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鲁荒王:家父明太祖 第94节

  这件事,父皇可是做的极少。

  毕竟,每日批阅奏章、处理政务都忙不过来。

  微服私访可是要浪费不少时间!

  朱标忍不住道:“父皇日理万机,着实辛苦!儿臣不通民情是儿臣之过,微服私访这件事,还是让儿臣自己去吧!”

  朱元璋摇摇头,道:“对咱来说,国家大事自然重要!

  咱这里批的每一封奏章,背后都关系千万臣民,一方安宁!

  但是,教导储君同样是咱的责任!

  咱身上背的是大明江山子民,教导你,就是为了未来的大明江山子民!

  不必多言,无非今晚少睡会!

  咱这么多年,什么苦没吃过?这点事情还是无碍的!”

  朱标心中不愿朱元璋劳累,但也无法阻拦,只得苦笑称是。

  其实。

  朱标也不是完全不知民间疾苦。

  甚至很多时候,他表现的比老朱还要体恤民情,心疼百姓。

  譬如开国初期。

  年仅十五岁的朱标巡察扬州。

  眼看着扬州百姓饥肠辘辘,拦驾乞讨。

  心地慈悲的朱标不忍百姓挨饿自己却无能为力,竟然命令属下拆了马车,当场杀了自己的马,给灾民煮肉吃。

  朱元璋也担心朱标这个储君不接地气,所以还曾命朱标亲赴民间,体验百姓艰难。

  朱标也是深有感触的。

  不过。

  随着国事越来越安定。

  朱标就很少有机会再去民间经历见识了。

  而这一次。

  朱元璋忽然发现,朱标虽然对百姓的贫苦有所了解,认识却并不深刻。

  有些东西。

  他老朱心里明镜一般。

  但朱标却对此表现的十分懵懂。

  朱元璋决定,还是让朱标亲身体验一番,才能真正了解生活在大明这片土地上的百姓的真实情况。

  这比让那些腐儒教导、或者说自己言传身教来的更有意义!

  毕竟,朱标对于朱元璋的意义,远不同于其他儿子。

  朱标生于龙凤元年。

  是朱元璋的第一个儿子。

  在朱元璋还是吴王的时候,便被立为世子,寄予厚望。

  更是在大明建立后,于洪武元年就被立为了太子,正式成为帝国接班人。

  可以说,朱标对朱元璋来说,不仅仅意味着是太子,更是他的儿子。

  从小到大。

  朱元璋都将朱标带在身边,言传身教,精雕细琢。

  指望着他继承大业,成为大明未来的优秀帝王。

  洪武十年的时候,朱元璋曾经向太子朱标放权,让他署理政务。

  当然,老朱贪权的毛病并没有改,最终,请朱标参赞政务变成了朱标听取臣子汇报,最终拍板的还是老朱。

  朱标终其一生,也没有真的做过什么事和决断。

  但朱元璋平日里,还是不会忘了教导朱标。

  一天到晚将他带在身边,无论处理政务,还是与大臣谈话。

  基本上,都要长篇大论地教导朱标一番。

  而这一次。

  朱元璋硬要带朱标去微服私访,便是为了让朱标对民间、对百姓、对阶级有一个更为清醒的认知。

  不是这个天下富庶了,百姓就一定过得好!

  很多国策,也不是减税

  这一点,对于朱标未来会不会被臣子蒙蔽,会不会判断失误,作出什么错误决断,很重要。

  何况。

  朱元璋很久没有去过民间,这一次,也是心中好奇。

  应天府。

  朱元璋和朱标走在街上。

  两人都是一身平民打扮。

  骤然从皇宫大殿的森严紧张中摆脱出来,朱元璋和朱标倒是放松了不少。

  尤其是老朱,更是满脸堆笑,全没了往日的威严,看上去就跟个普通老头差不多。

  身边跟着锦衣卫指挥使蒋瓛,以及数十个便衣锦衣卫,暗暗分布在前后左右。

  蒋瓛身边。

  锦衣卫同知余诚小声道:“大人,这次任务出的也太急了!咱们根本来不及侦查四周!陛下身边可都是真正的老百姓!不是咱们的人伪装的!

  而且,咱们这些人也难面面俱到啊.”

  蒋瓛皱眉道:“这些本官都知道!那能怎么办!陛下要咱们做什么,咱们只管做到最好便是!”

  余诚苦涩道:“太难了大人,我很紧张啊这一次,实在是一点准备都没有!别说陛下真的遇刺了,就算是被惊吓了,咱们是不是都是死罪?”

  蒋瓛低声怒道:“住口!当了这么多年锦衣卫,还不能做到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吗?本官平时都是怎么教导你们的!”

  余诚干笑一声,道:“大人说的是只是属下确实做不到如大人一般淡定.”

  “磨剪子勒,戗菜刀——!”

  蒋瓛眼神一愣。

  “刀?快!保护陛下!”

  余诚看看蒋瓛,结巴道:“大大人,那个是老百姓喊的,是磨剪子菜刀的!”

  蒋瓛擦擦额头冷汗,看了余诚一眼。

  “当锦衣卫,既要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也要保持高度警惕!”

  余诚干笑一声,连连点头,道:“是!是!”

  “卖鱼嘞——!包杀!”

  “杀?保护陛下!”

  说话间,蒋瓛就要抽出手里的刀。

  余诚一把按住。

  “大大人!别紧张!这是卖卖鱼的!”

  蒋瓛怒道:“卖鱼的喊什么杀!一会等陛下走了将他拿下好好审审!今天敢杀鱼,明天就敢欺行霸市,为祸乡里!”

  “是!”

  朱元璋和朱标走在街上,看着满目繁华,倒是轻松自在。

  朱元璋忍不住感慨道:“当年前朝暴政,咱打进应天,那是一片瓦砾,百姓困窘,可没有今日这般繁华景象!”

  朱标笑道:“应天毕竟是天子脚下,首善之区,如此景象,倒也在情理之中!”

  朱元璋点点头。

  自言自语道:“繁华吗?许是繁华的,不过,太子还要看的更仔细些!”

  朱标打量着街上。

  商铺林立,人流如织。

  虽然按照朝廷的规定,商人们只许穿绢和布衣,但即便是如此。

  这些商人也穿出了自己的风格。

  不同于普通人的布衣。

  他们的布衣或绢衣上,都纹绣着繁复精美的图案,设计合身又大方,即便是简简单单一件布衣,也显得价值不菲。

  更有甚者,在他的布衣外套里面,分明是绸缎。

  看着颇有几分古怪。

  应天算得上是整个大明富贵人家最多的地方了。

  街上不时有勋贵、官宦子弟路过。

  骑着高头大马,穿着绫罗绸缎,衣服上绣着金线甚至珍珠,说起来话,也满是傲慢。

  带着与生俱来的优越和桀骜。

  店铺的掌柜和伙计忙前忙后,满脸堆笑。

  朱标看向朱元璋,小声道:“父皇,儿臣看,也没有什么异样!”

  朱元璋笑笑,道:“咱怎么看着,有人面黄肌瘦,坐在路边,只为卖几捆菜?

  你看看街东面,那里还有乞丐!

  你再看看这边,这些小摊贩的衣服上,补丁都破了!衣角都是破烂!你说,他们的衣服穿了多久了?

  太子,咱若是带你去城郊,你信不信,还有更穷的人,甚至他们吃不饱饭,每日都在生死间挣扎!

  这,就是咱治下的大明!

  贫者愈贫,富者愈富!

  即便是咱拼命抑制富商巨户,也无法改变这个事实!”

  朱标看向朱元璋所指。

  这才恍然!

  原来,他看到的盛世繁华之下,贫穷与饥饿都躲在角落!

首节 上一节 94/313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