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代表的公文包穿越了 第67节

李富春:“我们也看了包头和马鞍山的情况,我们的想法是——这两个钢铁厂一齐上马。”

“什么?你们不是只需要扩充300~400万吨钢铁的年产量吗?同时两个钢铁厂可就是600万吨了。”

李复春:“我们想的是工程分期进行,马鞍山和包头在1961年以前各投产两座75万吨高炉,两个钢厂总计增加300万吨年产量,另外上钢集团进行一些扩建,让二五期间的钢铁产能增量达到400万吨。”

亚诺夫:“按照武钢的投资额,一个钢铁厂的设备投资大约是2200万卢布。如果同时开工两座钢铁厂而不是兴建一座,那么在二五期间的设备投资就不是2200万卢布了,而是大约2800万卢布,毕竟你们要建设两个厂区。”

李复春:“我们接受这种投资额增加的情况。”

亚诺夫:“中国打算增加投资额?”

“增加,从40亿卢布增加到45亿卢布。”

……

一五计划苏联援建的91项重点工程大多与军事装备生产以及军工厂建设有关,钢厂也是如此,压着“军事装备需要多少钢,我就扩多大的钢铁产量”来计算的。二五计划一开始制定的时候,产能扩充也按惯例只考虑到了军事工业体系的钢铁需求,比如二五期间要投产一个坦克厂,生产T-54A的仿制版,峰值年产量1000辆,这直接折算成钢铁就是三万多吨,那么就想办法在坦克厂周围1000公里之内,找一个钢铁厂想办法让他多生产出3万多吨钢铁。只要做到了这一点,那国家计委就不再管了。

(实际上59式达到年产千辆的规模要到80年代初期了)

但钢铁又不只是生产坦克大炮。修桥铺路要钢铁,盖房子盖高点也要钢铁。也就是所谓的“基础建设”,基本都离不开钢铁。上海还有个上钢在那儿“就近”取材,钢铁业不太发达的广东早在1954年就嗷嗷叫了,1954年国家进口了65万吨钢铁,其中30万吨是被广东用掉了。

由于钢铁紧缺,在广州湾已经出现了4家拆船厂。废钢在电炉炼钢的时候是用来当“引子”的,往铁水里添加一部分废钢便于快速冶炼,不过在现在的广州,拆船拆得来的废钢是100%回收再利用,把船切割开,拾掇拾掇就直接进高炉再变成钢材了。

广州甚至整个广东地区既没有大铁矿也没有什么煤矿,拆船业可以说是“铁矿”自动向广东跑过来,成本不算高,至少比铁矿石从武汉用火车运过来便宜。

一艘长长的船体被拖入了广州湾,如果是拆船厂的老师傅,可能看几眼就能估计出一个数字:“这艘船不错,至少能拆出五千吨钢铁来”。

然而,这艘“报废船”可不是拿来拆的。不看别的,光看它进入广州湾的时候海军用了4艘炮艇来为其护航就知道这一大坨铁疙瘩不是简单货色。

英国海军城级轻巡洋舰“利物浦”号,1955年6月从印度拖曳至广州。

在英国海军码头拆除了雷达、电子设备、炮管;在英国的拆船厂拆除了主副炮塔,拖曳到印度之后“利物浦”号还被印度的小毛贼光顾过。

来到广州的海军同志登船检查,发现英国公司说好的动力系统用油纸包裹密封起来的,但有一部分油纸包已经被扯掉了,裸露出来的管路、零件,上面的铜制零件不翼而飞。而英国公司拿出记录单表示我很无辜:这船我送走的时候,油纸包绝对是完好的。

——好吧,也就是得想办法再多搞点船用动力的零件了。

1954年底,中苏两国海军人员对打捞起来的“重庆”舰进行了完整的勘察之后,认为这艘舰受损较为严重,被水泡的时间比较长,硬要修复很不划算,因为这几乎等于把这艘轻巡重造一遍。

跨洋而来的“利物浦”号,可能是中国海军唯一的一颗“独苗”了。

(今天12点前还有1更)

第六十二章,台湾海峡力量均衡原则

“利物浦”号进入广州湾,在香港附近海域慢速拖行的时候,国民党在香港的特务机构闻讯出动。

因为这艘船拖曳速度很慢,从出现在外海、香港街头传言纷纷到进入广州湾我军控制区域用了一天多时间,国民党特务甚至有时间在码头租一艘渔船,开到“利物浦”号旁边仔细观察。

这下眼见为实了。

炮塔虽然拆掉了,但180米的修长舰体,抗浪性良好的艏楼高干舷,英式舰桥,——不好啦,阿共仔从英国买来了大兵舰!

不过说实话,“利物浦”号这桩买卖的保密工作已经做得很到位了。这艘船直到进入南海海域,国府都对此一无所知,直到出现在香港附近——现在是知道了,但肯定也没法派军舰拦截了。

在台湾的“中华民国”政府立刻抗议英国向中共出售重型武器。英国政府表示这是商业公司行为,不关我的事。英国政府还说,这艘船已经拆除了所有的武备和军事相关的零件,只能当做废铁拆掉,因此也不违反军贸规则。

看看,英国政府还是很讲信用很仗义的吧。

——并不。要不是中国向英国卖了一批二代的高频锗晶体管,剑桥和曼彻斯特大学设计的那台计算机根本就造不出来,就算造出来也达不到13万次/秒,所以这是一次公平的交易。

英国政府的辩解把民国给噎住了,在法律上找不到说头,常凯申政府只得在对内宣传的时候反复强调“国军海军仍然具有绝对制海权之优势”,一边在外边采取各种措施。

向美国要求引进轻巡洋舰。美国表示至今为止克利夫兰级轻巡洋舰我还没有拿来当军援送过,你们要轻巡洋舰啊?容我再好好想一想。

更加严密地封锁台湾当面的中国沿海,并且扩大海上封锁范围。这一招倒是有效,无动力的“曼彻斯特”号拖曳速度很慢,由于台湾海峡及台湾周边海域都被封锁,它抵达广州之后应该是没法继续北上到上海或大连进行改建修复工程了。

怎么办?在广州就地改造。苏联提供的152毫米炮塔可以从黑海尼古拉耶夫造船厂直接海运到广州,其他的小零件小部件甚至可以用铁路运输,只要广州造船厂设施到位就行。

设施,广州没有大船坞怎么办?修一个。

在“利物浦”号确定拿下之后,中央和海军就考虑到可能这艘船到了广州再也没法挪窝的情况。

在1953年,广船集团成立时,最大的船坞165米,而“利物浦”号全长180米。因此必须把这个165米船坞改造扩展成200米船坞,这样才能容纳下“利物浦”号。

无论是从修复军舰的角度还是为外国商船提供大修服务的需要,200米船坞都不过分,所以广船就动起来了。在修完“利物浦”号之后这个船坞还可以修船甚至造新船。200米长的船坞如果造的是又肥又短的货船,能从里面造出两三万吨的大家伙来。

……

造万吨轮——广州暂时还是只能想想。就算有了船坞,造船材料动力系统这些现在广东还没规划。

在1955年,琢磨造万吨轮的是大连造船集团。

1955年6月,苏联向中国提供了567型远洋散货轮的图纸。

567型综合了二战美国“自由轮”和“胜利轮”的特点,长艏楼、巡洋舰艉、单机单桨,双层纵通甲板,总长169米,满载排水量2.2万吨,载货量1.34万吨。这船的特点是燃料舱很大,可连续航行12000海里不需中途靠港,而且相比“自由轮”它还有有限的破冰能力。

能破冰的船就可以在冬季比较自由地出入日本海,此时中国北方港口与海参崴的海上航线还是比较活跃的。随着国军海军控制范围的逐渐萎缩,“租船做外贸”的模式现在中国逐渐有了新想法。租外国的货船国民党海军会比较忌惮(但也不是绝对不敢打,只是安全性稍高一些),但毕竟租外国船得花外汇,而且租船时是连外国船员一起租的,船员的工资也得给外汇。

如果海军可以保证上海以北的港口不受国军海军的干扰,那自然还是自己造船配自己的船员跑海上航线更“划算”。

1955年6月,中国远洋运输公司成立,此时的中远旗下有十几条船,但都是用来跑沿海航线的货船,吨位小的两千吨,多的八千吨。

中远成立后国家给他们远期任务首先是开辟国产货船到海参崴的航线,其次是开辟中日航线,这两个任务都得要万吨轮来解决。中远自己预计,1958年会用一艘从苏联进口的567型货轮试着跑一次日本航线,1960年左右国产货轮顶上去。

大连造船集团的总经理原宪千接到任务,先去了一趟苏联考察海参崴的造船厂,回来之后再与苏联专家商议确定:第一艘万吨轮还是用“苏联零件组装”模式比较好。

567型货轮的主机是大功率高参数蒸汽轮机,这个国内不能造。仿制是可以现在就开始仿制,但不会太快。567型货船是单机单轴,只有1台主机那就得要求这台主机的可靠性足够强,否则主机一坏全船停航,如果三天两头在外海抛锚,这船就没法用了。

船体结构采用CXπ-4高强度合金钢,这个国内现在也冶炼不出来,肯定得进口。不但冶炼不出来,甚至国内还没有把CXπ-4加工成钢板的能力,恐怕第一艘船得进口现成的CXπ-4钢板,第二艘船才是进口CXπ-4钢锭、由国内自己加工成钢板上船。

陀螺罗经得进口。航迹自绘仪进口。无线电测向仪由上海自制,水压计程仪进口,航海雷达由南京自制,全船大概有80%的零件从苏联进口,20%自制。

但是好在从苏联进口组装方式的建造周期较快。大连造船集团估计,1956年底200米船坞改造完毕,改造船坞的这段时间造船厂工人做培训、工程师读图,1957年初万吨轮开工,当年就可以下水。

……

“我觉得——大连造万吨轮急了点,你们中远要是肯等一等,上海能搞出更好的货船。”

上海船舶集团沪东造船厂对“大船”急忙上马万吨轮项目表示不以为然。中远公司总部就在上海,此时沪东造船厂的杨俊生厂长对大船的万吨轮计划表示不以为然。

杨俊生说这番话是有底气的,从1953年到1955年,沪东厂三年交付了4艘七八千吨的大型沿海货船和8艘1000~4000吨的小货船、内河货船,中远公司现在的商船队里有40%的船是沪东厂生产的。

中远的船舶采购部霍经理摊手:“造船这个事情很慢的,现在要大连造船,他们都得1958年才能交船,整整三年时间。如果你说等等,再等两年再要国产船,那交船就得等到1960年了。”

杨俊生:“大连厂他们仿造的那个567型货船,结构重量太大,当然我知道那是要冰区航行的货船,可要是它不在冰区航行,破冰结构岂不是累赘了。所以你们中远应该只建造少部分的冰区货船跑海参崴,其他大部分货船不应该有冰区航行能力,这样船造起来便宜,用起来也便宜。”

“还有船员。567型货船标配六十多人,按我们现在的方式,还得标配一个基干民兵班11个人,这11个人是不开船只打仗的,如果海上出事,他们带船厂的其他几十个船员一起打仗……70人的编制。其实一万多吨的货船,现在西方国家船员标配就四五十个人,霍经理你肯定是知道的,在上海停泊的外国货轮你肯定上去看过,他们一万多吨,甚至两万多吨的货船,如果是5年之内新造的,船员一般就四十多人。”

霍经理:“这也是以后慢慢来吧。”

杨俊生:“……”

……

上海船舶只是觉得从自由论改过来的567型货轮设计有点老,并不排斥苏联零件组装舰船。

在上海现在有1艘01型(6601)护卫舰已经下水,2艘正在建造。这3艘护卫舰都是苏联零件组装的。

现在海军的主力是小艇和国民党起义的旧军舰。旧军舰有民国建造的炮舰、日本投降后国军接收的炮舰,还有2艘从香港买来的花级护卫舰,这些在解放军海军里统称护卫舰。

和苏联签订419协议后海军进行了改造,舰炮统一制式化,大点的军舰两门单管苏式100毫米炮,小的两门单管76毫米炮(个头最大的装了2门单管130毫米炮,但这是个例)。但是旧舰的大小不一,形制不一,其中甚至有三四十年舰龄的老爷舰,在海上如果单挑,基本上不太打得过国民党的护航驱逐舰。

01型护卫舰也是火炮护卫舰,但是主炮总算增加到3门100毫米炮了。而且01型护卫舰是高速护卫舰,能跑到28节,如果在海上遇到国民党海军的护航驱逐舰(航速20~22节),打起来还是比较有把握的。至于国军海军里的那几个大家伙——美援或日降的舰队驱逐舰,那可能就得等从苏联引进的4艘07型护卫舰到货了。

在最近一轮不欢而散的中美大使级会谈上,双方都如复读机一样地重复自己的观点:中国表示美国继续支持台湾的叛乱武装是在西太平洋搞事;美国表示中国既然不愿意放弃武力占领台湾的想法,那美国只能想办法维持台湾海峡双方力量的均衡,用来保证西太平洋不爆发大规模局部战争。美国大使还更直白地表示,如果中国海空力量继续增强,那么美国对台的援助也将相应增强,但美国“不会让台湾的力量增强到会威胁中国大陆的程度”。

在台湾海峡,两岸的军事力量就这样在美国的均衡原则精心操纵下达成了“平衡”。这个平衡可不是那么容易打破的。

第六十三章,国共合作了两次,为什么不能合作第三次!

1955年7月,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结束,并发布会议公告。

会议公告前半段主要是说农业合作社的组织方式管理方式,尤其是今年夏粮收购提价导致合作社集体收入大增,如何公平分配余钱以及合作社的财务管理问题;后半段则在说人大常委会关于国内国外大事的决议。

“……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政,台湾地区的紧张局势是美国造成的。中国政府愿意同美国政府谈判缓和台湾地区紧张局势的问题,但任何谈判都丝毫不影响中国人民行使自己的主权——解决台湾的行动。”

“……解放台湾有两种可能的方式,即战争的方式和和平的方式。”

“中国人民愿意在可能的条件下采取和平的方式解决祖国统一的问题。”

……

这几句话并非突兀。在三个月前的万隆会议上,出席会议的总理在各新兴国家元首问及中国将会如何解决台湾问题时,总理说的是:“常凯申‘反攻大陆’的美梦,现在就连他自己也知道已经是彻底破灭了。我国人民必将万众一心,为解放台湾、统一全中国而奋斗到底。但是,解放台湾有两种可能的方式,即战争的方式和和平的方式,两种方式都值得尝试。”

人大常会议的会议公告则是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直接确认了这一信息:“在可能的条件下”,“和平方式解决统一问题”是可以的。

在国外政要和媒体纷纷议论此事的时候,1955年8月3日,程思远来到大陆。

程思先后担任过李宗仁和白崇禧的秘书,后升至三青团组织处副处长、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常务执行委员,属于差一点能算是国民党核心领导层的中层顶流官员。1949年果断跳船移居香港,身上只保留了中华民国桂林海外同学会会长这一个很虚的头衔,平时担任《正午报》专栏作家。

程思远从香港跨过罗湖桥进入大陆,一路绿灯直达北京,在北京先与总理见面,见面之后的第三天,他见到了主席。

“程先生此次从香港来,除了代表李宗仁先生传话和联络,之前还有没有同在台湾的旧友同僚说几句呀?”

见面之后,主席问程思远。

“在台湾的故旧也断断续续有一些联系,但都是一些家务俗事。桂系在台湾已是彻底的被压制和边缘化,健生公(白崇禧)已被排除出民国军政权力中心,其他的桂系大员更加潦倒,有的军长师长现在啥都没得做,在小街巷里当个里长的。说起来,还是德邻公看得开,知道台湾不可去。”

主席:“程先生也是聪明人,49年也辞去国民党的一切职务,移居香港了。”

程思远:“中华海内统一是大势所趋,现在老常在台湾靠着美援吊命,可又能吊多长时间呢。我若是还跟他们沆瀣一气,等有一天台岛易帜,我人身遭一轮战火倒是小事,关键我这个人可就成民族的罪人了。”

主席:“前不久,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决议,其中就有涉及台湾问题。台湾海峡最终我们是要过去的,但不排除用和平的方式解决台湾问题。可以万船齐发打过去,也可以敲锣打鼓开过去嘛。”

程思远:“哦,哦,可是……常凯申大概不会同意的。”

主席:“在台湾的不只有常凯申一个人,还有一个国民党。当然,国民党当中赞同革命的已经在我们这边了,在台湾的国民党主要是反动派。但在特定的条件下,反动派也可以转化。台湾那里的一堆人,他们如果是站在爱国主义立场,如果愿意来,不管个别的也好,集体的也好,我们都要欢迎他们。”

程思远:“如果贵党在做这样的工作,对于海峡两岸现在的局势倒是能产生不少正面作用。”

主席:“国民党现在霸占着台湾,我们又提出合作,国共合作了两次,为什么不可合作第三次!但是最终的工作还是要做到国民党的头子上,做到常凯申父子上面。”

程思远:“……”

主席:“台湾一切可以照旧,可以实行三民主义,可以同大陆通商,但是不要派特务来破坏了,我们也不派‘红色特务’去破坏他们,谈好了可以签个协定公布。台湾可以派人来大陆看看,公开不好来就秘密来。台湾只要与美国断绝关系,可派代表团回来参加人民代表大会和政协全国委员会。”

……

主席对程思远说这些话,就是让他把话带出去的。程思远很快回到香港,找记者把自己密访北京的会谈主要内容透漏了出去,不到一周就掀起了轩然大波。

虽然这个内容程思远本来是通过桂系故旧渠道先传往台湾,可常凯申是和白宫同时收到消息的。在美国高层传开后,一些参议员(其实严格来说不是反华那一派)的第一反应是“嘿,看来中共也怕美国!”

他们的证据的是在之前的4次中美大使级会谈中,美方每次都表示美国的态度是中国应该排除武力进攻台湾的选项,否则美国不可能跟你谈拢,当然中方每一次都顶回去。但是说的次数多了,在这些参议员看来,中国是打算转变态度了。嘴硬是嘴硬,但不可能永远硬下去。

中国不嘴硬也挺好的,这样美国顺水推舟,中美可以慢慢解冻一些关系,要不现在叫做什么事,你按照巴统的列表禁运高科技和军事装备也就罢了,汽车不让卖,小麦玉米不让卖,连去中国开个店卖炸鸡都不让,这像话么。

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参议院中本来的死硬反共派议员却对中国的声明一时没有有效的反应。

当中立派议员议论纷纷的时候,艾森豪威尔出来说话了,这时候美国官方要先表一个态堵嘴,以免议员当中有口无遮拦舌头大的人说了些适得其反的话。

艾森豪威尔对此的表态是:

1、美国谋求的是西太平洋地区的和平,既不支持台湾对中国大陆的袭扰,也反对中国大陆武力进攻台湾。

2、西太平洋和平尤其是台湾海峡的和平,最重要的是维持力量均衡现状,美国对中华民国政权的军事经济援助是为了维持海峡两岸的均衡,短时间内是不会终止的。

3、中国如在官方层面正式承诺维持台湾海峡的现状,那么是有助于西太平洋地区和平的,美国将会做出正面的回应。

艾森豪威尔的这三点声明传到台湾的时候,台湾所有媒体好像是被突然袭击了一样。因为主席让程思远带出去的话,在台湾被实施了严密的消息封锁,只有最高层的一个小圈子里知道,除此之外从底层到中高层人士都一无所知。

现在美国总统发话了,你报纸总不能不登吧。登了之后大家就先是迷糊,再然后回想回想,嗯?

是不是中共放了什么话出来了?

首节 上一节 67/177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