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医相:开局和李清照私定终身 第183节

  同样的事情,在开封城各处上演,哪怕是最低一文钱门票,也都上涨到十文钱左右,可见众人对新兴的曲剧是何等的好奇。

  ……………………

  在万众期待下,第二部曲剧《杨门女将》正式开始。

  蹴鞠场内外再一次人山人海,这一次无论是抢到票还是没有抢到票的,皆在期待今日的公演。

  若是这一次公演再次成功,那么李清照开宗立派的地位将会彻底稳固,曲剧将会迎来大量的文人加入,将会引领第三代文学流派。

  “杨家人也来了!”

  忽然,杨家家眷受邀前来,吸引了众人的目光。

  杨家满门忠烈,人丁稀薄,虽然经过数代的繁衍,却依旧难以兴盛,这也是杨家作为将门渐渐衰落的原因。

  李清照决定谱写曲剧歌颂杨家满门忠烈的事迹,杨家欣然而从,极力配合。

  然而当曲剧出来的时候,原本的杨家将竟然变成了杨门女将,这让杨家也是心中七上八下。

  如今此剧第一次公演,杨家受到李清照的邀请,立即前来一探究竟。

  随着时间的流逝,越来越多文坛前辈受邀前来。

  没有受邀的不惜重金买票也要一探究竟,程颐就是其中之一。

  “杨门女将!”

  程颐看着蹴鞠场外高高悬挂的四个大字,不由冷哼一声,如果《杨门女将》胆敢胡编乱造,那就别怪他们联合杨家一齐上告朝廷,彻底让曲剧翻不了身。

  当然程颐还有另有毒计,他自然知道民间相传的杨家和潘家的恩怨并非杜撰,如果《杨门女将》还原当时的恩怨,势必要牵涉到潘美,潘家也不会容的下曲剧。

  “咚咚咚!”

  随着振奋人心的军鼓声响起,剧台拉开序幕。

  曲剧《杨门女将》正式开始。

  “宋辽大战,杨业镇守雁门关打破辽军,威震辽国,辽国忌惮杨业,在设计伏击杨业,力战而亡…………。”

  随着杨门女将背景逐渐展开,杨家北抗辽国,杨家七子,相继而亡战死,唯有六郎杨延昭仅存,留有一子杨宗保,最后在对抗西夏战斗中为国牺牲,杨家只剩下一群老弱妇孺。

  杨家上下看到这一幕,不禁潸然泪下,虽然杨门女将为杜撰,然而杨家男儿接连战死沙场却是千真万确,他们杨家为大宋付出的太多太多了。

  然而接下来的剧情让杨家上下不由眉头一皱,西夏再度入侵,边关告急,大宋危在旦夕,杨家佘老太君和第三代夫人穆桂英决定亲自挂帅,领兵作战,亲自抗击西夏。

  “这怎么可能?大宋哪里有女子出征的事情!”

  看台下,不少文人议论纷纷,大宋虽然被称之为弱宋,然而依旧有一百二十万军队,哪有让女子出征的道理,而且是一群妇孺。

  “而且杨家并无佘老太君和穆桂英,杨业老元帅的夫人姓折,第三代夫人也并非是穆桂英。”一个熟知杨家之人皱眉道。

  众人议论纷纷,一脸不解的看着剧情。

  “我知道了,是谐音字!折老太君的姓氏和佘,乃是谐音不同字。”一个书生恍然大悟道。

  “为何多此一举!”旁人不解问道,既然是谐音,为何要用不同的字。

  文人一脸敬佩道:“因为这部曲剧就是编的,折老太君自然不可能上战场,于是就出现了佘老太君之事,穆桂英同样如此。如此一来,既可以规避不可妄议朝政之令,又可避讳长者。”

  “李大家果然用心良苦!”

  众人纷纷惊叹,如此一来,哪怕曲剧出现差错,也可以对杨家交代。

  (本章完)

  

第二百八十四章 天波府的荣耀

  程颐顿时感到一记重拳打到棉花上,他没有想到李清照竟然如此谨慎,非但完全略过杨家和潘家的恩怨,就连故事也是虚构,就连姓氏也作了同音处理,可谓是滴水不漏。

  “就算做得再真,假的就是假的,虚构之事又岂能让杨家满意。”程颐不由自主耐住兴致,继续看下去。

  杨家上下也忐忑不安,杨家原本认为李清照会将杨家父子的事迹编成曲剧,却没有想到这一次李清照竟然来一个旧瓶装新酒,只是借用杨家的壳,内容则是全面虚构的故事。

  “辕门外那三声炮如同雷震,天波府里走出来我保国臣。”

  然而这一切的质疑,随着李师师所扮演的穆桂英登台,初一开嗓,立即烟消云散。

  “头戴金冠压双鬓,当年的铁甲我又披上了身。帅字旗!飘如云,斗大的穆字震乾坤……………………”

  李师师本就嗓音极佳,再加上穆桂英挂帅本就是历经传承的经典,一经传唱立即技惊四座。

  “这…………。”

  杨家上下不由浑身颤栗,一个个难以置信的看着看台上英姿飒爽的穆桂英。

  杨家上下自然明白,他们的老太君并没有百岁出征,第三代夫人并不是穆桂英,杨家女将也未出征西夏。

  然而剧台上的穆桂英人设,对杨家来说简直是量身打造一般,让她们再也挪不开眼睛。

  “不错!这就是杨家第三代夫人穆桂英!”当代杨家夫人郑重点头道。

  “啊!”

  杨家上下不由傻眼,难以置信的看着老夫人。

  所有人都明白,这曲剧乃是假的,杨家人更是熟知内情,然而杨家当代祖母竟然当众认下此事。

  一旁的程颐皱眉道:“老夫人可要为自己的言行负责!莫要让杨家百年声望,名誉扫地。”

  如果杨家老夫人当众认下穆桂英,那直接为李清照的曲剧证明,理学一脉将无法再攻击这部曲剧。

  杨家众人不由脸色一变,他们自然极为欣赏穆桂英这个角色,然而要是杨家颠倒黑白,承认无中生有的曲剧人物,恐怕对杨家的名声不利。

  杨家老夫人环视四周,毫不犹豫道:“杨大家的曲剧所演,正是杨家主妇世代相传密训:如果大宋有难,我杨家男儿死绝,妇孺上阵,战至最后一人。”

  杨家上下闻言顿时一脸决绝,眼神凝重,仿佛将自己融入曲剧之中,当大宋有难,杨家上下上到百岁老人,下到烧火丫头,皆报效国家。

  程颐不由一震,他终于明白了杨家的意图,如今并非是这部曲剧需要杨家认可,而是杨家需要这部曲剧向朝堂传达天波府的忠心。

  就算杨家否定这部《杨门女将》也不会对曲剧伤筋动骨,因为曲剧还有包青天的故事可以演绎。

  而杨家失去了这部《杨门女将》,则彻底失去了重振家族的希望。

  为了杨家的未来,天波府必须认下这部曲剧,甚至谁敢反对这部曲剧就是天波府的敌人。

  看着如痴如醉的观众,和一脸坚定的杨家众人,程颐顿时感到无力,曲剧所面向的大众乃是九成目不识丁的百姓,他们只在乎曲剧是否精彩,哪里会锱铢必较历史考据。

  “夫子,朝廷那边…………。”一旁的弟子提醒道。

  朝堂同意曲剧扮演皇帝,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就是需要宣扬杨家父子的忠义,而如今李清照竟然偷换概念,将杨家父子改为杨门女将,如此偏离史实,岂能容于朝堂。

  程颐却苦涩的摇了摇头,如果李清照创出曲剧猛然鼓吹杨家父子忠烈,以大宋对武将的提防,说不定还会引起朝廷的忌惮。

  而杨门女将却是杨家父子阵亡之后,杨家妇孺上阵,这既让朝堂放下对天波府的戒心,又显得杨家的忠义更进一步。

  这这个结果无论对杨家,对朝堂都是皆大欢喜的局面,朝堂自然不会反对。

  “这么说,所有人都知道这部曲剧是假的,然而所有人都希望这部曲剧成真。”理学一脉弟子惊呼道。

  程颐苦笑的点了点头。

  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这部曲剧如此邪门,李清照和邪医范正结为夫妻,行事也变得邪门起来。

  不少前来的文坛前辈不由一叹,这部《杨门女将》不管是艺术成就,还是现实意义都达到了顶峰,和第一部《杨贵妃传》相比,可以说更胜一筹。

  第二部曲剧大获成功已成定局。

  很快曲剧《杨门女将》结束。

  一众开封市民络绎不绝的走出蹴鞠场,口中兴高采烈的谈论着曲剧的精彩,惊叹天波府的忠义,还时不时的哼几声经典的曲调。

  至于这段历史是假的,大宋从未有女子从军为将的事情,哪怕有人质疑,也很快淹没在一片叫好之声中。

  看到百姓的反应,李清照露出一丝自傲的神情,第二部曲剧大获成功,足以让她坐稳开宗立派地位。

  至于曲剧是否为第三代文学流派的争议,她相信很快就见分晓。

  当下,随着曲剧《杨门女将》在开封城轮番演出,天波府立即成为开封城的焦点,也许会有人质疑曲剧失实,但是却无人怀疑天波府杨家的忠义。

  “官家有旨,天波府杨家满门忠烈,忠义无双,特封杨老夫人为一品诰命夫人,以示嘉奖!”童贯手捧圣旨,亲临天波府宣旨。

  正如程颐所料,朝廷自然需要正面形象,宣扬武将的忠义,杨家妇孺则是最佳人选。

  “杨家多谢官家恩赏,誓死报效朝廷。”杨老夫人哽咽垂泪道。

  天波府早已经落寞,早已经没有后人担任高官,她这一品诰命自然是得益于《杨门女将》。

  众人见到这一幕,不由倒吸一口凉气,谁也没有想到曲剧的影响力竟然如此之大,竟然直接给天波府挣来一个一品诰命夫人。

  “曲剧!”

  不少文人眼神凝重,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李清照一连两部曲剧获得巨大的成功,足以证明曲剧并非是昙花一现。

  反而有蓬勃的生命力,而历史上有如此多经典的故事可以改编,甚至可以凭空编造曲剧,这让曲剧创作限制大大降低。

  曲剧成为第三代文学流派,已经初步证实,如今正处于大片空白的艺术阶段,成功的机会将大大增加,这让很多原本落魄的文人怦然心动。

  随着《杨门女将》的成功,越来越多的人对曲剧信心十足,纷纷选择加入曲剧。

  曲剧大兴在即!

  (本章完)

  

第二百八十五章 少年赵佶的烦恼

  御街上,锣鼓喧天,

  今日乃是曲剧院开业之日,曲剧不可能一直占用蹴鞠场,经过公输应加班加点的改造,终于以最快的速度完工。

  “李大家来了!”

  曲剧院门口,早就围满了一众热闹的人群,看到李清照到来,不由欢呼道。

  随着曲剧大兴,李清照在文坛的地位也水涨船高。

  经历过千古和诗之后,李清照声名鹊起,被大宋文坛称之为大宋第一才女。

  李清照的文学成就,虽然超越历代才女,然而却不敢说后人无法超越,而如今李清照开宗立派创出曲剧,可以说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别说是天下第一才女,就是才子在李清照面前也黯然失色。

  “公输应幸不辱命,总算不负李大家所托。”公输应朗声道。

  曲剧院虽然用茶楼改造,但是却凝结了当时最先进的工艺,日后曲剧演出将不受天气限制,而且曲剧院乃是封闭空间,利用回声和扩音技术,足以让所有人都清晰听到曲剧。

  “有劳公输大匠了。”李清照感激道,曲剧将会有自己的剧场,有了立足之地。

  “此乃在下应该的,不过曲剧院还没有制作牌匾,还请李大家赐名。”公输应拱手道。

  李清照略微思索道:“医家名医,被称为杏林高手,《新唐书·礼乐志》载:“玄宗既知音律,又酷爱法曲,选坐部伎子弟三百,教于梨园。曲剧院就以梨园为名。”

  李清照也算是半个医家之人,而李师师也是医家护士,而且曲剧第一部戏也是改编于唐玄宗和杨贵妃的爱情,曲剧院以梨园命名,可以说无巧不成书。

  当下,公输应应诺,当下立即制作,很快,梨园牌匾高高挂在曲剧院上方。

  “梨园!好名字!”

首节 上一节 183/346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