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积粮万石,黄巾终于起义了 第376节

出身兖州的士族陈宫,与袁绍打过不少交道,对于袁绍的认识,他要比其他人多一分。

“公台所言甚是!诸位不妨想想,揣摩揣摩袁本初按的什么玲珑心思。”刘擎笑道。

这时,身旁的郭嘉道:“主公,袁本初所仰仗者一,乃是徐州陶谦,这一点,糜子仲已修书主公,其二,今岁南方雨水充沛,汝南粮草必定丰收,拮据了不少时日的袁绍,可能又要阔绰起来了,其三嘛……”

郭嘉顿了顿,脸色笑意浮现:“我也不确定。”

“不确定是何事?”刘擎追问。

“马腾军自出武关以来,历来积极进兵,为何在此合围宛城之要紧关头,按兵不动?其中怕有蹊跷,至于是何缘故,不得而知。”

“会不会是董卓忌惮刘表势力,故而留马腾在后方策应。”田丰猜测。

“或许是马腾生了异心,觊觎南阳,毕竟南阳之地,绝非西凉可比。”戏志才也猜到。

提到马腾,刘擎就不免想起了韩遂,这两位相爱相杀的故事,可是三国浓墨重彩的一笔,关系好的时候称兄道弟,关系不好的时候,就是杀你全家。

刘擎不免想,如今两人领兵屯兵丹水,之所以没有进兵,会不会是因为马腾韩遂意见不合了?

这其中,袁绍是否会动手脚呢?

刘擎道:“马腾韩遂,皆是西凉军阀,叛军出身,韩遂乃是老叛贼了,而马腾后来直接杀了刺史,逼走了汉阳太守傅燮,加上马援后人的声望加持,一跃成为西凉军阀一哥,也就是一把手的意思,你们以为,韩遂能服吗?”

田丰很自然的答道:“自然不服!臣在朝中任侍御史时,那韩遂尚在何进麾下任职,而袁绍亦身出大将军一系,二者联络上,不足为奇。”

刘擎与田

丰的对话,直接将话题移至马腾与韩遂身上,于是荀彧又将近期情报之中有关马腾韩遂的,再翻找出来推敲一番,其中竟然有一条:袁绍主簿陈琳现身武关。

现身武关,看似和驻扎丹水的马腾韩遂关联不大,然而只需稍加推敲,便知陈琳是寻马韩二人而去的,至于陈琳有没有去丹水,或去丹水和马腾韩遂说了什么,已经不重要了。

徐州的变数在陶谦,此事刘擎已经心中有数,而南阳之事,刘擎鞭长莫及,只能将猜测修书董卓,令其严加防范,以刘擎的立场看来,他们应该防范韩遂。

于是,会散之后,一封警示信,快马加急送去了雒阳,董卓见到之后,就算马上联系马腾,山高路远,也不知时间是否来得及。

眼瞅着,秋收结束,再过俩月便又快过年了。

……

雒阳,董卓收到刘擎的警示信,当即召来贾诩与李儒商议对策。

“文和文优,渤海王所言,不得不防,你们说,该如何是好?”董卓问。

贾诩与李儒先后看了信,马腾与韩遂的猜测与分析,确实合乎逻辑。

李儒先道:“董公,信中所言,乃是揣度,并无确凿证据,马腾自归朝廷以来,一直听命行事,此时停于丹水,怕是西凉骑兵被河水所困,无法渡河所致。”

董卓一听,还真有道理,比刘擎的分析更有道理。

马腾他不是不想进兵,之事南阳之河皆是南北走向,向南攻击容易,可要马腾前去合围宛城,那得跨越多少大江大河,这对西凉骑兵而言几乎是不可能的。

“可渤海王特意送来警示,此事断不容忽视!不如咱就派人前去慰军,再顺便查探查探。”董卓道,“文和,你以为呢?”

“臣以为董公所思更为妥当,渤海王一片好意,不处置的话,不好。”贾诩回道。

“那该派何人去呢?”

贾诩答:“得是个聪明人,而且是西……”

贾诩还未说完,生生将“西凉人”三字咽了回去,这不说的就是自己么!马腾军乃是西凉叛军,乱军,十分危险,不去不去,贾诩想。

“聪明人,西凉人,看来文和最佳!”李儒直接替贾诩说了出来。

贾诩咬了咬牙,没有说话。

董卓自然是对贾诩的能力深信不疑的,拍掌笑道:“对呀!咱怎么就没想到呢,那便烦劳文和走一趟了。”

“喏!”贾诩应承下来,没有表现出任何不情愿。

“光你去咱不放心,便命校尉王方,率本部人马护你前去吧!”董卓道。

贾诩心头大喜,不愧是董公啊!有人保护,安全便多了一份保障。

命令下达后,稍作准备,第二日,贾诩便领王方一军,南下而去。

分别要经过梁县、鲁阳、宛城与丹水,路途长达六七百里。

第一日,贾诩走了三十多里,便下令停下扎营。

“贾将军,才行三

十里,天色尚早,为何……”王方来问。

王方已经跟随贾诩征战数次,立功最大的一次,便是河内战袁绍,袁绍大败,王方也是因此得了校尉之衔的,所以王方对贾诩的问题,所是好奇请教之意,而非质问。

贾诩淡淡道:“王校尉,此行我等去的南阳,乃是战地,而且此行我等会途径宛城,虽然此时宛城已被董公兵马以及刘表兵马所围,但此围并非围城,宛城之外,尚有不少袁术兵马,袁术兵力尽数收缩于此,若是我等遭遇,你可知后果?”

王方一愣,自然知道没有好下场,这里带兵的,懂不懂都是上万乃至数万兵马的,万一遭遇,灭顶之灾。

“故而我等要先行慢,再行快,如此,等我军到达宛城之时,想必董公兵马与刘擎兵马已经完成了对宛城的合围,我等再经过,岂不安全许多?等过了宛城,便辛苦一番加快赶路,将时间补上即可!”

“妙啊!果真一切皆在军师算计之中!”王方夸赞道。

贾诩自嘲一声:但愿吧!

但愿李傕张济,黄祖蔡瑁,能尽快完成对宛城的合围。

更但愿马腾韩遂东窗事发,那自己就直接不用去了,正如贾诩清楚自己该咋做就咋做。

正因为是凉州人,所以他对马腾韩遂这类靠兵马发家起势的人,天然的不喜,更是不信。

为了一点猜测的可能性,便贸然前往那个是非之地,贾诩不想,其实他是倾向于渤海王的观点的,只不过要董公去怀疑自己的臣子,他是说不出口。

于是王方乐呵乐呵的和帮着将士们去起败帐篷了。

贾诩还在路上之时,正如他所料,李傕张济自西自北清扫外围残敌,而黄祖蔡瑁则自东自南发起进攻。

驻扎东南方向的,是孙坚,西北方向的,是纪灵,贾诩有意避开风险,离得远远的。

过了宛城,道路畅通了不少,贾诩改道向西,向丹水行进,不过贾诩并未如先前所言,加速行进,而是依旧慢慢来。

王方也不问了,军师行事,自有其道理,何须他过问!

果然,在十月下旬,仅差一河之隔,河对岸就传来了令人震惊的消息,韩遂与马腾,内讧了。

丹水城内爆发了激烈的战斗,据说起因之事是双方势力的小兵冲突,最后演变成了大规模内斗,冲突愈演愈烈,奇怪的是,两位西凉骑兵的首脑,却并未制止。

一切如渤海王所料,一切如贾诩所想。

“贾将军,我们该当如何?”王刚问道。

贾诩望着对岸,丹水城中升起数道狼烟,显然城中混乱不堪,贾诩笑了笑,时间刚刚好,不早也不迟。

既赶到了丹水县,还赶上了东窗事发,如此,和董公交待,便容易的多。

……

丹水县中,街道之上,满是死人,狼藉不堪。

此时韩遂尚在城中,而马腾,却已经不知去向,这一战,看似由不经意的小冲突引起,实际上是韩遂的精心设计。

战斗伊始,马腾便大大吃亏,面对众多袭击,他无可避免的受了伤,在亲卫掩护之下,杀出北门,朝武关而去。

那里还驻扎着两万西凉兵马。

……

(PS:求推荐票,月票。)

第370章 大战一触即发,迪化的幕僚团

韩遂突然宣布与马腾决裂,并先发制人,袭击马腾,致使马腾受伤逃回武关。

南阳局势剧变,原本董卓军与刘表军已兵临宛城之下,随时打算进攻宛城,如今因为后方变故,一时间又不敢轻举妄动。

韩遂军北上能截断李傕的析县退路,南下又能袭击黄祖军后方。

各方势力都想不到,解了宛城之围的,并不是驰援宛城的高览,而是韩遂。

等到刘擎收到消息之时,时间又过了近半月,再度召集幕僚商议,除了坐镇青州的沮授,刘擎的主要幕僚,荀彧、郭嘉、田丰、陈宫、戏志才悉数到场。

刘擎坐于案后,先由荀彧将新情况讲述一遍。

袁绍派蒋奇北上,支援济阴。

陶谦自彭城出兵,经沛国直逼山阳郡,打算助袁遗夺回山阳郡。

刘擎对众人道:“南阳变数,必是袁氏之谋,而且袁氏动作不仅在南阳,在兖州,在徐州,皆频繁活动,本王预料,陈王上位之日,怕已离得不远,如今董卓已经加派兵马驰援南阳,并书信本王,因兵力有限,请求照拂兖州战局。”

“主公,如此一来,正是入主兖州之良机!”陈宫当即说道,他历来是主张取兖州的代表人物,明知道刘擎入主一个地方,会大大限制当地豪强,对陈宫这种亦士族亦豪强的出身,应该是好坏参半的。

只能说,陈宫真是个狠人,或者说,是个真正的聪明人。

他明白渤海王入主兖州之后,即便家族割舍一些利益,但他相信稳定的环境加上他的作为,会给家族带来新的发展。

“此时董卓与袁绍争斗加剧,正当隔岸观火,继续积蓄实力,坐视双方实力削弱,何来良机一说。”荀彧反驳了陈宫的良机说。

“文若此言差矣,董卓与袁绍斗争重点,乃是南阳,此为其一,其二,徐荣段煨在兖州,兵力不过万余,且要分守多城,而袁绍此时对兖州也是敷衍了事,被动防御,正是兖州最为空虚之时,此时不取,难道等南阳战事了解,袁绍大兵压境之事,再取吗?”

陈宫顿了顿,再道:“第三,自黄巾始,兖州动乱已历三年,且这三年,兵荒伴有天旱,百姓已是苦不堪言,或北逃至冀,或南逃入豫,此番现象在本族中都有发生,就说别寻常百姓了。”

陈宫可谓现身说法,给了刘擎足够的理由。

一,远离袁董之争的主线,可趁其不备。

二,目前兖州敌方实力不强,方便攻取。

三,救救孩子吧!不对,陈宫是兖州子弟,应该说救救老母吧。

“公台所言,确实有理,不过今秋收粮,要供应青州,而夫余产粮之地尚未扩大,与袁绍战,并非如平黄巾那般可一战而定,而是需要旷日持久的对峙与消磨,兖州北连冀州,东接青徐,南抵豫

州,西通司隶,乃兵家之必争,故袁氏对兖州亦势在必得,欲取兖州,需粮草充裕,兵甲充足,方可进兵。”

荀彧继续表达反对,但他并未反对陈宫的观点,开战的条件或许已经充分,但必要的准备尚未妥当。

刘擎听得两人发言,感觉悟了,战机是充分条件,后勤是必要条件,二者皆不可或缺。

荀彧说完,陈宫也沉默了,自然是默认了荀彧的说法,之所以急着取兖州,一方面为兖州百姓,一方面为了东武阳陈氏,刘擎历来不反对为家族谋利益,若连家族都不争,谈何为国争利,为天下百姓争力。

舍己为人的故事,听听就好,若有人如此,当赞扬褒奖,可万万不能以此要求别人。

人不能以圣人的标准要求别人,又以贱人的标准要求自己,这叫驰名双标。

两人看法向左,没有对错,于是刘擎看向余下几人,田丰,戏志才,郭嘉。

“奉孝,志才,元皓,你们如何看待?”

“文若之言,不无道理,如今主公治下,尚未消化的郡县依旧不少,取兖州,不急于一时。”稳健作风的田丰委婉表示了反对开战。

“志才?”刘擎直接点名。

戏志才无奈一笑,拱手道:“青州之民,尚未安置妥当,主公不能一直养着他们吧,若兖州爆发全面战争,那兖州亦会滋生无数流民。”

戏志才也反对了。

最后,刘擎将目光落在了郭嘉身上。

郭嘉自知躲不掉,于是道:“战亦可,不战亦可!”

“这不等于没说!”

“主公,若执意开战,以主公兵力和积累,战则必胜,此非难事也;若不战,则厚积薄发,再择战机,此求妥善也,是战是等,全凭主公一言,我等自当出谋划策,为主公求胜。”

首节 上一节 376/568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