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医相:开局和李清照私定终身 第201节

  “臣等赞同范太丞之策。”吕大防最终点头道。

  当下,当朝三大宰相一致赞同范正之策。

  “准!”

  赵煦大手一挥。

  海上丝绸之路正式开启。(本章完)

  

第三百一十一章 童贯下西洋

  “官家英明,一旦海上丝绸之路开通,定然会有源源不断的财源涌入大宋,臣认为此时再配合增发国债之策,如此一来,大宋有充足的财源用来压制辽夏,又不用担心国债暴雷之忧。”范正再次建议道。

  “此策可行!”户部侍郎范纯礼立即赞同道。

  对于户部来说,自然是手中的钱财越多越好,蔡京的增发国债之策饮鸩止渴,有暴雷的风险。

  然而此策却能解大宋的燃眉之急,如今又有了范正的海上丝绸之路的策略,足以解决增发国债的危机。

  “范太丞果然最了解邪方!”

  满朝大臣也纷纷点头,有了增发国债之策可解燃眉之急,又有开辟海上丝绸之路利用商人为大宋输血,可以说完美解决大宋之患。

  而蔡京却脸色难堪,他自认为出了一个良策,却被范正抢去了所有的风头。

  “不好!蔡某中了范正的计!”

  下朝之后,蔡京霍然一震,惊呼道。

  一旁的王棣不解道:“蔡大人何出此言,朝廷不是同意了蔡大人发行国债之策?”

  蔡京冷笑道:“国债之策乃是范正所提,他又岂能不知道增发国债之策。”

  “啊!”

  王棣也是心中一惊,微微点头。

  蔡京咬牙切齿道:“非也,范正非但知道增发国债之策,反而更清楚增发国债之患,所以面对朝中无钱的时候,他才会一言不发。”

  王棣接着道:“所以,当蔡大人提出增发国债之策的时候,范正才能立即指出其中的隐患,并提出解决之道。”

  蔡京冷笑道:“很显然,范正是倾向于商人,医家就开始培养商人,如果范正主动提出增发国债,再提议重用商人,定然会引起朝野非议,而如今其借蔡某之口,提议增发国债,顺势再提出重用商人顺理成章。”

  直到此刻,蔡京这才恍然大悟,无论是祸水东引,还是海上丝绸之路,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求财!而想要求财自然离不开商人。

  而他却想要抢功,最终被范正抓住了机会,成为其洗脱重用商人的骂名垫脚石。

  “邪医范正!”蔡京咬牙切齿道。

  王棣心有余悸的点了点头,他也曾经在范正的邪方下吃了不少亏,对于蔡京的遭遇不由大感同情。

  …………………………

  皇宫之中。

  赵煦和三位宰相并未离开,而是留下范正仔细探讨如何开辟海上丝绸之路之策。

  “此策百利而无一害!”苏颂赞不绝口道。

  增发国债只能解燃眉之急,而且这些钱都是需要还的,更是需要支付不菲的利息,如果一直以债养债,最终只能债台高筑。

  丝绸之路在汉唐之时,已经证明是国力强盛之盛举,如今大宋开辟海上丝绸之路更是顺理成章。

  “范太丞不愧是良医,毒药运用得当亦是良药,在大宋商人乃是毒瘤,而在海外诸国,商人则是大宋聚宝盆。”章惇心情大好,难得的夸赞范正。

  就连吕大防也难得的看范正顺眼,其提议扬大宋国威,极合吕大防的心意。

  “微臣以为,想要开辟海上丝绸之路,则需要效仿当年张骞出使西域之壮举,派出使节乘船出海出使诸国,同时也要避免当年张骞被困匈奴十年的悲剧,臣认为,此次出海的船只以神舟为主,以战舰为辅。”范正正色道。

  “出动战舰?”赵煦眉头一皱道。

  范正郑重点头道:“一来,可以扬大宋国威,让四海臣服,二来可是承载一众水军用于自保,再者我等需要利用海上丝绸之路为大宋赚取钱财,商船所携带的货物那可是滔天的巨财,丝绸之路上的有沙盗,海上自然也有海盗,甚至如此巨财就连一些小国都会眼红,大宋自然要做好防备。”

  章惇点头道:“财帛动人心,据说当年丝绸之路上的沙盗正是西域诸国的军队所假扮,否则哪能屡禁不绝,大宋宝船所携带的财物更是远胜于丝路商队,恐怕定然会有人怦然心动。

  三位宰相皆是老谋深算,自然明白如果没有大宋战舰护航,大宋宝船所携带的货物恐怕将会羊入虎口,别说为大宋源源不断的挣钱,就是宝船恐怕也回不来。

  “不知官家意欲何人为使节出使海外诸国。”苏颂询问道。

  顿时垂拱殿内都陷入了沉默之中,任谁都知道出使海外诸国并非没有,而这一次的意义却不一样,其意义如同当年张骞出使西域一般,注定会名垂青史,自然意义重大。

  “臣认为,此次出使海外诸国极为重要,需要派遣一位得力重臣方可!”吕大防率先提议道。

  此次出使海外诸国的一个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宣扬大宋国威,这等盛誉,自然要派遣一个文臣前往。

  章惇反对道:“臣认为,此次出使海上诸国,控制海上战舰方是重中之重,臣认为使臣当是一个将领,方可胜任。”

  开辟海上丝绸之路最重要的任务就是为大宋开辟财源,战舰负责宣扬国威,震慑诸国,并源源不断的将财物运回大宋,才是重中之重,这个任务自然是将军最为合适。

  “不可,武人率领大军和财物孤悬海外,恐怕不可受制,徒生事端。”吕大防反对道。

  大宋向来崇尚以文制武,根本不放心一个武将带领大军和偌大的财富不受控制。

  苏颂皱眉道:“既然如此,那何不选一个皇室人选出使海外诸国,如此一来,既可以让朝堂放心,又能代表朝廷宣扬国威。”

  章惇和吕大防微微点头,单单从这方面来说,皇室人选的确合适。

  反而范正却苦笑道:“臣反对,打通海上丝绸之路需要常年在海外飘泊,而且大海多风浪,海外诸国情况不明,谁也不能保证万无一失,万一…………。”

  范正的话虽然没有说完,然而三位宰相都清楚其意思,一旦皇室之人出事,或者在海外染病,那他们都难逃其责。

  “文臣、武将、皇室人选皆不合适。”

  一时之间,对于出使海外诸国的人选,众人都陷入了纠结,

  范正抬头看向站在范正身后那身材高大的身影,心中一动道:“臣倒有一个最为合适的人选。”

  赵煦几人顿时抬头看向范正。

  范正看向一旁的童贯,郑重道:“臣认为童贯,童公公乃是出使海外诸国最佳人选。”(本章完)

  

第三百一十二章 童贯的野望

  “童贯!”

  刹那间,整个垂拱殿内所有人都不由一愣,包括童贯自己。

  “范太丞,我………………。”童贯左右看了看,想要为自己辩解。

  范正却起身来到童贯身边,朗声道:“诸位请看童公公,身材高大颇有武将风范,更别说其乃是官家身边的近侍,自然也能代表大宋皇家,更对官家忠心耿耿,掌管如此海外巨财也能让朝堂上下放心。”

  苏颂看了一眼童贯,不由微微颔首。

  开辟海上丝绸之路耗时时间长,海上风波不断,体弱的文臣自然无法胜任,武将虽然身体强壮,但是大宋以文制武,对武将多有不信任,根本不放心一个武将掌控兵权和财源孤悬海外。

  皇室成员自然极为合适,但是海外风险颇高也不合适,而童贯既有武将风范,又是官家身边近侍,精通皇家礼节,更能代表皇威,就比如当年的张骞就是汉武帝身边的郎官,也的确是合适的人选。

  吕大防却眉头一皱道:““用宦官为使臣,难道国家没人了吗?”

  旧党最为重视礼节,吕大防自然看不惯,一介宦官作为使臣出使海外诸国。

  章惇同样点头道:“如果没有合适人选,臣提议翰林学士王棣为使臣,出使海外诸国。”

  出使海外诸国风险的确很大,然而收获同样很大,如果顺利完成,日后必将如同张骞出使西域一般名垂青史,章惇相信,只要放出风声,愿意出使海外诸国的官员大有人在。

  当下,他就想到了郁郁不得志的王棣,一旦王棣出使海外诸国归来,定然可以平步青云。

  新党和旧党当下,不约而同开始反对童贯为使臣,都想推举自己人为使臣。

  童贯见状不由眼神流露出一丝遗憾,大宋的太监并非无所作为,可以为监军成为权倾一时的众臣,其干爹李宪就是手握重权的军中大将。

  童贯当时也有一个机会出人头地,那就是当初范正提议修建平夏城的时候,他可以顺势前往平夏城担任监军,然而当初平夏城九死一生,他并没有力争,最后范正挺身而出,亲自担任监军,从此一战之后,声名鹊起。

  日后童贯懊悔不已,立志日后要抓住机会,暗中研究兵法,准备日后有机会监军之时大展身手。

  然而范正再次提议文武合一,在军中推行将军和监军双长官制度,监军从此以后被文官所掌控,童贯失去了建功立业最后的机会。

  就在童贯心灰意冷之时,范正竟然推举他为使臣,出使海外诸国,这顿时让童贯喜出望外,却没有想到遭到了当朝两位宰相的反对。

  虽然苏颂并没有表态,然而并非医党没有人材,对这个使臣位置不心动,只是碍于范正的面子这才没有反对。

  赵煦也顿时陷入两难之中,一方面是自己的近侍,一方面是两位宰相的反对。

  童贯见状无奈一叹道:“奴才更愿意在官家身边伺候您。”

  童贯最会察言观色,自然明白官家的信任才是他最大的资本,如果强行讨到出使海外诸国的重任,得罪了官家和当朝宰相,恐怕最后也得不偿失。

  赵煦也微微点头,准备日后有机会好好的补偿童贯。

  然而范正却依旧道:“臣还是认为童公公出使海外诸国,乃是最佳人选。”

  童贯不由一震,再一次意外的看着范正,甚至比范正第一次推荐他还要吃惊。

  吕大防狐疑看着童贯和范正,冷笑道:“范太丞如此执意推荐童公公,莫非…………。”

  吕大防此言可谓是杀人诛心,当朝大臣和官家的贴身太监勾结,这要是传出去,定然会引起群臣弹劾。

  就连苏颂等人也不解的看着范正。

  童贯顿时脸色苍白,连忙辩解道:“官家明鉴,奴才绝对没有和范太丞任何交易,再者范太丞提议开辟海上丝绸之路,紧接着就在这里商议出海事宜,在此期间,奴才和范太丞并未有丝毫的交集。”

  赵煦微微点头,转头看向范正道:“范爱卿,你执意推举童贯可还有什么理由?”

  章惇冷哼,今日范正若是解释不清,他定然会弹劾范正私交内宦之罪。

  范正点头道:“臣之所以推举童公公担任使臣,乃是因为童公公相比于其他大臣有一个无法比拟的优势,那就是其乃是太监之身。”

  “太监之身?”

  赵煦不由一愣,这算什么理由,童贯乃是太监乃是人人皆知之事,怎么就成为一个无法比拟的优势了。

  而苏颂心中一动,顿时若有所思。

  范正解释道:“诸位只看到了出使海外的风险和媲美张骞出使西域的荣誉,却没有意识到还有一个危机,那就是人自身的问题。”

  “人自身问题?”

  赵煦大为不解。

  “想要出使海外诸国,短则半年,长则一年,如此漫长时间孤悬海外,据医家研究,会很自然的会产生生理需求。”范正毫不讳言道。

  “生理需求?”

  三位宰相不由脸色古怪的看着范正。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咳!咳!”

  赵煦直接被自己的口水呛到,他早已经大婚,自然知道生理需求是什么,可是范正堂而皇之在朝堂之上谈论此事,却让他猝不及防。

  “而海船之上有一个传统,那就是禁止女人上船。”

  苏颂乃是儒医双修,最理解范正的意思,而且他的祖籍福建,也明白出海的规矩,整个船上没有一个女人,再加上全都是男人,长时间在海上漂泊,生理需求却无法满足。

  如此一来,那就只有两种解决方式,一种是在下船的时候,找当地女人解决,还有一个则是龙阳之好。

首节 上一节 201/346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