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现代留过学 第437节

  林贤妃一共给赵煦的父皇生了两个皇子,小的就是十四郎。

  而大的则是十二郎,如今已经被赵煦封为咸宁郡王的赵俣。

  “奏知官家,十二郎刚刚哄睡着……”

  “哦!”赵煦点点头:“朕去看看他……”

  便只带着文熏娘,进了皇妃阁,然后就看到一个小家伙睡在了床上。

  他才三岁不到,正是最贪睡的时候。

  赵煦看了看他,就走出皇妃阁,然后对林贤妃道:“十二郎、十四郎,就拜托贤妃照顾了!”

  “待他们成年出阁,朕一定会给他们安排一个好姻缘!”

  “多谢官家厚爱!”林贤妃自然是欢喜不已。

  赵煦则最后看了一眼那个睁着眼睛,乖巧可爱的弟弟。

  “吾弟,待汝长大了,朕再教你读书!”赵煦说着,就和林贤妃告辞了一声。

  走出林贤妃的阁门,赵煦微微出了一口气。

  十二郎、十四郎,是两个幸运的家伙。

  因为他们够长寿。

  但这也正是他们不幸的源头——遇到了靖康之难!

  于是,这两个弟弟,和他们的妃嫔、子女,都成为了金兵的战利品。

  根据赵煦在现代看到的史料。

  十二郎没有丢赵家的人。

  绝食而死!

  十四郎被掳到北方后,也很快死去,大抵也是和十二郎一样。

  这两个兄弟,都没有丢赵煦的脸。

  远胜赵佶那个混账!

  这样想着,赵煦就看向了远方的邢妃阁。

  然后他直接避开了邢妃阁。

  赵佶那个臭小子,每次见他,赵煦都恨不得掐死他。

  他现在生病了,正好,连演戏都不需要去演了!

  就直接带着人,去了皇太妃阁,只打发了一个内臣去邢妃阁里探望一下,做个样子。

  到了皇太妃阁,朱氏对赵煦的到来,有些惊喜。

  赵煦则依然是老样子,陪着朱氏说说贴己话,然后逗弄逗弄十三郎和五娘、十娘。

  朱氏在赵煦面前,也依旧是在赵煦面前,说着任家还有朱家的事情。

  言下之意,自然是希望赵煦能拉一把任家、朱家的人。

  多少给个差遣。

  赵煦听着,叹了口气,只能道:“姐姐,国家官爵,皆社稷公器!”

  “朱氏、任氏,无功于国,贸然赐官,朝野难免议论……”

  朱氏听着就叹息一声。

  她性子一向如此,耳根子软,胆子小。

  所以,任家、朱家一哭,她就心软,赵煦一说,她又不敢。

  赵煦看着,也是没有办法,只好道:“姐姐安心了,朕改日问问都堂宰执,看看,还有没有环卫官的空额……”

  也只能这样了。

  给个安慰奖吧,这样起码还能有俸禄拿!

  至于朱家、任家的人,跑出来当官?

  那就算了!

  别丢人了!

  上上辈子,他们就已经丢够人了。

  朱氏听着,顿时欢喜起来。

  环卫官,那也是官啊!

  在朱氏这里,赵煦留到了差不多傍晚时分,才起身辞别。

  朱氏将赵煦送到了皇太妃阁前,才依依不舍的回去。

第355章 陛下,请听臣解释!

  元祐元年二月甲申(25)。

  赵煦早早起来,穿上了朱氏给他织的衣服。

  然后在两宫的亲自送别下,登上了御车,开始了他这一世的第一次巡视京城。

  在宣德门门前,殿前司都指挥使燕达,亲自率领一个指挥的骑兵,加入队伍,担负赵煦这次出巡的净街使。

  而蔡京、苏颂、范纯仁、吕大防、邓润甫等开封府官员、经筵官,则骑着马,跟在赵煦御车左右,随时候命,听赵煦吩咐、备为咨询。

  伴读们,则跟着种建中兄弟,吊在队伍后面。

  车驾过了州桥后,就开始放缓速度。

  街道两侧的百姓,也开始出现。

  燕达率领的清道骑兵和开封府铺兵们,一起参与到了秩序的维护中来。

  赵煦坐在御车中,透过垂帘,看着那一排排,跪到在街道两侧的人群。

  骑着马,跟在御车身边的蔡京,趁机介绍着汴京城的情况:“陛下,汴京自太祖定都以来,便以象天设都,为汴京之要旨……故而,汴京新城、内城,乃是大周天,皇城则是太微垣,大内是紫薇垣……”

  赵煦微微嗯了一声,这个他自然清楚。

  自周以来,历代都城,都是用‘象天设都’为思想营建。

  譬如汉长安,城南象南斗,城北象北斗。

  现代的考古学家,在电脑上,将北斗七星、勾陈、北极、紫薇右垣等星座的星图连起来后发现,和发现的汉长安城轮廓几乎一模一样。

  隋唐洛阳城也是如此。

  其皇城曰:太微,宫城曰:紫薇,洛水穿城而过,是谓银河。

  这是用皇城、宫城,模拟天上的太微、紫薇、银河。

  以示帝王在人间之宫,就是天帝在天上之宫。

  大宋当然也不例外,皇城建在汴京东北,就是刻意的法天之太微,引金水河、五丈河入宫,则是模仿秦汉隋唐‘表天河银汉之义’。

  汴京城和前代都城不同的是……

  赵煦看向街巷。

  除了燕达和开封府的铺兵们,在街道上,沿着赵煦御驾前进方向架设的朱漆杈子,还有大量店铺私人架设在店外的杈子。

  此外,街巷之间,大量建筑,都挤占着原来的街道。

  不仅如此,赵煦还看到了,有些人甚至向着城内的汴河堤坝侵占。

  特别是在州桥两侧的商业带上,这一点尤为突出。

  这就是侵街和侵河。

  困扰了大宋上百年,直到灭亡也无法改变的现象。

  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毕竟,汴京寸土寸金。

  每多一个房子,每多一块空间,就意味着多一笔稳定的收入。

  管?

  管不了的!

  国初时太祖曾以严刑酷法,制止侵街与侵河的现象——诸侵街巷阡陌者仗七十!

  有用吗?

  没有!

  官家打板子就打呗。

  何况法不责众,侵街的人那么多,赵官家管的过来吗?

  于是,就在太祖时代的开宝九年,太祖‘宴群臣于会节园,还经通利坊,以道狭,拆撤侵街民舍益之’。

  可见在当时,违建就已经开始堵塞道路交通了。

  太宗之后,侵街、侵河现象就已经无法阻止了。

  此后历代官家想起来,管一下,下面的人就应付一下,拆掉一些堵塞交通严重的民居。

  然后,风头一过,别人就又建了起来。

  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每次拆违建的阻力,都越来越大。

  因为外戚勋臣,加入了侵街的行列。

  在汴京城,谁家要是没有违建,出门都不好意思见人。

  赵煦想着这些往事,看着眼前的那些违章建筑,也是多少有些头疼。

  在他上上辈子的时候,他对汴京的这些现象也是无可奈何。

  于是只能躺平——命开封府收侵街钱。

  算是承认了那些违建建筑的合法地位。

  不过,现在来说,汴京城的交通环境还好。

  这是因为赵煦的父皇生前,重修了汴京城的皇城和外城。

  想到这里,赵煦就对帘外跟着的冯景吩咐:“冯景,告诉燕达,先去汴京内环道巡视……”

  “诺!”冯景领命而去。

  赵煦则看向跟在一旁的蔡京,道:“蔡卿,皇考在时,曾与朕言,重修皇城并外城,开辟汴京内环道与皇城内环道,乃是解决汴京交通拥堵之良策也!”

  “更是造福子孙之善道!”

  “如今,汴京内环可有侵街现象?”

  蔡京的额头,顿时冒出了些汗水:“奏知陛下,汴京内环如今情形还好,并无多少侵街之事……”

首节 上一节 437/605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