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斗之智近乎妖 第182节

  看着两个“惊弓之鸟”,张莺莺甚是怜惜,温声道:

  “两位妹妹不用惊慌,吾已经将你们的事上报给汉中王和吴王妃,为你们请来‘八子’尊号。今后,你们就是建业王的妾室了。”

  两位圣女难以置信地抬头,迟疑道:“八子?”

  “两位妹妹在西凉长大,对皇家王爵妃嫔地位知之甚少。这‘八子’是王爵妾室的称呼,是高祖定下的。八子之上,有王妃、夫人、美人三个尊号,八子之下,有孺子、良人、材人、家人子几个尊号。”

  其实汉代诸侯王还拥有众多的“御婢”,用来日常消遣,张莺莺向吴王妃奏报时,吴王妃的第一反应也是赐予“御婢”称号,但莺莺仁厚,直接请了个“八子”尊号。

  两个圣女虽然不甚明白,但大约知道自己已经成了天神名正言顺的妾室,皆激动不已,对着张莺莺叩拜不止:

  “谢天后赐福!谢天后赐福!”

  张莺莺笑着扶起她们,轻声道:“随我去拜见汉中王和吴王妃吧。”

  ******************

  后将军府。

  黄忠得到黄皓提前传来的消息,不敢怠慢,带着仆从在府门恭迎建业王。

  不长时间,一辆华贵的马车便缓缓驶来,待停稳后,阿斗一步跳下马车,对着黄忠笑道:

  “老将军,本王来讨债了!”

  黄忠毕恭毕敬地拱了拱手:“大王,末将真心不知道欠了什么债,也不知怎么还债。”

  阿斗也不多啰嗦:“你诈死欺骗我父王,没有罪过么?我帮你遮掩,你不得还人情?”

  黄忠哑然:“该还!”

  “那不就得了,黄老将军应该知道,人情债可不好还啊!”

  “但由大王吩咐。”

  “那好。我给你物色了20个美人,你娶回去,生20个大胖小子,长大后入伍建功立业,就还我人情债了!”

  黄忠苦笑:

  “大王,末将只生一子,多年来再无他出,此事,恐怕难以为之。况且老夫年老体衰,已经难以人事。”

  阿斗自信一笑:“放心吧,我已经用仙术给老将军增益体质,定可行事!你就安心耕耘,静等抱儿子吧!”

  话罢,他向后使了一个眼神,黄皓立刻引着美人们进了后将军府。

  黄忠还待去拦:“这使不得!”

  

  图片来自94版《三国演义》

  阿斗笑道:“放心,我已经对外宣称,送你美人是为了延续你之寿命,没人会非议的!”

  话罢,他搀着黄忠就往里走,入府后找了个管事带路,拉着黄忠就往后宅而去。

  “大王,您来我府,应先去正堂品茶,来后宅做甚?”

  “自然是帮你行人事啦!”

  “这……她们都是妙龄女子,怎么能被我这个糟老头子糟蹋!耽误人家终身!”

  阿斗安慰道:

  “她们都是穷苦人家的姑娘,亦或是羌族在外流落的女子,我不买来,她们八成会被卖去为奴为婢,甚至有可能卖去章台,现在入了后将军府,是她们的福泽。”

  黄忠一手搂着一个,高呼:“这使不得!”

  阿斗笑道:“使得!使得!黄老将军使劲就是!”

  黄忠无奈:“那你出去啊。你就这么看?你好意思?”

  阿斗一呆,连忙笑着告罪,走出卧房,屋内又传出黄忠的喊声:“走远些,别偷听。”

  阿斗无奈,只好大声走出几十步,过了会又偷偷摸了回来,侧耳去听,只听里面已经开始啪啪作响,惊道:

  “黄老将军果然老当益壮!我的技能点没白加!”

  此时,另外18个美人都在院中局促不安地站着,听到屋内传来的声音,长舒一口气:“原以为会守活寡,这么看,老爷子还成!”

  阿斗知道不宜偷听,好带着黄皓离府而去。

  ****************

  建业王车驾出了后将军府没走出多远,就被一人拦住去路。

  黄皓怒道:“谁这么不开眼,竟敢拦建业王大驾!”

  “末将张郃!”

  阿斗一听,掀开车帘看过去,心道:“张郃这是来求官的?刘大耳不是许诺他官职了?怎么这么急不可耐地寻我?”

  张郃几步走过去,给阿斗行了个大礼,凑近了小声道:“大王,末将想学外语。”

  “学外语,为何?”

  “末将听闻您给黄老将军送去好些美人,其中就有羌族美女,末将想学学羌人话语,然后请大王也赐我十几个……羌女!”

  阿斗抽抽嘴角,心道:“我勒个去,你这投降得是真彻底,一点不拿自己当外人!张口就要女人!”

第256章 听取汇报

  张郃见阿斗迟迟不说话,急道:“大王到底允不允呀!”

  阿斗看着他急不可耐的样子,心道:“这哥们从出征到现在估计没碰过女人,又经过我三天三夜的故事洗礼,貌似憋不住了。”

  想到这,阿斗道:

  “小皓子,你去找几个会汉话的羌女,教张将军学外语,然后回府上,随便拿我作的三篇诗稿,带着张将军去一趟满香楼,寻秋婉姑娘聊聊天!”

  张郃闻言喜笑颜开:“大王最好了!哈哈哈……”

  话罢,欢欢喜喜地跟着黄皓去了。

  阿斗摸摸鼻子:“坏了,我是不是不应该用金瓶梅和玉蒲团劝降他,他应该不是这个性格啊!”

  ***************

  回到王府,阿斗先放下了官职册封的工作,派人找来杨仪,于书房相见。

  “大王唤我过来,想必是问蒸馏酒厂的事情吧。”

  阿斗点头:“的确是这个事情。说说这一年来,酒厂的情况吧。”

  杨仪知道这是表现自己的大好时机,别人想找建业王表功都没机会,自己却能面对面地吹嘘……啊不……叙述自己的工作成绩,这时候不使劲露脸,什么时候露脸?

  他清了清嗓子,朗声道:

  “自法大人将酒厂分给属下管辖,属下便尽心竭力,一头扎进发展蒸馏酒业的工作中去,日日钻研蒸馏技术,夜夜研究营销策略,一年来吃住都在酒厂,十过家门而不入,连身怀六甲的小妾都没时间照看……”

  “停!”

  阿斗打断他:“别说没用的,说具体数据!”

  杨仪一愣,刚要换个措辞表功,就见阿斗突然开口:“等等……你一年都没回家?”

  “对!属下一心扑在酒厂和尚书的工作上……”

  “你小妾身怀六甲?”

  杨仪抱拳:“说来惭愧,属下为了工作,实在是忽略了家人!”

  阿斗露出一副怜惜的表情,立刻转移话题:“还是说说酒厂发展的具体数据吧。”

  杨仪一头雾水,接着道:

  “好的,自属下接手酒厂,已经在成都开了两家工厂,6家店面,还在汉嘉、武阳、梓潼、广汉、安汉、阆中、奉节等十四城开了分厂。南郑、涪陵、江州、江阳四城的分厂也已经开始建造。”

  杨仪说完,见阿斗面无表情,继续道:

  “这一年里,蒸馏酒厂的收益不仅填平了开建新厂的花销,缴纳税赋50万钱,还有160万钱的盈余。”

  阿斗点头:“蒸馏酒销路这么好,这一年消耗的粮食也很多,对市面上的粮价有无影响。”

  杨仪闻言眼前一亮,心道:“建业王如此问,就涉及我尚书一职的工作的,此时正是我表现能力的时刻。”

  他沉声道:

  “回禀大王,由于蒸粪法和曲辕犁的推广,益州的屯田产量上涨了4成,而且,军屯大力开垦荒地、收没反叛世家田产,州府控制的屯田比之前翻了一番。

  虽然北伐消耗了部分粮草,但益州粮仓依旧充盈!因此,酿酒没有造成粮食稀缺,更没有引起粮价的大幅波动。”

  阿斗闻言点头,心道:“曲辕犁的效益更多表现在提高耕作效率,提高产量的应该是蒸粪法和我的种植加成。”

  杨仪见阿斗微微点头,陷入深思,立刻补充道:

  “大王,新建的酒厂明年就能全部投入生产,利润只会更大,仅仅酒水的收益,就足矣支撑南征和北伐的军费!”

  阿斗嘴角微微扬起:

  “杨尚书不仅将酒厂管理得蒸蒸日上,对财税、民生和军事也很有远见,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

  杨仪闻言激动地抱拳:“属下愿贡献出毕生所学,助大王匡扶汉室!”

  阿斗郑重点头:“你办事,我放心。”

  ************

  杨仪欢喜地走了,益州前部司马费诗由内侍引着来到书房,上来就给阿斗行大礼。

  “费司马请起!”阿斗搀他起来,“前日汝直言劝谏,帮吾父挡住不义之事,辛苦了。”

  “属下身为汉臣,又得大王指点,直言劝谏是本分。”

  “费司马耿直敢言,无视功名利禄,本王甚是欣慰。”

  费诗一听,心道:“我是耿直不假,但不是无视功名啊,您可别因此不给我官做呀!”

  他连忙道:

  “属下视功名如粪土,但依旧愿意挤身朝堂,为大王出谋划策,辅佐两位大王匡扶汉室。”

  阿斗闻言暗道:“你看看这觉悟,要官都这么委婉。”

  他温声道:“本王深知费司马之志。今后朝堂定有你一席之地。”

  费诗闻言,放下心来,问道:“不知大王唤我来有何吩咐?”

  “本王听闻军师将军命你掌管精盐炼制之事,如今已有近一年的时间,特询问进展。”

  费诗闻言心下大喜,忙道:

  “属下自今年春接手精盐炼制事宜,兢兢翼翼,在人事上大胆启用民间工匠,不断扩充技术人员,极大地充实了生产一线的技工需求;

  在技术层面,属下进一步开发地火的应用,并用大王您研制的滑轮组和杠杠,提高井盐的抽取效率,极大提高了精盐炼制效能;

  在生产上大力推动厂房建设,在益州各郡建成精盐工厂9家,均已实现量产,精盐覆盖面遍及巴蜀诸城,并向汉中、雍凉扩展;

  在效益上,不仅将盐价压到每斤20钱,极大减轻了基层百姓的生活负担,提高了生活质量,还实现税赋收益110万钱,直接利润200万钱。”

  阿斗听得一愣一愣的,只感觉自己穿越到了新闻联播,听了篇局里局气的新闻报道,他凝神看着费诗,问道:

  “说完了?”

首节 上一节 182/435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