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现代留过学 第310节

  ……

  兴庆府的事情,汴京城自然还一无所知。

  就算知道了,也没有人有心思去管。

  现在,整个大宋帝国,最重要的事情是——先帝的灵驾发引。

  元丰八年十月丁卯(初六)。

  天刚蒙蒙亮,宫中就开始奏起哀乐。

  景灵宫内,更是哭声一片。

  在哭声中,被无数梓木紧紧的围了大半年的先帝瓒宫,开始拆卸外围梓木。

  一块又一块的梓木被拆卸下来。

  先帝的梓宫,随之暴露出来。

  太皇太后哭的无比伤心,她看着那个巨大的梓宫,被数十名孔武有力的御龙直抬起来。

  她顿时就要扑将上去,要将先帝的梓宫,留在汴京。

  左右连忙拉住她:“娘娘节哀……先帝这是要去升暇为仙,与列祖列宗同在……”

  太皇太后这才叹息一声,目送着她儿子的梓宫,向外而去。

  梓宫被抬着,从景灵宫御灵殿中而出的时候。

  身穿孝服的向太后,率着所有妃嫔、女官,齐齐跪下来,哭送先帝梓宫出宫。

  在哀乐中,礼官们抑扬顿挫的喊着:“跪!”

  全体妃嫔匍匐在地,哭成一片。

  “拜……”全体匍匐再拜。

  如是三次之后,礼官再呼:“太后跪送先帝!”

  向太后走上前去,在梓宫前再拜。

  所有人,集体匍匐,将整个庭院变成了白色的孝服海洋。

  而先帝梓宫则坚定的向前,跨过宫阙,越过门槛,到了景灵宫外。

  赵煦身穿孝服,手持竹杖,率着文武百官,站列在两侧。

  当先帝梓宫出现在宫外时。

  赵煦就已经持着竹杖,上前跪在梓宫前。

  在礼部官员的指挥下,他匍匐在地,再拜而跪,叩首哭泣。

  “哀子嗣皇帝煦恭送皇考英文烈武圣孝皇帝升暇!”赵煦带着哭腔,再拜恭送。

  巨大的轝车,早已经就位。

  禁军们恭恭敬敬的抬着先帝梓宫,将之稳稳的放到了轝车上。

  梓宫被抬上轝车,礼乐大奏。

  赵煦带着群臣,趋步上前,再拜于轝车之前。

  匍匐顿首,三拜而起。

  然后,赵煦便对着吕公著拱手一拜:“请尚书左丞、门下侍郎臣公著代朕宣读先帝哀册……”

  “诺!”吕公著再拜叩首,恭敬的接过了一张白麻纸,然后对着群臣开始宣读起来:“维元丰八年,岁次乙卯,三月甲午朔,五日戊戌,神宗英文烈武圣孝皇帝崩于福宁殿,旋殡于殿之西阶。”

  “粤十月壬戌朔,六日丁卯,迁座于永裕陵,礼也……”

  “孝子嗣皇帝臣煦奠送大庭,号诀中经……”

  在吕公著抑扬顿挫的宣读中,赵煦不时大哭,哭完就拜,匍匐叩首。

  群臣也跟着匍匐再拜,哭嚎不已。

  长长的哀册,读了足足小半个时辰。

  无论对赵煦还是群臣的体力,都是一个巨大的考验。

  而赵煦坚持了下来。

  这既是他意志力强大,也和他一直在锻炼自身身体有关。

  当哀册读完,群臣再拜。

  吕公著恭恭敬敬的对着轝车叩首,而此时也刚好到了辰时。

  在辰时到来的那一刻,随着礼部尚书韩忠彦率领的群臣,簇拥着赵煦,对着先帝轝车再拜叩首,口呼:“哀子嗣皇帝臣煦恭送皇考英文烈武圣孝皇帝神灵!”

  于是,先帝灵驾正式发引!

  灵驾仪仗使王存首先率领灵驾仪仗发引。

  无数龙旗以及代表天子的黄罗伞及其他仪旗、鼓吹首先出发,浩浩荡荡的向前。

  然后是礼仪使韩忠彦率领的文武百官,簇拥先帝轝车,缓缓从御道踏上前往河南府的道路。

  在他们之前,作为桥道顿递使的权知开封府蔡京,已经领着开封府的铺兵们,早早的在前方开路、引导。

  灵驾所过之处,道路、桥梁,都要确保万无一失,确保先帝灵驾准时在礼部选定的吉日吉时抵达帝陵行宫暂存。

  误了时辰,可是会掉脑袋的!

  最后是卤薄使许将率领的灵驾卤薄,载着无数先帝御用之物并保护着前往帝陵送葬的妃嫔、宗室、外戚。

  身为天子赵煦是不需要去的。

  本来,向太后也应该依照故事前往河南。

  但,群臣以‘天子幼冲,需娘娘扶持’为理由,请求向太后留在汴京。

  赵煦匍匐在地,按照着礼仪,在该拜的时候拜,在该跪的时候跪,不断重复着。

  直到先帝灵驾的庞大队伍,消失在御道上。

  此时太阳已经完全升起,初冬的阳光落在御道上。

  赵煦在礼部官员的再三节哀的请求下,缓缓起身。

  他回过头,看向从景灵宫中走出来的向太后。

  他哭着迎上去:“母后……”

  “儿今日开始便没有父皇了……”

  向太后听着,鼻子一酸,抱着他也是大哭一场。

  她又何尝不是没了丈夫了?

  甚至,连送丈夫最后一程,连去看着他的梓宫下葬都不能。

  “从今之后,你我母子,便只能在这个世界上相依为命了……”向太后说着,就悲不自胜。

  赵煦伸手拍了拍向太后的背,道:“母后莫哭……母后莫哭……”

  对他们母子来说,先帝葬礼至此差不多完全结束了。

  只剩下最后的虞主回京奉迎和奉安之礼。

  但对大臣来说,却还有着灵驾抵达、梓宫暂居和掩皇堂、下葬以及最后的奉虞主回京。

  不要觉得繁琐,这就是礼仪。

  就连民间百姓,父母去世,尚且有百般讲究。

  何况是堂堂天子,一国之主?

  注:简化了无数倍……因为真正的北宋皇帝灵驾发引之礼,无比繁琐,其中好多东西都已经失传,根本说不清楚。

  譬如升龙盾和砌祖奠,完全不知道是什么东东。

  只能靠猜,干脆不写。

  注2:正常灵驾发引,应该是从垂拱殿开始。

  但我前面资料没查清楚,单纯的以为梓宫会移居景灵宫……

  实际正常,梓宫和瓒宫都在皇仪殿,灵驾发引的时候,才会转移到垂拱殿。

  这里是将错就错~

  ps:这两天肚子又有些胀痛,明天估计得去检查一下。

第260章 司马光和汴京新报

  已是十月乙酉(24)。

  汴京城已经变得越来越冷了。

  寒风呼啸中,几个卖报的童子,沿街叫卖着。

  他们虽然已经穿上了厚厚的麻布,但依旧被冻的小脸通红,鼻涕横流。

  好在,他们看上去营养还不错。

  面色红润,头发也比较干净。

  不再是最初那些脏兮兮的满大街乱窜的孩子了。

  “卖报……卖报……”

  “今日份的汴京新报喽……”

  “西夏国王秉常及太后三日之内,相继去世……天子遣使致哀……”

  更有那比较机灵的孩子,开始用着语言挑逗路人的好奇心:“本报评论员胡飞盘对此做犀利点评!”

  于是,一个骑着马的老人,勒住了缰绳。

  他的随从们旋即停下来。

  老人看向路边叫卖的童子,非常好奇,他对那童子招了招手。

  “客官可要买报?”那孩子看向他,颇有礼貌。

  老人问道:“多少钱?”

  “五钱!”童子微笑着说道:“客官,很划算的……”

  “五钱而已,既能买到当今天下大事,也能知朝中大臣变化……”

  “更能看到胡飞盘的准确点评!”

  老人听着这个孩子的清楚的话语,从兜里数出五个铜钱递了过去,然后问道:“汝识字?”

  孩子答道:“识得一些……”

  “为何不去读书?”老人好奇起来。

  “俺有读书……弟弟妹妹都有读书……”

首节 上一节 310/605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