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沙俄当皇帝 第33节

所以,就在日军开进汉城的第二天,东学党立即宣布不再起义,并且退出所占领的州县。

李鸿章如释重负,他自从日本单方面决定派出重兵进入朝鲜就已经感觉到了战争的火星味。

既然朝鲜已经没有乱局,那么清日双方都可以撤军了。

但日本外务省的答复是:不撤。

日本人的计划是,不仅不能撤军,还要利用外交摩擦将清日两国再一次引向开战。

正如前文所述,这个时代的外交是依赖少数政治家、精英进行尔虞我诈的游戏,跟普罗大众全无关系。

而主导这一切的日本外交精英,由于他接下来的“精彩表现”,是后世日本外务省官邸中,唯一一个塑有雕像的人。

他就是时任日本外务省大臣的陆奥宗光。

陆奥宗光给了两个理由:第一,为了防止朝鲜未来再次爆发起义,要求中日两国派出委员敦促朝鲜进行内政改革。第二,为了防止一国撤军后另外一国赖着不走,要进行协议共同撤军。

这两个理由,第一点,清廷必然不会同意,因为朝鲜被视作清廷的藩属国,日本这是插手藩属国内政,言外之意溢于言表;第二点,正好命中了清廷的外交倾向。

李鸿章的策略同样有两点,他是不想开战的,因此他有两种选择:一种是继续跟日本人进行外交交涉,至于交涉结果怎么样,谁也不能保证;另外一种就是不管日军撤不撤,自己先撤了再说。

前者,李鸿章担心日本决定开战;后者,清廷又怕失了面子。

而陆奥宗光最担心的就是李鸿章决定单独撤军,那样就摩擦不起来了,开战也成泡影。

因此他假心假意抛出橄榄枝,中日可以协商撤军。

李鸿章因此上钩了。

第五十八章,假意调停

我认为,中日战争是把日本作为工具的俄国政府挑拨起来的。但是,不管这次战争的直接后果如何,有一点是必不可免的:古老中国整个传统的经济体系将完全崩溃。

——摘自1894年9月下旬恩格斯致劳拉·法拉格的回信

自从1885年中法战争结束之后,这九年是大清国难得宽松的外部环境。

首先是看起来蒸蒸日上的洋务运动,要论开办工厂、引进机器的总量,与明治维新相比恐怕更胜一筹。

其次是亚洲首屈一指的北洋舰队,大小舰只四十余艘,总排水量达到了四万吨。

最后在财政上,关税和厘金都收归中央管辖,岁入年年增高,还完了早年的伊犁、中法赔款之后还能剩下几百万乃至千万银两的盈余。

如果谁在甲午年之前跟清人谈论大清国要败于小倭国,恐怕是要被笑掉大牙的。

不过在大清光鲜亮丽的裱糊之内,清廷的权力斗争正在白热化。

1889年光绪帝亲政,但慈溪太后也没放权,因此围绕帝后之争形成了追求保守稳定的“后党”与支持光绪主政的“帝党”。

慈禧之所以求稳是因为她的最高权力并不是名正言顺的,而是通过权势占有她的“儿子”光绪的。

那个已经亲政的光绪就坐在朝堂上,只要他在,就会对慈禧继续霸占最高权力的“合法性”构成威胁。

这就注定了慈禧只能是一个和稀泥去平衡各派的人物,她最大的愿望就是“稳定”,所谓稳定压倒一切,只有朝局稳定了,不出什么乱子,她的权力安全才不会有什么乱子。

所以说慈禧出于权力安全的需要,她不会保守到反对“洋务维新”,但也不会开明到大刀阔斧地变法,她是个时时刻刻在“维稳”的人。

因此在对朝鲜出兵一事的背后,也围绕着帝后斗争在进行。

帝党主张对日强硬,通过外事来让光绪帝赢得威望夺取最高权力;后党主张息事宁人,1894年还恰逢慈溪六十大寿,那句“今日令吾不欢者,吾亦将令彼终身不欢”就是这个时间段说的。

李鸿章跟后党关系更近,也有“保全和局”的想法,因此从6月12日,中日开始交涉共同撤军的事宜。

不过正如前文所述,日本外务省断然拒绝了撤军提议,但陆奥宗光担心如果清军主动撤军,那么日军也就没理由继续待在朝鲜。

因此他自6月16日开始,向李鸿章提出“共同改革朝鲜内政”方案。

陆奥宗光的目的很明确,只有把清军拖在朝鲜,日军才有赖着不走的理由,他们才能制造摩擦,开战。

可李鸿章不是傻子,拖着拖着,他也明白了日本人在捣鼓的伎俩。

“以重兵挟议,实欲干预韩内政,为侵夺之谋。”

李鸿章断定,日本正在准备夺取朝鲜半岛的控制权。

6月17日,清国驻日公使汪凤藻向李鸿章提议增派兵力威慑日军,李鸿章以这会增加摩擦可能性为由否决。

18日,袁世凯同样致电李鸿章提议增兵,李鸿章仅仅派北洋海军提督丁汝昌添调数船往仁川,以“聊助声势”。

就在李鸿章绥靖、犹豫、矛盾心态中和日本人交涉的时候,6月22日,陆奥宗光果断以“本国所有行为都是遵守《天津条约》精神”为由,向清廷递交驳斥公函和第一次断交书。

他强硬地表示:“设与贵政府所见相违,我断不能撤现驻朝鲜之兵。”

局势陡然紧张起来。

到这个时候,李鸿章知道,光靠中日两国的交涉已经没有作用了,他要动用大清国的传统艺能了。

那便是“以夷制夷”。

这是一直以来大清国外交的老办法。

意思就是在战争来临之前利用列强之间的矛盾分化瓦解敌人,利用洋人去牵制和压服洋人,大清国在其中求得个太平无事。

李鸿章也知道,如果外来压力对日本施压,日本很有可能被迫让步,同意撤军,于是他又拿出了这一招。

“我已接获本国政府的训令,中国政府已就朝鲜事件请求俄国出面调停。”

6月25日,俄国驻东京公使希特罗渥与陆奥宗光见面,二人握手之后坐在欧式的沙发上攀谈起来。

“贵国的立场是?”

“俄国政府希望日中两国的纷争能尽快以和平的方式解决。”

希特罗渥冠冕堂皇地说道,不过陆奥宗光心知肚明,狡猾的中国人肯定在背后对俄国人在其他方面让利了,不然这些贪婪的俄国“熊”不会这么勤快。

“日本政府除了希望确定朝鲜的独立与和平之外,别无任何他意。”

“那么我是否可以理解为,倘若中国将派往朝鲜的军队撤回的话,日本政府是否同意也同样将在该国的军队撤回?”

陆奥宗光先是沉默片刻,然后点点头说道:“对这一建议我方虽然大致上并无异议,但是值此两国对峙、双方互相怀抱猜疑之念的时候,此举很难冰释前嫌。”

他反过来攻击清廷干涉朝鲜国内事务,施行表里不一、反复无常的权术。

“那么日本政府已经决意不再撤军了吗?这样对朝鲜局势的发展于事无补。”

希特罗渥警告陆奥宗光说。

俄国的态度是建立在他们同样对朝鲜抱有觊觎之心,英俄之间的大博弈不仅仅在中亚、阿富汗、波斯,在远东同样剑拔弩张。

1885年英国试图占据朝鲜巨文岛,目的同他们出兵阿富汗类似,堵住俄国南下获得不冻港的野心。

为此朝鲜甚至也萌生过联俄制英的想法,1885年中日天津条约的背后也有英国促使清廷颠覆朝鲜政局,将朝鲜收为藩属国遏制俄国势力的考量。

“如果中国政府能保证做到下述的两点之一并撤出军队的话,日本政府也可撤兵。”

陆奥宗光深知日本征服朝鲜的对手除了目前的清廷,还有清廷背后蓄谋已久的俄国人。

所以他提出了一个让俄国人感兴趣的提议:将朝鲜从清国的控制中解放。

第一,由中日共同担当朝鲜内政改革;第二,如果中国不同意,就由日本单方面完成。

朝鲜“独立”,对想要吞并朝鲜的日本是好事,对妄图控制朝鲜的俄国不也是好事?

因此陆奥宗光的提议让希特罗渥连连点头。

“好,我相信阁下的承诺。”

二人各怀鬼胎又心照不宣地握手了。

第五十九章,成为尼古拉二世

除了李鸿章请来的俄国“救兵”之外,英国人同样通过驻日本临时代办巴柴特向陆奥宗光提交关于敦促和平谈判的谏言。

英国在华利益主要在长江流域,但为了保证自己的地盘不会被其他列强觊觎,特别是俄国人,因此英国特别注重东北和朝鲜的局势发展。

英国带来的外交压力比俄国人要大得多,陆奥宗光不得不同意继续进行撤军谈判。

李鸿章这边也学精了,他作出了暂时妥协,同意对朝鲜实行“内政改革”,但前提是必须先共同撤兵。

陆奥宗光绝对不可能同意撤军,不仅如此,他还倒打一耙说不同意的理由是清国没有诚意,以后如果开战,责任也是在故意惹事的清国头上。

7月14日,日本对清廷第二次绝交书。

英国人大感头疼,他们亲自出手向日本提出在仁川设立“中立区”的设想:任何国家的军队都不得进入仁川。

迫于英国人的面子,陆奥宗光将这个方案上报给了睦仁。

而睦仁的批复是:不同意。

仁川是日本从本土运兵到朝鲜最重要的中转基地,这个战略要地不能丢。

英国又提

出:在朝鲜国内划一条线,类似于后来的三八线,汉城以南归日军占领,汉城以北归清军占领。

这个方案日本已经占了很大便宜,但是睦仁依旧没有同意。

日本的野心不是半个朝鲜,而是整个朝鲜以及大陆!

有了国内的鼎力支持,陆奥宗光反倒有了底气,他知道英国人为什么会一而再再而三地折中迁就看起来贪得无厌的日本,就是因为在朝鲜,英国人没有利益,他们只是为了遏制俄国人才保持中日和平。

至于中日谁在朝鲜得了便宜,英国人不在乎。

因此陆奥宗光打出了一张英国人非常在意的牌,俄国已经默许日本开战了。

他大胆地将先前与俄国公使的约定和之后两国政府交换的协议分享给了英国人。

这个信息给了英国很大的震动。

英国是海权国家,陆军只维持了很小的规模,所以他们并不愿意跟俄国发生直接冲突,就像他们在欧洲做的那样,要在大陆上扶持一个国家来对抗另一个国家。

以前英国人扶持清廷对抗俄国,现在既然日本人也有意,那么英国不介意多扶持一个小弟。

英国人的打算是,让日本的势力进入朝鲜,在朝鲜将日俄两国拴在一起,这样,英俄矛盾将来就会转变为日俄矛盾,英国再在其中进行挑拨或者斡旋,坐收渔翁之利。

于是英国人的态度极速软化下来,他们同样默许日本对清开战。

不仅如此,明治日本最后的一个不平等条约,《日英通商航海条约》也被修约了。

按照新条约的规定,英国取消在日本的租界,废除在日本的治外法权,日本提高对英关税率,由5%提高到10%到15%。

英国不但取消了在日本的特权,还为日本提供关税便利作为资金支持。

就此,李鸿章的“以夷制夷”彻底失败了,陆奥宗光的“以夷制夷”大获全胜。

7月19日,在英国明确表示支持日本三天后,占据汉城的日军迅速行动,他们闯入朝鲜王宫,向朝鲜政府提交最后通牒。

这份通牒名义上是发给朝鲜王国,实际上是为与清廷开战找一个“师出有名”的理由。

因为作为藩属国的朝鲜不可能同意这样的通牒,一旦三天过后,日军就可以光明正大地占领王宫,逼迫朝鲜国王下令“请日军帮忙驱逐清军”。

到那时,日军就有一个“名正言顺”进攻清军的理由了。

7月23日,众所周知又无比心痛的甲午战争,爆发了。

7月25日,尼古拉乘坐“北极星”号游艇返回圣彼得堡,他看到皇帝亚历山大三世主持了妹妹谢妮娅的婚礼,但沙皇疲惫不堪的神情让人担忧。

7月28日,牙山战役,清军败。

8月10日,“一辈子只生过两次病”的亚历山大三世病倒了,他的双脚肿胀,皮肤蜡黄。扎哈林医生为他做检查,找不到任何严重的问题。之后沙皇的身体越来越差。

最后,威廉二世派来的德国专家恩斯特·莱登教授诊断他患有肾炎,这在当时是绝症。

9月15日,平壤之战,清军败。

首节 上一节 33/239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