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鲁荒王:家父明太祖 第161节

  同时还要延请名师、四处游学、读大量的书!

  这都不是家境贫寒的人可以做得到的!

  即便是有出身贫寒者,但他要想改变命运,也得依附于世家大族!

  长久下去,天下的官员都是出身富贵,还有谁愿意为穷人说话?

  到时候朝廷政令所出,皆是有利于富人而害于穷人!

  这大明朝的根不就被他们毁了吗?”

  朱标听到这里,顿觉如醍醐灌顶一般,忍不住道:“父皇说的有理!若是长久下去,不出几世,满朝诸公,可都只会为富者说话了!”

  朱元璋看着朱标,似笑非笑道:“太子说起来你还不如檀儿!

  他虽然也不懂咱!

  但他至少还会觉得咱是认为科举考试只考四书五经不利于国家政务畅通,不利于官员选任!

  你就不同了!

  你居然会觉得,咱竟然会为了区区200万两银子就由得檀儿胡闹了!”

  朱标苦笑一声,道:“儿臣知罪!”

  朱元璋淡淡道:“现在说回银子的事!

  太子,刚才咱也跟你说了!

  咱要是想要钱,很简单!

  在税制上学大宋便是!

  同时,在制度上重视商业,凭咱大明的疆域和百姓!

  几年之内,便可以将财税达到上亿贯的高度!”

  朱标听到这话,忍不住眉头微皱。

  现在大明岁入才1000多万两!

  官员们都过的清苦,朝廷开支也时常捉襟见肘

  那为什么不实行重商的政策呢?

  朱元璋看了眼朱标,笑道:“咱知道你在想什么!

  咱心里也爱钱!有了银子,可以干更多事情!

  可以让百姓过得更好,甚至可以将多出来的银子给官员发薪俸!

  给咱修宫殿,大家穿好的吃好的用好的!

  何乐而不为!”

  朱元璋一边说着,一边道:“但,一旦实行重商,就又会出现一个新的问题!”

  说着。

  朱元璋一字一顿道:“礼崩乐坏!

  在咱的眼中,大明,已经足够富强!再富下去,是要出事的!

  咱盼着,咱这大明,可以世世代代,就这么长久延续下去!

  农民做农民,军人做军人,商人做商人,工匠做工匠!

  大家各司其职,各得其乐。人人虽然辛苦,但都能有饭吃、有衣穿!

  那不是很好吗?咱当年若是能够有饭吃、有衣穿、有地方住!那还至于去造反吗?

  百姓其实是很好满足的,只是现在这个生活状况就足够了。

  所以咱不想要那么多银子,银子一多人心就乱了!

  人人会贪图享乐,奢靡之风,甚至妄图不劳而获!

  这样的天下,岂能长久!”

  朱标听到这话,也跟着点点头。

  “父皇说的是!儿臣常听父皇教导,天下的根本在农,而商不过是末端之事!”

  朱元璋笑道:“说的是!咱自少年起,便历经世间磨难,深知百姓之苦!

  农业乃是国之大本,社稳民安皆赖此而生。

  咱登基之初,即下诏修水利、兴农桑,欲使天下百姓各得其所,衣食无忧!

  咱知道,商业之利,能通国与国之财,活络经济之脉,但若鼓励商业,便容易使人沉迷于暴利之中,遗弃农耕之本!

  若民众皆弃农从商,谁去耕田?粮食何从而来?国家之基何存?”

  朱标道:“重农抑商是国本!动摇不得!”

  朱元璋继续道:“咱不想学大宋!还因为咱大明,实在是开国不易!

  别的朝代,前朝灭亡,便是灭了!

  绝不会再有什么纠葛!

  但这元朝却不同!

  所谓名亡而实存!

  历史上有哪个朝代,虽然丢了都城,号称灭亡了!

  手下却有上百万军队,从几个方向包围我大明?

  更加可恨的是小小倭寇,自洪武初年到如今没有一年消停过!

  甚至,咱还受了奇耻大辱!”

  朱标听到朱元璋这话,心中忍不住想起洪武初年。

  大明受到的耻辱。

  洪武元年,朝廷遣使者布告四方,诸如高丽、安南、暹罗、日本等地,中国已改朝换代。

  各方皆遣使回访,朝拜父皇。

  但唯独日本无人前来,直到问起日方,才被告知,大明使者刚一进入日本境内,便被日本人袭杀,诏书荡然无存。

  洪武二年。

  大明再遣使者杨载、吴文华等前往日本,并命令日本看到诏书,便来朝拜大明,称臣纳贡。

  若是不称臣,则准备好被大明讨伐!

  当时,日本已经分为南北两方。

  接到杨载、吴文华一行人的,是南方的怀良亲王。

  看到诏书,当即命令将明朝使团悉数斩杀,并将杨载、吴文华二人羞辱一番,关押了数月后才驱逐出境!

  如此奇耻大辱,当时让朱元璋暴怒。

  但最终,考虑到大明刚刚建国,还要应对各方战事,再加上元世祖忽必烈,在元朝最鼎盛的时候,派出过两次讨伐日本的大军,都失败了。

  这才忍气吞声,放弃了教训日本。

  朱元璋沉默片刻,道:“区区东瀛,咱早晚让他们血债血偿!”

  随后,朱元璋继续道:“这重商,便少不得与海外贸易!

  到时候,倭寇猖獗,海匪横行!只怕海疆更难收拾!

  沿海诸省皆是财税重地所在,更不能出事!

  所以,这商,咱不重也罢!

  若是将来海晏河清,发展发展倒也无妨!

  但现在的大明,重商实在是要不得!”

  朱标听到这里。

  看着朱元璋高大挺拔的背影。

  心中忽然有些感慨。

  原本觉得自己这些年观政已经颇有且长进,但论及这些帝王之术,要学的,似乎还有很多很多.

  魏国公府。

  徐达此时身体还是很虚弱。

  但在太医的建议下,还是坐在了院子中晒太阳。

  他对面。

  坐着的,便是救命恩人朱檀。

  徐达看着朱檀,笑问道:“不知殿下今日怎么有空,愿意来我府上?”

  朱檀笑道:“没什么!主要是想跟魏国公借几个人!”

  徐达大气地摆摆手,道:“你我之间还谈什么借!尽管带走,不用还!今后便是殿下的人了!”

  朱檀干笑一声,道:“那可不敢当,我是想跟魏国公借二位公子一用!”

  徐达愣了愣,苦笑道:“是我说大话了!他们虽然能借,但还是要还的!不知殿下要他们干什么?”

  朱檀道:“读书,考科举!最好考状元!”

  徐达愣了愣。

  仿佛没听清一般,看向朱檀道:“殿下.你让他们读书考科举?这.是不是找错人了?我长子辉祖、三子膺绪、四子增寿.可都不是什么读书的材料!

  不独我一家如此,各家子弟,皆是如此!自己是武职,后世子嗣也是武职!

  从小便舞枪弄棒,至于读书都是只为识字,可没有深学什么!

  你让他们考科举,那怕不是要10年8年的准备?”

  徐达这话虽然没有明确拒绝朱檀。

  但朱檀也能听得出来。

  借孩子给你用一下倒是没关系。

  但要是想借个10年8年那是想都别想!

  到时候几个孩子前途都被耽误了,算谁的.

  朱檀笑道:“卫国公误会了,首先,本王只跟您借三子、四子!长子毕竟日后要承袭家业,考上这进士也无用!

  对于他们两个,事情就不一样了!

  虽然做武官也是条出路!

  但为什么不多给自己一个选择?

  若是考中进士,在朝堂当中做个文官又何尝不可?”

首节 上一节 161/313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