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代表的公文包穿越了 第57节

只是,武汉第一棉纺厂过去一段时间的表现可打不了高分,在52、53年被国资委、国家计委轮着骂。

从52年6月到52年12月,第一棉纺厂出产的棉纱平均质量差到天际,且从7月份就发现面纱质量差,到12月仍未能有明显改善。

国资委主任李富春带工作组到武汉,放话一个月之内搞不定就撤厂长的职,第一棉纺厂这才激发出无限潜能,在一个月之内解决了问题。

问题其实也很简单,就是国产的纺纱机械质量有点儿差。

再说具体一点,就是从香港贷款购进的纺纱机与周边的国产自制机械之间的匹配问题。为了节省外汇以及扶持国内的纺织机械企业,第一棉纺厂的清梳联是国产的,精梳机是英国造的,而环锭细纱机、自动络筒机又是国产的。虽然国产纺织机械也是用的统一国际制式,但公差以及一些零件的性能方面就是存在不同。

但是,第一,厂长将副总工写的中外机械不匹配的报告视若无物,坚持认为纺纱质量不过关是人的问题;第二,纺织机械厂拒绝承认自己的生产的机械质量有问题,因此武汉迟迟得不到原厂的技术服务。

53年1月,第一棉纺厂总算是把设备问题以及设备操作手册都调整过来了。但是呢,整个53年度,第一棉纺厂亏损。

这是行业问题吗?当然不是。现在无论内需外需,面纱和棉布都是销路大好。

是武汉这地方不行吗?也不是。1953年武汉纺织业整体盈利,其中纳税额第一名申新四厂(国有持股),第二名裕大华(国有持股),第三名武昌第一纱厂(国有控股)。

于是在54年初,第一棉纺厂又是一阵鸡飞狗跳。不过在主席到武汉考察的时候,第一棉纺厂已经经过了纺织工业部+国资委的整改,3月份盈亏平衡,4月份略有盈利,这个势头如果持续下去,有可能就此咸鱼翻身。

“你们第一棉纺厂的工人,一个月工资是多少钱呢?”

座谈会。

主席在第一棉纺厂,和工人代表、厂长杨红(这位是今年2月份刚上任的)谈话。在一起座谈的还有申新四厂、裕大华、武昌第一纱厂的经理。

“主席,我们工厂的工人按国家的标准实施等级工资制,一级的正式工一个月是24元,二级26块5,……8级是80元。”

主席看向申新四厂的经理:“你们厂还是荣老板掌舵的,你们的工人工资是多少钱?”

“报告主席,我们厂的实习纺纱工是16元,包午饭,正式工20元。细纱和络筒工28元。自动落纱机操作员35,并线机工45,纱锭总监70,这一般要三年高级工人经验以上,车间监理120。”

主席:“申新的工人工资也上来了,和国营工厂差不多了。”

申新经理:“我们申新要是不提工资,熟练工人就都跑国营工厂去了。其实,我们现在工人的平均工资,是比第一棉纺厂高的。”

杨红:“啊,嗯,我们厂刚刚建立不久,工人最多就升到二级、三级,四级工只有几个,8级工那根本没有,所以平均工资还不太高。”

主席:“2级、3级工呀。第一棉纺厂有自动落纱机、并线机吗?”

“有。”

“那开动这些机器的工人,也是2级、3级工?”

“是的。”

“他们工作的时候,操作得对不对?能完成好手头的工作吗?”

“培训几个月,学会了之后就能正确操作了。整个工厂运转是所有人都得动起来的,每一个工种每一个环节都不能出问题。”

“霍霍,”主席摇摇头,从兜里掏出一支烟,“落纱工、并线工,在你们第一棉纺厂做工,比较吃亏哟。”

杨红:“这……”

……

主席走动起来,出车间在第一棉纺厂厂里散步、抽烟,几位厂长经理都跟在主席后面。

“今年第一棉纺厂扭亏为盈,你们把宣传报道登上了《湖北日报》。里面说,武一棉的翻身仗是武汉国营纺织企业的伟大胜利,标志着纺织业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建设蒸蒸日上,从今天开始,我们距离共产主义又近了一步。杨厂长,能不能描绘一下,到共产主义的时候,纺织工业会是什么样?”

“共产主义到来的时候,社会产品极大丰富,人们具有高度的思想觉悟,劳动成为生活的第一需要,工农、城乡、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三大差别已经消灭,采取‘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分配原则。纺织工业,我想是纺织业比现在发达得多,大家不再为买不到布发愁。”

主席:“有这样一个古代故事。有两个农民畅想皇帝的奢华生活,一个说:‘我想皇帝肯定天天吃白面馍吃到饱!’另一个说:‘不止不止,我想皇帝肯定下地都用的金锄头!’我们现在展望共产主义,怎么展望呢?其实大部分时候,都像是这两个老农民想的。”

杨红:“是,未来是什么样我们估计也只能瞎猜。其实大家主要考虑的还是眼前的事。武一棉上个月是扭亏为盈了,但是利润还是比较微薄的,不要说和上海了,就是和武汉的其他几家棉纺企业相比,这点利润也不够多。我们厂的领导班子整天也都在考虑这件事。”

主席:“今天你说的其他几家棉纺企业,也有几位经理在这里。各位经理、厂长,你们也来参与讨论。不是说你们义务帮武一棉出谋划策,是大家一起想想未来的纺织厂。”

申新经理:“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还有劳动生产率的那些概念我也懂。纺织业这一行,首先考虑的是产品品质,当品质满足市场需求之后,追求的是劳动生产率。有一个概念是万锭纱用工量,现在国内大部分纱厂的万锭用工量在300到400之间,国外其实已经有两百七八十的了。”

主席:“武一棉万锭纱用工量是多少?”

杨红:“四百二十二。”

申新经理:“远一点的前景没法预测,但是可以肯定的是,10年之后,万锭纱用工量还在400以上的纺织厂肯定没活路,除非国家填钱养着,300到400的纺织厂勉强能活,如果想要让我们国家的纺织业水平提上来,10年之后咱们应该让大部分纱厂达到250至300的水平。”

主席:“这个趋势分析得就很好。10年之后生产万锭纱用工量250个,五十年之后、六十年之后呢?要降低到五十个、甚至十五个。万锭纱用工量十五个就能步入共产主义了吗?我看也未必。一步一步提高我们的生产力,逐步赶上、超过世界先进的水平,永远不要停止进步。”

第四十四章,卷,卷起来了

北京计算机中心的第一台晶体管计算机“浑金”在1954年6月初完成了硬件制造组装,进入数字逻辑的分组测试阶段。

闵乃大和北京计算机中心并不打算亲手“打造”自己的晶体管计算机,而是按照李强的提示,在774、774A厂旁边设了个工厂,让工人按照图纸装晶体管计算机。

“浑金”不再是定制化的独苗,而是要生产好几台的。到现在为止,除了北京计算机中心自己,另外还有4个大学或科研单位已经预定了计算机:交通大学(上海交大)一台、复旦大学一台、清华大学一台、钱学森的空气动力实验室一台。后续肯定还有,所以这必须得设厂制造,否则计算机中心别的什么都不用干了。

北京计算机中心也有了自己的独立运营机制,闵乃大对“浑金”十分上心,不断催促各小组加速试制,因为计算机中心得用它来替换掉“璞玉”。

“璞玉”计算速度1500次/秒,“浑金”是5000次。璞玉还是每天烧大概10只真空管,“浑金”无故障跑几个小时甚至一天都不成问题。最最要命的是“璞玉”全功率运行120千瓦,而“浑金”理论上只有3~5千瓦。对外提供收费计算服务的时候,省下来的电费不也是收入么。

对了,北京计算机中心、774厂、774A厂以及北京计算机制造厂现在已经被统合为北电集团——北京电子科技集团。同样的电子科技集团还有3个:天津电子科技集团、上海电子科技集团、南京电子科技集团。

北京计算机中心是北电集团的顶层研发机构,它的晶体管实验室(李强拉扯起来的)为774A厂提供晶体管专利并随时在更新改进工艺;闵乃大率领的计算机数理逻辑设计小组与计算机中心的电路架构设计小组合起来就是计算机的设计团队,配套厂是774A隔壁的779厂(北京计算机制造厂)。

闵乃大面前的,围在即将竣工的“浑金”旁边的一群人,就有779厂的工人以及北京计算机所的研究人员(也在动手)。首台样机的制造同时也就是在培训779厂的工人。

“闵主任,李局长有没有说他什么时候再来中心?是不是计算机投入运行那一天他会来?”

闵乃大:“李局长那边还没有准信,但是我估计运行当天应该会到场,但这也不一定,你看,TD-5晶体管工艺改进项目完结他就没有来。”

……

TD-3是去年投产的晶体管工艺流程了,今年晶体管实验室在TD-3工艺基础上做了改进,用新工艺生产出来的晶体管叫做TD-5,铁蛋-5。主要是能承受的工作频率大幅度提高,从原先的5K一下子提高到500K——瞬间提升100倍。

这个年月,美国已经不止贝尔实验室一家垄断晶体管工艺了。飞歌公司申请了“快速锗开关晶体管工艺”专利,这也是可以量产的晶体管工艺。注意了,它的名字带“快速”“锗开关”的字样,是因为这种晶体管能承受的频率极高,飞歌公司自称可以达到5兆赫兹。

现在这专利还没最后通过,但是麻省理工学院林肯实验室的“先进研发组”已经拿到了飞歌的晶体管试生产型,打算在明年或后年造出一台商用的全晶体管计算机。

英国拿到了贝尔实验室的晶体管,曼彻斯特大学的团队在研制英国的全晶体管计算机。早两年他们就已经试生产了一种晶体管-真空管混合计算机。

更让人刮目相看的是日本。和田弘在东京的电子技术实验室也闯入了晶体管制造工艺研发的圈子,只是暂时还没有成果问世。

英、美、日这些资金雄厚人才储备雄厚的公司陆续入场半导体产业,晶体管、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领域势必掀起一场血雨腥风。好在中国反应速度一点都不弱于这些国家,国资委1953年就将四个城市的电子工业企业、研究所整合成四大电子集团,重新调整企业运营体制和研究所机制,现在四大集团都在茁壮成长。

尤其是北电集团,现在手持TD-3和TD-5晶体管的专利,其他三大集团做产品都得从北电买晶体管,想开生产线得获得国家专利授权,闵乃大对北电今后占据计算机设计制造的鳌头信心十足。

“闵主任,上海交大有一封电报,是他们校长办公室发来的。”

闵乃大接过电报纸,确实是上交发来的。电报正文言简意赅:

“上交党委经过审慎讨论做出决定,暂时不向北电集团及北京计算机中心订购晶体管计算机。”

……啥?

闵乃大有点懵,一时闹不清楚怎么回事。上海交大不可能没钱啊,船舶行业现在在蓬勃发展,而船舶工业的人才培养缺不了上交。再说了,上交本身还有水动力学、力学实验室以及船舶工程设计。不买计算机,他们用什么?

不一会儿,楼上传来一个声音,是闵乃大的助理在喊话:

“闵主任,上海复旦大学打来的电话!”

闵乃大心虚地先问了一句:“不会是复旦校长吧?”

“不是,是他们的电子系主任谢主任。”

“闵主任,你好你好。”

谢希德在电话里只客套了一句,然后就说道:“是这样一个事,我们实验室最近设计了一种晶体管计算机,而且呢,交给了上海电子集团的厂子,现在厂里看过图纸了,基本上上海的这些厂子可以量产。所以,我们校长就决定,上交的第一台计算机就用这种了。于是呢,之前打过招呼说要买一台浑金的,大概暂时……不会买了。”

闵乃大:“这这,之前不是打过招呼吧,是你们校长在正式会议上表过态的。”

“可也就是表态,这不还没签合同呢。”

闵乃大:“……”

挂掉电话。

谢希德其实也是代他们的校长通知北京,复旦大学要用上海的计算机啦。可闵乃大接着问他们的计算机是啥结构,性能如何,谢希德又住嘴不说了。

闵乃大着急了,在办公室里转了两圈,不行,这事得问个清楚。

“黄昆?是你吗黄昆?”

“是呀是呀,闵主任,我办公室只有我一个人,别人进不来,有接电话那就一定是我。”

闵乃大:“黄昆,你到上海,去复旦开硅晶体管实验室,结果一转眼上海就攒出了自己的晶体管计算机,是锗晶体管,这不能说跟你一点关系没有吧?”

黄昆:“嘿嘿,嘿嘿……”

闵乃大:“哎,队伍散了,现在北京所的人同室操戈了。”

黄昆:“啊不不不,闵主任,我没有,你别瞎说啊。我在复旦真的就在专攻硅晶体管,那台沪升一号,是另外一个研究小组设计的,谢主任带的头。”

闵乃大:“噢,叫沪升一号。性能怎么样?”

黄昆:“嘿嘿……”

闵乃大:“喂!”

黄昆:“我也不太清楚,其实他们那个小组,参照的原型也是璞玉,在上海的那台璞玉二号。一开始他们的最初版设计方案也是把图纸里的真空管替换成晶体管,但是最初版方案之后又改来改去,具体性能怎么样我就不知道了。”

挂掉黄昆的电话。

两所大学订购的计算机都反悔了?上海宁要用上海的计算机?——好吧也不能说是反悔,他们和北电集团确实没有成文的合同,这以后下次注意吧。

上电集团闵乃大是知道底细的,上海计算机中心是一个研究单位,复旦大学电子系还有一个半导体实验室——就是黄昆的那个实验室,后者还是国家重点实验室之一。因此这台计算机是上海计算机中心、复旦大学的另一组人联合研制的。

肯定用的还是774A厂的晶体管,但问题在于,这个沪升一号计算机虽然用了北电的晶体管,可赚的钱是774A厂拿大头,北京计算机研究所小头啊。尤其是他这个晶体管设计小组以及779厂,一下子就少了两台订单。

现在就只剩北京这个基本盘了。

……

“闵主任吗?”

王希季的电话。

闵乃大:“是希季啊,我想先提前跟你们说一声,第一台浑金计算机在我们所里测试了,非常顺利,你们空气动力实验室订购的计算机,我可以很有信心地说,可以提前交付。”

王希季:“闵主任,不忙不忙,是这样的,我一会儿就要去上海出差,考察一下上海最近搞出的一种晶体管计算机……”

闵乃大:“……”

坏消息真是一个接一个,现在就剩清华大学还是北京所的铁杆了。

上海的计算机报价比北京的低15%,所以连钱学森的实验室都想过去瞅一眼。闵乃大现在不知道上海的沪升一号的运算速度,但大概率和浑金差不多,都是在璞玉的基础上替换、魔改,思路可能是差不多的。

所以,北京所和779厂得先合计合计,是不是也把价格适当降一降,最重要的是,想办法让生产制造成本也降低一点,这样才有比较稳妥的降价空间。

然后,闵乃大还寻思,北电集团可能得派人去沈阳转一转了,那里航空工业的研究所应该有计算机的需求,而且沈阳的大学也不少。哈尔滨也值得一去,哈军工在那里呢。

……

“王希季是你鼓动着去上海看货的?”

在幕后掌控着一切信息,李强现在不但不着急,而且心情舒畅得很。

在一旁的钱学森也一样。

“李局长,不是鼓动,我只是向他们透漏了这个消息,王希季就想亲自过去看看了。”

李强:“这个状态就最好不过了。”

钱学森:“快三年了,至少在半导体和计算机这个产业,不用你亲自在每个人屁股上踹脚了。虽然这几个电子集团现在还都很弱小,设备也好,资金也好,人才也很紧缺,但是,他们所有人的发动机都已经启动了。说起来,我关注的的一些单位和研究所,也快到达这个临界点了。”

李强哈哈大笑。

首节 上一节 57/177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