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春秋做贵族 第366节

比如燕国人一再遭遇不幸,某些燕国人就将越王勾践当成了偶像,知道隐忍的重要性,只要能够达到想要的目标,原来还可以那么不折手段。

同样也有燕国人无比厌恶越王勾践,不因为其它,只因为越王勾践的不折手段。

现实就是那样,有人喜欢就会有人不喜欢,同一件事情必定带着两面性。

程武开始讲起了原国的复立,对各诸侯的征战篇幅讲得比较少,着重讲述对异族的征讨,其中包括了秦国。

原国竟然拿秦国人当异族?讲道理,秦国兼并了数量超多的戎狄,生活习惯以及许多习俗确实是在胡化。

以时间节点来算,当前的秦国确确实实还没有进行校正,回归到诸夏的文明体系之中。

燕国没有与列国失去联系之前,他们就是一个不愿意承认秦国与自己同文同种的国家之一,原因就在于秦国做的比楚国还过分,起码楚国在南方怎么样是一回事,进入到中原是执行中原人制度的。

比如说,楚国打杨越等部落联盟不会宣战,更不会讲究跑出五十步就不再追的规则,俘虏贵族可不会递上一块玉;轮到楚军跟中原列国交战,该遵守的规则却是遵循了。

秦国开始东出之后,一开始其实也遵循那些规则,自从被晋军埋伏一次搞得全军覆没,秦国人被刺激到不行,不再讲究什么规则了。

偏偏秦军是屡战屡败的一方,无法像晋国那么强盛,无力去进行洗白,肯定要在某些时间段背着骂名。

一旦谁被骂得久了,人们的观念就会固定下来,一听到某人,脑子里下意识就冒出“这家伙不是好人”念头。

程武在干的事情就是洗白原国,同时对某些国家进行盖棺定论。

有一句话怎么说来着?那就是“谎言重复一百次就会成为真理”。

秦国已经没有能力进行洗白,他们的历史定位是怎么样,原国哪怕不进行抹黑,以秦国干过那么多次不宣而战,并且还不止一次与异族结盟的污点,注定是要被钉上历史耻辱柱的。

那是跟异族结盟啊!

诸夏有那么多的分封国,才有多少个诸侯跟异族结盟?尤其是当时晋国正在抗击想要颠覆诸夏文明的楚国,秦国却是趁着晋军南下与楚军作战,屡屡干出与异族结盟进犯晋国再被打得满头包的事情。

如果某天智瑶达成“一天下”的伟业再修史,不去进行人为的干涉,不用有过多的怀疑,哪怕楚国某国君喊过一句“我蛮夷也”的话,仅以发生过的事实进行定论,楚国盖棺定论的正面评价绝对会超过秦国。

燕国人非常痛恨异族,听到秦国已经被原国所灭,有的只是感到快意。

随后,他们又听程武提到原国灭掉了仇由和中山国,讲实话就是挺意外的。

燕国不知道中山国,提到鲜虞就很了解了。

不管是中山国还是鲜虞,他们的实力并不差,真要论实力比燕国还要强大,尤其中山那边的地形无比复杂,想击败鲜虞人或许不难,想要灭掉国祚就真挺难的。

燕国又听到原国将卫国、齐国、郑国和鲁国先后灭亡,感到震惊的同时,已经有燕国人明白原军过来是想做什么了。

正是因为燕国已经跟中原列国失去联系太久,对中原的了解还停留在很久以前,才会对原国灭掉那么多国家感到震惊。

在燕国人的印象中,无论齐国还是卫国、郑国都是大国,尤其齐国更是当世的超级强国,结果那些国家竟然被一个从来没有听过的原国给灭了?

由于太过于难以置信,不少燕国人怀疑程武是在欺骗他们。

现场出现了吵杂声,程武却是不管不顾接着往下讲。

提到的不再是列国的历史,着重讲原国内部的改革,包括对征服之地的安置,战败列国贵族、黎庶的生活现状,以及原国到底要完成什么目标。

程武没有将原国想要达成的目标讲得太细,广而论之就是要“一天下”,对内使得肯努力的人生活变好,对外清除掉威胁诸夏文明的任何势力。

特别提到保卫文明是应有之意,能够取得燕国人的认可。

程武将话题兜转回来,重新提到燕君称没有做到为君者应该担负的责任,识相点就赶紧投降,还能见证原国怎么消灭屠何、无终、东胡以及已知的异族。

最后,程武强调历史的使命已经落在了原王瑶的身上,在原王瑶的领导下,诸夏必将“内在修政,外取武功”,使文明发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燕国人比较奇怪的一点就是,程武讲的是顺应生民之愿,不提“顺天应命”的观点。

不提“天意”的话,原王瑶怎么来保证自己是唯一“正朔”呢?

生民?到底是理解成为贵族,还是只要在呼吸,作为非奴隶,能够得到原国王室的重视?

有一名羽林军走到程武边上,低声说道:“后续大军再有半个时辰便会抵达。”

程武直接将这个消息大声公布出来,追加了一句:“诸位可随我军往北,见证异族如何覆灭。”

这是将“蓟”视作囊中之物,更把燕国君臣看作俘虏了啊!

没有多久,燕国的储君载被带了上来。

燕君称看到自己的儿子很是狼狈的模样,哪里不知道发生了什么情况。

半个时辰之后,原国后续的大军抵达。

大批大批的原军入城,虎贲军更是直接来到宫城之外列阵。

看那旌旗招招,再看列阵原军的士兵身上反射阳光。

巨大的压力向燕君称席卷而来,很清楚仅以出现的原军,无论从规模,还是看武器装备,想要攻陷宫城会挺容易。

对燕国来说,在外征战的大军面临危局,在内的一国之君和楚君都将身陷敌手,灭亡就在眼前了啊!

燕君称从打开的城门走出来,直接来到程武的面前,说道:“带寡人检阅贵国之军。”

肯定还有更多的原军没有开进“蓟”城。

程武不太理解燕君称到底想做什么,思考了一番决定亲自去请示已经到来的太子开。

后面,太子开现身,自行介绍身份之后,带着燕君称出城检阅郊外的原军。

燕君称一番检阅下来,能够充分看到原军在武器装备上的精良程度,并且也能看出不是花架子。

“不知原王将会如何处置寡人?”燕君称问道。

太子开就实说道:“燕君献国不失爵位待遇。”

燕君称又问道:“原国果真必灭屠何、无终、东胡?”

太子开铿锵有力地答道:“开此来,便是为此!”

灭是肯定要灭的。

灭掉屠何和无终的难度不大,东胡则是要慢慢来了……

第512章 凄惨如斯

一望无际的平野之上,茫茫多的燕军在逃,身后则有两倍于燕军的异族之兵在追。

燕军并没有统一的战袍,看他们身上的穿着多为国人。

现在的人有什么身份,看一眼衣裳就能知道,一点都不带说假话。

贵族会梳冠,衣裳也是宽袖长摆,并且一般会有压住衣摆的玉佩。

准贵族跟贵族的穿着区别在于没有资格搭配玉佩,其余并不会有太多区分。

国人穿的是一种连衣袍,以家境来看袖子多宽,衣裳的颜色会多一些。

黎庶则是穿上下身分开的衣裳,尤其是无论一年四季都穿短袖或短裤。

穿着上的区分有周礼的限制,更多的是各自的家境不同,对于有些人来说有衣服穿就挺不错,哪有挑三拣四的机会呢。

燕国还处在古典时代,除了贵族和准贵族纳赋之外,每一次国战也会对国人发出号召。这样的结果就是兵源素质良莠不济,决定战局胜败的是一小部分精锐。

即便是同样处在古典时代,中原列国一直都在优化军队,比如晋国早早就有了预备役的概念,并且真的将训练预备役付之行动,出现了一种叫“羡”的职业。

其余列国的人口与国力比不上晋国,他们无法拥有一批每年都会训练一个季度的预备役部队,肯定是要被晋国摁在地上锤。

但是呢,因为中原列国需要应付日益频繁的战争,他们无法走量再要求质量,不免会对原有的士兵进行加强。历史上军中甲胄的数量,以及武器方面的要求,就是这么变得越来越严格的。

在追击燕军的异族人,他们之中极少才有穿布料衣服,更多数是穿着兽皮,以羊皮的数量最多,再来便是牛皮。

无论是羊皮还是牛皮,只要制造工艺达标,其实也能作为甲胄,可是异族人就只是那么披着遮羞。

这些异族人手里的武器五花八门,手持青铜武器的数量绝对不会超过两成,余下不是拿骨头或是石头制作加工的武器,便是手持木棒或削尖了的木棍。弓?自然有弓,箭则就是骨箭,一支金属箭镞的箭都看不到。

当前纯粹的异族连布料都不会织,并没有异族掌握冶炼技术,任何金属都是从更高级的文明抢或是购买。

众多的异族中,鲜虞人倒是会织布和冶炼,只是鲜虞人已经成为原国的一部分。

屠何、无终和东胡?以时间节点来算,他们真的就是处在没有掌握冶炼和纺织的时代。

那么,技术上领先的燕国怎么会被几个邻居打得这么惨呢?这个就要说到先进归于先进,还要有相关的配套,比如人口以及能够安稳生产的环境。

历史上野蛮战胜文明并不是太稀奇的事情,远古一些的夏朝,一样时常被异族逼得迁都,乃至于到了殷商也三次在戎人的威胁下迁都,到了姬周阶段连都城都被攻破过。

作为天下共主的夏、商、周中枢都有悲惨的时候,分封于东北一隅的燕国历经悲惨,有什么值得奇怪的吗?

这一次,燕军发生大溃败的原因是他们两线作战,合兵之后却是前方扛着巨大压力,无终人却是抄了他们的后路。

任何的军队一旦遭遇到前后夹击,再能打心里也会发慌,一慌军心也就乱了。

对于集体来说,人心乱就是最要命的事情,一个人逃跑就会卷走十个人,十个人就能卷走百个人,滚雪球似得让全军陷入溃势,没有敌人都会为了夺路发生践踏或是自相残杀,一有敌人出现恐怕大多数人就要跪地请降了。

燕军在发生溃退,只是保持着最后的秩序,也就是暂时没有发生自相残杀的事情。

这个要说到他们的构成,一个军事单位里面的士兵基本来自同一个存,或是某种城邑的同一个城区,互相之间不是父子兄弟便是认识,乃至于论起来一大堆人就是亲戚,不到万般危险的时刻,大多数人没好意思下狠手。

“前方堵住了!”

“无终人,是他们杀来了。”

“别乱,一乱起来大家都要死!”

“贵人呢?战车呢?带大家冲过去啊!”

“距离都城已经不足四十里,只要能冲过去,大家就能活了。”

声音太过吵闹,也就出声的人两米内能听清楚在喊些什么,更远就让声音混杂在一起变得难以辨识了。

旷野之上杂草普遍一米高度,更夸张的都长到了两米多。

肯定不止杂草而已,高大或低矮的树木,成排成片的灌木丛,一些叫不上名字一沾就浑身刺的玩意。

绝大多数的叶子只要被破皮就会瘙痒,一边冒血珠子一边火辣辣的疼,可以说大自然对于人类从来就不怎么友好。

燕军士兵早就顾不得那么多了,只要前方还能继续前进,横冲直撞之下即便前面的人倒下也是在为后面的人开路,只是倒下的那些人不知道有没有发挥其牺牲的价值。

他们现在最害怕的就是听到马蹄声,尤其是许多马蹄一起践踏的声音。

燕国当然有一定数量的马,只不过真没有专业的骑兵,甚至骑跨战马行军都是在很紧急的时刻才会干,马匹要么用来拉动战车,不然就是用于耕作。

只要出现滚滚的马蹄声,基本就代表着敌人又追上来了。

至于前方有没有马蹄声?一直到马镫、马鞍出现之前,异族之中也没有多少人在战时骑马作战,只是将马匹作为代步的工具,到了交战的时候是下马进行步战的。

一支为数约在万人左右的无终部队堵住了向南撤退的燕军,失去秩序的燕军在冲击,可是因为没有协调性也就不存在合作,并且燕军士兵心里都在发慌,攻势进展得非常不顺利。

“今日亡命于此?”颜平站在战车之上一脸的悲戚。

要不是后方没有援军增援,他们哪里会被前后包夹呢?

即便没有援军,粮秣也应该准时抵达,按时间粮秣应该在被包夹之前送到。那样他们哪怕是被前后包夹,还是能够且战且退的。

在他们溃退之前,全军便是节省再节省,顶多也就只能再撑八天。八天之后不用敌军来攻,军队就要因为缺粮自乱,或是陷在原地等着被饿死。

军队缺什么都好说,有存粮面临再危险的境地都能够稳定军心,有力气去从敌人那里抢。

军队最怕的就是缺粮,一旦粮食缺乏,不用敌人来打就会自己先乱起来。

颜平看到的是被堵住攻不过去,并且已经有屠何人以及东湖人从北边追上来。

如果燕军的指挥链还在,起码能够执行命令列阵挣扎。

问题是一路上的逃窜,下级找不到上级,上级哪怕是有所决断也无法将命令有效传下。

大声呼喊让大家听自己的?别说是在战场之上,试一试去吵闹的菜市场喊一子嗓子试试,到底有多少人能听清楚在喊些什么。

首节 上一节 366/413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