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斗之智近乎妖 第274节

  韩当一脸悲愤,额头青筋直跳,想骂些什么,但是觉得喉咙被什么堵住,始终发不出声音,跪在地上,用仇恨的眼神看向城头和身前的许褚。

  武六栖一把将陆逊拎起来,翻过来扔在地上,免得他窒息而死,随即抱拳道:

  “将军,我这就去召集东吴将领!”

  许褚点头:“去吧。做事仔细些!”

  韩当闻言一惊:“你们要干什么?”

  武六栖笑道:“自然是传达韩将军的命令,要他们听命交出兵权,然后回东吴养老喽!”

  话罢,他眼疾手快的给韩当嘴里塞了一块破布,低声道:“别叫,叫也没用,跟着我们将军,吃香的,喝辣的!”

  两刻钟后。

  许褚拿着一箱子虎符和令节,满意的笑了,道:“送韩将军上路。”

第379章 韩当谋划

  长江。

  一支船队连夜向东行去,船上,千余东吴兵护送着孙权的尸首,顺流而下。

  船舱中。

  武六栖设宴招待韩当和一众东吴高级将领。

  气氛有些沉闷、悲愤,故而没人动筷子,皆闷头喝酒。

  武六栖叹气道:

  “事已至此,诸位将军就别难过了。待来日吴王世子回到建业,你们好生辅佐便是!”

  韩当面无表情:“曹……皇上,会放世子回建业么?”

  “为何不放?吴王为国捐躯,朝廷还能夺了他家业和爵位?”

  听他如此说,韩当冷笑,端起酒杯,狠狠灌了一口,喝道:“你说的又不算。”

  武六栖笑笑,并不反驳,自顾自饮酒。

  众将心事沉重,借酒消愁,不多时都有些醉,有人开始抹眼泪,有人将仇恨的目光投向武六栖。

  “别这么看着我。”武六栖苦笑,“我就是追击的,谁知道法正杀伐气这么重!”

  韩当猛灌了半壶酒,死死盯着武六栖,吼道:“将来,我定杀法正全家!”

  武六栖表情很不自然,摇摇晃晃地起身,告罪道:“本将坐不惯船,稍一饮酒,已然晕眩,告退了……”

  话罢,他不顾众人冷冷的态度,自顾自走了。

  待他走后,一个武将愤恨地骂道:“无耻小人,斩了吴王,竟然栽赃给法正,还假惺惺地护送吴王回建业!”

  韩当一惊,喝问:“你说什么?谁斩了吴王?”

  “自然就是这个武六栖!当时我离得虽远,但是真切地看到了他挥刀砍下吴王头颅!”

  “嘭!”

  韩当猛地砸向桌案,骂道:“无耻!”

  “将军,我们这就去杀了他吧!”

  韩当摇头:“现在就杀了他?太便宜了!明天不是先去江夏驻扎一夜吗?我要在那里动手!”

  “什么,你要将文聘一起杀了?”

  “如果可以,我准备拿下江夏城!”

  话落,船舱中鸦雀无声。

  半晌,才有人道:“将军,请您布置具体任务!”

  船舱外,武六栖嘴角高高勾起,眼里闪着光芒:

  “甚好!甚好!”

  他看向东方,心道:“廖化应该也快到江夏了吧!”

  *************

  长安。

  阿斗坐在地图前,拿着法正的密信看了良久,苦笑道:

  “曹操说他‘收奸雄略尽,独不得法正’,显然是把法正归到了奸雄类别里。如今看他计谋,果然当得起曹操的赞赏。”

  他掰着手指头算到:“这是一石几鸟了?”

  这时,关凤走过来,柔声道:“夫君,一世一鸟就够了。快来,我们五姐妹都等着你呢!”

  阿斗闻言笑道:“看来,你们是需要怀个孩子了!”

  翌日。

  天际薄雾蒙蒙,水气弥漫,东方五日齐出,上演了一场‘幻日’奇观。

  阿斗完成晨练,收了钢枪,换了一身便服,道:“小皓子,马车准备好了吗?”

  黄皓赶紧上前道:“准备好了,吃了早饭就东行。”

  阿斗点头:“速去备饭吧。”

  黄皓匆匆而去,片刻后又返身跑了回来。

  “还有事么?”

  “小的没事,李州牧似乎有事,他还带了一个年轻人。”

  “李严来了?让他进来吧,多备两双筷子。”

  “喏。”

  【一小章,补补今天的字数。】

第380章 紧急军情

  一刻钟后。

  三碗清粥,三碟咸菜,三盘豆腐,三篮油条,被仆从端到房间。

  李严紧随而至,向阿斗行礼。他身后跟着一个年轻人,面色清秀,五官俊朗,也跟着行礼。

  阿斗招手:“坐下吧,一同吃点早餐。这油条是本王近期琢磨出来的,很有些滋味。”

  李严谢过,领着年轻人坐下,抄起油条就放入嘴里。那年轻人却有些拘谨,并未动筷子。

  “没想到大王还精通烹饪,这油条,当真好吃!”

  阿斗喝了口粥,缓缓放下碗,对那年轻人道:“你也吃啊!”

  李严似乎这才想起来,赶紧介绍道:

  “这是属下族弟,粗懂些文墨,胡乱练了些武艺,想请大王考校考校,今后能做些什么。”

  阿斗一听就知道李严的意思,慢条斯理地吃了根油条,问道:

  “叫什么名字?”

  年轻人赶紧拱手回答:“学生李靖,字宗文。”

  “嗯。既然粗懂些文墨,那你说说何谓国家,何谓百姓。”

  李宗文没想到刘禅直接问到了如此高度,略一思索,借古人的话回道:

  “民无不为本也,国以民为本,君以民为本,吏以民为本。”

  “嗯,继续。”

  “争天下者,必先争人,君以民存,亦以民亡,故应之以人事,顺之以天理,此为善国者。”

  阿斗点头,他听得出,李宗文这几句话,说了《战国策》《庄子·天运》《新书·大政》《礼记》四本书里的内容。

  他余光扫了一眼李严,又问李宗文:“你觉得,把匈奴人安置到关中,妥不妥?”

  这又是一个有关‘文墨’又脱离‘文墨’的问题,李宗文想了想道:

  “秦人、齐人、巴人,皆是汉人。胡人、羌人、蛮人亦是汉人。只要朝廷有需要,去哪里安置都是合理的。”

  阿斗笑了笑,转头看向李严:“你教了他不少啊。”

  李严赶紧拱手道:“这孩子平时问得多,属下便说的多。”

  阿斗不置可否。

  明明是李严将阿斗的一贯的施政方略教给了李宗文,以便他能出彩,此时却说是李宗文自己求教的,填鸭瞬间成了进取。

  “行吧。”阿斗沉声道,“既然如此,你背一背《白虎通义》和史记吧。”

  李宗文正襟危坐,开始背诵,阿斗和李严一边吃饭一边听,似乎把他当成了背景音乐。

  李严听他背得行云流水,满脸笑意。

  阿斗也暗暗点头,心道:“倒也是个有才华的。”

  他喝完最后一口粥,抬手打断了背诵,问道:“你学了什么武器?”

  李宗文谨慎地道:“学过点儿枪法,也懂些拳脚,曾经骑过马。”

  这时,黄皓进来行礼道:“大王,准备妥当了。”

  阿斗起身:“李宗文,随我去潼关吧。”

  李宗文一愣,旋即大喜:“谢大王。”

  “别急着谢,你若要为官,终究是要科举才成。不过,我可以先收你为徒,亲自教导几年。”

  李严闻言大喜,这远远超过了自己的期望,赶紧下拜感谢。

  阿斗让他起来,缓声道:“下不为例。”

  顿了顿,又道:“以后若有才俊要出仕,先安心准备科举考试。”

  李严点头称是。

  他自然知道即将推行的科举考试是什么,但是,朝廷给科举分配了名额,寒门族人和庶民子弟的占比较高,大族子弟的名额少的可怜。

  因此,他才舍脸带着族弟上门推荐。

  他躬身送阿斗上了马车,目送马车走远,心道:

  “看了,得给族里说一声,该分家的尽量分家,要不族中后人出仕的难度有些大。”

  **********

  南乡城北20里。

  刘协看着远去的军队,疑惑道:“他们怎么突然离去了?关中缺人吗?”

  曹节皱眉问道:“曹擎,发生了什么,为何只有30多人护送我们?”

首节 上一节 274/435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