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从刷好感开始兴汉 第223节

所以只能尽量降低消耗,但这也进一步延长了一次装填所需的时间。

元戎弩虽然用单次发射的数量,间接弥补了发射次数少的缺陷,但仍旧要看第一波的战果如何。

“若是能在第一次北伐前,将单兵连发弩也造一些出来,那就完美了。”刘禅摸索着已经开始有胡须长出的下巴道。

马匹质量不行,数量也不够,被迫拿步兵打骑兵,只能绞尽脑汁的弥补差距。

反观曹丕那边,边地民众多有骑马经验,骑军将领经验丰富,坐拥大部分马场……只需要往上堆数量就行了。

“以弱搏强,就是辛苦啊……”自觉家底还是太薄的刘大太子叹了口气。

然而山坡上的两人的想法,可是与他大不相同。

“……文则将军,倘若你领兵迎敌,敌军手握大量此弩,你当如何应对?”徐晃转头问道。

于禁有点想骂街,但是看徐晃一脸的真诚,相处日久,也知道他没有嘲讽自己的意思。

他实话实说道:“若已知敌军有此神弩,或可遣小股骑军诱敌发矢,利用其攻击间隙突击。亦或只能待步兵取得优势后,再投入骑军……”

徐晃不置可否,步兵想胜蜀军……谈何容易?

魏蜀吴之中,便属老刘麾下步兵最强,汉中、上庸之时,他已经见识过了。

即便是荆州之战大破关羽,他也知道,如果关羽不是因为后院起火,麾下士兵无心恋战,只怕靠他手下的新兵也讨不到好去。

曹魏的优势就是骑军与兵力,倘若骑兵打起来畏首畏尾……那步兵就只有用命去填了。

“……天心难测啊。”徐晃憋了半天,就只憋出这么一句话出来。

……

刘禅这边继续专注打造他的赤星军,勤练武艺、博览群书,一如当年为了准备荆州之战一般。

这段时间获得的各项天赋提升,正在被他脚踏实地却速度飞快的转化成自身的实力。

留在成都的关银屏除了给阆中的张氏姐妹写写信,陪陪吴夫人,偶尔研墨陪读、红袖添香、提枪陪练之外,大量的时间都用在了棚户区孩子们的武艺上。

眼看着这些孩子武艺都在稳步提高,刘禅倍感欣慰的同时,心中对于佳人的一片心意自然也极是感激。

除了他以外,棚户区人气最高的便是关三小姐了,连带着赤星军上下都对这位基本内定了的未来主母之一感激有加。

这中间还出了件有意思的事。

那位曾经一招败于刘禅之手,明明触发了好感度,说明也是一号人物,却只给了个体质+1的高翔,见太子又有了空闲,便又来找他比武。

结果自不必说,换一位恐怕信心都要给打击没了。

结果高翔性情异于常人,他非但没被打自闭,反而对刘禅再度好感上升到了20。

这还没什么,上次只给刘禅体质+1,这次却给他加了10。

这在其他人身上却是从未发生过的情况,让刘禅对这位古怪的小将多了几分留意。

他没闲着,老刘以及成都的一众高层更忙。

登基的吉日已经选定,就定在了四月丙午日,地点也选好了,就在附近的武担山。

刘禅第一次听还以为是大名鼎鼎的武当山,心说老刘是不是膨胀了,在曹魏地盘登基,这么不把曹丕放在眼里的吗?

细问才知道是自己听岔了。

不过吉日、地点都定好,这才刚完成了第一步。

国号自然还是延续“汉”这个国号,但年号改啥、官员任命提拔的名单、刑名律法、其他儿子的分封……

需要人手的事情还有一大堆。

而且还不仅仅是登基的事,北伐的准备也要同步进行。

孙权虽然差点置关二爷和刘禅于死地,但毕竟人没事,反而还拿了一个郡回来。

在这种情况下,又闻曹丕篡汉弑君,老刘还不至于热血撞头,做出伐吴这种决定。

老刘与刘禅都认为应当尽早北伐,诸葛亮与法正对此自然没有异议。

然而北伐的虚实路线可以到时候再定,但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既然准备要打了,那钱粮物资自然都要准备好。

各地的物资开始源源不断的汇集起来,临邛一批批的新式兵器甲胄也在加紧打造。

得到消息的南中邓方、李恢、马谡等人也开始了对南中各地的战争动员。

在汉夷关系迅速回暖,半年间夷民生活得到切实改善的背景下,再加上当时刘禅对曹魏不遗余力的抹黑。

将其形容成南中发展的最大威胁,南中各族积极响应此次战争动员。

大量的马匹、牛羊被官府采购,分批陆续北上。

青羌、越雟夷民各部……以及其他的夷人部族也纷纷履行了当初的承诺,派出了自己族中最精锐的健儿北上助战。

同时成都方面也给身在汉中的魏延、荆州的关羽、东三郡的刘封书信,命他们做好北伐的准备。

要北伐了!

而计划北伐的对象,大魏皇帝曹丕陛下,最近有点堵心。

堵心的源头,自然就是他亲封的、对他表示了无比忠诚的大魏吴王——孙权。

283.第278章 大魏皇帝的烦心事

要说曹丕登基之后全是糟心事儿,这皇帝当的如何如何憋屈,那倒也不至于。

在他充分认识到了皇权与各个官员派系之间权力的“界限”,提拔亲信的同时,也充分的认识到治理国家仍旧要依靠官员、世家。

不要在中央集权的路上越走越远,要注意保障各个派系集团所代表的利益之后,他的日子好过了不少。

那原本几乎每日都会出现的针对他“个人行为”的声讨,一下子就少了大半。

某些原本忠言直谏,冒死也要匡正皇帝行为的大臣,也变得乖巧顺服起来。

而如今春暖花开,曹丕依旧该游猎游猎、该踏青踏青,啥也没耽误。

不仅如此,初登基的曹丕也真真切切感受到了大国之主的快乐,各地的美女舞姬,环肥燕瘦、清丽可人,应有尽有。

甚至还有西域诸国送来的颇有异域风情的美女,可以换换口味。

当然要说最让曹丕满意的,那还得说是“继承下来”的美姬们……父亲的寡妇们,总能给之前并不算受宠的曹丕其他人难以带来的巨大刺激,让他欲罢不能。

当然除了下三路,上三路曹丕也充分给予了满足。

无论是曹操还是曹丕,皆把“食色性也”这四个字诠释的很好。

曹操是个吃货,曹丕同样不例外,只不过在吃之一道上,曹丕与其父不尽相同,他独爱甜之一味。

各类水果便不说了,什么叫真定的御梨、哪个是安邑的御枣……孙权进献的荔枝都嫌不好吃。

当然说起这事儿吴老二属实有点冤,现阶段的运输条件不比后世大唐,荔枝本来就放不住,到货的时候已经不新鲜了……

酷爱甜食的曹丕甚至吃个烤肉都要蘸着饴蜜(麦芽糖浆)吃,还是个干嚼石蜜(类似冰糖,加入蜂蜜、菊花等)的狠人。

最近即使曹丕再怎么释放自己的欲望,再怎么享受,很多大臣们也没有再像之前那般苦谏了。

还真当这满朝文武,都是舍己为人、忧国忧民的呢?

那不过是给曹丕的一种警告,类似狗在维护自己领地时的吠叫,你如果再继续动我们的既得利益,那可就要真咬了!

当然咬并不是造反的意思,官员集团有的是办法让皇帝不好受。

真正一个眼神就能让大臣噤若寒蝉,那都是后世封建集权达到一个很夸张程度之后的事情了。

如今的皇帝,掌握着高级官员的任免,把握着国家的大政方针,大魏帝国的前进方向……但也就仅此而已了。

真正下面干活儿的人谁来任命?真正亲力亲为让庞大帝国实际运转起来的是哪些人?

好在曹丕并没有继续沿着曹操的路线走下去,在制法削藩、打击异己、诏令禁外戚宦官干政之后,也适时的让利给了世家大族和各派官僚集团。

这就已经是一个好皇帝了!

不让外戚和宦官干政……外戚和宦官虽然之后都有尾大不掉、进一步祸乱国家的时候。

但最初,那都是作为皇权的触角登上舞台的。

皇帝是要靠他们来与官僚——也就是功臣集团争利的!

曹丕此举,无异于亲自斩断了这种可能,给了官僚集团一颗大大的定心丸。

如此明君,那还有什么不满意的?

然而极大的缓和了与各大世家、官僚们的矛盾,过上了掏空身体的快乐生活之后,曹丕也仍然有堵心的地方。

倒还不是最近越来越明显的消瘦、烦渴、多饮多尿,这在不清楚消渴症(糖尿病)有多大危害的大魏皇帝陛下眼里算不得什么大事。

而且总吃甜食也不胖,曹丕还时常沾沾自喜。

真正让他堵心的是那位给他送过荔枝的大魏吴王……

当初邢贞带着孙权言辞谄媚的回复,以及车载斗量的贡品回归的时候,让曹丕很是高兴了一番。

什么叫“上兵伐谋、其次发交”,什么叫善战者无赫赫之功啊!

他曹丕登基才多久,孙权就投降称臣了。

东吴都降了,西蜀还远吗?

他计划时间表都已经提前列出来了,只等孙权把长子送过来,他便要向那可恨的刘氏父子发出最后通牒。

若是识时务,及时投降称臣,或仍不失封侯之位。

如若不然,他便要合魏吴两国之力,荡平巴蜀,攻克成都,生擒刘备刘禅!

顺便品鉴一下老刘和刘禅的女人质量如何……

结果孙权嘴上虽然答应的痛快,可他那长子左等不来、右等不来,好几个月过去了,一点动静都没有!

你这是收拾东西辞行啊,还是要把整个东吴搬家啊?

就算连八竿子打不着的三姨六舅母都去辞行,每到一处就大宴三日,这时间也足够了!

智商一度占领高地的皇帝陛下想到了一种可能性……

“那孙权竟敢欺朕!”曹丕一拍御案,气得两撇小胡子直抖。

台下群臣不语。

尤其是刘晔,上次就跟你说过了孙权乃是诈降,问题是你不听啊?!

现如今他还能做什么呢?难道上去将曹丕指责一番,骂他短视无谋?他可还没活腻呢。

“区区江东孙权,瘸腿匹夫,不过窃占两州半之地,也敢违朕旨意!”曹丕是真气得不轻,这分明是赤裸裸的背叛!

臣子们依旧默默不语,熟知曹丕性格的他们知道,必须要让皇帝陛下将火发泄出来。

气头上他们说啥都没用,反而一旦激起了曹丕的“逆反心理”,还容易出大乱子。

然而出乎他们意料的事情发生了。

短暂占领高地的智商已经尽力了,如今怒火再度将智商击败,杀得智商溃不成军,只得从曹丕的大脑高地暂时退走……

“朕欲起兵伐吴!何人愿为先锋?”

这下所有人都傻了,纷纷抬起一直低着的头,看向大魏皇帝的脸……可惜,他们没看出一点戏言的迹象。

首节 上一节 223/254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