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直播:从卖公主开始 第91节

  “大力提倡科技发展,以科技来代替民力。”

  “就像天幕上的后世一样。”

  有时候,天幕的存在,本身就是对于古代的一种牵引。

  图穷匕见。

  朝堂上的世家代言人们纷纷明白过来刘备的意思。

  天下一统了,还需要世家放血支持国家。

  一众世家代言人纷纷露出苦涩的笑容。

  没想到啊没想到,刘备竟然这么不好拿捏。

  结果现在看来,刘备并不是一个软柿子。

第96章 不能翻脸二

  他们不是傻子,刘备现在说的话,代表的想法是什么,他们一眼就明白过来。

  无非就是以教化为名义把他们迁往边疆,让他们进行胡汉杂居,于荒野之中建立城池,分散他们的精力。

  然后内部广开教育,刺激百姓的人才成长。

  这样一来,皇帝和世家就是在拼速度。

  世家速度快,率先在荒野之中完成开疆扩土,那必然会拥有一块巨大的基本盘,手中力量会大幅度上升,拥有更好威逼皇帝的实力。

  甚至于,一群世家联手,架空皇帝都有可能。

  而皇帝速度快的话,可以在民间快速收拢到足够的人才,然后统合完大汉的国力。

  到时候可以把世家在边疆的成果收入怀里,把世家继续向外赶,理由也很简单。

  代天子而牧天下。

  这也是世家代言人们纠结的原因。

  因为这是一把双刃剑。

  他们赢了的话,他们这些世家完全可以以手中的势力彻底架空皇帝,把汉室变成他们的模样。

  他们输了的话,那他们的子孙以后就将成为汉室对外扩张的先锋。

  一代又一代的先锋。

  甚至于,称之为鬓狗都可以。

  心情不好的世家再次瞪向贾诩。

  实锤了,肯定是这个老阴比给刘备出的主意。

  人家诸葛亮是谦谦君子,温润如玉,肯定不会阴。

  法正父亲是道德高尚的蜀地大儒,所以法正的人品也可以相信。

  就贾诩,天幕实锤的可以伤天和,但是不能伤文和。

  所以,肯定是他出的坏主意。

  而贾诩则心里苦啊。

  他算是明白了,自己被诸葛亮法正给算计了。

  唯一好的是,刘备挺仁慈,给他了大笔的好处。

  朝堂之上一时间陷入安静。

  谁都不敢说话,做出决定。

  坐在丞相位置上的诸葛亮看到这一幕,微微一笑,眼神看向荀彧。

  感受到目光后,荀彧思索一下后,平静的起身,对皇位上的刘备行礼,侃侃而谈道:“陛下所言甚是。”

  “在这个天下百姓对世家贵族并不信任,而人口又不足以支撑世家外迁的时代,让世家以古之礼仪,行古之职责,正是最好的解决方案。”

  “所以,臣赞同世家外迁边疆,代天子而牧天下,对百姓广开教育,实现圣人口中的文华盛世。”

  荀彧说的慷锵有力,态度明确。

  而在场的世家代言人们则心头巨震。

  不是,你有病吧,干嘛现在就做出决定。

  吐槽还没完,陈群紧接着站出来道:“臣也觉得陛下所言甚好。”

  在场的代言人忍不住集体在心里吐槽道:“你们俩不愧是翁婿。”

  随后诸葛亮带着关羽等人也纷纷站出来表态。

  逼着其他未曾表态的世家同意。

  世家只得无奈跟上。

  按照以前的套路,遇见不好解决的事,一向都是拖过去,拖到想实施的人死掉就好了。

  谁让时间能解决一切问题。

  当然了,如果皇帝太菜,他们甚至会推出来一两个人进行弑帝。

  可惜,刘备是他们杀不了的存在。

  刘备这次统一用的打土豪,分田地行为,给他招揽到太多的民心。

  甚至于可以说一句,刘备出去逛个街,都不用带侍卫。

  为啥?

  因为家家户户都有他的画像。

  拿到土地的百姓对刘备极其崇拜。

  大家认为刘备是救世主。

  如果刘备意外死亡,有人再在民间吼一句的话。

  以这个时代士为知己者死,燕赵大地多义士的民风,所有身上有嫌疑的人,睡觉时最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要不然早晚得被刺杀。

  大家都同意后,诸葛亮迅速拿出一份合理的方案。

  条条框框,大大小小都整理好了。

  朝会散了以后,荀彧找到诸葛亮。

  “你就确定我一定会站出来支持这个计划?”

  诸葛亮闻言笑笑,认真的道:“你因为是保皇党荀文若啊。”

  荀彧叹口气,转身离开。

  他终于明白为何诸葛亮不允许他退休回家了。

  可以说,对方一直在算计着这一天。

  至于陈群紧随其后的支持,荀彧都明白原因。

  首先是陈群本人就很喜欢刘备。

  当年没跟着刘备的原因,是刘备没对他发出招揽,他拉不下脸来。

  其次,陈群的陈家向来很会做人。

  一个能和十常侍打好关系的家族,你觉得他们为人处世如何?

  诸葛亮开始在刘备的武力支持下,在大汉内部进行各种改革。

  晋朝的司马炎对于这次天幕给出的东西,是一点都不敢乱动。

  纨绔子弟也好,迷信也罢,他都无法插手。

  与世家共天下,还不是完整打下天下的他无法对世家出手。

  原本应该混乱的南北朝。

  在经历了之前的各种刺杀后,这个时代的人成功坐下来和百姓谈了谈。

  把该给百姓的权利都给百姓。

  只是随后他们陷入了迷茫阶段。

  接下来该怎么治理?

  继续打仗,不给百姓活路肯定是不行了。

  最后大家东凑凑,西凑凑,凑出一个散装联盟。

  里面有百姓代表,有世家代表,有各个种族的代表。

  然后发出了第一项联盟令,百姓如果认为联盟高层不作为,有权刺杀他们。

  年轻的慕容恪觉得这项联盟令很酷。

  隋朝。

  隋文帝也面临了司马炎的难题。

  但作为比司马炎猛的多,现在还有精力造小孩的隋文帝,选择了怀柔手段。

  隋文帝把世家们召集到了一起,摆烂道:“反正我大隋二世而亡,我正在研究怎么生孩子,培养后代,再加上我没有做对不起百姓的事,你们也造不了反。”

  “所以说,你们要么和我一起摆烂,要么自己改变。”

  行为很流氓。

  让一众世家觉得憋屈不已。

  最后大家只能咬咬牙,选择自己改变。

  天幕都说了他们世家的下场,再不改变还能如何。

  贞观年。

  世家们又一次找上李世民。

  希望他能看在大家那八竿子打不着的亲戚关系上拉一把。

  李世民本想打死他们着,但是想想大唐现在稀缺的人口,只得咬牙道:“让我想想。”

  他太缺人了。

  一个人恨不得掰成八瓣用。

  最后李世民想了想,想出了一个怀柔的办法。

  “给百姓补偿,然后家族内的纨绔子弟,统统剥削家族姓氏,赶出家族,扔入边军之中。”

  “同时,一生的富贵,都需要用来补偿百姓。”

  “我记得天幕说过一次基金会,我们可以尝试成立一个。”

首节 上一节 91/132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