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皇帝聊天群 第72节

  明朝洪武位面。

  奉天殿。

  眼见明思宗朱由检准备将【永乐大典】交易给所有群员,就连朱元璋,也是不由感慨道:

  “标儿,由检这孩子,真是“孝顺”啊。”

  朱标放下奏折,说道:

  “儿臣以为,父皇也可以编纂一部【洪武大典】。”

  朱元璋摆了摆手,浑不在意的说道:

  “不了,咱用不着,留给你。”

  ……

  明朝崇祯位面。

  明思宗朱由检和秦始皇等人谈妥价格后,就归心似箭,迫不及待想回顺天府。

  永昌侯蓝玉见状,率领大军休整了一夜,翌日启程,只用了短短五天的时间,大军就回到了顺天府。

  ……

  皇宫外。

  当看到那漆黑的漩涡出现时,无论是永昌侯蓝玉,还是信国公汤和等人,皆是沉默了。

  此次出征,细细算来,时间并不长,却让他们有一种仿若隔年的感觉。

  一想到即将要回到熟悉的应天府,见到陛下,蓝玉等人就激动的直打哆嗦。

  ……

  聊天群内。

  宋太宗赵光义:赵构,朕怎么会有你这样的后人?

  宋太宗赵光义:你还有颜面污蔑宋少帝?朕若是你,早就羞愧的拔剑自刎了。

  宋高宗赵构:太宗皇帝,你听我解释啊。

  汉高祖刘邦:赵构,你要是我老刘家的皇帝,我定要废了你的皇位。

  汉武帝刘彻:高祖皇帝说得对,赵构此人,就是帝王之耻。

  宋太宗赵光义:朕亲征晋阳,灭北汉,在高粱河畔擂鼓助阵,大破辽军。

  宋太宗赵光义:哪怕如今身受重伤,依旧御驾亲征,誓要收复燕云十六州。

  宋太宗赵光义:没想到,竟然有你这样愚蠢的后代!

  ……

  明朝洪武位面。

  朱元璋见到宋太宗赵光义又在训斥赵构,早已经见怪不怪,连劝都懒得劝,说道:

  “妹子,幸好咱大明是最后面的朝代,只要咱不说,就没人知道大明有多少丢人的后世皇帝。”

  自从前几日,赵光义苏醒过来后,一有时间,就逮着宋高宗赵构一顿臭骂。

  朱元璋从一开始,就没劝过,其他人也不会自讨没趣,皆是安心看热闹。

  马皇后看向远处正在忙碌的奉天殿,说道:

  “重八,你可是答应过我,要放过鼎臣他们,不能说话不算数。”

  “还有,胡惟庸毕竟反迹未露,就绕过他一命……”

  听着马皇后絮絮叨叨的劝说,朱元璋皱了皱眉,瞧见四下无人,低声说道:

  “妹子,这是在外面,你小声点。”

  “咱既然答应了你,就不会食言。”

新年写给书友的一封信

  历史书太小,装不下一个人波澜壮阔的一生。

  历史书又太大,装下了华夏上下五千年历史。

  我们在历史书上随手翻过的一页,用笔划过的内容,很可能就是他们的一生。

  最近更新时而一章,时而两章,是因为作者查资料的时间太久。

  文在好,而不在多,过几天,作者争取恢复双更,绝不水字数。

  老实说,不查资料,作者还真不知道。

  耶律休哥是南院大王,耶律斜轸是北院大王。

  隋炀帝杨广和唐太宗李世民,竟然是表叔和侄子的关系。

  咳咳……还有“爱而不得”的花蕊夫人,【熙陵幸小周后图】。

  唠唠叨叨的作者,总是废话多,读者大大稍微忍一忍。

  最重要的是:

  祝各位读者大大,兔年大吉,身体健康,阖家欢乐。

  健康最重要,一定要保重身体,和家人,开开心心过年!

第81章 金樽共汝饮,白刃不相饶

  另一边。

  信国公汤和等人跟在太子朱标身后,走进皇宫。

  蓝玉带着常家三兄弟,走在最后面,嘱咐道:

  “茂儿,等会你们看舅舅我的眼色行事,千万不要大意。”

  “我姐姐还等着你们回家呢。”

  说话间,蓝玉脸上满是纠结,十万大军如今尽归楚王朱桢统领,正在应天府外安营扎寨。

  万一这场庆功宴是鸿门宴……要不,他也告老还乡?

  常茂等人对视一眼,连连点头。

  ……

  片刻后。

  朱标带着信国公汤和等人走进奉天殿,朱元璋和马皇后早已等候多时。

  永昌侯蓝玉见到马皇后也在,悬着的心顿时放下,快步上前,行礼叩拜,大喊道:

  “陛下,臣不辱圣命,大败逆贼,更是率军埋伏蒙古八旗军,汉人八旗军。”

  “那陆仲亨,费聚等人,竟敢蛊惑臣,他们岂知,臣对大明,对陛下,对太子殿下,忠心耿耿!”

  与此同时,信国公汤和等人也是纷纷行礼叩拜。

  和战绩颇丰的蓝玉不同,所有淮西勋贵,皆是哑口无言。

  朱元璋摆了摆手,示意太子朱标扶起蓝玉,宽慰着寸功未立的汤和等人。

  等韩国公李善长等人到了,就带众人走进奉天殿。

  ……

  酒过三巡。

  李善长颤颤巍巍的站起身,来到朱元璋面前,说道:

  “陛下,老臣年岁已高,想辞官归隐,望陛下恩准。”

  一瞬间,奉天殿内其乐融融的气氛凝固了。

  胡惟庸目光扫过淮西勋贵,见到和自己交好的几人,都不见踪迹。

  对于这场“庆功宴”,已经有所猜测,也不再犹豫,站起身,跪在恩师李善长身旁,说道:

  “陛下,臣近日偶染重疾……”

  旋即,信国公汤和等人纷纷起身,跪倒一大片,皆是想辞官归隐。

  或者说,他们是在祈求曾经的大帅,如今的陛下,能留他们一命。

  常家三兄弟刚准备跟着一起跪,见自家舅舅老神在在的坐在太子朱标身旁。

  想起太子殿下才是他们最大的靠山,瞬间就不慌了。

  朱元璋坐在龙椅上,看着跪倒一片的老兄弟们,刚准备给自己倒一杯酒。

  晾一晾这些人,留意到马皇后的目光,只好放下酒杯,感慨道:

  “百室啊,你跟着咱出生入死,功劳颇多,咱都记在心里。”

  “还有鼎臣,当初……”

  随后,朱元璋将众人的功劳一一说了出来。

  当初朱元璋离开濠州时,身边只跟着二十四个人,正是徐达,汤和等人。

  包括已经被斩首的陆仲亨,费聚,也在其中。

  ……

  片刻后,朱元璋脸色一肃,将时常带在身边的明史一把扔到地上,沉声说道:

  “你们的功劳,咱一直记在心里,正因如此,咱怕你们居功自傲,欺压百姓,就时不时赏赐金银给你们。”

  “可是你们呢?是怎么做的?霸占田地,贪污纳贿,欺压百姓……”

  “咱不是刘邦,飞鸟尽,良弓藏,也不是赵匡胤,喜欢玩杯酒释兵权。”

  “咱今天最后告诫你们一次,金樽共汝饮,白刃不相饶!”

  “谁再敢触犯咱定下的【大明律】,别怪咱朱元璋不念旧情!”

  说罢,朱元璋站起身,带着马皇后离开了奉天殿,只留下太子朱标,安抚胆颤心惊的众人。

  ……

  人群中。

  江夏侯周德兴摸着下巴,暗暗下定决心,等回去后,就给自家那个不成器的逆子找一门亲事。

  他和陛下自幼相识,又是同乡,仅仅因为“帷德不修”这个罪名,父子殒命,实在太冤了。

  ……

  聊天群内。

  明思宗朱由检:群主,信国公汤和他们罪不至死,您…实在不行,可以将他们流放到崇祯一朝。

首节 上一节 72/1207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