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伪能力,也能更上一层楼。
辛屈放下东西,看着危氏兄弟说:“堪合之后会定制发给你们。每个堪合,只能用一次。
至于使用的载体,将变成纸。”
危氏兄弟面面相觑:“纸?”
“对,就是你们现在看到的堪合,由牛皮包裹,缝纫,并且防水性不高,所以在使用的时候,别沤了水。
当然,除了纸质堪合,就是关于堪合贸易的采买问题。
采买的话,需要提前报备,以及申报。
这个是你们这些大使的一种职责。”
辛屈心情不错,语气也好很多,和颜悦色。
但伴随着报价的竹简落在危氏兄弟手中,他们的脸色瞬间变了。
“这……北伯,岂能如此坐地涨价?!”
这两人语气焦躁了几分。
显然对辛屈新提出的报价很不满。
“买卖各取所需。”辛屈抬手挥了挥,“他们看看咱们国内的缺口。”
下边递来一卷竹简给他俩。
危氏兄弟只是看了一眼,脸色都变了。
尤其是皮毛的所需,燕方这边的需求量,居然高达十万张。
怎么想都不对吧!
“怎么可能需要十万张?!草原上的牛羊都宰了,都不够这个数量啊!”
危海焦躁了起来。
“需要。”辛屈面无表情颔首,“我当初答应过子民们的,要带着他们一起过好日子。
眼下我成了北伯,他们也纳税供养甚重,那么难道不该替他们盘算一下?
十万张皮毛,除了一部份是用,一部分就是作为甲胄用。
这是一个巨大的单子。
我已经发往西边的贸易联盟了,相信不久他们就会来我这里买卖。
当然,南边要是有多余的皮毛,也可以卖给我。
我来者不拒。
只要你们能弄来,按照上面的标价,我给铜币。”
“……”
危氏兄弟沉默了。
铜币换皮毛……没毛病!
甚至可以说,换来皮毛的赚了。
毕竟铜的产量有限,一直都有价无市,现在燕方这边要收购皮毛,还是给铜币,想来贸易联盟那边也会趁机作价。
危氏兄弟对视一眼,虽然觉得很赚,但很快就反应过来辛屈想要干什么。
他要用垄断的方式,将价格抬起来。
接下来,不管是皮毛,还是其他的物资,只要牵扯上了铜币,那将会是一个天量的涨幅。
原本皮毛与米粮等,都是以物易物,而现在铜币出现,一般等价物就出现了。
一个贯穿在各种物资之间的等价物,将成为一切价格的衡量。
也就是说,谁掌握青铜铸币技术,并且掌握铜源,谁就有左右贸易的能力。
燕方与奄商之间的经济霸权争夺战,辛屈已经出招了。
危氏兄弟虽然不知道辛屈的真实想法,但他们多年混迹在南北各地,也接触过很多有辛氏的人,知道辛屈肯定不会无的放矢。
所以他们拿到了报价单,以及确定了辛屈要修改成为堪合贸易之后,便不再停留,赶紧离开。
其中一个要赶紧回南方,去通知奄商方面,做好准备。
“等等,别着急。”辛屈在他们走出门的瞬间又喊住了他们,然后在他们注视的目光下,笑道,“堪合贸易是针对友邦的。除了你们,上次鄚孙季也来过一次,我还记得当初的诺言,答应给他的玉石雕刻,也都准备好了。
正好派些人跟你们一道南下,省得路上麻烦。”
危氏兄弟只能应着。
也能听出来辛屈的意思,要么接受他的报价,要么我找其他势力做堪合。
官面的贸易垄断,全天下只有辛屈能做到七八成,但这也够了。
只要不出国界,辛屈才懒得管国内贸易还是国际贸易的动向。
现在有纸了。
回头等纸张的新配比弄出来了,他就可以搞纸币,当然纸张这么贵,“价比黄金”,一张巴掌的纸写个值百钱,不为过吧?
有些时候,还是需要让市场来解决生产问题。
至少不会陷入过分的剥削。
“屈,真的不会有事情?”行人春来到辛屈这边,商业的事情他负责。
但看到这一幕,他还是觉得危险:“如果南边拿着铜,跟咱们买皮毛,你真的要照价给?”
“怎么可能?”辛屈撇撇嘴,“报价单写的是指导价。高还是低,得看市场。
但皮毛产量,每年就这么多,现在价格这么高,南边更不会卖给咱们了,但他们肯定还是需要,最多就是捏着鼻子认下来。
不过,皮毛产量确实得盯着了。
狩猎、围猎、购买、劫掠接下来冲突爆发会越来越多。
但究其原因,就是因为大家畜牧、放牧还没找到合理的轮作方案。
牲畜病症研究、驯化、选育也需要研究。
这些都需要钱粮来处置。
钱也不是凭空产生的,我们虽然能铸币,但铸币需要用什么?
铜铅锡都需要人去开采。
但问题是,我们人不够,我个人的精力也是有限的,不可能面面俱到。
那么,就需要引入新的奖励机制,来引导市场和人的积极。”
辛屈说着,翻出了一卷卷宗打开,看着上边说:“根据测算,现在有辛氏人均耕地面积,只有三十二小亩。
其中半数以上的耕地,是三年前开垦的土地,并且出现了地力消解的问题。
那么,要解决地力消解的问题,就需要施肥和养地。
但相关的技术普及难度太大了,司农那边的报告,说农技要员不够,而且很多年轻人现在都在学校里学习砍人,将来要上战场搏杀,对于农事学习兴趣不大,很多都是敷衍了事。
那么接下来,我会下规定,要求明年这个时候,每个参与学习的年轻人,必须备齐皮甲、弓、以及戈或者盾。
皮、弓弦、戈、盾,需要用到的材质就是皮毛、牛筋、青铜、硬木。
那么如果购买的话,价格这么高了,怎么看都不划算。
各家土地还有这么多,需要放着的土地,可以施肥之后,撒上草籽,春夏的时候养一季牛羊,秋后放火烧荒,初冬前松土翻耕。
这样一来,地力恢复虽然会缓慢,但确实能刺激生产,产出也会更多,也能保证土地里的石头被翻出来丢掉,不断延续对土地的改善。
而且,盾牌需要木材,很多时候各家开荒,都是一把火过去,现在改改,让他们去砍树。
还有,之前并没有要求审核贵族配置问题,是时候该开始了。
车、牛、马、玉、衣、住、食、祭一样都不能少。
该生产的时候生产,该消费的时候消费,三年之后河道梳理结束,我会全力审核,只要没按照各自爵位配置清楚的。
我会主持祭祀,然后削爵。”
第521章 似水流年
辛屈是终于有时间亲自下场抓经济建设了。
相关的要求,在国内立刻掀起了轩然大波。
原本还在学校里训练武备的学生们,突然被通知放了暑假。
为期两个月。
本来还开开心心觉得可以回去好好玩的孩子们。
这都还没睡满一天,第二天就被家长们薅起来,成群结队的去砍树,割草,喂牛,放羊。
还有一些则是拿着简单的骨耜,下地开始干活。
松土、翻耕、捡石头,成群结队,拖家带口。
“这里,还有这里,给我圈起来。”
通县,作为司农的阿启,带着人手,将通县沼泽边缘的一片林子圈了起来,然后再四周插了好多木牌:上边写上:通县林地,不准私自采伐。
辛屈的旨意下来了。
要求每个县进行区划的明确。
大体分为:县城、镇郊、乡邑、村社五个区划。
多出来的镇郊,并不是直接划分出去给地方使用的,而是属于县城军屯所在。
毕竟要搞农牧业,肯定要有足够的自留地。
所以镇郊这一圈就应运而生。
按照新颁布的规矩,镇郊内一切,属于落户在县城的市民去集镇,在生产过程之中所诞生的一切收益,需要折算成赋税。
并且镇郊的土地是人死地走的方案。
你死了,子孙不能继承,而是归给本县衙门农部去重新分配。
所以,镇郊诞生之后,通县附近,立刻行动起来,在每个乡、邑之间,穿插镇、郊,将整个县区划重新厘定一番。
这样一来,巡检司的地位,又一次得到了提升。
这些巡检司所在的地盘,都是各个节点之间,所以他们生活的地盘,自然条件自然是极好。
将来县城人口开始对外溢出,就不可避免朝着他们的地盘汇聚。
而且现在的生产生活气氛开始浓烈,巡检司看着新划定的地盘太过靠近,虽然有点不满,但毕竟是衙门这边直接迁徙城内多余的人口出来,他们也不好说啥,加之为了解决城内人口不愿意出来外边开垦的风险,辛屈多少还是给了一点补贴。
比如几只羊。
有些人就在附近养着,巡检司一看,赶紧跟他们签订契约,约定等羊养大了,卖给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