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我的计谋模拟器 第28节

  关羽闻言,连忙答道,然后细细陈述了一遍返回涿县之后的事宜,最后将李基提及已代表刘备与刘焉结成政治同盟,并且刘焉将为刘备准备了一系列的钱粮战马之类的事情。

  “既然如此,那为何子坤不归来?”刘备依然紧皱眉头,忧心忡忡地说道。

  “子坤先生言及他此刻离开涿县,恐会让刘焉有所疑虑……”

  关羽答了一句,然后接着说道。

  “再者,既然诸事已定,子坤先生与其随我等在大兴山风餐露宿,不如留于三弟府邸之中暂居等待我等返回。”

  听到这里,刘备脸上紧张的表情这才缓和了下来,说道。

  “如此甚好,云长所思颇对,既然诸事已定,子坤确实留于三弟府邸之中更好。”

  张飞见状,倒是有些不解地问道。“大哥为何不喜刘焉即将所赠的钱粮战马,而独喜子坤先生之安危?”

  “吾若能得子坤相助,区区钱粮战马不过是反掌可得,何足喜之?子坤无碍,备心中欣喜更甚得千军万马也。”

  刘备理所当然地答道。

  这倒是让关羽、张飞有些无从反驳,以着李基之才,确实不是区区的钱粮兵马所能换来的。

  随后,刘备追问道。“云长归来之时,子坤可有什么指教于备乎?”

  关羽略微沉吟了一下组织语言,答道。

  “子坤先生多次提醒,为五万余黄巾众生计着想,务必须全力配合于刘焉后续派出官吏,尽快将黄巾众重新安置返乡恢复春耕。”

  “因此子坤先生建言可借由大哥之影响力,于官吏尚未到来之前,将黄巾众按照各自县乡里村组织妥当。”

  “如此一来,免得那些官吏为确认各自故土都要浪费良久时日,可直接由官吏各自带往乡土即能迅速安置。”

  刘备思考了一阵其中细节诀窍,顿感李基此言大善,实乃老成持重之法。

  同为底层出身,刘备自然是很清楚绝大部分底层官吏都是些什么德行与做派。

  如果刘备一股脑地将那些黄巾众丢给刘焉指派的官吏负责,大抵那些官老爷也就是摆上二三个桌案,让黄巾众自行排着队上前登记。

  且依着那些官老爷的做派,恐也是不急不缓地登记询问,一天下来一张桌案未必能够登记上百来人。

  甚者,有些官老爷,或许会想着趁机从黄巾众身上搜刮些油水也不一定。

  而李基所教之法子,则是完全避免了这些麻烦,让这些黄巾众率先就按照各自的县乡里村一级级地先划分好,届时由官吏们直接率领不同区域的黄巾众返乡即可。

  或许,其中也并非没有漏洞可钻,但无疑是现下最好且最具有效率的方式,可以让返乡安置的黄巾众及时地赶上春耕之大事。

  “子坤若执政一方,也定乃治世良臣也。二弟、三弟,今后伱们可多要寻些机会向子坤请教,但凡学得一二,也是受用无穷也。”

  刘备连声地赞叹着,关羽颇为认可地点了点头,张飞心中不免有些酸意却也没有开口反驳。

  子坤先生,世之罕有大才也。

  这个结论,此刻已经被刘关张兄弟三人彻底认可。

  而刘备此刻心中虽然已经迫不及待地尽快对黄巾众进行划分,但还是耐着性子确认道。

  “云长,那除此之外,子坤可还有什么交代乎?”

  关羽再度回忆了一下,脸色莫名涨红了不少,但也幸好关羽本身就面如重枣,倒也不明显,道。

  “子坤先生,言及大哥可于黄巾众中招募勇力之余,将无家可归的少男少女亦可尽数收下,然后送到子坤先生处。”

  刘备的脚步一顿,问道。“子坤可有说明收下的少男少女是何用意?”

  关羽丹凤眼微眯,躲避着刘备的注视,答道。

  “子坤先生似只是心善,不忍那些少男少女无家可归,又或无法自力更生再度成为流民,孤苦无依。”

  “大哥、二哥,俺大概算了算,黄巾众之中那些少男少女加起来恐怕最少有两千人,这些少男少女恐多数都不具备什么耕作能力,假如长久地养着他们,所消耗的钱粮可不是个小数字啊。”

  张飞开口说道。

  “要不还是派人去问问子坤先生,若仅是心善,届时遣散他们返乡之时,额外补助些粮食就是了。”

  刘备沉思了一下,摆了摆手,说道。

  “还是依照子坤先生所说的做吧,子坤先生既然如此决断,必有他的深意,若是延误了子坤先生的计划,反而不美。”

  作为豪族出身的张飞,相对而言无疑对钱粮之事更为看重敏感一些,提醒道。

  “大哥,可是接下来你还需要招募兵马南下冀州平定黄巾,虽然缴获了黄巾贼的大量钱粮,但也需要精打细算才是。”

  刘备摇了摇头,坚定地开口道。

  “无碍无碍,再者备如今能稍有起势,除却二位义弟相助,子坤亦有莫大之功劳也,莫说是些许钱粮用度,纵是消耗再多,那也是子坤应得的一份。”

  听到这里,张飞也就熄了继续劝说刘备的心思。

  在刘备看来,自己这个小集团如今虽说是以自己为首,但关羽张飞却是最重要的原始股股东,李基同样也是。

  再者李基心怀仁德之心,不忍那些少男少女无法自力更生,刘备心中未尝有种同道中人之感,反而对于李基越发的看重与佩服。

  随即,刘备则是与关羽、张飞各自分派任务。

  最具有亲和力的刘备,亲自去收拢那些已经无家可归且无法自力更生的少男少女;

  关羽则是负责招募黄巾众之中的勇力充当兵源;

  嗓门最大且最具有威胁力的张飞则是念着一个个涿郡下辖的县名,把黄巾众先行依照县的区域区分,然后分别依据乡里村一步步细分下来。

  也幸好刘备通过一粥一肉之恩,收拢了大量黄巾众的人心,并且宣布了准备将他们安置回乡之事。

  因此黄巾众之中虽不时有孩童哭喊之声,但所有黄巾众也懂好坏,尽力地配合刘关张的安排。

  并且亦有许多乡勇之士,深感刘备仁义之恩或在战乱中家中老小已尽去,纷纷响应招募愿意追随于刘备。

  至于那些本已是无家可归的少男少女们,更是对刘备感恩戴恩不已,让刘备这个好蜀黍转悠了一圈之后,身后已经跟了两千余八岁以上且不足十四岁的少男少女们。

  随后,刘备也没有耽搁的意思,深怕李基对于这些少男少女另有大用。

  因此,随着黄巾众的秩序越发安定下来,当即再令关羽第二天清晨就率领五十骑与两百人保护着这些少男少女返回涿县,准备先行将他们安置于涿县郊外张飞的一处桃园之中。

第26章 老实人简雍

  第26章 老实人·简雍

  而在涿县之中的张飞府邸,也并非是所有仆从都被张飞安排加入一开始的义军之中,府邸之中还有几个老仆。

  因此李基住在府邸之中,倒也不需要自行安排自己与燕云十八骑的饭食,反倒是耐心地等待着刘备那边的消息之余,略微总结了一下这几天的兵法心得,就继续专心地读书。

  虽说诸葛亮曾吹牛自夸:为将而不通天文,不识地利,不知奇门,不晓阴阳,不看阵图,不明兵势,是庸才也。

  但李基认为这大抵就是诸葛亮的凡尔赛之言,暗中装杯自己是个全才,李基并不是完全认可诸葛亮的这一番言论。

  毕竟,诸葛亮尽管被后人视为“智慧化身”,但若论统兵战绩,却是七出祁山而功败垂成。

  相对比之下,李基更为推崇的是韩信、白起、霍去病此类在兵法某种领域达到了极致的统帅。

  若论全才,或许韩信、白起、霍去病等人远不如诸葛亮这种六边形战士,但是耐不住他们军事上单项能力突破极限,直接就是横推当世无敌手。

  然而,李基对自己的定位从来就不是单纯的谋士,反而对于各类天文地理、奇门阵图、阴阳八卦、兵法韬略、内政治世等内容都来者不拒。

  只是随着李基粗略地翻了一圈刘关张的藏书,发现涉及奇门阵图、阴阳八卦等等更为玄乎的书籍都没有,这让李基内心不免得有些遗憾。

  不过,李基略微收拾了一下心情,为自己泡上一壶热茶,也便津津有味地细细阅读起来,不时地与部分来自于前世的阅历、眼界、知识等等相互参照对比起来,倒也是感到收获颇丰。

  一种渐渐被知识填满的感觉,让李基莫名地产生了满足且欣喜的感觉。

  当然,李基如此之积极且有动力,其中也未必没有着李基很清楚说不准不久之后,自己就需要用到这些知识的原因所在。

  关乎身家性命,亦关乎前途梦想,自然也就让李基的专注力极高,不自觉地完全沉浸了下去,反倒是感受到了那种被知识一点点填满的快乐。

  忽然,李基听到了一道声音传入耳中。

  “子坤先生好雅兴,大胜而不傲然,反而静得下心神读书。”

  李基略微扭头一看,只见在院子门口处站着一个二十出头,身穿士子服,颌下留有短须,姿态似是颇为洒脱的男子。

  并且,这男子虽高声道了一句,但脚步依然没有踏入这处小院子,保持着对于此刻住在其中的李基最基本的尊重。

  “吾站于此处观子坤先生已有一个时辰矣,子坤先生目不斜视,沉浸于书中,实在令吾佩服有加。”

  李基略一思索,确认记忆之中并没有遇到过这个人。

  “阁下是?”

  李基起身行礼,问道。

  “鄙人简雍,字宪和,乃玄德故交,此前正于幽州游学,得知玄德桃园结义组建义军之事,故以匆匆返回涿县意欲相助一臂之力。”

  简雍连忙回了一礼,开口道。

  顿时,李基的脑海里就浮现了关于简雍的一些印象。

  刘备初期谋士之一,追随一生,无论坎坷兵败始终不离不弃,其人虽不善于兵法韬略,但也是一实干之人,且长于辩论议事,故以名声不大。

  霎时间,李基的眼前一亮,颇为热情地邀请简雍入座,道。

  “原来是玄德故人,请!”

  随后,李基信手以悠然风姿重新泡茶。

  简雍看着李基那似是如艺术一般进行刮沫、搓茶、摇香、入海、蝶舞、展茗、落蝶、归一,神色也不免得渐渐变得郑重了起来。

  看着最后李基送于面前的茶汤,简雍连忙郑重地双手捧起,细细地品了一口,赞叹道。

  “好茶。”

  李基淡然一笑,且还是笑而不语。

  因为,李基自己都不知道这茶好在哪里,这茶叶不过是李基让老仆随手拿的一份茶叶罢了。

  而以着张飞那牛嚼牡丹,嗜酒如命的性子,又怎么会特意收藏些好茶叶呢?

  与其说简雍是懂品茶的,还不如说简雍是被李基那一系列不明觉厉的茶道技艺给镇住了,所以自然就是好茶。

  就算觉得不好喝,那也肯定不是茶的问题,是自己的嘴巴今天状态不太对。

  “请茶。”

  李基则是再度连连给简雍斟茶,热情地邀请简雍细品之。

  简雍也还真是个实在人,一边目不转睛地欣赏着李基那一套茶道动作,一边不断地往着肚子里灌茶,细细地品着这般茶道所泡之茶好在哪里。

  直至简雍后知后觉地灌满了一肚子茶,苦得简雍眉眼之间似乎都有些皱了起来,一副似是苦逼之色,简雍这才忍不住一拱手,直言道。

  “子坤先生之茶道技艺,吾亦是初次见闻,与常见茶道煮茶大为不同,但姿态之典雅韵味似乎相比又胜之多矣,且自成一派,可谓大开眼界也。”

  “区区小道,不足挂齿。”

  李基谦虚地道了一声,倒也不说这是自己曾经为了泡一茶艺社团的学姐,特意苦练过的。

  再怎么说,这也是茶道迭代优化了两千多年的技艺,与如今主流的煮茶茶道相比截然不同,但自然会多出许多难以言喻的韵味所在。

  除此之外,简雍倒也真的厉害。

  这个时期的茶叶与后世炒茶的茶叶有所不同,大多都是烘焙出来的,也就导致苦味要重不少,所以这个时期茶道主流是煮茶的茶汤,还会加上不少类似于盐的调味品去调和味道。

  故以,李基以后世茶道的方式泡出来的茶也是会苦上许多,可简雍灌了一肚子苦茶,硬是一声不吭。

  好汉子!

  是懂得什么叫高雅的事情,怎么能喊苦的。

首节 上一节 28/211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