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现代留过学 第99节

  但依然揭开了这个京东路的盖子。

  赵煦想着吴居厚在京东路和京东西路的所作所为,就在心中摇头叹息:“手段太粗糙,太简单,太原始了!”

  所以,这所谓的保甲保马法,就是一个压榨民财的政策。

  虽然只是单纯的文字描述,没有图表,也没有直观的当地现场画面。

  根本不是为了养马。

  哪怕她自幼深居深宫,不知民间疾苦。

  这是大宋和珅啊!

  赵煦的父皇能不喜欢吗?

  天子都跪下来了。

  下面的人再推广时,又怎么会按照上司的意思来?

  “若是如此,儿不孝也!无面目再见父皇御容于景灵宫中!”

  五年,七年啊!

  “快将官家扶起来!”

  他知道,陈胜吴广,应该马上就要出来了。

  帷幕后的两宫立刻就纷纷起身。

  这样一来,保马户如何受得了?

  霍翔和吕公雅回去后,当然也是有样学样,反手又是一个超级加倍。

  因为,保甲保马法只是吴居厚和他的京东路都转运使司疯狂的结束,而不是开始。

  所谓京东铁马、福建茶法、江西盐法,是现代宋史研究界公认的元丰三害。

  譬如,她起码知道,一匹马要长大,是需要时间的。

  马驹子都还没有来得及下,他们就得还马了!

  一匹马市价多少钱?

  官府说是二十七千,但傻子都知道,市价肯定要高于这个价格。

  反之,即使时隔十几年,京东路那边依然闻吴居厚吴敦老的名字而胆战心惊。

  不对!

  元丰七年,更是冠绝天下,成为大宋二十四路转运使司之首!

  说着他就起身,对着帷幕内的两宫,深深一拜:“儿乞太母、母后,将此事彻查到底!”

  “等朕过几年,再和爱卿面授机宜吧!”

  那吴居厚怎么做到的?

  简单,就两个字:倍克。

  如今,赵煦学成归来,当然要好好教育一下吴居厚。

  而且,在做出这样超绝成绩的同时,吴居厚和他的京东都转运使系统,还在同时负担了整个河东路的保甲奖赏、陕西路的弓手奖赏,以及包括河东、河北的保马法买马费用以及一部分的鄜延路、环庆路的军民赏赐。

  在此之前,他们已经将京东路、京东西路的百姓,从最富裕的形势户到最穷的客户,都得罪的干干净净。

  但也懂一些常识和常理。

  而京东西路的保马法,完全违背了常理。

  吴居厚虽然是个酷吏,但也是一个能干事,而且能干好事的能吏!

  绍圣时代,吴居厚在赵煦手中,担任江、淮、荆、浙转运使,掌管东南六路漕运,兼管制茶、盐等事。

  此外,每匹马还给养马的保甲户十千作为费用。

  赵煦想起了在现代看过的史料。

  ……

  “方法错了,路走歪了啊!”

  吴居厚他真的能搞到钱啊!

  而且不是一点点,是很多很多钱!

  每年一两百万缗这么多!

  吴居厚上任前,京东路一年盐铁茶及商税加起来才能给国家贡献二十多万不到三十万缗。

  毕竟,朝廷给他们养的马,是允许他们自己使用的——只是禁止出本路辖区。

  赵煦的父皇,去年二月下令让吴居厚在京东路、京东西路推行他和他的得力干将霍翔主张的保甲保马法。

  其实,赵煦知道的,他的父皇可能知道一些京东路的情况。

  于是,李定的上书被送到赵煦面前。

  于是,两宫身边的内臣粱惟简、严守懃都是走出帷幕,将跪着的赵煦扶起来。

  可问题是,若是这样,怎么显得出吴居厚的手段?又怎么能出成绩呢?

  所以,吴居厚反手一个超级加倍,把任务分配给负责京东路和京东西路保甲保马法的霍翔和吕公雅。

  反而开始关心民政,做了很多利国利民的事情。

  搞钱归搞钱,不能把老百姓当豆子榨啊。

  也是被很多人认为的王安石变法失败的罪魁祸首。

  就干的非常棒。

  他必须在接下来的对奏中,将一切罪责,都推给吴居厚等人。

  也必须想个办法,将京东路的其他事情。

  特别是榷铁、榷盐上面出现的乱象,将大行皇帝洗的干干净净。

  不然,不止少主不会放过他,两宫也不会放过他!

  谁敢让天子背上不孝的罪名?

第88章 京东铁马(3)

  听完吴居厚的报告,两宫立刻下诏,命令彻查。

  为了防止有司拖延、推诿。

  两宫直接下令,由龙图阁直学士、户部侍郎李定牵头从御史台抽调御史前往京东路、京东西路调查。

  李定自然是干劲十足。

  当即命令,在汴京城张榜公示,宣布接受对京东路、京东西路的一切士民官员的检举。

  并选派了监察御史黄降权知登闻检院,开启登闻检院的崇仁、申明、思谏三检箱。

  一切有关京东路、京东西路的告诉、冤情和案件,都可以投入这三个检箱。

  ……

  吴居厚和京东路、京东西路的事情,其实并没有占据两宫和赵煦多少时间。

  当日,见完李定,把事情布置下去后。

  两宫就带着赵煦,在保慈宫里,操练了一个下午的礼仪。

  第二天,三月甲寅(二十)。

  天刚刚蒙蒙亮,赵煦就已经醒来,洗漱完毕后,向太后就带着人来了。

  在向太后身边的女官们的服侍下,赵煦穿上了为他特制的天子祭服。

  白纱中单为里,朱袜赤舄,外服玄衣纁裳,十二章服在身,八在衣:日、月、星辰、山、龙、华虫、火、宗彝,四在裳:藻、粉米、黼、黻。

  衣领向上,如同升龙之姿。

  衣裳垂下山章、龙章之下,每章一行,每行有十二重,皆织造之。

  蔽膝之上,更加三章:龙、山、火。

  腰配大带,素带朱里,上朱下绿。

  头戴冠琉,十二重白珠垂下,以组为缨,黈纩充耳,一根玉簪穿过小小的冠琉,哪怕已经特意做的小了,依然很沉重。

  其他鹿卢玉具剑、双绶六彩、大绶、小绶、天杖之类的礼仪性的器物,也都被人放到了赵煦手中或者佩戴了上去。

  仅仅是为穿上这套冠冕,就足足了差不多两刻钟。

  可谓是极其繁琐,极其复杂。

  这就是为什么,汉代传下来的这一套天子冠冕,会变成礼仪性质的祭服。

  除了祭祖、祭天外,和每年正月初一的大庆殿大朝会外,没有什么宋代皇帝会愿意穿它的原因。

  太麻烦了!

  实际上,在大宋皇帝们在大内,通常都是常服——怎么舒服怎么来。

  这就和现代人一样。

  制服什么的,上班才穿,谁下班还穿啊?不嫌麻烦吗?

  不过,话说回来,汉人的审美是真的强。

  冠冕在身,赵煦的气质都变了。

  左右见了都和向太后道贺:“官家威严法度已具矣!”

  向太后也很满意赵煦穿上冠冕后的模样:“再过几年,我儿当可临天下矣!”

  赵煦笑了笑,对向太后道:“儿再长大,也是母后的儿!”

  这就逗的向太后笑的合不拢嘴,头上戴着的沉重凤冠,都在摇晃。

  于是,向太后便带着赵煦,迎着晨光,走出福宁殿。

  在福宁殿外,天子玉辂已经在御龙诸直的簇拥和保护下,在福宁殿前静静等候着它忠诚的主人。

  这东西可是真正的文物!

  唐高宗传下来的宝贝!

  据说武则天、唐玄宗、唐宣宗都坐过它。

  所以,历代大宋天子都宝贝着它。

  历代不断修葺,不断维护,也不断保养,这才总算没有让这个宝贝散了架子。

  但是呢……

  它到底是上了年纪的,所以,赵煦记得,他上上辈子每次坐它,总能听到这宝贝发出嘎吱嘎吱的声音,而且坐在玉辂里,也是摇摇晃晃,好多次赵煦都担心它半路散架。

  好在它终究也没有散过架。

首节 上一节 99/605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