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理思考了几分钟,再和任弼时对了对眼神,终于开口了。
“主席,这份文件你可以看,但是,请主席做好心理上的准备。而且,这也未必是将来一定会发生的事情。”
任弼时:“我们应该有办法避免的。”
主席拿到了洪康雷提案。一共5页,宋体小字印刷得特别清晰。
主席看完第一页,翻到第二页。翻页的哗啦声在总理和任弼时这边,就和手榴弹爆炸的震撼度差不多。
“……剧情的臃肿还体现在容纳了太多的内容和情节支线。《长津湖》顾名思义,就应该集中描绘东线的长津湖地区的一系列战斗,如果按我的拍摄风格,我甚至会只拍长津湖战役中的歼灭美军北极熊团的战斗,这样情节更紧凑,剧情矛盾冲突更加激烈。”
“但是《长津湖》却有点违背电影创作的通用原则,在影片的前半部分,不仅花了很大的篇幅介绍朝鲜战争的背景、中国决策出兵过程,还从出兵决策那一幕开始,加入了一个很长的支线——岸英同志从参军到牺牲的故事,连彭总向主席‘请罪’的情节都有……”
“当然我不是说不应该表现主席、岸英、彭总的内容,但这是值得另拍一部电影的题材。关于抗美援朝题材的电影太久没有了,编剧和导演想在一部电影里面塞太多的元素,这可能也情有可原”
……
“岸英同志从参军到牺牲”
主席放下提案文稿,久久没有说话。
总理看到主席的左手在桌子上摸索来摸索去,于是把烟盒推过去,主席拿住烟盒,抽出一支香烟点着了火。
任弼时用悄悄话的方式向总司令、刘副主席解释提案中到底有什么‘敏感内容’。
“刚才我知道我们几个月之后就要出兵朝鲜,和美国正面硬碰硬,心里也是非常震惊。我们尚且如此,党内、军内的其他同志,以及党外人士,态度就更加……反对出兵的声音一定很大。”
“但他们就要逼着主席把自己的亲儿子送上战场吗?!”
主席抽完整整一支烟,把烟头在烟灰缸里摁灭,摁得很用力。
“恩来,如果不是看到了这些文件,让我们现在就决定是不是要到朝鲜参战,和美国兵硬碰硬,怕是很多人心里也七上八下的。其他同志、党外人士表现出疑虑,那就更正常了。我们不能因为这个就怪罪他们。”
“我们刚刚结束解放战争,在这之前我们还打了8年抗日战争,抗日战争之前还有国内革命战争,现在国家满目疮痍,百废待兴,可是和平了还不到一年,就又要出兵朝鲜、抗美援朝?要花多少代价?这个决定要不要做?在开会讨论的时候有疑虑、有争议是正常的,要做反复的讨论,民主的决策。如果开起会来一点争论都没有,全体一致通过,那才不正常!”
“至于……战争本来就是要流血牺牲的,战争中的危险是无法避免的。为什么老百姓的儿子参军上战场,领导干部的儿子就可以免上战场?为什么我毛泽东的儿子就可以不上战场?这也说不通嘛。”
总理:“主席……”
主席摆摆手:“恩来、弼时,你们不要在这个问题上纠缠了,我们还是不要跑题,好不好。现在朝鲜同志正在向汉城进军,如果不出意外,他们会很快解放汉城,继续向南推进。这个时候,我们该如何提醒他们?如何既让他们意识到存在的问题,语气又要足够委婉?”
“还有,”主席又埋头看《长津湖》提案,“志司被空袭了,彭老总会不会有有事?”
第四章,从现在起,24军编入9兵团
主席突然问起彭总的安危,这让总理、总司令等与会者们一愣。
因为在洪康雷的提案中是写了“彭总向主席请罪”的内容的,这可以推测得出岸英牺牲的时候彭总没事。
主席:“未来不是一成不变的,如果我们现在做出了一些改变,这些文字里面提到的未来的事情,就不一定发生了。但是也有另外一种可能,就是这些文字里没有发生的事情,未来却也有可能发生。”
“是啊,是啊,我们刚才有点进入误区了!”总司令说道,“我们可以避免一些事情,但大的环境就没那么容易改变。这些文字里写,岸英在志司遭遇空袭牺牲,彭总……可能恰好炸弹没落在旁边。但如果我们稍稍改变了一下走向,炸弹掉的地方不一样了,或者司令部躲避空袭时,各人走的位置不一样了,那会怎样呢?”
主席:“所以我们不要陷入这些事件的细枝末节当中去,要跳出来,看大的走向。”
刘副主席:“岸英是在志司工作时……牺牲的,这就是说,志愿军司令部遭到了敌军准确的轰炸,而且这种轰炸很可能还不止一次,这非常危险。如果志愿军的指挥部被空袭至瘫痪,我们进入朝鲜作战的整个志愿军部队就失去了统一指挥。”
总司令:“志愿军的司令部都被美军飞机炸来炸去,那军、师的指挥部呢?前线的指战员呢?”
……
中央政治局书记处的会议从晚上一直开到6月29日晨。
这次会议的内容在日后的党史、国史中被设定为最高机密,永不解密。
在这次会议上,经过讨论和表决,主席和书记们决定,这个公文包内的文件及所有的物品不外传,暂时仅限于书记处书记、李刻农、罗锐卿一共7人知道。
朝鲜半岛。
在书记处会议的前1天,6月27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第83号决议,认为安理会各国应出台有效措施,保全南朝鲜,恢复朝鲜半岛和平。苏联缺席会议。
6月28日,朝鲜人民军先头部队攻入汉城,美军飞机首次参战。
同一天,6月28日,美军第7舰队开进台湾海峡,中国方面强烈谴责。
6月29日,麦克阿瑟从日本飞抵南朝鲜,在水原机场降落,隔着汉江观察江北正在被人民军攻占的汉城。
麦克阿瑟签发命令调动美军地面部队参战。7月2日,美步24师2200人组成的史密斯特遣队首次与人民军交火。
7月7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第84号决议,联合国军建立,麦克阿瑟为总司令。此时,已解放汉城的人民军以150辆T-34-85为矛头,正在大举南下。
7月14日,李承晚将南朝鲜军的指挥权交给联合国军。(从此一交就是七十多年至今未收回。)
此后,来自18个国家的军队陆续到达朝鲜半岛援助南朝鲜。其中英国首相艾德礼于7月24日派遣一个旅的英军前往南朝鲜,这是仅次于美国和南朝鲜的联合国军第三大力量。
接下来两个星期,人民军还是势不可挡,南朝鲜接连失守汉城、大田、木浦、晋州,全歼美军史密斯特遣队并将从日本调过来仓促参战的美步24师冲得七零八落。
但是美步24师以特遣队被全歼、全师被打散为代价换来了时间,大量美军在釜山上岸,海量的物资也上岸,无数的铁丝网、预制钢梁、水泥板沙包直接堆砌出了绵延几十公里的防线。当朝鲜人民军兵锋逼近时,釜山防御圈竟然初步成型了。
中国。
势如破竹的人民军攻势在国内的报刊上当然也是尽量渲染报道。但在新闻报道之外,中央军委发出了一系列调兵指令。正在西南剿匪的四野38、39、40军悄悄收回部队,向铁路枢纽移动,准备运动至东北地区。
这3个军,加上原本没在剿匪而是驻防东北的42军,组成了第13兵团。在未来它就是让联合国军闻风丧胆的志愿军第13兵团。
上海。
“今天的这次会议呢,主要是传达中央指示:第9兵团解除攻台整训任务,部队立即集中,待命北上,做好入朝作战准备。”
陈毅陈老总召开三野第9兵团军以上干部会议,会前陈毅先对老部下们吹点风。
20军军长兼政委张翼翔眼睛都亮了:“我们要打仗了?我还以为美国军舰封锁海峡之后我们就搞不了呢!太好了!陈司令员……”
陈毅摆手让张翼翔先安静一会儿:“等一哈,等一哈,人还没来齐。”
张翼翔:“还有人要来?”
陈毅:“对。皮定均廖海光到哪里了?啷个还没到呢?”
宋时轮:“24军稍远,老皮出发前打过电话,不过这会儿也该到了。”
“陈司令员好!”
陈毅正惦记着呢,24军军长皮定均、政委廖海光蹬蹬登一路小跑跑进大楼,直接进了会议室。
陈毅:“人来齐喽!那就开会。首先说一下中央对9兵团的调动指示:你们从现在起,解除攻台整训任务,部队立即集中,待命北上,做好入朝作战准备。注意,你们北上要去很北的地方,我是说,……东北。”
宋时轮:“这么远……”
“东北离朝鲜近,就这么个理由。第二个中央指示就是,对9兵团的构成要做重新调整。现在9兵团下辖20军、26军、27军,从现在开始,24军编入9兵团之内。”
陈毅说到这儿停顿了一下,看看会议室里的军长、政委们,“一个兵团下辖四个军,而且都是我们华野的主力纵队,怎么样,是不是很强大了?”
宋时轮:“是啊,是啊,为了攻台每个军还充实到了4个师,现在我们是多少个师了,15个还是16个?”
皮定均:“15个。我们24军只下辖70、71、72三个师。”
陈毅:“20军,华野一纵,我是看着你们从闽东独立师、新四军第三支队一点一点成长起来的。”
张翼翔:“鲁南战役,我们和兄弟部队一起,三天时间就全歼国军2个整编师及1个快速纵队,说起来那个快速纵队也是美械,还不是被我们一个冲锋就打垮了。”
“翼翔不要用以前的来经验套现在的新情况!”陈毅正色道,“不要犯那种经验主义的错误。”
“你们这几个纵队确实是华野的家底子,26军,华野八纵,鲁南、莱芜、孟良崮、淮海一路打到现在。华野攻坚能力最强的纵队之一。”
“27军,华野九纵。济南第一团就在你们9纵。”
陈毅看向皮定均:“还有你们,24军。皮旅的老底子,孟良崮战役突然从后方冒出来,包抄堵死张灵甫的退路,也是你们纵队特务团攻占的74师师部。老皮啊,过不了多久,你们24军可能就要在朝鲜和正宗的美军过招了,到时候一定要看看,正宗的美军和张灵甫的美械,哦,半美械,到底有多大的差距。”
皮定均:“以前王司令员就说过,我们六纵不怕任何敌人,六纵能打、敢打、会打,管他是国民党反动派还是美帝国主义者,就是一个字:打!”
“好!
陈毅翘起大拇指,“有这样的信心是好事!中央的指示就是这样,更详细的,兵团参谋部管,你们要制定具体的开拔计划。不过,其实今天的会议还应该有两名指挥员参加的,只是他们比你们还紧急,昨天已经从南京动身北上了。”
“中央决定,由三野特纵炮兵13团为基础,加入第102师师部及所属山炮团,组建一个榴弹炮的炮兵师,可能会命名为炮七师,这个师,会是你们入朝参战后的兵团直属炮兵师。”
第五章,陈士榘善攻,宋时轮善守
为应对朝鲜事态,1950年7月10日,中央军委下令将分散在西南各省剿匪的四野38、39、40军重新集中调回东北,连同原驻留在东北的四野第42军,重组13兵团。(史实)
7月20日,中央军委再次下令,驻扎在浙江、江苏,正在针对攻台进行训练的三野20军、24军、26军、27军集中北上,重组为第9兵团。(原历史线9兵团各军于1950年9月才重新集结,且只包括20、26、27三个军)
第9兵团和第13兵团合而成为东北边防军。(原历史线,东北边防军就是第13兵团)
《长津湖》所披露出的片段信息让中央对即将到来的抗美援朝战争有了新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在国内条件所能做到的范围内,都做到了最好。
第9兵团下辖的4个军其实在解放战争时期并不在同一个兵团,其中2个军来自三野8兵团,2个来自三野9兵团。
1949年10月时,三野8兵团下辖24、25、26、34军(34军是淮海战役中起义的何基沣张克侠部队)。
9兵团下辖20、27、30、35军(35军就是著名的吴化文起义部队,但掺上了至少一半的山东地方部队)。
那么,挑选8、9兵团中最精锐的4个军组成的新·第9兵团,司令员由谁担任呢?
……
青岛。
“养病,疗养,中央交待给你的任务,看来你完成得不是太好哦!墙上挂那么大的地图,还挂两张,一张台湾,一张朝鲜,这怎么休息得好!”
陈毅风风火火从上海赶到青岛,走进医院的疗养区看望粟裕。
粟裕:“陈老总,我现在不是纯粹疗养,我还有东北边防军的工作呢。”
陈毅:“粟峪啊,你实事求是地讲,现在身体状况如何?”
“高血压、肠胃病、美尼尔氏综合症,尤其是最后这个,”粟裕指着自己的脑袋,“发作起来头发都不能摸,一摸就感觉像有针扎脑袋一样啊。我已经给主席写信,请求另任命一人担任东北边防军司令,我现在没法做好这个工作,一琢磨事情脑袋就受不了。”
“这就是中央来考虑决定的了。但是,中央把一件事情的考虑工作交给了我们三野。那就是9兵团的司令员由谁担任合适。军委发来电报说,这件事最重要的建议应该是来自我们,三野野司要向中央提出人选上的建议。”
粟裕没有立刻回答,而是进入思考状态。
思考了没两分钟,粟裕额头的汗就滴了下来。
陈毅:“啊哦,是不是脑壳又痛了。”
粟裕:“陈老总,这不是简单的选择题,这后面还要考虑到未来我们进入朝鲜作战之后怎么打的问题呀。”
陈毅:“8兵团陈士榘,9兵团宋时轮。这样吧,我们不做出最后决定,回复中央的时候只这样说:‘陈士榘善攻,宋时轮善守,具体9兵团司令员由谁担任,请中央根据朝鲜实时形势的进展进行决定’。”
粟裕摇了摇头:“这样不是让中央又费脑筋了么。”
陈毅:……
陈毅:“……粟峪啊,现在就在脑子里把未来的朝鲜战争想象出来,这太难了。”
“我也知道很难,可又不能不想呀。现在是7月25号,朝鲜人民军已经对釜山发动了攻击,这是南朝鲜军和美军在朝鲜半岛的最后一个据点,最后一仗了。可是中央却如临大敌,7月份连续发布两道命令,东北边防军下辖两个兵团、8个军,这8个军是华野和东野的主力纵队全部集中起来,这已经是大半支野战军的实力了。中央对朝鲜战事如此重视,这说明主席的判断,朝鲜的战事不会那么顺利就解决。”
粟峪擦擦汗,拿桌上的龙虎清凉油往额头上抹,抹完又接着说。
“军委一定设想了最坏的情况,那就是朝鲜人民军在前线遭受重大失败,转入防守,甚至可能是……我们不得不出兵朝鲜。”
陈毅:“那么问题就是,我们到时候出兵,是在朝鲜半岛的某个地方建立一条稳固的防线,还是把美军从朝鲜半岛赶出去?确实,这就涉及到我们是进攻还是防守的问题了。”
粟裕转身看墙上的朝鲜地图,陈毅也转到地图那边。
粟裕:“假设朝鲜人民军在未来几个月失败了,他们是怎么失败的?”
“只有一种可能……”陈毅说,“后路被抄了。”
陈毅走到墙边,在釜山防御圈外面又划了一个空气圈,“被反包围,那么后果就很严重。”
粟裕:“我在想,严重到什么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