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斗之智近乎妖 第169节

  王双一脸激动,接过书信揣入胸口,对着大营磕了个头,骑上士卒送来的战马,和王飞洛一起向东奔去,消失在风雪中。

  对此,曹仁一无所知,他正端坐中军帐,看着士卒统计的损失,几乎把牙咬碎:

  “三百余军帐被烧,2100人战死,3400人失踪,2600人受伤……速取笔墨,我要上书,请陛下诛王双三族!”

  ****************

  洛阳。

  大魏皇宫。

  一阵清朗的笑声传遍深宫。

  曹丕看着征西大军传回的军报,大笑道:

  “冲破诸葛亮大营,包围上邽困住刘备!好!司马懿、曹仁,果然是朕的福将!”

  “速将此捷报广发朝中。”

  “升曹仁为大司马!封司马懿为安国乡侯!”

  “摆酒菜,朕要庆祝一番!”

  “哈哈哈……”

  ****************

  金城。

  阿斗穿着裘皮大衣,抱着小暖炉,看着屋外的大雪,自语道:“如此大雪,司马懿肯定无法继续进攻了。若是我能神兵天降,应可以打他一个措手不及。”

  雾里内颜控闻言问道:“如此大雪,战马难行,怎么神兵天降?”

第236章 慈眉善目

  阿斗看着积雪,心道:“战马若是在如此厚的雪中长途行军,不仅会冻伤马腿,还很伤马蹄导致战马残疾,而且滑倒、踩空的几率会很大,只能派步兵前往了。

  但金城距离上邽600里,再加上漫山积雪,徒步行军耗时耗力。

  为了防冻,衣物就得加厚,为了过夜御寒,就必须扎营、必须准备足够的薪柴。带着大批辎重上路,行程会更慢!即便赶到上邽也没有多少战力了。

  估计一个半月都不能赶到上邽。而且非战减员也会很严重。

  怪不得古代很少在冬季开战啊,这哪是打仗啊,这是集体荒野求生!”

  他沉沉叹了一声,来回踱步:

  “雪橇和滑雪板应该可以用起来,它们制作简单,操作也不难学,可是现在缺乏拉雪橇的牲口!没有雪橇,辎重就没办法运输……”

  阿斗皱着眉站起身,看着在风中卖力摇曳的枯枝,眼神立刻亮了起来,高声道:

  “内内,速速去研墨,我要画图!”

  ******************

  上邽。

  风雪越来越大,积雪越来越厚,人马难行。两军激战一夜后,都默契地收兵停战。看架势,短期内不会爆发攻城战和袭营战了。

  将士们也得以休息一阵子。

  城内。

  新投降的曹兵住进了暖和的营房,吃上了热腾腾的小米粥,偶尔还能喝到肉粥,想起在城外曹营挨冻的情景,都暗自窃喜:

  “幸亏那夜跟着汉中王进城了,要不现在必定在城外受冻!”

  “汉中王驾到!”

  一声嘹亮的喊声传来,曹兵们立刻涌出营房,在外面的空地上列队,心情紧张地等待敌军主帅……啊不……等待自己主帅视察。

  刘备笑呵呵地走过来,和蔼的眼神扫过所有人,让新兵都感受到自己的目光,站定后,他温声道:

  “小米粥吃得习惯吧?肉粥可合胃口?”

  曹兵小心回答:“回汉中王,俺们可喜欢吃了,每天都吃得饱饱的。”

  “好啊!”刘备笑得很和煦,“在外打仗,只有吃饱了才有劲冲锋杀敌!”

  他边说边往前走,笑着走进营房,忽然被一股臭脚丫子味包裹,几乎把天灵盖熏炸,他皱着眉忍着臭,走到火炕前,给炉子中添了把柴火,笑着问道:

  “这火炕可还暖和?”

  新兵齐声道:“暖!忒暖和了!比毡布帐篷暖和一万倍!”

  “好啊!暖和就好。”刘备下意识在鼻前挥了挥手,接着道:“既然暖和,就要多多洗脚!”

  听到这句话,众人都尬笑起来。

  “这不仅是防止臭味,更是防止瘟疫。”刘备脸上郑重起来,“我儿建业王在医术上颇有建树,且最重视军营卫生,自北伐以来,我军所有将士都要坚持每日洗手洗脚,定期洗衣、晒被褥!这样才能保证大家少生病!”

  曹兵虽然不知道洗手洗衣为何能少得病,但是看着刘备语重心长的面容,听他关心自己饱暖、关心自己身体的话语,看他添柴的动作,心道:

  “传言果然是真的,汉中王是天底下最仁义的!”

  刘备看到他们的表情,脸上的笑容更柔和了,朗声道:

  “你们刚刚入城,对于我军的各项规定不甚清楚,今日开始,孤便让白毦军的精兵手把手教你们,从日常作息、营房卫生,到日常操练和军械维护,再到军营纪律……一样一样学,争取早日融入咱们的大家庭!”

  听到‘咱们’和‘大家庭’这种亲切的话语,曹兵们心里暖暖的,齐声应是。

  刘备笑着点头,转身出了营房,凶猛地呼吸着外界的新鲜空气,好半晌才道:

  “将士们,还是外面的空气好啊!”

  “哈哈哈……”

  曹兵大笑,心里的拘谨一扫而空,眼前的汉中王似乎是自己家中的长辈一般亲切。

  “孤和你们做个约定,五天后,孤再过来视察营房时,你们可不能再用臭脚丫子味招待孤了,好不好?”

  曹兵一齐笑道:“哈哈哈……保证完成任务!”

  看着曹兵真诚且爱戴的目光,刘备会心一笑:

  “阿斗教我的话术很管用嘛,比摔孩子那一招强多了!”

  刘备满面春风地走了,曹兵们目送他离去,然后就见陈到将军迈着虎步走到正中,高声道:

  “我军生活条件好,但是,军规最是严格!违反军规的处罚也最是严厉!”

  “从今日起,你们务必记住这句话:军纪如铁,令行禁止;有令则行,违纪必纠!

  现在,我先给你们讲一下,何谓‘服从命令是天职!’”

  ***************

  城外。

  一众曹军蜷缩在大帐里,虽然有火盆取暖,但寒风从各个缺口涌进来,士卒依旧被冻得哆哆嗦嗦。

  曹仁、司马懿冒着风雪穿行在各个帐篷,一是巡营,二是慰问受冻的士卒。

  “哎,早知道上邽城这么难打,我说什么也得等开春再西进!”

  听着曹仁的抱怨,司马懿笑道:“若不是我们奇袭而来,说不定此时刘备已经回成都睡王妃去了!”

  “也是!”

  曹仁闻言心宽了不少,他抬头看着铮铮作响的旌旗,道:“风越来越大了,一定嘱咐将士们加固帐篷,别被吹跑了!这天寒地冻地,没了帐篷必死无疑!”

  “放心吧,早就加固了!”司马懿打气道,“我们虽然受冻,但是能上山砍柴取暖,城中没有树木,等烧完存货,便只能受冻了!”

  曹仁笑道:“嘿!活该!依我看,这场风雪后,城中必被冻死三成人马!”

  正说着,二人来到虎豹骑的马棚,只见整个马棚都用毡布包裹着,凛冽的东北风被挡住八九成,其内点了七八个篝火,棚内不算太冷。

  司马懿走上前摸了摸战马四肢,道:“好在我们提前做了准备,这些马一定能扛过严寒。”

  曹仁点头,笑道:“相信城中战马会被冻死半数!哈哈哈……”

  *********************

  金城。

  “叮叮……当当……”

  金城内,所有工匠都在赶制新型军械,所有士卒都冒着风雪出城砍伐木材,城中妇人、老人则加紧赶制麻绳和布匹。

  一处作坊内,所有人都在制作长长的雪橇板,其右侧的作坊,所有人都在制作支架木板,更右侧的作坊,则在拼装成品……

  这是阿斗设计的雪橇流水线,工匠们根据他画的图纸,制作不同的零件,最后由专人组装,工作效率非常高。

  当制作出部分双板滑雪板后,阿斗立刻下令挑选士卒出城分组练习,争取早日熟练操控。

  三天后,在全城军民的齐心协力下,流水线造出了三千余副滑雪板和五百余辆雪橇,虽然看上去很是粗糙,但绝对能用。

  雾里内颜控看着一排排的雪橇,不解地问道:“天神,这种车没有轮子,也没有车辕和车衡,不能用马拉,难道是用人拉的?”

  阿斗摇摇头:“不用牲口拉,本王要用风拉!”

第237章 御风而行

  “用风?怎么用?难道天神能把风变成骏马?”两位圣女立时来了兴致。

  阿斗笑道:“没那么复杂!”

  他命士卒将一块早已制作好的帆布按在雪橇上,徐徐展开,寒风一吹,7尺见方的帆布立刻鼓涨起来,在风力的推动下,牵引着雪橇向前滑行。

  雾里外颜控捂着小嘴,惊呼:“寒风一吹,万物凋敝,人们对寒风避之不及,天神竟然能驯服凛冽的风为己用!真是太不可思议了!”

  阿斗笑笑,心道:“原本的历史上,沙俄人莫斯科维金在贝加尔湖,英国人斯科特在南极都曾用过风帆雪橇,但因为风向不稳而行动受限,并没有推广开来。

  但是现在的西北风强劲且稳定,上邽又正好在榆中的东南方,借助风势快速赶路最合适不过!”

  他感受着强劲的冬风,嘴角微微一挑,高声道:“将雪橇搬到城外,本王要亲自试驾!”

  三刻钟后。

  一架雪橇被士卒搬到金城外的雪原上,并装载了一顶帐篷、三捆薪柴和一大包粮食。

  两位圣女坐在薪柴上,阿斗和苏则坐到驾驶位,他定了定神,猛地张开帆布。

  西北风立刻将帆布吹得鼓鼓的,阿斗二人一前一后,手持滑雪手杖向后一戳,雪橇在风和手杖的牵引下,缓缓起步,片刻后便提高了速度。

  “呼呼呼……”

  寒风凛冽,全力吹动着帆布,雪橇在惯性的作用下越来越快,阿斗摆动操纵杆,控制风帆角度以调整方向,苏则在后用手杖辅助,雪橇以一种不可思议的速度在雪原飞驰。

  阿斗回头问道:“如何?”

  苏则大笑道:

  “大王,这雪橇端的神奇,这可比战马强多了!不仅速度比马快,还不颠簸,只要有风就能跑,还不用准备草料!哈哈哈……

  凉州不缺马,更不缺东北风,按这个速度,末将估摸着7天内就能赶到上邽!”

  阿斗笑道:“一架雪橇能坐五六人,一副滑雪板供给一人,再过三天,就能产出6000副滑雪板和一千辆雪橇,这样,我们就能率领万余士卒出征!”

  苏则一脸向往:“我似乎已经看到了曹军见到我们神兵天降的表情!”

首节 上一节 169/435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