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小闲王 第37节

公元639年四月李世民去九成宫度假。阿史那结社率想趁李治来拜见李世民的时候趁乱刺杀李世民。结果当天刮大风李世民没让李治来。

阿史那结社率匆忙叛变利用身份杀入四重宫门。都杀到李世民寝宫外了。遇到折冲都尉孙武开等众卫士的拼死抵抗。最后禁军来了,阿史那结社率跑了。在渭河边就让人抓住了。

这是资料记载的遇刺事件,而阿史那结社率就带40多人就叛变了。而且还差不点成功了。这里除了主角和薛仁贵他们是假的外。都是有记载的。包括阿史那结社率举报他哥哥谋反也是有记载的。

还有古书的问题。

作者最开始说古书,但第二次以后李世民就不信了。只是没刨根问而已。

还有称呼问题,李世民一直称呼李慎为,李慎,纪王,老十。有人问为什么不称呼慎儿。显得亲切。我今年三十好几岁了。家父就从来没叫过我小名。都是大名。也就家母有时候会叫小名。一般女孩父亲才会叫小名。这个我觉得应该算是正常吧。而且有时候根本就不叫名字。

还有说留在长安就弃书的。很多人在评论区说,为什么不去封地发展。长安是当时整个东南亚经济政治中心,财富的聚集地。你手里有很多赚钱的方法,你不在北京呆着。你回农村发展?你做出来的东西你卖谁去。

而且去封地,主角就参与不到历史的轨迹中。既然是历史穿越文,多少要参与到历史的事件中,改变历史。才有可塑性。要不然不就成了架空了么。

还有如果主角真的在封地发展的好,也会被李世民调回长安。哪个皇帝会允许一个有能力的皇子在外面默默发展。好听的调回来为朝廷效力。不好听的就是在眼皮地看着。

作者认为在长安安全性比高。就唐朝的历史上被诬陷而死的在外皇子就有好几个。主角如果在外发展肯定也是会跟世家产生矛盾。到时候诬陷你谋反,作为不被宠的皇子结局可想而知。到时候就真的得走皇朝争霸这一步了。

所以呆在李世民眼皮底下发展最好。大家以为封地好还是长安好?

还有称呼问题,作者为了贴切历史,用了一些当时的称呼。可能有些人不是很喜欢觉得别扭。但这些人认为的称呼都是电视剧里的称呼。如果我用了。一样还会有扛。

其实纪王殿下这个词就是错的。唐朝只有太子才可以叫太子殿下。剩下的王都称“大(dai)王”但作者觉得大王大王的叫,总让我想起吃唐僧肉。所以才改为纪王殿下的。其中就有一位书友指出了这个问题。

还有李世民一直在称朕。但贞观时期皇上除了正式严肃的场合外,一般都称呼我或者吾,这是史料记载的。

而想王德这样的近臣,一般都称呼李慎为郎君或者十郎。

这部小说可以说基本写实。里面的称呼,服侍,场景。包括宫殿名称都是尽量与实际贴切。比如立政殿,历史上长孙皇后就是死在立政殿。大吉殿就在立政殿隔壁。包括宫外的住所都是实际地名。还有各州县的地方都是真的。在当时存在的。

而且每次见李世民的时候都会变换场景,也是作者根据见面的时间来定的。朝会在太极殿,白天办公在两仪殿。晚上在甘露殿。甘露殿在最后面。连接后宫,是李世民办公跟休息的地方。我甚至买了一份太极宫的地图。和长安城的地图。

而作品所发生的事情,都是历史上发生的事情。只不过有主角参与了进去,结果改变了而已。不过主角没参与的事,都是历史事件。包括时间地点都是准确的。例如东突厥之战。吐蕃之战。吐谷浑之战。

作者很勤奋,作者很真诚。作者错别字太多。作者文笔太差。

不过作者很努力。作者在学习。

人无完人。还是那句话,百人百味。

希望大家能够多评评分。算是给作者一点鼓励。

感谢各位。祝各位日进斗金。

第92章 报纸的影响力

再说李慎拿到东西后,又去联络程处嗣。让他们每人一个坊派人去打听这个坊最近都出了什么大事趣事或者传说什么的。

中午之前传到王府。群众的力量是伟大的。不到午时就已经传上来了。五花八门什么都有。就连谁家娘子外面有人他们都找出来了 。

李慎跟王玄策开始辨别整理。东西太多了不可能一期都登出来。不过可以留着多出几期。几个时辰挑出来能上报纸的。剩下的活就是王玄策的了。李慎初定先出版一张。四开双面印刷。而且纸张已经跟造纸厂吩咐过了。用中档纸就可以。这样还可以降低成本。后世的报纸也是用低端纸。

晚上王玄策就已经把板排好了。李慎仔细校对了一遍。看内容没有问题,就在板块的最下面空白处用鹅毛根沾点墨签上自己的名字。然后拿出自己的官印盖上。然后是王玄策看了一遍也拿鹅毛笔签上自己的名字。盖上参军的官印。虽然现在就他俩,但李慎觉得还是要走流程。习惯成自然。

经过印刷厂一天的印刷首批大唐日报印刷了两万份。李慎让人把两万份大唐日报在城门关闭前运进长安。安排好了一切。(肯定有人会扛印多了。李慎:我有钱,我多雇人行不行。)

第二天一大早。众多赶着进城的商人城门一开就涌进城,上工的工匠也都陆陆续续进城上工。“卖报,卖报,大唐日报,刑州岳州朗州三州五十年首次大旱,贵州邪教挖人心肝,饶州太守私征税目贪赃枉法。”

“卖报,卖报,吐蕃逼迫大唐下嫁公主众大臣纷纷赞同背后是何原因。大唐皇帝每天都在干什么。”

城门口几个十岁左右的孩童背着一个大包,手里拿着两张纸在那叫卖。李慎已经跟守城的武卫打过招呼让他们帮忙照看。

这些都是养病坊的战乱孤儿。养病坊就是后世的养老院跟孤儿院的统称。长安有两个养病坊这些儿童都是李慎招来卖报纸的。

“喂,小孩过来,你刚才说你卖的是什么。”一个过路的商人驻足问道

“叫郎君知道,这个是报纸。上面有朝廷发生的大事,还有长安发生的趣闻。还有一些有学问的先生的文章。”报童给商人解释道

“哦还有朝廷大事。多少钱一份”商人是最关心政治的。

“郎君一文钱一份”孩童高兴的说着。今天这是要开张了啊。卖一百分就能分二十文给他们养病坊。

“一文钱一份???”这商人惊讶的张大嘴。这也太便宜了吧。就这两张纸都得值一文钱了吧。还有印刷呢。

“来给我来十份。”他准备回去送给同乡朋友。反正才一文钱。去酒楼喝杯水都不止一文钱

“好的郎君。”报童高兴的答应着。

这样的场景在各个城门口发生着。而在各个坊都有孩子卖报纸。也有些地痞想打孩子们钱的主意。不过很快就被一群家丁狂揍一顿后告知,这个坊是某某国公子弟负责的。

马上这群地痞就再也不敢了。城门口也一样。不过更简单。一个眼神就吓得这帮人不敢为所欲为了。毕竟武卫是可以杀人的。二百个孩子一人一百份没一会就卖完了。他们统统到东市精品阁报道。王洪福又让人通知在印刷五万份。

赵奎是刚刚进入御史台的言官品级从六品。他们是不用上朝的。到点上班那种。此时赵奎急急忙忙往御史台赶,手里还拿着一份报纸。

赵奎进入御史台找到崔仁智,崔仁智是监察御史。赵奎只是个侍御史。“崔大人。不好了。”赵奎进门就对崔御史说道

“赵御史,什么事慌慌张张。这成何体统。”崔仁智气定神闲的说道

“崔大人你看。”说着把报纸递给崔仁智

“这是何物”

“崔大人,这是下官刚刚在城中买的报纸,里面记载着朝廷发生的大事,还有长安各坊发生的事情。你看看这里”说着给崔仁智指着一篇文章

文章的名字就叫做“大唐人应该有的傲气”文章开头写的是大唐这些年来的丰功伟绩。平叛乱。抓贪官。灭东突厥,灭吐谷浑。灭高昌国还有一些小国。只要挑衅大唐都都消灭了。

“作为一名大唐人,我深感骄傲。如今大唐四周再无对手,可以让百姓休养生息。免受战乱之苦。从今后我们可以男耕女织过着田园生活。在大唐皇帝的英明领导下,大唐日渐昌盛,百姓的生活越来来好。”文章还说到很多胡人为了成为大唐人玩命的做贡献。

“可就在我大唐如今如此强盛的时候,有一藩国名为吐蕃。他们的赞普先向尼婆罗国逼婚,迎娶了尺尊公主。后又几次向我大唐求亲。我大唐陛下不允,去年吐蕃出兵二十万攻打我大唐边境占领羁糜州直接攻打松州。并又一次派遣使者请婚。还说不嫁给我,我就自己来抢。我大唐皇帝震怒,派遣侯君集、执失思力、牛进达、刘简等将军为统帅的五万唐军向松州挺进,由牛进达将军率领的唐军先锋便已先行抵达,与城内唐军共败吐蕃于城下,斩首千余级。贼人落荒而逃。前几日吐蕃使者刚刚入宫请罪。此乃我大唐的天威。”文章又开始阐述起松州之战的事。

“我大唐如今兵强马壮,百姓安居乐业。何须要把自家的女儿送人来换取和平。难道我大唐儿郎已经软弱到如此境地了么。不是应该属国害怕我们大唐才对么。想不到朝中大臣多数都同意此事。我大唐人的傲气何在。读书人的傲气何在。国家的傲气何在。”这段话下面就是那天朝堂上的经过,包括都有谁赞同,一一写出名字官位的介绍。并且把禄东赞到了长安后拿着礼物挨个拜访朝廷官员的事也都说了出来。并辅以一句为什么会这样呢,让人浮想联翩。

“大唐不光光是我李家的,也是天下所有大唐百姓的。我朝至今国势之尊,超迈前古,其驭北虏诸夷,应:不和亲,不纳贡,不称臣,不割地;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崔仁智一直看到文章的最后注意到下面有一排署名。作者写的是大唐帝国皇帝第十皇子纪王李慎。王玄策修正字样。知道这是纪王李慎写的。

赵奎不知道崔仁智不说话是在想什么。

第93章 震撼

彭!崔仁智用力拍了一下桌子。“欺人太甚。这纪王如此败坏我名声,我要去陛下那弹劾他。”这篇文章他看过后就知道威力巨大,读完后都会热血沸腾。而他们却在其中扮演着反面角色。尤其李慎还把他们世家官员都报了出来了。到时候天下百姓都会摒弃他们世家。

而此时在驿馆,禄东赞也看到了这篇文章。也是脸色难看。李慎把他们赞普的事给抖了出来。让他们大唐人看笑话。并且也让大唐人仇视他们。文章里都说了赞普已经娶了好几个女人了。而且还逼迫尼婆罗下嫁公主。

那大唐的公主去了。难道给人当小妾。这不是打大唐的脸么。百姓也是脸上无光啊。让人说你们公主只能给人当小妾,好说不好听啊。禄东赞知道,此事过后和亲一事恐怕更难成功了。

甘露内,李世民也在看着报纸喝着茶水。“嗯,高明。老十写的这篇文章真的不错。把我皇家跟百姓绑到一起。百姓会觉得抬高了身价。而对我李家来说更加稳固了统治地位,而且李慎很有尺度。禄东赞去老四那的事老十没有写出来,也算是保全老四的颜面了。这个逆子什么钱都敢拿”李世民夸奖着李慎。最后一句是骂李泰的。

“是啊阿耶。十弟一直都很有才华。只是他就是贪财了。他的才华都用在赚钱上了。要不然如今文坛必有十弟一席之地。”李承乾也夸赞道

李世民翻过来突然看到个大标语。大唐帝国皇帝的一天。李世民愣住了。这是写自己的么。于是仔细看起来。

文章开头写的是李世民的出身,尤其是把李世民的名字写了出来了,这是犯忌的事,严重点可以杀头的。文章写李世民秦王府怎么神勇,怎么征战。然后是高祖皇帝退位让贤。并没有写玄武门的事。而后就是兢兢业业一顿夸赞。

“那今天就随我一同看一看皇帝一天都在干什么吧。”随着这句话后。就开始写李世民早上几更起床。然后什么时候上朝。下朝后办公到什么时候。什么时候用膳。什么时候睡午觉。醒来后批阅奏折到很晚,

每天就睡两三个时辰。最后写道因为劳累导致身体消瘦面色不好。大臣都多此谏言让皇上多休息。但是李世民都不理会。依旧每天劳心劳肺,

每天想的都是百姓云云。把李世民写的自己看了都觉得自己是个好皇帝。文章里面除了一些赞美词句外,所有的事都是真实的。让人挑不出一点毛病。看到最后李世民看到结尾的一段话。

“本文章内容是由大唐太子殿下李承乾亲自提供,真实无误。记录者纪王李慎”李世民看完后抬头看着李承乾。李承乾不知道发生了什么。李世民也不收话。

“阿耶,怎么了。这报纸可否有何不可。”李承乾被李世民看的发毛忍不住的问道

“你自己看”李世民把报纸递给李承乾。

李承乾接过后看到标题也是一愣。然后看了下去。当看到下面那行字的时候就知道老十这是拖他下水啊。赶忙澄清道:“阿耶,这不是我说的啊。而且当时我已经跟他说了这事犯忌讳的事,让他请示阿耶你的。”

“我知道这肯定不是你有意的。老十就是借你的势。”李世民倒是没什么生气的表情

“那天他到我府上说是你让他找我拿一些消息。然后他就说写你的一天。被我拒绝 了。然后他就感叹说你很辛苦。我也深感阿耶的辛苦就.......糟了。我当时觉得阿耶每天都很辛苦就说了一些前几天阿耶过了亥时才睡.莫非.....”李承乾也想起来那天情形。

“哼,这都看不出来。老十是在套你的话呢。这个逆子耍滑的本事越来越大了。”李世民说完又对王德说道。:“去,把那个逆子叫来。

李慎在王府里跟王玄策正在研究在各个州安排一个销售点的事。顺便还能收集一下各地的奇闻怪事。这个就需要的人多了。三百六十个州。

不过李慎的想法是安排人以道为单位。大唐有十道。让人作为一道的负责人。自己去找人建立销售点。把汇总情况报上来就行。

“王爷。王总管来了。说招你入宫”这时韦富贵进来通报。

“哦,知道了。玄策。事情就照刚才我们商量的去办。一定要快。去吧”李慎临走的时候嘱咐王玄策

随后跟着王德进宫觐见李世民。到了甘露殿李慎就看见李世民跟太子在那说话。看见李慎进来李承乾对着李慎挤眉弄眼的。李慎也搞不懂他是什么意思。

“见过阿耶。”

“你可知我找你为何”李世民抬头问道

“孩儿不知”

“你竟敢如此大胆,把朕的起居写到报纸上,而且直呼朕的名讳,你就不怕被弹劾么。”李世民指着报纸说道

“回阿耶,孩儿所写的都是事实。没有一句胡编乱造。况且这样可以让百姓体会到阿耶的辛苦。知道阿耶每日都在为百姓着想。会让百姓对阿耶更加拥护。至于直呼名讳,阿耶难道想让天下百姓谁当皇帝都不知道?如果番邦使臣问起,如今的大唐皇帝是谁。百姓回答不知道。岂不是让人笑话。”李慎对这件事已经做好了答案

李慎的一通说辞确实让李世民很信服。他一直秉承的就是民为重君为轻的原则。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不过这只是他个人的想法,大臣可不这么想。于是又对李慎说道:“你说的确实有几分道理。不过大臣们可就不一定这么想。尤其是你上一篇文章把很多大臣都得罪了。我猜测明天的朝会上会有人弹劾你。你做好准备”

“放心吧阿耶。我会准备好的。身正不怕影子斜嘛。”李慎自信的说道

“身正不怕影子斜,十弟果然大才啊。出口就让人深省。”李承乾佩服的道。

“.......”李慎无语。李承乾还有捧哏的潜质呢?

第94章 公愤

(求助,本书需要五个书名。现求组神通广大的书友。注:正经书名,认真等待。谢谢。)

此刻的民间很多百姓已经买到了报纸。一文钱一份很便宜。有些不认字的百姓就听认字的人读。尤其是酒楼这种地方。因为李慎的原因带动说书行业,本来说书人经常说一样的东西客人都听腻了。如今有了报纸当然要改改口味了。

“今天给各位说的就是咱们的皇帝陛下每天都要干什么。很多客官都已经读过报纸了。但也有没买到。那我就给大家说说。我们的皇帝陛下。每天寅时开始.......”说书人讲述着李世民一天的日常那篇文章。再加以修饰更是生动形象。

“真没想到原来我们的陛下这么辛苦。”

“是啊,皇帝也不是我们想象的那么好。”

“就是,我每天跑商早出晚归的。都觉得我已经够辛苦了。跟陛下比起来真的不算什么。”

“真没想到我们的陛下每天都在考虑咱们百姓的生活过的好不好。”

这篇文章反响很好。就像以前崇拜某位天王巨星。但是当你知道人家每天只吃蔬菜水果保持体形。每天还得努力健身。拍戏的时候几天几夜的不睡觉。你就会觉得当明星其实没有想象的那么风光。

“好了。我再给大家说说纪王殿下的第二篇文章。叫做大唐人的骨气。”说书人说完第一个喝了几口水。开始说第二篇文章。说书人声情并茂的把打败吐蕃的那段渲染的身临其境,让食客热血沸腾。有说到吐蕃逼婚不成又放下身段来求亲的时候不少食客都在叫嚷:“真不要脸。打不过我们又开始求和”

“我大唐威武。几千兵马就击败了他们二十万。”

当说书人说到居然有很多大臣同意和亲。各个义愤填膺。等说书人讲完后,食客都已经愤怒至极。

“这帮人肯定收了人好处。要不然为什么会同意呢。”

“我看也像,没听最后那个使者到了长安后,挨个拜访这些人么。”

“我大唐什么时候靠女人来争取和平拉。当我们儿郎都死了么?”

“纪王说的对。我们大唐如今战无不胜。周边都是属国。我们不打他们就已经仁义了。还要我们送女儿给他们?这帮大臣妄为朝廷官员。”

食客们众说纷纭,都是气氛无比。可他们却什么也做不了。只能说几句。但是有个地方的人却动了起来。

国子监乃是为朝廷培养人才的地方。这里的监生大部分将来都可以为官。所以他们每天都在关注实时政治。今天老师在朝堂上宣读报纸的时候,监生们听到李慎写的那篇文章后一个个怒发冲冠,对这些朝中大臣恨的咬牙切齿。

首节 上一节 37/107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