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皇帝聊天群 第106节

  叹息道:

  “瞻基,你连你二叔三叔都容不下,还能容得下何人?”

  “若是有朝一日,我挡了你的路,你是不是也要除掉我?让我突染恶疾?暴卒?”

  皇太孙朱瞻基连连后退,解释道:

  “爹,孩儿从未想过要加害于你,是二叔和三叔觊觎皇位。”

  “你是太子,是储君,这天下,本就该是你的,如果被二叔和三叔夺了皇位,我们一家都会死于非命!”

  “爹,你快去找皇爷爷,把二叔三叔他们送到洪武年间,其他朝代,这样对你,对大明,都最妥当。”

  太子朱高炽定定的看着皇太孙朱瞻基,见他仍不死心,语重心长的说道:

  “我何尝不知道你二叔三叔心怀反意?如今的大明,绝不能再出现一场靖难之役了。”

  “明日,你便去汉王府前跪着,负荆请罪,你二叔他要打要骂,都由着他。”

  “这皇位,你我父子就不争了,安心呆在军营。”

  皇太孙朱瞻基不敢置信的看着自家老爹,突然面露狠色,低吼道:

  “凭什么要我负荆请罪?凭什么要我跪在汉王府门前?”

  “是他谋逆!是他自寻死路!”

  话音刚落,皇太孙朱瞻基一气之下,愤然离去。

  ……

  聊天群内。

  隋炀帝杨广:明太宗,你说汉王朱高煦最像你,朕倒不这么觉得。

  隋炀帝杨广:同样是起兵谋逆,你赶走了朱允炆,坐上了皇位。

  隋炀帝杨广:而汉王朱高煦,却败在了他亲侄子朱瞻基手下,落的个满门被诛的下场。

  明太宗朱棣:……

  汉高祖刘邦:满门被诛?

  汉高祖刘邦:明思宗,二十万石粮食,我要和你交易明朝史书。

  明思宗朱由检:咳咳…这个…群主…

  群主:汉高祖,交易明朝史书就算了吧,咱大明出了好几位昏君。

  群主:等等,你不是要北伐匈奴?若是要交易火炮,可以来找咱。

  汉高祖刘邦:群主,你这就有点不厚道了。

  汉高祖刘邦:历朝历代,哪有代代明君的王朝?我都不怕你们笑话大汉,你怕什么?

  明思宗朱由检:咳咳…大明史书太多,朕一时半会整理不完,等过些时日吧。

  汉高祖刘邦:那你可要好好整理明朝史书,切不可有疏漏。

  汉高祖刘邦:你崇祯一朝那么多天灾人祸,若非仙缘,你怕是就要当亡国之君了。

  汉高祖刘邦:若是李自成,张献忠,得了天下还好,若是蛮夷入主中原……

  明思宗朱由检:崇祯一朝,虽天灾人祸不断,但大明宗室还有几十万余人,定有人能中兴大明!

第120章 吓呆众人,大明百万宗室!

  突然,聊天群安静了下来,汉高祖刘邦等人都被明思宗朱由检所说的话吓到了。

  足足过去了好一会,聊天群内才传来动静。

  汉高祖刘邦:多少?!!

  汉高祖刘邦:明思宗,你莫要说笑,明朝宗室几十万余人???

  唐肃宗李亨:真的假的?你们明朝传了多少世?竟然这么多宗室?

  后唐庄宗李存勖:定是在说笑!

  吴大帝孙权:莫非群主出生世家门阀?立国后,大肆分封藩王?封了数千个藩王?

  明思宗朱由检:崇祯一朝,大明宗室确实有几十万余人。

  唐肃宗李亨:若是大唐也能有几十万宗室……

  隋炀帝杨广:怎么?这就被吓到了?

  隋炀帝杨广:崇祯一朝有一支新军,皆是大明宗室青壮年。

  隋炀帝杨广:宋少帝直播时,明思宗朱由检率领的,就是那支新军。

  汉高祖刘邦:宗室青壮年?组建大军???

  群主:咳咳,咱也没想到,崇祯一朝的宗室会那么多。

  群主:咱当初以史为鉴,觉得宋朝和元朝之所以亡国,是因为主弱臣强,朝廷没有宗室藩屏。

  群主:于是,咱从洪武三年起,就分封诸皇子为亲王,并立下祖训。

  唐肃宗李亨:群主,你一共封了多少藩王?竟然能有几十万宗室。

  明太宗朱棣:洪武年间一共封了二十五位藩王。

  汉高祖刘邦:那崇祯一朝的几十万宗室,岂不是人人皆是藩王?

  群主:皇子封亲王,亲王长子世袭亲王,其余诸子全封郡王。

  群主:郡王长子世袭郡王,其余诸子全封镇国将军。

  群主:镇国将军长子世袭镇国将军,其余诸子全封辅国将军。

  汉高祖刘邦:……

  汉高祖刘邦:你这方法貌似挺有用的,辅国将军之后是什么?

  群主:奉国将军,镇国中尉,辅国中尉,奉国中尉。

  群主:辅国中尉之子,全世袭奉国中尉。

  ……

  宋朝绍兴位面。

  皇宫内。

  听着朱元璋的讲述,隋炀帝杨广不禁面露感慨,叹息道:

  “宋少帝,等你再长大一些,定要多纳妃子,学群主的大明,分封藩王。”

  “还可以留下祖训,若是宋朝内忧外患,天灾人祸不绝,便用几十万宋朝宗室,组建大军。”

  宋少帝赵昺尴尬的咳嗽一声,说道:

  “隋炀帝,此事言之过早。”

  宋太宗赵光义深有同感的点了点头,说道:

  “昺儿,此事是朕思虑不周,等朕班师回朝后,再多纳一些妃子。”

  突然,大殿外传来一阵喧闹声:

  “让开,我要见陛下!”

  “左丞相,陛下有令,任何人不得擅闯。”

  “快让开!”

  ……

  隋炀帝杨广品尝着美酒,若有所思的说道:

  “宋少帝,莫非金人反了?”

  “那些金人,都得了失心疯?宋朝几十万大军还没有班师回朝,还在城外安营扎寨呢。”

  宋太宗赵光义神色微动,冷声说道:

  “昺儿,此乃天赐良机,趁此机会,屠城!”

  宋少帝赵昺起身推开宫门,见到左丞相陆秀夫被亲卫拦在三十步之外,命亲卫退下后,问道:

  “左丞相,不知发生了何事?”

  左丞相陆秀夫朝大殿内扫了一眼,见到朱元璋等人还没有离去,凑到宋少帝赵昺身旁,低声说道:

  “陛下,军营发生叛乱,张老将军派人来到城下,说韩老将军和宋瑞勾结,欲要谋逆。”

  “宋瑞说,是张老将军要谋逆,还邀请韩老将军赴宴,想趁机加害于他,若非王德临阵倒戈……”

  “如今岳元帅已出城,率兵平叛。”

  听完左丞相陆秀夫的讲述后,宋少帝赵昺问道:

  “左丞相,莫非朕做错了什么?”

  “张老将军为何要谋逆?”

  很显然,纵然韩世忠和张俊各执一词,宋少帝赵昺依旧深深信任韩世忠和右丞相文天祥。

  左丞相陆秀夫摇了摇头,此事他到现在也没想明白。

  见此一幕,宋少帝赵昺吩咐道:

  “左丞相,命岳元帅平叛后,将张老将军带到大殿,朕要亲自审问他。”

  说罢,宋少帝赵昺转身走回大殿,落座后,隋炀帝杨广忍不住问道:

  “宋少帝,到底发生了何事?”

  宋少帝赵昺稚嫩的小脸上,满是苦恼之色,将左丞相陆秀夫所言,告诉几人后,说道:

  “韩老将军和右丞相对大宋忠心耿耿,绝不会谋逆造反。”

  “只是,我猜不到,张老将军为何要谋逆?”

  对于历朝历代的事情,宋少帝赵昺知道的不多,但绍兴一朝和祥元一朝的事情,他记得清清楚楚。

  韩世忠老将军出身贫寒,英勇善战,胸怀韬略,为大宋立下了汗马功劳。

  而张俊老将军…根据史书记载,为人贪婪好财,还曾伙同秦桧,陷害岳忠武。

  孰忠孰奸,他自然是了然于心。

  隋炀帝杨广听到绍兴一朝有武将谋逆,打趣道:

  “宋太宗,你瞧瞧,又是一个想学宋太祖陈桥兵变,黄袍加身的武将。”

  朱元璋吃着烧饼,说道:

  “岳家军皆随岳忠武平叛,无需担忧,只是,你打算如何处置张俊?”

  宋少帝赵昺闻言,低下头想了一会,说道:

首节 上一节 106/1207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