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仙师:我赐皇明五百年 第183节

“嗯,这个我本人就深有感触。”

朱厚照说这话的时候,座位的上朱祐樘猛的咳了几声。

“第二种,异姓得天下民心,进而夺取帝位,改朝换代。”

说完这一段,朱厚照又是深吸一口气。

“可如果民出现问题。”

“天下崩乱,四分五裂,唐后的五代十国就是最好的例子。”

话音落。

季伯鹰拍了拍朱厚照的肩膀,给了他一个赞赏的眼神。

“说的不错。”

“拿着,回座位上去吧。”

接着,反手给了朱厚照一瓶58年的飞天。

武宗朱厚照惊喜接过,咧嘴一笑。

“是!”

当着祖宗们的面装了一波,还得了仙师赐酒,简直美滋滋。

“癸一说的没有错,在帝国基本盘的这个问题上,君与民是一个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

“君乱民不散,新君立、国愈弱,亦或是,旧国灭、新国起。”

“君不乱民散,天下四分五裂。”

“君乱民散,天下四分五裂。”

季伯鹰点到为止,在这个充分必要的数学问题上,说多了他自己也头晕。

“至于权贵士绅,他们之所以能够影响帝国基本盘,核心在于他们能够压榨于民,攫取于民,本质上还是在动摇民基。”

目光,扫过在场众人。

“懂了?”

老朱坐在讲台侧位的太师椅,紧皱着眉头,他看起来似乎是懂了,似乎也没懂。

“兄长,那要怎么解决这两个问题?”

“就方才说的那两个。”

“如何保证君主的前后一致,以及如何稳固天下民心?”

季伯鹰看向老朱,稍顿片刻。

“第一个问题,无解。”

“人性的变化,没有规律,哪怕是世界上最完美的制度,都不可能完全约束人性。”

“除非,强行剥去手中的皇权。”

“你们中的每一个人,试问你们的内心,你们登基之初,可是现在这般心境?”

话音落,就连老朱在内,都是沉默了。

“我,我是啊。”

隆庆帝朱载坖小声开口,声音不大,但在这安静的主堂中,清晰落入每一个人的耳中。

朱载坖从登基之初就玩射击,这五年多来,初心未改。

“啪。”

嘉靖神仙伸手就是一巴掌拍在朱载坖后脑勺,直接把隆庆的脸摁在桌上摩擦。

张居正看的眼角抽了抽:老板,能不能把伱那张贱嘴闭上?

季伯鹰瞥了眼朱载坖,并未在意,而是继续讲道。

“人性可变,但制度可定。”

“虽然无法彻底避免这个问题,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对国家的创伤。”

“当然,我接下来所要说的这个制度,是建立在之前我们对储君制度的完善,确保你们选定的储君是合格的帝国接班人之上。”

“以祖制定下,储君满十四岁,正位东宫,在监国一年,得到天子承认之后,授储君谏政之剑。”

“倘若君主进入昏庸阶段,乱命朝政,储君可用此剑发动谏政。”

“执此剑,升殿百官,权领朝政。”

此话一出,众天子储君都是脸色惊变。

这操作…

怎么听起来那么像大唐李二!

“你们想的没有错,所谓谏政,从核心流程上来说,这就是当年李二所做的那一套,逼宫。”

“只不过这个流程,是得到了天子的提前批准。”

“期望一个昏主回归清明,概率太低。”

“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季伯鹰将这帮天子的眼中神色,尽数收入眼底,储君也是一个个脸色凝重。

毕竟…

在这个家天下的时代,大唐李二的那种行为,不管史书中是怎么写的,都属于典型的无君无父,要被戳脊梁骨的。

“你们也不用过多担心会引起权力之乱,储君发动谏政的条件很苛刻,非国家濒亡之际非天下大乱之际,就算储君执剑发动谏政,亦无人遵从,更不可能以此剑谋逆。”

“此剑,只在国乱时能有效果,平时只是个象征,并不会影响天子手中的皇权独立。”

“你们如果发现储君不端,该废依旧可废。”

“发动谏政的条件,天怒、民怨、官愤、兵变,缺一不可,在这种国家濒临危亡的情况下,就算储君不站出来,亦是会有其他人站出来。”

“储君站出来,是匡扶社稷。”

“而其他人的出现,可就意味着江山易主。”

“这谏政之剑,实际上就是给储君的一把名正言顺的救国之剑,给帝国埋下的最后一道生命线。”

“同时,这把剑的存在,也在时刻提醒天子,要始终如一。”

话音落,清晰得以听见。

这主堂内的每一个人,呼吸都很是沉重。

毕竟这个制度和之前的任何一个制度都不同,涉及到了天子与储君之间的权力格局。

而实际上,就拿唐玄宗李隆基来举例,马嵬驿之变后,唐玄宗与太子李亨分道扬镳,实际上就是默认了李亨的代立之权。

若非李亨聚拢天下唐兵,国亡无疑。

此时,老朱深吸了口气,接着站了起来,扫过他的这帮儿孙。

“兄长说的没错。”

“人生一世,孰能无过,尤其是越老越糊涂,就算是咱,也保不准十几年后会干点什么乱国之事。”

“为天下,为百姓,为咱大明的江山社稷谏政之剑,不可不用!”

老朱的目光,看向朱标。

“标儿,若有一日,咱昏聩不堪,乱命朝政,以致天下荼毒,你当以此剑匡正朝纲,拨乱反正,安定我大明社稷。”

阿标猛的深吸一口气,凝重的点下了头。

话音落,这帮天子储君也都是纷纷起身。

“遵仙师法旨。”

“遵太祖命。”

季伯鹰扫了眼这帮人,接着开口道。

“既然在这里又提到了储君的选定。”

“我就再重点对你们说一遍,你们对储君的培养,定要言传身教,并在培养过程中逐步放权,父子一心,方能兴国。”

言罢,季伯鹰话题再变。

“上为君,下为民。”

“而民,则是更多在于乡野之民。”

“大明的城市化,终崇祯亡国亦是未曾达到一成。”

城市化这个词,这帮人可能听不懂,但也无所谓,并不是重点。

季伯鹰言语停留从惜玉手中接过一杯凉茶,一饮而尽。

稍吸一口气,这才继续道。

“一,加征商税,随着大明进入大航海时代,商税将会成为国家未来的主要税种。”

“二,废黜官绅免税额度,从单户年收入来定义赋税等级,降低底层低收入百姓的赋税,甚至免去一定收入群体的赋税。”

“三,于六部之外加设总务提农司,专于村乡建设,如房屋、道路、医疗、最低生活保障等,确保最底层的乡野小民也能够得到来自于朝廷的恩泽。”

“四,于天下各府县设立皇家启蒙学堂,归属皇家国学院,免费为全国六岁以上的孩童提供三年启蒙教学。”

“其他条例,你们可以回去再定。”

“核心宗旨只有一个,让你们的浩荡皇恩,不在是纸上空谈,而是真正恩泽于帝国每一个乡野小民。”

季伯鹰言罢,目光扫过在场的天子储君重臣。

他所说的这一切,都需要雄厚的财政来支持。

“这些,都要等到你们步入大航海时代,国力骤增之时再全面铺开,现在可以提前做一些相关的前期准备。”

“你们一定要记住。”

“不论国家发展到何等程度,国力何等强盛,不要与民吝啬,底层小民永远都是国之基础。”

“只要你们稳住了底层,那就是稳住了国本。”

这一点也很好理解,只要稳住了底层,就不会有起义,而纵然权贵想要搞事,没有民心支撑,连造反的兵都没有,最终也只能沦为落败小丑。

“这节课,到此结束。”

深吸一口气。

季伯鹰上完这堂课,感觉脑细胞都死一半了。

接着,折身拿起笔架上的斗笔。

“而这,是下一节大课的主题。”

斗笔墨落,在这身后宣纸上新添了一行字。

「论天灾如何亡国」

首节 上一节 183/552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