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光义必死。
神来了都留不住他。
赵匡胤说的。
......
「换了太子之后,赵光义感觉良好,恰逢此时辽国内部暴乱...」
「赵光义又想北征...」
「吸取了上次合兵一处大溃败的经验。」
「这次的赵光义选择了三路推进...徐徐图之。」
「杨业,潘美兵出山西,走上路。」
「田重进兵出飞狐口,走中路。」
「曹彬率主力出河北...走下路....」
「三路合击幽州....」
「前十分钟,上中二路推进节奏极好...」
「上路的潘美和杨业很快攻下了辽国的寰、朔、应、云四州。」
「中路田重进也攻下了辽国的蔚州。」
「赵光义对上中两路的战绩很满意...」
「回头一看...辽国主力全在河北,而河北的曹彬已经0/12了。」
「是人是鬼都在秀,只有曹彬在挨揍...」
「曹彬所带领的主力部队战败以后...赵光义知道...这把没了。」
「上中两路迫于无奈,开始同步后撤。」
「中路田重进有惊无险的撤回了宋朝。」
「而上路的杨业就没这么好的运气了...在撤退的途中遭到了辽国部队的阻击,直接把自己的人头送了出去。」
......
大宋。
刚刚投降赵光义的杨业看到了这一幕。
险些吐血,
杨业无奈吐槽。
“这个坑逼曹彬...他是不是在演我...同样都是主力,凭什么他打不过辽国主力?」
......
「之后,辽军一路向南,再次大败宋军...」
「此后,宋军对辽由攻势转入守势。」
......
大秦。
嬴政拍案而起。
“靠!”
“怎么能被异族给欺负成这样?”
“这个曹彬之前不是挺猛的吗?”
“怎么突然之间变这么拉垮了?”
“难不成是因为赵光义的原因?”
“近匡胤者强,近光义者弱?”
嬴政百思不得其解。
之前连灭两国的猛人。
怎么突然间战斗力暴跌?
......
大明。
对于这次北伐的战败原因。
朱元璋还是比较熟悉的。
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曹彬所带领的下路军面对的同样是辽军主力。
再加上主战场在河北。
辽国的骑兵占据优势。
曹彬压力本身就大。
又有着文官监军,瞎指挥。
粮草又不足。
宋军各个军团之间谁又不服谁。
所以面对辽军一直占不到什么便宜。
说到底。
还是怪赵光义。
谁让他这么重文轻武。
文官指挥的战斗...搞了个什么阵图。
打仗还得按事先安排好的来。
那不输才怪。
人家赵匡胤虽然重文。
但人家好歹也没太轻武。
都是五代十国的背景下出来的人。
难道不知道拳头大才是硬道理?
......
「第二次北伐失败之后。」
「赵光义的身体一天不如一天...」
「就将自己的精力放在了培养儿子上...」
「结果他的二儿子突然暴毙...」
「让本就没几个儿子的赵光义雪上加霜...」
「赵光义无奈之下,立了自己的三儿子为太子,也就是后来的“宋真宗”,“赵恒”。」
「然后赵光义就撒手人寰了...」
「“宋真宗”赵恒...同样是个狠人...在打赢辽国的情况下还要给辽国赔款...用他的话讲,你拿我的钱可以,要我的地不行。」
「赵恒在华夏历史中也算得上是一种另类的清流人才了。」
「不仅如此,赵恒还对自己给辽国签订合约的事情非常满意...以至于专门跑到泰山给自己封了个禅...」
「他觉得自己的功绩足矣披靡‘秦始皇嬴政’,‘汉武帝刘彻’,‘唐高宗李治’。」
......
大秦。
本来下定决心要去泰山封禅的嬴政愣住了。
淦。
这五代十国的皇帝们是不打算给他留后路了是吧?
皇帝的称呼被他们搞脏了。
现如今泰山也不干净了。
“宋真宗”
他可真行。
他有什么功绩可以去泰山封禅的?
难道赵恒觉得给一个割据北方的小辽赔款...是一件很光荣的,值得被歌颂的事迹?
他凭什么去泰山啊?
嬴政的脸色像吃了苍翼一样难看。
他真想把赵恒打一顿,然后质问他。
“你有什么像样的业绩?”
“跟朕封一样的禅?”
“泰山请你去的?”
“你特么的买票了么?”
“你一个打赢了仗还赔款的怂货。”
“你配吗?”
嬴政要疯了。
这群人绝对是在针对他。
刚想去封禅...宋真宗就来了个这。
“家人们...谁懂啊...今天在金榜上看到了一个普信皇。”
“真的无语死了!”
......
大汉。
刘彻同样是一脸懵。
“这个赵恒,别乱碰瓷,真不熟!”
他刘彻再不济。
最起码打个小小的交趾还是手到擒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