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之最强皇太孙 第488节

  长孙无忌看着李世民消失的方向,无奈的摇了摇头,幸亏自己的妹妹离开的早,如果要是长孙皇后还活着的话,看到这一幕会不会气的吐血?

  满朝文武当中,除了长孙无忌敢做出这种表情之外,剩下的人那是一个都不敢,皇上的家世是我们能够过问的吗?但长孙无忌就不一样了,人家是李世民的舅子哥,在李世民当皇上的过程当中,长孙无忌可是一直不离不弃的。

  早些年李象的势力突飞猛进,很多人都站到李象那边去了,但长孙无忌还是站在李世民这边,一直都是最坚韧的后盾。

  李象当初也算是看出来了,长孙无忌是支持自己的,但是这个支持是有限度的,必须得是不改变大环境的情况下,李世民只要有一天不退位,那么李象就不能够越过李世民,如果要是李象对长辈不尊重的话,恐怕第一个站出来的就是长孙无忌。

  “各位大人难得聚的这么齐,今日索性就都别回去了,在下在天策上将府设宴,宴请各位大人。”

  就在众人感觉到有点失落的时候,李象站在大家的背后,这些人平常如果聚在一块儿,李世民估计该不高兴了,害怕这些人在下面搞事情,但如果要是李象设宴的话,那就是另外一回事儿。

  “殿下,这个话说的好,老程我可是馋酒了,满京城的美酒,可都没有你天策上将府的好,今天晚上可要上好的席面,弟兄们今天晚上操练起来。”

  程咬金虽然是李象的老丈人,但是在这么多人的面前,该有的礼节还是有的,他也是帮着李象笼络人心,在这种情况下,这些老人都是李世民的心腹,谈到今天这个情况,很多人还是非常不尽兴的,但李世民不管饭,他们也得回家去。

  李象作为皇太孙,宴请这些老人,那也是说得过去的,但必须得有人带头才行,程咬金就是这个带头人。

  房玄龄和长孙无忌看了一眼,除了他们两人之外,剩下的全部都是一些军人,这两人也就不去参加了,推说自己还有很多的公务,李象这边也不强求,愿意去的自己就提供一个地方,不愿意去的你们就接着忙。

第1791章 长孙冲再次出山

  一晚上的功夫,不知道喝了多少的酒,不过这些老将军都非常的高兴,李象也已经是下达了命令了,开始有限度的进行调查,没有在军队当中立过战功的,家里没有家属的,这都属于第一批进行调查的人。

  皇上把这件事情交给了长孙冲,长孙冲其实已经变成了文官,但是因为以前掌握过皇城司衙门,所以李世民给记错了,认为长孙冲现在还在那个衙门里,现如今皇上金口一开,长孙冲也只能是先把自己的事给放下,然后去皇城司衙门里借人,再结合兵部衙门的一些属官,开始对下面的人进行调查。

  “我倒是没有想到,这件事情竟然是把你给牵连了,那天回去喝酒的时候,表婶儿还给我说了一句,最近你不去前线,老在自己的家里呆着,这也算是一个好事儿,至少安全,没想到我没机会去前线,反而是你有机会了。”

  在长安城的城外李象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那天殿前议事儿的时候,长孙冲根本就没有过去,人家在户部衙门里当职呢,谁知道事儿谈完了之后,皇上的人就过去了,让长孙冲先去前线调查这件事情。

  任何事情都有个轻重缓急,虽然这一部分被调查的人到处都有,但最重要的还是目前的前线,如果要是那边出了事的话,最先损失的就是我们的军队,长孙冲现在已经四十多岁了,为人也比较稳重,如果要是换了别人的话,皇上未必能够信得过。

  在原来的历史上,长孙冲恐怕没有这样的能耐,经过李象的一系列改动之后,这个家伙现在也算是心思慎密的人,让他去做这件事情都放心,长孙无忌知道这是一趟浑水,本不想着让自己的儿子去参加,因为这会得罪军队当中的很多人。

  莫伦将军算是二鬼子混出来的,但军队当中还有很多莫伦将军这样的人,现在他们肯定都没有多大的权利,但将来随着他们的发展,很有可能会走向比莫伦将军更加重要的岗位,一旦要是到了那样的岗位上,有些事儿恐怕就不好说了。

  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能不趟这趟浑水就不要趟浑水,万一要是走不出来的话,对任何人都没好处,长孙冲现在铁定是掌孙家族下一代的掌门人了,如果要是得罪军队当中太多的二鬼子将军,将来不仅仅是他的前途有问题,包括长孙泽那些小辈儿在内,恐怕都不太好。

  这还只是从家族内部来说,如果要是说的远了的话,长孙娉婷和长孙云逸生出来的皇子,将来恐怕这路子也不好,别人或许看不到这一步,但长孙无忌这个眼睛毒的很。

  长孙无忌已经能够想到下三代的事儿了,这样的人绝对可怕,好在这样的人还是跟咱们关系比较好的,如果要是站到对立面的话,估计李象晚上也睡不着觉了。

  “我这个人你还不了解吗?老让我在长安城呆着的话,估计浑身上下都要生锈了,在皇城司衙门的经历,也让我非常向往这件事情,你表婶所说的那些话,你就别放在心上了,这段时间少去我们家。”

  按辈分来说,长孙冲还是李象的表叔,在没有别人的时候,两人的聊天儿就是如此的舒服,李象是一个现代社会来的人,如果要是动不动的就下跪请安的话,朝廷威仪的确是有了,但会感觉到没有几个朋友。

  “闲话少说啊,抓紧时间出发吧,最先要去的就是蜀中,那边处理完了之后,才能够前往西北,我那位三叔可不是个简单人,你们之间的关系可比我近,多过去走动一下。”

  按照李世民的命令,蜀中是第一个要去的地方,这里距长安实在是太近了,如果要是有人叛国的话,必须得先把这个地方给清理干净,要不然的话朝发夕至,叛军很有可能就抵达长安城了,对他们这些人来说没有任何的好处。

  “上一次的事情没有牵连到你三叔,我知道你在中间说了不少的好话,说句实在话,我跟你这位三叔的关系可不好,小时候我也是站在你爹这边,后来站在你二叔那边,再后来站在你这边,跟你这位三叔可是不对付,这一会儿我过去成都,不给我找麻烦就不错了。”

  长孙冲无奈的说道,他只有十天的时间,主要也是因为任务太过于艰巨,这十天的时间如果要是处理不好蜀中的事情,他也必须得立刻前往西北才行。

  其实按照李象的想法,根本就不需要去四川处理这些事儿。

  原来的时候四川的确是个危险的地方,无论是当地的土著,还是那些山民,都有可能会背叛朝廷,但是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早已经不是原来那个样了,但李世民并没有去过,所以李世民还是自己的老派思想,长安城周围一直都是最重要的,西北那里即便是乱了的话,也不会波及到大唐的根基。

  现在的李象还没有办法体会到这一点,或许真的做到那个位置上,才能够知道李世民的良苦用心,在这种情况下,保住大唐的根基就等于保住了一切,西北前线看似很重要,但距离长安实在是太远了,即便那边发生一场战乱,那也不会威胁到长安。

  两人之间格局不一样,所以做出的决定也不一样,但现在的皇上还是李世民,所以长孙冲就必须得先被成都才行。

  此刻正在成都的李格也接到了朝廷的圣旨,对于这件事情,李世民要求他必须得保密,虽然你是蜀王,但是话又说回来了,这边的军队是朝廷的,你只能进行配合,不能进行干涉。

  因为儿子谋反的事情,蜀王李恪已经是淡出了朝廷,但长孙冲一行人的到来,又把蜀王李恪给带到了核心圈,这件事情到底跟他有没有关系,那得等长孙冲的调查才行。

第1792章 朝廷根基

  长孙冲也明白,李象和朝廷之所以如此重视这件事情,实在是因为这件事情有可能会动摇朝廷的根基。

  很多文官不太了解军队里的情况,他们认为李象有点小题大做了,不过就是一些仆从军的将军背叛而已,这些人本身也不是大唐军队的主体,就算是出了事的话,那又能如何呢?

  可是长孙冲是在军队里呆过的,当然了解这些二鬼子军队的想法,其中大部分人都是好心的,也想着能够成为一名真正的大唐老百姓,他们也为了这个目标在不断的努力着。

  但是少一部分人是包藏祸心的,至于他们的心理到底想干什么,那还真是有点不好说,这些人做事情的时候,可以说是非常的不择手段,就如同司马将军手下的人一样,连我们的位置都能够卖给敌人,如果要不是他手下实力强悍的话,这会儿已经是满街白布了。

  所以上面把这件事情交给长孙冲去做,一定要找到真实的证据,哪怕是严刑逼供,也要拿到真实的证据,虽不能够把军队里所有类似的人给找出来,但至少能够找出一部分,也算是敲山震虎了。

  当然你的心里要是没鬼的话,那也不用担心,毕竟长孙冲要调查某个人,那也是沿着蛛丝马迹往上上的。

  用了大约两天的时间,长孙冲抵达了成都。

  对于自己的这位表哥,蜀王李格早些年没有任何的好感,两人如果要是见面的话,估计除了掐架之外,不可能会有别的事儿。

  这也是很正常的事情,不管长孙皇后多么的大度,但是其他人并没有那样的心态,蜀王李恪算是皇位的最有力继承人,如果要是不算计他的话,那恐怕也就不是长孙冲了。

  想想历史上的结果就能够明白,蜀王李格最后就是死在长孙冲的老爹手里的,所以两人之间的关系如果要是和睦的话,那才真是见鬼了呢。

  因为李象的重生,蜀王李恪并没有跟历史上一样大放光彩,反而是很多地方都比不上李象,尤其是上次北征薛延陀的时候,差点害得所有的军队直接毁灭,如果要不是李象派兵北上的话,还不知道要闹出多大的乱子。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两人之间也没有办法成为一个共同体,中间蜀王李恪走下坡路的时候,李象父子也曾经想着拉拢一下,但最终这位王爷还是放不下自己的自尊心,不愿意在侄儿的手下做事儿,从那以后,李象也就不再当这个烂好人了。

  说句实在话,李象是非常欣赏自己的三叔的,但是话又说回来了,如果要是我三番两次的给你机会,而你三番两次的扔掉这个机会,那么我也不会在原地等着你,毕竟这年头人才多的是,你只能是走你自己的路了。

  蜀王李格也明白这一点,所以来到成都之后,并没有跟其他人一样到处钻营,反而是寄情于山水,真正的当上了一个大唐闲王。

  本以为这一辈子的日子就这么过下去,谁知道自己的儿子竟然是不甘寂寞,掺和到造反的事情当中去了,而且还是主谋。

  对于自己的儿子有野心,蜀王李格是非常欣慰的,到底是出身于皇室家族,如果要说没点野心的话,实在是有点说不过去。

  可问题是你光有野心还不行,在你有野心的时候,你必须得还得有脑子,如果要是没有脑子的话,不管你策划什么样的行动,最终都有可能是为他人做嫁衣,所以在谋定这件事情,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皇城司衙门和李世民的黑衣人,就都知道这边的事情了。

  当这两个衙门知道之后,不管你是什么样的人,恐怕都没有好果子吃,李世民做事情一向狠辣,要不然的话怎么可能会当上这个皇上呢?当年的亲兄弟都不在话下,更不要说现在有那么多的孙子,只要是你敢造反,那么大刀必定会砍下来。

  丢掉一个儿子之后,对于蜀王李恪来说,倒也不是多么难过的事情,毕竟他们这些皇族中人,儿子可以说是多的是,有些人连自己的儿子叫什么都不知道,所以只要是不牵连到自己,这件事情很快就会过去。

  只是这次长孙冲南下,让蜀王李恪有点紧张了,自己这些年可是什么事儿都没干,可长孙冲一个专门搞秘密的人,竟然是先到了自己的地盘上,尤其是长孙家的人,那可是自己头号敌人。

  想起早些年跟太子李承乾之间的争执,蜀王李恪就把自己的警惕心给拿出来了,早些年在跟李承乾进行争执的时候,长孙家可是充当太子的打手,给自己制造了不少的麻烦,这些年或许那些事情都过去了,但该有的警惕感还是应该有的。

  “王爷还是风采依旧,当日京城一别,现在看来还是没有任何的变化,到底是这蜀中养人。”

  见到蜀王李恪的时候,长孙冲先行了国礼,虽然按照现在的身份,长孙冲应该是比蜀王李恪要有面子,毕竟人家是在长安城当中做事情的,而且还掌控着比较要紧的部门,反观蜀王李恪,虽然拥有两朝皇帝的血脉,但现在只是驻扎在外地的一个闲散王爷而已,别说是长安城了,就算是在这成都城当中,那也不可能很多人都围着你转。

  “本王只不过是混吃等死而已,并没有那么多的事情,每天吃了睡睡了吃,自然脸色要稍微好一点,不跟表兄你们一样,在长安城做着一些军国大事,每天要思考的事情也很多。”

  蜀王李恪苦笑着说道,然后让开了一条路,让长孙冲到里面去喝茶。

  听到这位王爷的称呼,长孙冲反而是有些不习惯了,两人并不是亲表兄弟,只不过是看在太子李承乾的面上,所以才有这一层关系,但这种关系在长安城当中,没有多少人认同的,因为要是纠结于这种关系,恐怕整个长安城当中都有关系。

第1793章 李象的享受

  进入王府的花园之后,长孙冲才知道这位王爷是多么的享受生活,这里的很多东西都是在李象那里见过的,李象是第一次把大唐的园林带到这种高度,但是因为金钱比较昂贵的原因,所以也没有人捣鼓这玩意儿。

  对于大唐的皇子龙孙来说,他们的收入是绝对可以修一座这样的园林的,但他们手里有了钱之后,还要去发展自己的势力才行,怎么可能会修建这样的园林呢?如果要是把钱花在这样的地方,估计就会有人说他们败家子儿了。

  身为大唐皇室的龙子龙孙,如果要是没有野心的话,肯定会被别人嫌弃的,早些年蜀王李哥也是这样的想法,所以也培植了不少的势力,可最后的结果又能如何呢,还不是被李象给一网打尽了,所以从那个时候开始,这位王爷就已经是心冷了,老老实实过自己的日子就行,千万不要有一些不切合实际的想法。

  按照长孙冲之前的想法,或许这位王爷是做给别人看的,但自己的心里当真是没有这样的想法,但是看到眼前这处皇家园林的时候,心里的确是有点别的想法了。

  从这个规模上来看,甚至比李象修建的还要大,天天待在这样的地方,简直就犹如仙境一样,而且周围还有诸多美女,肯定就是在这里享受生活的,傻子才会跑出去喊打喊杀的,而且把钱都花到这里,他估计就没别的钱了。

  拿李象来说,手下有各种各样的营生,所以金钱不算是个事儿。

  想干什么就能干什么,但并不代表着所有的大唐皇室人员都有这样的能耐,就拿眼前的这位闲散王爷来说,即便是出去经商的话,那也会有很多人给你画上一道红线,如果要是你越过了这道红线的话,自然而然的有人会落井下石。

  别看杨妃娘娘现在是后宫第一人,但所有的人都已经是看明白了,这位闲散王爷身上有两朝皇帝的血脉,这的确是贵不可言,但同时也不能够登上大唐皇帝的位置,如果要是让他登上这个位置,万一要是给隋朝皇帝翻本呢?

  那个时候这个王朝到底是谁的?李世民和无数的将士奋战了那么长时间,这才建立了大唐王朝,如果要是真让这小子给翻本了的话,那些年到底混的是什么呢?

  想明白了这个之后,不管这位王爷有多大的才能,也不管这位王爷立下了多少的汗马功劳,在那些善于钻营的人眼里,这家伙都是没有任何希望的,咱们也不要靠得太近,毕竟真要是沉下去的话,没准会把我们这些人给一块拉下去的。

  “我这园子可还行?”

  蜀王李恪指着周围的假山园林说道,这的确是按照李象那里的布局来修建的,只不过很多地方更加的好看,李象只是画了一个草图,很多东西都没有自己盯着,主要也是因为有太多的事。

  但是时间对于这位闲散王爷来说,那可是没有任何好珍惜的,这位闲散王爷有的是时间。

  名义上挂着蜀州大都督,可问题是有什么用处呢?仅仅是一个挂名的大都督而已,除了这王府的一百二十九名护卫之外,剩下的人一个都命令不了,甚至还有一些监事人员,要不然的话,儿子造反怎么可能会那么快就被挖出来了呢?

  “王爷,坦白说,论你这个园子,哪怕是找遍整个长安城,我估计也不会有第二个比你的更加好看的,这当真是用了心了。”

  长孙冲竖起了自己的大拇指,这一点他所说的是实话,鼠王李哥听到这个话之后,脸上甚至露出了一丝骄傲,长孙冲也是看得非常仔细,真不知道你这个骄傲到底是真是假。

  “刚才我已经说的很通透了,在四川这个地方,所有的事情都是有迹可循的,我这个大都督,平时也没有什么事儿干,除了寄情于山水之外,恐怕就是把周围的文人给拉过来,吟诗作对而已,以前魏王做的事情,现在到我的头上,可惜我对这个并不擅长。”

  说起这件事情的时候,蜀王李哥还是有些异性阑珊,毕竟以前的时候自己一身武艺一点也不差,就想着能够在战场上杀敌立功,结果上了一回战场,别说是杀敌立功了,差点让整个大唐都赔进去,薛延陀的战斗力也不是闹着玩儿的,当时如果要不是李象的手下的话,自己真不知道该如何收场。

  虽然那件事情已经过去很多年了,但是每当想起那件事情的时候,鼠王李哥的心里还是非常的难过,这其实并不仅仅是一场失败,而是自己无能的表现,每当想起这件事情的时候,鼠王李哥甚至会掉眼泪,这在别人看来是不可能的,但如果要是你偷偷观察的话,此类事情当真是真的。

  甚至在那件事情过后,蜀王李恪都对自己的能力产生了怀疑,从小就喜欢舞刀弄枪,对于军队里的一些事情也比较了解,可偏偏真给你机会的时候,你反而没有把握住,还把两万多大唐军队给损失了,当时回到长安城的时候,看到那些怒骂自己的大唐百姓,蜀王李哥真是不知道该如何应对。

  “王爷能够寄情于山水,这也是你的个人爱好,不过这一次我可是请了圣旨来的,虽然王府最近发生了不少事,但是上次的事情跟你没有关系,皇上和皇太孙殿下的心里跟明镜一样,这一次我到四川来办事,还望王爷能够助我一臂之力。”

  长孙冲所说的是实话,李世民对自己的这个儿子也非常的了解,这次内部进行清查,就要查的仔细,还不能够打草惊蛇,这工作对于长孙冲来说,的确是有点困难,如果要是能有当地的地头蛇进行配合的话,那这个工作就简单的多了。

  算算日子,蜀王李恪在这里已经是呆了第四年了,算是十足的地头蛇了。

第1794章 对权利有想法

  长孙冲说那些话的时候,两只眼睛也在不停地观察着这位寄情于山水的王爷,当自己说到皇太孙殿下和皇上的时候,很明显这位王爷还是有反应的,有反应就肯定对权力有想法,绝不是表面上表现的这样。

  不过李象对于这位皇叔,那也是掌握的死死的,四川是李象的大本营,当年在这里留下了不少人,如果要是蜀王李恪有什么想法,又或者是想要在这里搞点事的话,那可真是选错地方了。

  李世民的黑衣人为什么能够知道他的儿子要反叛呢?就是因为李象的人通风报信,就算是在这蜀王府当中,李象的人也有不少,只不过不到万不得已的情况下,这些人是从来不会暴露自己的。

  “表兄,有什么事情直说就行,只要是我能够帮得上忙的,我肯定会一帮到底,这些年我在这里没有多大的能耐,除了王府上下这一百多个侍卫之外,其他的人我还真是调动不了,就算是大都督将军府,恐怕也很难。”

  蜀王李格摊开了自己的双手,表示自己并没有多大的能耐,不过长孙冲要的就是这句话,只要是你自己没有掺和进去,那么这件事情已经是完成了一大半了。

  “王爷切莫妄自菲薄,这件事情你还是能够帮上忙的,我希望调查的这几个人,正好跟王爷关系还不错,都是这附近山上的土著人,当年各大土司归翔的时候,这些人也进入了我国军队,现在需要对他们进行再一次的调查。”

  长孙冲也不跟这个家伙说废话了,从自己随身携带的信件里,找出了一张纸,上面写着几个人名,这都是当年四大土司推荐的人,虽然现在还没有要反叛的迹象,但是按照西域战争的情况来看,这些人都是有可能会反叛的,所以长孙冲希望蜀王李格能够配合,派出自己家里的这些人暗中调查,而不是他手底下京城来的人。

  虽然京城皇城司衙门的人调查能力更强,但是当地如果要是出现了陌生人的话,对于这些土著来说,那可是很快就能够知道的,非常容易打草惊蛇,长孙冲在这里就只有十天的时间,一旦要是打草惊蛇的话,那么这些人很快就会转入暗中,甚至有可能会离开军队,那个时候也就别提什么调查了。

  看着这些人的名字,蜀王李格也是吃惊不已,要知道在最近几年的战争当中,这些人也为大唐立下了悍马功劳,朝廷的奏报也是一封接着一封的,他也知道这些人的家里过得不错,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应该是没有反叛的动机的。

  不过他毕竟是在长安城待过,自然知道皇城司衙门的工作原理,只要是你的身上出现了一些值得怀疑的地方,那么很快就会有人开始调查,没有任何蛛丝马迹更好,但如果要是稍微有一点怀疑的,那恐怕你就要跟你以前的生活说再见。

  “既然是朝廷需要的,那么本王自然是责无旁贷,但是你也知道的,本王手下的这些侍卫,虽然在当地能够行得开,但是关于调查的事情,他们恐怕是不太了解的,不如这样好了,让你的人跟本王的护卫打在一块儿,然后相互进行配合。”

  蜀王李恪犹豫了一下,最终提出了这个意见,长孙冲在旁边也是点了点头,按照蜀王李格表现出来的生活,他自己肯定是什么都不要的,所以连带着他手下的护卫,对于调查之类的事情也没有多少的能耐。

  “既然王爷这么说,那我们就抓紧进行吧,办完了这里的事情之后,我还要尽快返回西北前线,因为那边的一场叛乱,让我们差点陷入拜占庭帝国的包围,这才是这次任务开始的原因。”

  对于长孙冲这个办事的雷厉风行,很明显蜀王李恪是有点跟不上的,按照他的想法,现在应该是设宴款待,毕竟你大老远的从长安过来,就算是咱们没有亲戚关系,那也应该一顿喝酒才对,毕竟蜀王李格也是在长安城长大,现在也想听听长安城里的一些见闻,可没想到你这个不解风情的家伙,竟然是直接开始工作了。

  当然这也是很正常的事情,人家到这里来不是贪图享乐的,人家是带着任务过来的,咱们作为当地的闲散王爷,自然只能是配合了,如果要是表现出一点不满意的话,在这个节骨眼上,没准他们以为你跟判断人员是有关系的,趁机帮他们拖延时间,万一要是皇上也这么认为的话,那恐怕现在的闲散王爷也做不下去。

  “你刚才说拜什么?”

  蜀王李格听到长孙冲说过一个国家的名字,可惜的是自己根本就没有听说过,如果要是在长安城的话,没准还能够听得到,可惜四川这个地方实在是太落后了,外面的消息根本就传不进来,而里面的人对于西北的战争又不是多么感兴趣。

  “阿里王朝您是知道的,两年前的时候就归顺到我们手里了,在阿里王朝的更西面,还有一个拜占庭帝国,他们是阿拉伯帝国的敌人,占据着庞大的土地,如果要是我们继续向西扩展的话,必须要跟他们交战才行,目前司马军将军所率领的军队,已经是跟他们开战了,只不过开战之初的时候,我们军队内部的仆从军出现了叛徒……”

  长孙冲观察王爷的眼色,很明显,这不是装的,对于外面的情况不太了解,所以他只能是耐着性子,把西北的事情好好的解释了一下,这也是很正常的事情,身为大唐帝国的一名王爷,如果要是对我们正在进行的战争都不了解的话,他日跟别人聊起这件事情,那可是一件非常丢人的事儿。

首节 上一节 488/495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