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把诸葛叔也算上,季汉四相已出其三,却不知蒋琬在什么地方。
其实蒋琬此时就在尚书台,于法正手下任尚书郎,只不过比较低调,所以刘禅不知道罢了。
“三位能被提拔来此,皆是栋梁之才。盼诸君共勉,今后做我大汉柱石之臣。”
“定不负太子所托!”三人同声答道。
他们年纪轻轻初入仕途,此时见到传说中的皇太子都很激动,只盼能追随太子建功立业,大干一场。
刘禅看着他们和善笑道:“现在孤便交给伱们第一个任务。”
“请太子示下。”
“去上学。”
“……啊?”三位未来的季汉重臣听到这个指示,顿时一脸懵逼。
308.第303章 兴办太学
不是所有人都能像自己一样能改变天赋,还有跨越近两千年的眼界与知识。
哪怕是本就有某方面天赋的人,也需要打牢基础、持续发掘,才能最终成就一番事业。
眼前的三人都是璞玉,且年龄尚小,由于自己的到来,北伐与曹丕伐吴全都提前了。
他们若还跟在自己身边,根本没办法像历史上那般,获得数年平稳锻炼的机会。
或许在战场之上的经历,反而能诱使他们发展出与前不同的能力。
但对于据守西南、人才梯队建设极其困难的大汉来说,刘禅不愿冒险。
至少,也要先去他的“文武学校”打一段时间基础再说。
而且人各有所长,未必都长于军事,没必要全都硬去往军师、名将方向发展,内政同样至关重要。
谯周筹备的办学工作已经进行的差不多了,办学一事意义重大,自然全程也有诸葛亮、法正等人把关。
地址最后定在了峨眉山下,这所“文武学校”的性质属于中央办学,也就是太学。
如今老刘已经登基,建设兴办太学不但名正言顺,更可体现
官办教育机构不只有太学,自景帝时便开始鼓励各级地方办学,郡一级的叫“学”、县一级的叫“校”,后世学校的称呼,大概便由此而来。
再下面还有乡级为“庠”、村中为“序”。
政策是好政策,然而这些学校的兴办与否,完全取决于地方长官的意愿。
既没有绩效考核,也没有奖惩机制,最后终究没能落实维持下去。
中央的太学一般教授儒学经典,设置各经博士。
而刘禅主导的这个太学又有不同,他的本意是完全弄个军官武校。
但后来老刘和诸葛亮他们一商量,既是要兴办中央太学,不妨干脆一步到位,要办就办的大一些。
于是又在刘禅的提议上加入了传统的经学,甚至身居高位的著名吉祥物许靖,也在太学挂了名。
到后来甚至出现了益州名士争相竞争一个博士名额的情况……太学“文科”方面的含金量不可谓不高。
既是儒家主流的天下,儒家经典作为主导便是必然。
对此刘禅知道后也没有明确反对,在这个时期,儒学自然有其先进之处,即使是在后世,很多儒学思想仍旧大有裨益。
甚至可以说,没有儒学思想,华夏文明便是不完整的。
自己只需要适当扶持一下其他领域,尽量避免儒学一家独大之后扭曲变味。
除此之外,刘禅提出的军官培养体系依旧保留,而且进一步完善。
被指派轮流讲武的将领甚至包括了像吴懿、赵云、陈到这样的大将,当然诸葛亮、法正也都挂名。
“武科”讲师的阵容也同样豪华。
基层军官在完成考核之后回归军队,积功以取得进一步在太学进修的资格,而在太学完成了中级、高级将领的培训课程,才会被正式任命。
当然,讲武的现役将领如果上了前线就要换人。
不过也有一些,肯定是常驻讲师。
比如于禁……
在第一次听到这个名字的时候,刘禅还是十分惊讶的。
于大将军自从到了成都之后,看上去就和普通的酒蒙子没啥区别。
一天到晚酒气熏天,不是喝高了,就是正在往高了喝,他会愿意去讲武?
刘禅不知他发生了什么样的心理变化,但他真就愿意去了,甚至是主动自荐。
曾经为曹操南征北战,立下汗马功劳,最后却晚节不保的老干部,现在想要为大汉发挥余热了……
随后刘禅又有些隐忧,这老登该不会故意来乱讲一气,祸害大汉下一代来的吧。
又或者想刺探我大汉核心军事思想机密,伺机递送给北魏……
但很快便又释然了,他要是能在作为重点监控对象的情况下,在诸葛亮、法正的眼皮子底下做到这些事情。
这仗也不用打了,借用刘巴原先的口头禅,不如降曹。
除了于大将军外,黄老将军生前为指导赤星军而做的总结,也被用心整理了出来,交给原属黄老将军麾下的副将代为讲授。
还有一些负责培养低级军官的,都是包括赤星军在内的各个部队,因伤残而无法再上前线的残疾军官。
毕竟当初兴办武校的本意,就是给这些人一个“再就业”的机会,同时也让这些战场经验理论化、系统化的传承下去。
如果能长期坚持,我大汉军队的专业素养,绝对将会是其他两家难以望其项背的存在。
至于太学的一期学员,暂时共招录了100人,文武分班,但只要完成了本班课程,亦可去别班旁听兼修。
第一期的人选仍是靠推荐,基本都是权贵、大族“二代”,而且几个派系的人数大致平衡。
当然也有部分立下战功的普通士兵和小军官,得到了难得的名额。
暂时这便是最好的选择了,北伐在即,需要平衡并团结各方的利益。
何况教育体制、选官制度、文化知识普及,这三项工作需要同步进行,缺一不可,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关羽的儿子关兴,赵云的儿子赵统、赵广,张飞的次子张绍、长孙张遵(长子张苞早卒)……还有其他不少官员将领的儿子皆在其中。
如今的国内形势和人才储备,比历史上的季汉要强出太多,才有余力去做这些事情。
而尽早完善教育体系,又能源源不断的为自己输送人才,进一步巩固良好局面,进入良性循环。
“臣遵命,定不负太子厚望。”
【霍弋好感度+3】(33)
【董允好感度+3】(38)
【费祎好感度+3】(33)
刘禅略作讲解之后,霍弋、费祎、董允三人这才明白,太子不是看不上他们,不愿意他们追随。
恰恰相反,正是因为看重他们,才要进一步培养。
三个年轻人心下感动得同时,也暗暗存了争胜之心,定要在这百名年轻人中名列前茅!
刘禅自己在这会见未来重臣,为他们今后的成长铺路。
而宫中的人也在为刘禅的人生大事铺路……要迎娶太子妃了。
婚期将近,纳采、问名、纳吉、纳征……等等一系列正式的步骤,那可是一个都省不得。
而刘禅身为皇太子,那自然就更加隆重了。
309.第304章 大婚
迎娶太子妃,往大了说乃是国事,并非单纯个人私事。
血脉的延续对一个势力的稳定,对麾下臣子们的前景预期,都有莫大的影响。
这便是为何越是大战在即,如此忙碌的当下,越要尽早为太子充实后宫,以保证本就人丁不算旺的刘备家族尽早开枝散叶。
因此季汉上下对此皆极为重视,大婚当日的排场也就可想而知。
不过婚礼的喜庆热闹,也不是一开始便如此。
《礼记》:“婚礼不用乐,幽阴之义也。婚礼不贺,人之序也。”
那时候的婚礼不奏乐、不相贺。
不过自汉以来,热衷攀比、喜欢酒宴的达官贵人们自然不能接受婚礼这种热闹如此冷清。
汉宣帝就曾特意下诏:“夫婚姻之礼,人伦之大者也。酒食之会,所以行礼乐也。”
为了婚礼能热闹起来,皇帝甚至亲自搞起了“行政干预”。
随后便是互相攀比,不断加码加戏,以至于加到刘禅这,已经有点不堪重负。
如今的太子大婚,隆重固然是足够隆重,热闹、排场都是一等一的。
宫人为今日太子大婚早已准备许久,宫中大排筵宴,城中结彩而庆。
成都高官各备贺礼,盛装出席。
镇守一方的大将,如马超、魏延、关羽、邓方、李恢等虽不可擅离职守,也早已遣使携礼而来,等候多日,只为不错过今日大婚相贺。
甚至百姓们自发的围观与庆祝行为,比老刘登基的时候也毫不逊色……棚户区的人们更是犹有过之。
今日之盛况,恰似昔年蔡邕蔡中郎曾做协和婚赋中的景况。
良辰既至,婚礼已举。二族崇饰,威仪有序。嘉宾僚党,祁祁云聚。车服照路,骖騑如举。
新娘已由老刘派出的接亲队伍,和浩浩荡荡的送亲队伍安全送至成都。
尽管军务繁忙,但毕竟不是身处前线,张三爷还是忙里偷闲的亲自来了,他早就盼着女儿能嫁给刘禅,今日这热闹自然不会错过。
正婚礼开始,第一项便是刘禅亲自去迎亲。
刘禅今日身着玄端礼服,整体黑中缀黄,大气厚重。
汉承秦制,而秦尚周礼,这黑色的婚服便一直延续了下来。
骑在无一根杂毛的健硕乌骓之上,在李二等赤星军将领的护送之下,远远围观人群的欢呼之中阔步前行。
大婚当日成都往来人员复杂,刚刚才出过刺杀事件,军队与县府皆如临大敌,不仅城门处严加核查,城中各处亦多有精兵健卒戍卫。
这条迎亲路线上,更是由全副武装的赤星军战士亲自护卫,各个能藏人、放火、偷放冷箭的地方都不会放过。
值此时,见多大场面的刘禅要说紧张不至于,但激动还是很有一些的。
毕竟前世今生加在一起,这种事也还是头一遭……
远远地,他便看到了同样“排开阵势”的新娘驻地,行至近前,翻身下马,自有侍者前去通报。
不多时,一女子盛装而出,身穿玄色纯衣纁袡礼服,纁即是浅红,黑中扬红,典雅古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