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现代留过学 第348节

  没有比赵煦更想让耶律延禧健康长大,并顺利接班的人了。

  因为大宋士大夫们的道德底线,是如今的世界之巅!

  “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赵煦推出了一个政策——生擒西贼老幼妇孺者,赏与斩首相当!

  “即使黄河如带,泰山为砺,依旧为兄弟!”

  至于会不会反噬?

  到了那个时候,赵煦相信,契丹人会变得和他在现代见过的蒙古同胞一样能歌善舞、热情好客的。

  因为,工业发展和地理扩张,带来的利益和好处,足以收买任何人。

  耶律固看着被宋人的内臣,递到他面前的那一个个玉匣。

  他张了张嘴,最后拜道:“多谢大宋皇帝陛下!”

  “殿下还言:已得皇兄赠书,日夜翻阅,颇有所得,乃以近来读书心得两卷回赠皇兄……”

  而且,说不定可以在这个过程中,被南朝皇帝影响,也学会了宽容和宽厚。

  这些人大部分都参与谋害太子、皇后的事情。

  ……

  所以,这些年大辽天子才会越发的重视汉人、汉礼。

  为的就是向南朝证明——我大辽也有圣君!

  用南朝皇帝的聪俊,给大辽皇太孙背书。

  可各部的心,却一直是悬着的。

  所以呢,以后真要踏上征战天下的路,还真的有个专门干脏活的白手套。

  那么,草原上那档子事情,其实可以委托给大辽。

  自从司马懿破了洛水之盟后,这政治上的诺言就已经不值钱了。

  果然不再追究当年的事情!

  至少不再去大规模的清算!

  只有这样,辽国才能顺利的传承权力,稳固国家。

  这才勉强的安抚住了各部。

  也只有这样,才能避免新的内乱。

  在宋辽岁币换交子协议后。辽国君臣对大宋的好感与日俱增。

  契丹人就很合适。

  当然了,赵煦其实是打算履约的。

  而他们所效忠的大辽皇太孙呢?

  根本比不得,也比不了!

  足足有着十几本!

  每一本都用丝绢为封皮,上面写着《读礼记感》一类的文字。

  可随着太孙日渐长大,各部的不安,在不断加重。

  “来时殿下曾叮嘱臣等,拜谒大宋皇帝陛下时,务必转达对大宋皇兄的问候……”

  用钱来买大头兵和军头们,不要滥杀无辜,见人就砍。

  却不知,赵煦是有意的。

  谁不害怕被清算呢?

  这个时候,南朝出现的聪俊仁圣少主,就成为了辽国君臣的救命稻草。

  更让耶律固心虚的是——太孙所回赠的读书笔记,其实是他还有赵孝严等太孙身边的文臣,手把手的教着太孙一个字一个字的写出来的。

  “愿大宋、大辽之交,延绵子孙,爰及万代!”

  孔子、孟子都可以作证哈!

  赵煦笑了笑,然后就说道:“朕近日来,一直挂念着大辽皇太孙……两位卿既来了,就替朕将朕近日来整理好的读书笔记带回去给大辽皇太孙吧……“

  耶律固说着,多少有些心虚。

  假如,大辽将来愿意臣服。

  大宋是仁义礼仪之邦,很多事情,其实是做不得的。

  这样,太孙就可以顺利长大。

  所以,赵煦的主动赠书。

  更只能对外宣布:太师、魏王乃是病逝。

  这是萧秃纳、耶律迪烈等人的意见,也是大辽天子的意思。

  想了想,他就只能在心中说道:“为今之计,也只能苦一苦太孙殿下了!”

  在耶律固眼中,甚至比那几百万贯交子的价值还高!

  就是……

  毕竟,杀良冒功被查出来,是会被掉脑袋的。

  匣子里全是书!

  不让耶律延禧即位,难道让耶律大石上位?

  赵煦可不想给自己上强度!

  于是,这一次的辽使入觐,在欢声笑语中结束。

  明天开始还上个月的月票欠账!

第290章 海洋的呼唤

  元丰八年十一月辛亥(21)。

  罢殿中侍御史刘挚为秀州判官,并不得签书本州公事,押解出京。

  罢监察御史王岩叟为南平军知南川县。

  罢保甲提举钱粮司,以沿边、河东、河北各地保甲钱粮司归各路常平仓公事。

  朝散大夫、鸿胪少卿陈睦,加直龙图阁,出知明州。

  本来,都堂是打算调他去潭州,盯着永兴场。

  但任命到了宫中被赵煦改为知明州。

  并命陈睦陛辞前入对崇政殿。

  于是,都堂只能改任工部侍郎王克臣加直龙图阁知潭州。

  通议大夫、提举太清宫龚鼎臣,诏以赐正议大夫致仕。

  右相韩绛,举荐提点京西刑狱公事彭汝砺为监察御史。

  从之,命彭汝砺以直集贤院为监察御史。

  诏以奉山陵有功,加左相润国公蔡确以下文武山陵使、官食邑。

  ……

  “明州?!不是潭州吗?”

  陈睦看着都堂送来的除授的告身,忍不住惊呼了一声。

  他的鸿胪少卿任满后,就一直在运作,要去潭州。

  因为潭州有铜矿,而且还是大宋三大场之一的永兴场。

  自从胆水浸铜法开始普及,加上官家推恩,减少了胆水浸铜法的矿税后。

  各地矿监,纷纷上报,铜产量大增。

  于是,明眼人都知道,那些主要矿监所在地方,绝对是升官的好去处。

  所以,陈睦才会托了无数关系,谋到了去潭州的差遣。

  然而,任命下来后,却是明州!

  这让他有些无法接受。

  来送文书的官吏,看着陈睦的神色,连忙道:“这却是要恭喜龙图!”

  陈睦不太理解。

  那官员连忙解释:“本来诸位相公,都已经议定,欲以龙图知潭州,兼提点永兴场监……”

  “可省劄熟状到了宫中,官家御笔批改,以龙图知明州!”

  “更诏龙图,陛辞前入对!!”

  “看来是要大用了!”

  陈睦这才放下悬着的心,可旋即更多疑问浮上心头。

  “官家为何御笔亲改,要以某去明州……”

  “圣意究竟为何?”

  “明州……”

  陈睦想着,忽然想起了什么!

  他连忙送走那官吏,然后告了假,连随从也不带,就直接一个人骑马回家。

  陈睦在汴京城有祖宅,房子不大,只有八九间厢房。

  但却是陈睦之父陈动之一辈子辛苦攒下来的产业。

  陈睦回到家,他的妻儿见了非常诧异,还没来得及问,陈睦已经冲进了后宅的书房,把一个已经落满了灰尘的箱子给翻了出来。

  跟在他身后的陈家人面面相觑,不明白陈睦今天为何急匆匆的回家,又为何一回来,就将这个起码在书房放了好几年都没有碰过的木箱翻出来?

  陈睦将箱子打开看着里面堆磊的整整齐齐的纸张,没有被虫蚁蛀坏,也没有被老鼠啃噬的痕迹。

  他终于放下心来,长叹一声:“天佑!天佑也!”

  他现在无比感谢少时在父亲教导下养成的收纳习惯。

  错非如此,恐怕这一次他就要失去一个天大的机会了。

  ……

  元丰八年十一月壬子(二十二)。

  赵煦遣冯景为使者,前往苗授府邸,慰问、赏赐刚刚病愈的苗授。

首节 上一节 348/605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