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之乱臣贼子 第27节

  “事君以诚,属下倒是很欣赏此人。”李儒从一边走了出来,轻笑道:“属下曾听说了,他在战场上告诉曹贼,让他不要追击了,前方有丞相设下的埋伏,曹贼不听,果然中计,差点被秦寿所斩。”

  “曹贼阴险狡诈,哪里听这些,看见秦宜禄身边只有数千人马,恨不得将其围歼,却不曾想到老夫真的埋下了伏兵。这个宜禄啊!还是太老实了。”董卓也摇摇头。

  “是啊!他居然来找丞相要人。”李儒摇摇头。、

  董卓手下的人,恨不得自己军中都是自己的人,方便自己掌握大军,再看看秦寿麾下,你给什么,他接什么。

  洛阳残破,没有任何油水,董卓军中无人愿意前往,一道命令下去,秦寿毫不犹豫的领命前往。

  这比其他人要好的多。

  董卓现在已经不相信关东人了,尤其是那些党人。

  反倒是秦寿这样,有什么说什么,和那些党人不同,对方说话总是云遮雾绕,说出来的话,都是让人听不懂的。

  这才是董卓相信秦寿的主要原因。

  秦寿出了府邸,想了想,领着亲兵来到钟氏府邸。

  虽然关中残破,但对于一些名门大族来说,找上一个府邸还是很轻松的。

  现在钟氏府邸做主的是黄门侍郎钟繇,出身颍川钟氏,名门大族,在历史上,此人文武双全,坐镇关中,帮助曹操稳定西北,对曹魏有大功,后来更是配享太庙,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秦寿对自己能不能请此人出山,并没有把握。

  正厅内,钟繇一边逗弄着长子,一边和自己的弟弟钟演说话,听说骁骑将军求见,心中很是惊讶。

  “兄长,不过是董贼手下,不见也罢!”钟演言语之中难掩不屑之色。

  身为颍川世家,他是有这个资格蔑视秦寿的,哪怕对方现在是河南尹、司隶校尉。

  “还是见见罢!”钟繇摇摇头,说道:“这秦宜禄和其他人不一样,洛阳百姓千里迁徙,伤亡甚少,此人居功甚伟,现在的洛阳百姓对其无不歌功颂德。”

  “不过是一丘之貉而已。”钟演摇摇头,将正在玩耍的钟毓抱起,去了偏厅。

  钟繇却是正了正衣袍,亲自出门迎接。

  “下官钟繇,见过校尉。”

  钟繇看见秦寿,心中也是称赞对方生了一副好相貌,难怪能被蔡邕看中,以女妻之。

  “秦某冒昧来访,还请先生恕罪。”

  秦寿并没有因为对方的官职低微,而有丝毫的怠慢,对方是名士,是一个有才能的人,甚至执礼甚恭。

  “将军过谦了,将军,请。”

  钟繇面色平静,没有丝毫的喜悦,到底是一个能人,泰山崩而面不改色。

  秦寿见状,心中顿时叹了一口气。越是如此,越是不好对付。

  跟着钟繇进了大厅,双方分宾主跪坐下来。

  “不知道将军今日前来,有何指教?”

  钟繇询问道。

  “某要重建东都,手中无人,特来请先生出山相助。”秦寿也不隐瞒,说道:“丞相焚烧东都,古都成为废墟;邙山之上,帝陵遭毁,大汉尊严践踏在地,秦某想重建东都,延续大汉辉煌。”

  钟繇听了心中一阵颤抖,他猜到秦寿想请自己出山相助,但没想到秦寿居然说出这样的言语来。

  “丞相麾下人才济济,下官才疏学浅,恐会坏了将军大事。”不管怎么样,钟繇还是先行拒绝了再说。

  “秦某请先生前往洛阳,固然是想请先生出力,实际上也是救先生性命,先生聪慧,想必看出了眼下的局势,过刚则易折,丞相治军尚可,治国却不行,两年内,关中必定生乱。那个时候,先生当何处何从,陛下当何去何从?”

  “某欲重建东都,实际上,也是想有朝一日能还帝于东都。”

  秦寿言语之中,显得十分真诚。

  “果真如此?”

  钟繇失声惊呼道。

第47章 荀攸

  秦寿的话让钟繇感到震惊。

  虽然长安也是京师,但是比不得洛阳,钟繇出身颍川,自然是希望建都洛阳,而不是长安,尤其是现在更是如此。

  没想到,身为董卓的部将,秦寿居然想还都于洛阳,这是什么意思?

  “长安虽然很安全,但却并非吾故乡,而且,陛下也不喜欢长安,这里太压抑了。”

  秦寿若有所指的说道。

  钟繇深深的望了秦寿一眼,像他这样睿智的人,如何看不出,秦寿和董卓是不一样的。

  “下官听说,将军麾下有贾文和,何必来找下官呢?”

  钟繇迟疑了片刻。

  “天下大乱,我欲平定天下,除掉兵事之外,尚有许多事情需要大贤相助。这贤者自然是越多越好。”

  “我欲建内阁,分设七司,吏、礼、户、刑、兵、工、商,请贤达出山相助,若元常愿意,可以为户司之主;其中礼司之主为我岳父蔡邕;兵司之主为贾文和。先生若是有其他好友,可以推荐与我。”

  秦寿显得真诚。

  钟繇听的却是连连点头,眼前的年轻人并非一个简单的武夫,恐怕在很早的时候,就对自己治下的情况做了安排。

  从设七司,到邀请人员,就知道对方花了一番心事。和董卓麾下的人是截然不同的。

  再加上对方的勇猛,或许还真的有可能成事。

  对方的意思很简单,以后秦寿麾下,将由七人做主,秦寿只管行军打仗。

  七人相互制衡,相互团结。政治手腕之傲高,让人惊艳。

  充满着诱惑力。

  “丞相让我华雄麾下兵马,坐拥八关之固,守住洛阳,虎视关东,监视关中,在必要时候,迎帝于洛阳,先生以为如何?”

  秦寿又说道。

  钟繇知道,这个必要的时候就是董卓死的时候,只是他为何这般确定董卓必死。

  “将军,此事关系重大,下官还要好生思考一番,才能答复将军。”

  钟繇沉吟了片刻,并没有当场拒绝对方,也没有当场答应对方,毕竟,此事关系到钟氏的未来,钟繇不得不小心谨慎。

  秦寿也没有失望,有才能的人,都是如此,想要一口气说服对方,凭借现在的秦寿而言,还是不可能实现的。

  “那是自然,某真心希望,能与先生一起复我大汉荣光。”

  说着就朝钟繇一拜,态度十分诚恳。

  “某自会认真考虑的。”钟繇也还了一礼,然后亲自将秦寿送了出去。

  “兄长,准备跟随秦宜禄前往洛阳?”回到大厅,就见钟演走了出来。

  “你认为此人如何?”钟繇询问道。

  “此人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钟演又说道:“待人赤诚,礼贤下士,是明主。只是这声望?”

  不仅仅是声望,还有门第。

  看看袁绍,四世三公,就是曹操,也是太尉之子,再看看秦寿,只是小吏而已。

  “高祖也不过一亭长而已。”钟繇却摇头说道:“仲常,秦寿已经不是一般的寒门了,他手中有四万大军,乱世之中,什么最重要,是兵马。”

  “骁骑将军是一个聪明人,他知道自己要什么,洛阳虽然残破,谁去都不行,但骁骑将军前往却可以,他救了不少洛阳人啊!这是他的聪明之处。”

  钟演听了双眼一亮。

  “此人和董卓是不一样的,也走不到一起。”钟繇叹息道:“此人心中有汉室啊!”

  钟演听了顿时明白了,想要光复汉室,现在只能依靠秦寿,此人占据洛阳,要兵有兵,要人有人,要粮有粮,不指望此人,还能指望谁呢?

  “兄长决定跟他前往洛阳?”钟演顿时明白钟繇的选择。

  “不仅仅我要去,你也要去。”钟繇幽幽的说道:“既然已经决定,那就将宝押在他身上,要兵有兵,要人有人,此人勇猛无双,加上我们的相助,不会不成功的。”

  家国家国,钟繇也要为钟氏考虑,目前而言,跟在秦寿身后,比跟在董卓身边要好。

  这些聪明人实际上,早就看出来了,汉室倾颓,已经到了生死关头,能扶则扶,不能扶那就找明主。

  似乎,除掉家世之外,秦寿还可以。

  “在离开之前,我还要替他找一个人,原本是我要完成的事情,现在只能去找另外一个人了。”钟繇目光闪烁。

  钟演想了想,也说道:“似乎此事只有他能成功了。”

  钟繇收拾一番之后,就来到荀攸府邸。

  “元常,你是来做说客的?”荀攸看见钟繇前来,立刻将其迎入府内,笑呵呵的说道:“汝主,某刚刚送走。”

  “公达如何得知我已经投靠骁骑将军?”钟繇很惊讶。

  “他说的一切,我很心动,相信我是如此,元常肯定也是如此。”荀攸正容道:“只是我并未当场表态。”

  “我也没有当场表态,但看见公达的模样,我就知道,我可以安心前往洛阳了。”钟繇见状顿时松了一口气。

  “伱还有谋划?”荀攸目光闪烁,顿时说道:“你是担心关中之事?”

  “正是。”钟繇正容道:“主公欲还帝于东都,长安城缺少人配合。若是交个其他人,我放心。”

  “论理政,我不如你,论计谋,你不如我,我留在长安城更合适。”荀攸也是一个坚定之人,既然决定了归顺秦寿,自然为秦寿考虑。

  “不错。”钟繇正容道:“主公和贾文和认为,两年后,董贼必定败亡,这个时候,就是我们的机会,那个时候,东都也已经恢复。”

  “挟天子以令诸侯。”

  荀攸忽然幽幽的说道。

  钟繇深深的看了荀攸一眼,这个家伙固果然是一个胆大的家伙,张口就是大逆不道的话,不过钟繇并没有说什么。

  忠于汉室自然是一个方面,但首先他要考虑的是钟氏的情况。

  “如此恐怕需要公达在关中呆上一段时间了。”钟繇顿时放下心来。

  “一起为了主公的大业而已。”

  荀攸不在意的说道。

  关中虽然混乱,但奈何不得自己。

第48章 洞房花烛

  秦寿的大婚规模很大,一个是董卓的心腹大将,一个是闻名天下的蔡邕之女,更不要说秦寿的官职了。

  河南尹兼司隶校尉,加上骁骑将军,都不是一般人能够做到的。

  朝中大臣纷纷前来,不看董卓的面子,也看蔡邕的面子。

  这些人脸上虽然堆满了笑容,口中多是祝福之语,但心里面是怎么想的就不知道了。

  尤其是王允,看着对方满脸笑容的模样,实际上,目光之中,却充斥着杀机。

  看着对方满脸不甘的样子,秦寿就想笑。

  “王司徒,听说王大人府上有一女子来自宫中,似乎有些不妥啊!这宫女若是没有陛下的旨意,是不能出宫的。”

首节 上一节 27/90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