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抵忙活了半个多小时,浸满海水的麻布,已经被摊开铺在了沙滩上。
海风与阳光共同作用之下,他们简单的吃了饭,睡了一觉。
然后等待黄昏的到来。
下午,轮岗。
石戊打了个哈欠去找青岩的位置。
发现他蹲在礁石上,手在麻布上刮来刮去,抬起来,一双手上满是细沙与盐晶,让石戊有点诧异的说:“原来盐是这么出来的?”
青岩抬起头,递给一把说:“这个屈管它叫做原盐,你尝尝,大海的滋味,苦不堪言。”
石戊只是抹在舌头一点,立刻呸呸呸了起来。
“哈哈!看吧!要想变成咱们族里常吃或者别的部落常用的青盐,那可是太难得了,技术就屈晓得。但听他说,之前没办法普及,是因为盐需要熬和滤,尤其是没有办法磨豆浆的时候。要是能磨豆浆,就可以通过点卤水的办法,快速取盐。”
青岩呢喃,他也听了辛屈很多的介绍,但具体的执行有多复杂,他也没见过。
只知道当初弄盐的时候,辛屈光是打造过滤用的器具,就花费了大价钱,这才一点点折腾出现在这种盐布办法。
盐布晒得半干,折叠之后不漏水,就能方便携带离开,回到部落之后,再进行新一轮的深加工,还能防止秘密外泄,也算是不错的折中。
“行了,你也去吃点东西休息一下,晒得差不多的话,咱们就要折返了。”
“行。”青岩笑呵呵的起身,过了一会儿炊烟升起。
石戊坐在礁石上,看着一望无际的大海,以及阳光落在身前的质感,那种冥冥之感,配合连天彻地的海,心也跟着荡漾。
直到,海上,一点点黑影浮现。
越来越近!
“是人!有人上岸了!”
鸟蛋在海岸边,第一次来海边,他在捡贝壳,想着回去送给姐姐妹妹,也让她们看看旖旎美景的遗存。
结果捡着捡着,突然看到了一群驾着“双排并联有帆独木舟”,前前后后将近四十条,搁浅在滩涂上,不断靠近的人!
依旧是从未见过的族徽,以及张牙舞爪的人。
“唳——”
飞鸟掠过,海鸥被惊起,这群不知从何而来的人,正在靠近有辛氏的队伍。
石戊他们赶紧收拾盐布和布防,警惕看着这群人。
“诸位,诸位,我是营丘齐方人!齐方!你们应该听说过我们的名号!”
几个中年人靠近,没有携带任何的武器,大声的用大邑商的语言喊道:“你们是大邑商的下属部落吗?我们也是!我们是来贸易的,没有别的想法!请相信我们!”
石戊看着这群人:只有十六个青铜甲士,十四个皮甲,三十多个没有着甲但是带着武器的勇士,剩下二十个被拴着,估计是奴隶。
八九十人靠近,看着他们。
“你们是哪个部落的?”为首的中年人看有辛氏只是戒备,没有下手的意思,赶紧上前来,“孤竹氏?还是子敛大人从属?能听得懂大邑商的话吗?或者我用孤竹氏的语言……”
这个家伙叽里呱啦再用孤竹氏的语言说了一遍。
这一次,石戊听懂了。
“我们来自有辛氏。”石戊娶的女人是孤竹氏的小贵族出身,他也学了孤竹氏的语言,所以能懂。
一听这话,这个家伙明显愣住了:“有辛氏?等等哪个有辛氏?你们不是在河南吗?怎么跑到河北落脚了?
不对……你们身上的甲,明显是用鼎敲出来的,河南那群有辛氏,日子没有这么拮据……
算了,不管了。你们的部落驻地在哪里?我想要跟你们贸易!
我们需要大量的皮子!你们能提供吗?如果能,我带来的贝币、奴隶、以及青铜甲,以及这里,三千斤青铜,都可以卖给你们!”
第163章 齐方来意,雨水将至
夕阳西下,海边多了几处篝火和临时搭建的草棚。
两股势力泾渭分明的将这处西南背风的山脚,作为了据点。
经过简单的了解,石戊答应带这批营丘来的齐方国行人去有辛氏贸易。
齐方的行人首领,是个长老,六代祖出自东夷白鸟氏,后来投奔大邑商有所立功,随商族一个公子,在营丘建城。
而营丘这块土地上,绝大部分人姓姜和妘,嬴姓跟子姓一样,属于统治阶级,不过是中级的。
也就是夏君夷民的体现。
到了他这一代,得微山之地作为封邑,在大邑商爵位体系下,属于甸爵(也叫男爵),就是一个专门上缴粮食作为贡品的封臣,一般不用从军打仗。
他叫舟,也就是平时叫他微山舟、骂人的时候可以喊他嬴舟。
是个拥有封地的大长老。
亲自带队,还是走海路上岸,可以说就是来涉险的,但实在是被逼得没办法了。
石戊从这群人嘴里得到了不少消息。
其中有一条,石戊觉得很关键。
那就是——大邑商王位内斗中,孤竹氏赤龙部南下,在济水入海口的一座废弃城邑扎营。
而这座城邑,叫做“画”。
本来如果只是赤龙部在这边落脚,那么也就没有他们营丘齐方什么事情。
但问题在于,赤龙部现在正式对外宣布,臣服大邑商,成为某个王子的下属。
至于是哪个王子,微山舟表示不知道,他们离开之前只是听说了赤龙部臣服了,后续什么内容不晓得。
此外,营丘齐方国上面的子姓贵族,要求他们入贡一批皮子,牛羊鹿都可以。
行人们猜测,应该是为了安抚赤龙部,才提前要求准备过冬用的衣物,但大邑商这几年内乱严重,各家资源得不到协调,各自囤积,只为了能打击政治对手。
所以,四周臣服的方国、部落就被转嫁了任务。
以至于山东乃至淮河流域,皮子的价格蹭蹭上涨。
后续有人想要跑河北来买卖,结果河北各个重要节点,都有商族、外戚、方国的驻军。
想要北上,沿途需要被盘剥甚重,甚至有些时候可能被杀死。
最关键的还是孤竹氏大规模南下,一直蔓延到了沧州地区,整个商朝下属宗亲王公所能控制的北域,基本上蔓延了无数势力。
齐方的任务多又重,无奈,他们只能选择闯海路北上碰碰运气。
但很可惜,第一批才出发,遇到了大风浪,直接沉了一半。
之前石戊和青岩在海滩上找到的东夷织物,就是那个时候被卷上岸的。
在如此危难时刻,作为行人长老,齐方第一泛海勇士,微山舟临危受命,迎难而上,带着这一批人搏击风浪,终于是在风平浪静的时候,一路沿着海岸线小心翼翼度过每座礁石,抵达了天津。
本来他们不打算在这里下船的,而是打算继续北上,前往辽东湾或者辽南,直接跟孤竹氏贸易。
毕竟孤竹氏靠近北方,麋鹿比较多。
但黎舟却发现,可能要来大风了,赶紧上岸。
大风一来,相信不用多久,大雨就来了,那么对于他们这些人来说,宁愿多等一会儿,不急于一时。
听完交流来的信息,石戊看向东面的大海说:“真的要来了雨吗?”
“嘿!你这话的说的!肯定得来!你看看天上的云,是不是朝着东南方向掠去,瞧瞧,这就是有海兽吞吐大风浪,准备上岸陆地前的准备!”
黎舟解释着,但微微皱眉:“只是很奇怪的是,这个云量不仅多,还都是黑色的。
嗯……不应该啊,往常这种时候,吞吐的云颜色应该是白的,再不济也只是有点灰。”
石戊挑眉,立刻想到了一个可能。
那就是,辛屈那把火!
烧出来的烟都是黑的,搅得附近的云都成黑色了。
“总之,最多三天,大雨必然落下。”微山舟下了自己的判断。
这一下石戊皱眉说:“这么赶?那咱们得抓紧离开了。”
“诶……不差这么一晚上吧?”
“不,必须尽快回去。”石戊转过头,“鸟蛋,青岩,你俩赶回去,告诉族长有齐方的行人长老来贸易,让他做准备。
其他晚点出发。”
石戊转过头看向微山舟说:“最近一段时间,孤竹和大邑商、以及我们有辛氏打完不久。
这个月,妟氏、蓟氏和我们有辛氏又茬了一架。
加之干旱的缘故,很多小部落都没有粮食,你们带来的粮食、青铜、盐,对于他们来说,都只是盘中餐。
最近蓟氏正在挑起部落联盟,估计得有上万人正在靠近我们必经的河道,如果不赶紧贸易之后离开,你们很可能危险。
而且,如果真的有雨,还是大雨的话,那么附近变成草地的地方,马上又会变回沼泽。
没有本地部落带你们离开,很容易迷路的。”
“这样啊……那行吧,我让他们将帆和独木舟埋了,咱们抓紧一点出发。”
微山舟点了点头,之所以听石戊的话就选择相信,根本原因还是因为这群人的甲。
哪怕再拮据的用鼎敲打出来青铜甲,本身能拥有一批青铜甲,就很能说明他们背后氏族的实力。
加之石戊直接告诉他们,他们有辛氏是大邑商的朝贡国,并且协助子敛征讨孤竹氏的消息,微山舟基本上想起来这支“有辛氏”究竟是何方神圣了。
不就是六十几年前那批西迁冀南的有辛氏吗?
难怪最近没在冀南找到他们,原来北迁跑到了冀北山区附近了。
十多年前,有辛氏的巫,那个出自巫咸氏的人还来齐方求他们的巫帮忙。
那个时候他还接待来着。
有这一层关系在,想来说一下,应该能便宜弄来一批物资。
所以,微山舟认为是有熟人好办事,附近局势也两眼一抹黑,有人当向导,也是好事。
后半夜,众人举着火把快速离开。
这一次,大部队路过,小部落们紧张而恐惧。
尤其是看到骑在马背上的那群上午才见过的家伙。
幸亏之前没有得罪他们,不然今天绝对会被灭族。
才一天光景,他们居然从南方拉来了近百人,还有大量着甲的人,这究竟是什么大部落?
众人深深记下了“齐方”的旗帜,一只青色展翅的鸟。
然后嘱咐各自的孩子,遇到了这种部落,赶紧躲,别上头!
命最重要!
黎明抵达大黄泽,东北方向的海风开始卷过来,吹得旗帜猎猎。
“海兽的速度比我想得要快啊!”微山舟看着大黄泽的波涛,已经开始汹涌,“最多两天,必然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