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这一套方式,族里的粟才得以收获更多。
所以,老巫还在的时候,说辛屈是被帝眷顾的人,辛屈也在上次祭祀,被帝附身了。
巫小叶总是暗暗灌输:唯有辛屈,才能拯救有天下。
敏锐的清姬猛地察觉了视线,抬起头看到了巫小叶挪走的眼神和转身的动作,心头微微一颤:“难不成有辛氏的巫,对辛屈有意思?”
第61章 林狄大乱
耜大股帮着妻子菲姜收完了工具。
自从辛屈修改了主要的分配方式之后,纺织用的腰机也分配了下来。
当然,与其说腰机是分配下来的,倒不如说这玩意儿是个人都会造。
原始腰机主要是前后两根横木,充当卷布轴和经轴。
而人代替支架,用腰带缚在织造者的腰上。
再配合一把刀、一个杼子、一根较粗的分经棍与一根较细的综杆。
织造时,织工席地而坐,依靠两脚的位置及腰脊来控制经丝的张力进行综、合、纺、织。
这种纺织方式,在有辛氏传承中就有,是很古老的纺织手段。
在辛屈的调整下,有辛氏的纺织业,也从氏族集中女人一起干活,变成了各个家庭的大姑娘小媳妇一起协作了。
效率上,确实得到了一定的提升。
毕竟辛屈是采用统一收购的,只要缴足了每年的基础布匹,剩下的就是自己的,到时候多出来的就能卖给部落。
辛屈按照族内每年的通行纺织速率进行调整,规定一丁每年缴纳夏布半匹、一年半生羊皮一张。
而一匹夏布长为百步、宽一步(75厘米/步),折56.25平方米。
不算大也不算小。
而一户通常是两丁,等于需要一户需要上缴一整匹夏布。
因此各家女人稍稍规划了一下,发现如果顺遂,只要不限量绩,一个人能三日至五日纺织差不多一匹夏布。
就按七天来算好了,七日出一匹,扣除各种杂七八杂的事情,一年只算三个月有效纺织日就是,十二个七日,至少能出十二匹。
扣除上税的一匹,还剩下十一匹归家庭。
这么一算,大家都知道,现在干的都是为了自己的家庭,所以苦点累点他们也能挨下去。
不会跟族里兜底的时候,三三俩俩话家常闲聊,效率是成倍提升了。
回到家中,耜大股将玩累的大儿子安顿好,又看看边上帮着母亲提绩棒闺女,上去帮忙收好,然后让闺女洗把脸就去休息。
而他看了一眼自己住的地方,以及地上不怎么平整,还能在月光中看到小虫子跑过的舍说:“辛屈造了不少屋,到时候咱们也能住好的地方。”
“是吗?辛屈倒是很厉害。”
倒水回来的菲姜递给丈夫一杯水,眼神中充满担忧:“明天要上战场了?”
“被辛屈劝下来了。”耜大股抿了一口,丝毫不意外菲姜能猜到自己的举止。
多年夫妻,早就形如一体了。
菲姜一听,稍微松了一口气:“晚点打也好,你也不用太紧张。”
“我倒是不紧张。如果按照辛屈的办法操弄,北方那群蛮子,将会付出极大的代价,而我们有辛氏,反而能从中获利。”
耜大股微微一笑,眼底尽是冷彻。
虽然辛屈的计划风险不小,比如林狄越过林区,跑到有辛氏的驻地,可能会搅乱后续的发展问题。
不过想要穿过林区,跑来这里祸祸,还得先过大自然这一关。
毕竟森林深处,遍地虫蛇,就算是林狄之中的老手,也很难说自己能百分百毫发无伤穿过野林子,里头夏秋瘴气弥漫进去了说不定就出不来了,因此不到万不得已,谁也不会傻乎乎的跑这一趟。
“好了,休息吧。你只要不随便上战场,我也就安心了。”
菲姜笑吟吟的说。
“嗯。”
耜大股没有拒绝,搂着菲姜休息。
等到第二天日头升起来了,他才爬起来吃点东西就出发北上。
“春、夏,耜大股回来了!”行人冬喊来了两个昏昏欲睡的兄长。
他俩打着呵欠,看到了回来的耜大股也不怠慢,赶紧上前问道:“情况如何?屈要不要打?”
“不打了,有新的任务。”耜大股看行人三兄弟松了一口气的架势,也不多说什么。
打仗如果没有收益,有辛氏的行人肯定第一个反对。
毕竟稳定的商路和朋友,才能带来更多的物资和贝币。
没必要把自己变得什么朋友都没有。
不过,伴随着耜大股带着他们仨到了角落,将辛屈交代的办法讲了一遍,行人三兄弟面面相觑:“这真的是屈的办法?太……太损了吧!”
“除了他还能有谁?仓庚后边会安排人送来物资,你们仨负责开始买奴隶,想办法让林狄自己内部打起来。”
“可是……你难道不担心赤石部落他们南下,这群人跑掉?”行人夏微微皱眉。
“打不过我们可以跑。但林狄能跑哪里去?”耜大股摇了摇头,“辛屈已经差不多完成了城墙部分的打造,现在通体已经到了两步多,足够我们安置所有族人了。
而且赤石部落南下,可能拿食物收买林狄吗?显然是不可能的,毕竟他们自己手头食物也不是很足。
因此我们只需要开出足够的价码,相信林狄内部会立刻裂开。”
“此言也在理。”行人春颔首,“这样,夏你负责联系东边的林狄,我去西边联系,冬你负责跟耜大股将一些人口三五个以内的林狄小部族吸纳进来,然后按照辛屈的意思送到城邑那边。”
“行!”
行人夏和冬都没有拒绝,各家立刻行动起来,毫不拖泥带水。
耜大股则跟着冬去招揽人手。
流言随着他们的行动,开始传播。
没几天,林狄彻底乱了,森林里到处是火光和掠夺。
耜大股带着人弹压了几个在附近闹事的部落,整批吊死在树上,这才让林狄将混乱的战场挪到远处。
时间一天天过去,仓庚运来了淘汰下来的,崩了一角但勉强还能用的各种磨制石器。
这些都是硬通货,很多林狄部落采购,拿着大量奴隶来换。
仓庚负责将一些奴隶和归化的林狄带回昌平建造城邑。
一来一去,有辛氏快速补充了一百多号人力,一水的十六岁以上壮劳力,男女都有。
修筑城邑的速度也得到了加快。
时间来到八月一,辛屈看着骄阳下的井,微微皱眉问井边的冰甲说:“下边水位情况如何?”
举着火把的冰甲抬起汗珠密布的脑袋说:“不容乐观啊!水位至少比半个月前,低了一步多。”
辛屈一算,那岂不是低了快一米?!
完犊子,这旱情,不容乐观了!
“陶土壬。”辛屈转身,手扩成喇叭对正在烧水缸的家伙喊道,“增加烧水缸、罐子的数量,至少翻一倍。
所有族人接下来用水,全部用河道流水。
备水备荒!”
“是!”
第62章 长辛氏?
辛屈喊话备荒的第二天。
耜大股和行人冬又给昌平邑送来了三十户林狄归化,差不多一百号人。
彻底缓解了有辛氏的人力缺口,也让辛屈喘了一口气。
辛屈终于是有空从昌平抽身。
屈元年八月三。
辛屈将城邑督造巡逻交给阿启、石戊、冰甲。
自己骑着快马抵达林区猎场,准备训练斥候了。
他走后半天,西北方向,一队快马冲用拒马堵住的山口关隘处停下。
为首的土看到了拒马边上的小箭塔,对执勤的族人,大声喊着问:“我是土,要回去,你们知道族长在哪吗?”
“应该在城邑里。”族人们看清是土,就给放行了。
“行!走了!”
土对身边的头马上坐着一个少年说。
少年招了招手,十几个壮汉,骑着马和牛,很快跟着离开。
直到,远远的,就看到昌平邑的规模,以及不断搬动上来搭建的人群而震撼勒住缰绳。
城邑的壕沟前,守在拒马边上亭子的巡逻的阿启,拦住了土他们:“嗯?你回来了?山西怎么样了?”
“全完了!我走了一趟山西,大夏天的遍地都是枯黄。几百个部落在桑干河上打得血流成河,已经开始有部落向东逃亡了!”
土的话让阿启微微皱眉,随后他看向了骑着马的人中,有十二个没见过的男人,他们也没打旗帜和族徽:“这些是?”
土跳下马:“哦,是花熊氏和长辛氏的人。”
“长辛氏!!!”阿启听到这个名字,咬牙切齿,“他们还有脸来找我们?!赶走!”
“……”
马队之中的少年闻言尴尬了几分。
“我认得你,阿启是吧。我要见姚屈。他人呢!”少年的身边中年人闻言厉喝道。
“人不在,滚!”阿启没好气喝道。
中年人却不以为然,冷声道:“呵呵,我姚册倒是开眼了。什么时候有辛氏的族人,能替族长做决断了?”
“你!”阿启被呛了一下,脸色难看。
“大家都消消气!”土赶紧拦着双方愤怒的情绪。
“消个屁的气!当初是他们这群卑劣的叛逃者,差点害得我有辛氏全族覆灭在山西!现在山西旱了,还有个屁的脸,敢来我有辛氏这里露?”
阿启一把抄起长矛,对准了他们愤怒咆哮,终于让年纪大的族人们想起了什么。
长辛氏,不就是当初那群投靠了有戎氏的混蛋吗?
有辛氏本部本来还有七千多人,被赶去山西没几年。
内部分裂了,一批人从了大敌有戎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