时候吃了不少亏,我这把身体得坚持得住,如果坚持不住的话,这些人会给你带来不少的麻烦,虽然对你的位置产生不了多大的威胁,但是对于现在的局势会有很大的改变,我也知道你心里一直想的是什么,他们如果做的不过分的话,你会维持现在的局面的,战场那边也耽误不起。”

  李承乾无奈的叹了一口气,他的战略眼光就有点短浅了,他没有看出李世民的意思,还以为李世民前两年的病又犯了,又想要给李象制造一些麻烦,当年北征薛延陀的时候,如果要是启用李象的话,那就不可能会有两万多人的伤亡,但是李世民也不想着让李象大权在握,所以就把吴王李恪给派上去了。

  最终的结果是什么呢?那位比较像李世民的王爷,在战场上虽然开头取得了胜利,但是后来实在是太艰难了,损失了两万多名士兵,还差点儿把自己给搭进去,可以说是最近最大的失败了。

  到最后还是需要李象去收拾手尾,如果要不是李象的人快速赶到的话,吴王李恪很有可能把自己的命丢在草原上,他自己的命是小事儿,大唐王朝的一位亲王在对外战争当中丢掉了自己的性命,所产生的政治影响绝对是深远的。

  而且没有人能够承受得了,在后续的战争当中,很多人肯定会畏手畏脚的,也就不可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取最大的战略利益。

  “父亲事情不是这个样子的,我昨天跟祖父已经谈过了……”

  李象小声的说道,把这件事情完完整整的说出来,李承乾的眼睛里又有了神采,只要不是李世民跟李象对着干,那么所有的事情都不是事儿,李承乾知道自己的身体快被挖空了,早些年就没有干过正事,这身体跟着自己也吃了亏了。

  但是他还是想着儿子能够顺利的接班,就算是不从自己的手里接班,那也会从李世民的手里接班,历史上很少有黄孙直接接班的,所以李承乾想要让自己能够多活一段时间,一旦要是自己坚持不住的话,恐怕那些弟弟们就没有一个安分的,按照他们的想法,大家都是出生在皇宫里,谁也不一定就一定预定了那个位置。

  “如果要是这样的话,那还算是说得过去,不过你还是要小心,就算是你祖父亲自所说的话,那你也不能够相信,一定要把手里的权力给抓紧了,尤其是你的军权,同时要在周围拍摄大量的人员,盯着京城周边的军事调动,绝不能够让你自己的军队糊里糊涂的被调走了。”

  李承乾已经非常劳累了,但想想这个事情,该嘱咐的还是得嘱咐,虽然李象很多事情都想到了,但李承乾一直在强调军队手里只要是有了军队,不管京城当中出现什么样的变化,那都是能够应对的,可如果要是你的嫡系军队被调走了,那恐怕一场灾难就要来了,你如何应对也过不去这个坎儿。

第1736章 东宫的安静

  李象又跟李承乾说了一会儿话,本来是要留下来一块吃饭的,但是李承乾可能精神方面有些跟不上,所以又昏昏沉沉的睡过去了,李象只能是到后面跟母亲一起吃饭。

  跟皇宫和天策上将府的情况不一样,母亲这边可以说是安静的很,虽然李承乾也有不少的小妾,但是李承乾的身体出了问题,这些人也都老老实实的待在自己的屋里,不敢出去乱找事儿,毕竟在这个时候要找事儿,很有可能会丢掉自己的命,再加上李象也回来了,这些人也知道该怎么办,真要是碍着李象的眼,太子殿下此刻可是什么都不知道,李象随时都能够要你们的命。

  “说来也怪了,原来日子不安分的时候,天天想着能过几天好日子,偏偏现在有了好日子了,可这个好日子是你的父亲用身体换来的,我真不知道是该高兴还是该难过,如果要是让为娘的选择的话,宁愿你父亲隔三差五的叫几个小妾进来,或许那都是一些淘气的,但至少也就是难受一阵子,可是你看看现在,整个东宫都没有一点活力。”

  母亲的脸上没有一点笑容,李象是非常了解自己的母亲的,父亲几乎就是母亲的一片天,如果要是李承乾真的走了的话,恐怕母亲也坚持不了多长时间,李象此刻想到了儿子李亮。

  如果要是能够把李亮送到这边来,让母亲抚养着的话,虽然不能够解决父亲的病,但至少可以让母亲有另外一个感情依托,亲孙子在你身边长大,即便是你心里难过,那也会有一份牵挂,只要是有了这一份牵挂,那也就有了新的精神寄托,在将来的日子里,那也绝不会轻言结束自己的性命。

  “母亲还是别说这些话了,父亲的身体有很多的原因,早些年吃的那些丹药,再加上少年时期的坠马,这都导致父亲的身体比普通人稍微弱一点,但这并不是多么大的问题,只要是父亲能够好好的养病,还是能好起来的,这段时间儿子在京城,会多过来探病的,只是有件事情想要麻烦母亲。”

  本来柳氏的脸上没有任何的希望,但听到儿子说话的时候,马上就正经起来了,现在朝廷远没有那么镇定,随着李承乾生病,很多人已经是开始张牙舞爪了,儿子那边也肯定是有事儿,自己这个宅门夫人,可能帮不了那些军国大事儿,但如果要是儿子所托的话,少了这把老脸,也得给儿子办好这件事儿。

  “你有事情直接说就是了,你是从我肚子里出来的,难道咱们娘俩还要见外吗?”

  母亲摸着李象的头,如果要不是在自己屋里的话,这动作也是不允许的,皇宫里的规矩极为的多。

  “李亮你也看到了,现在已经三岁了,在宫外一直养着,很多规矩都不懂,我又天天忙着国家的事情,真要是交给我府里的那些女人的话,我的心里也不放心,万一要是有人存了歹心,那岂不是坑了孩子吗?所以我想放在母亲这里,让母亲替我教养他一段时间,现在正处于启蒙的阶段,也是人生最为重要的阶段。”

  李象言辞恳切,母亲也想到了刚才的大胖孙子,三岁多的孩子正是讨人喜欢的时候,母母亲也想到了那孩子的亲娘,长孙娉婷动不动的就是算盘珠子,那得把自己的孙子教成什么样?

  “我还正要给你说这个事情呢,长孙家的大小姐果然是聪明的,但天天跟金钱打交道,我孙子总不能跟那些人一样,今天你就派人把东西送来,我在我旁边的院子里收拾出来,这小子以后就跟着我了。”

  其实今天逗孙子玩儿的时候,母亲柳氏已经是有些不满意了,长孙娉婷把大部分的时间都放在李象的长城上,给李象提供了大量的金钱,但是对儿子的教养就出现了一些问题,正好东宫这边也没有什么事情,跟李承乾那边隔离开,也不会过了病气。

  “那实在是太感谢母亲了,只是这小子有些调皮,母亲如果要是发现了的话,切莫护着他,该打就打,该骂就骂,要不然将来也成不了器,京城当中缺少的就是能干的孩子,可从来不缺少那些纨绔子弟,母亲也不能够事事都依着他。”

  听到李象这个话,柳氏这边的脸上就有点不好看了,那毕竟是亲孙子,有了孙子之后儿子就得往后靠了,尤其是李亮这个颜值,几乎是和李象一样的,要两个共用一张脸,每当看到李亮的时候,柳氏就仿佛看到了李象小时候,抱在怀里就不撒手。

  “看你这个话说的,你跟亮儿一般大的时候,难道我也要求你那么多吗?如果要是我跟你所说的一样,你小时候屁股都要被打烂。”

  听到母亲说起自己的囧事,李象的脸上也有些不太好看,柳氏也没有继续说下去,毕竟李象现在已经是大唐的三号人物了,母子两个也很难有这样谈心的机会,一顿饭吃了将近一个多时辰。

  李象临走的时候,又去李承乾那边看了看,刚才醒过来把药给吃了,太乙也过来看过了,对于李象所说的通风,这些人自然是不敢违逆的,但内心当中还是觉得没有必要,不过看到李承乾的脸色比之前好多了,这些人也偷偷的把这个方法给记下来,没准这就是一个非常有用的方法。

  在各行各业的人看来,李象那可不是个简单的人,如果要是你把他当个简单的人的话,那你可真是看走了眼了,不仅仅是在打仗和经商的方面,李象的能耐还多的是,如果要是你能够把这些能耐都给学来的话,那么对你的半辈子都是有深远影响的,这就是人家的能耐。

  “殿下,魏王殿下派人送来了帖子,晚上要在魏王府请您喝酒。”

  刚刚从东宫出来,李象就接到了帖子。

第1737章 二叔的日子

  说起自己的这个二叔,李象也是有很多不好的印象,早些年没少给我们爷们儿上眼药。

首节 上一节 475/495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