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之乱臣贼子 第35节

  “奉孝,虽然朱儁被押解到长安,但毕竟还没有到长安。”钟繇劝说道。

  “元常,骁骑将军只要还在董卓麾下,必定会被他人诟病。”郭嘉劝说道:“当今天下,是世家的天下,骁骑将军出身寒门,现在还在为董卓效力,元常,这可不是一件好事啊!”

  钟繇点点头。

  这也是他担心的问题。

  “我学业未成,还需要游学四方。原本是想见你的,现在你来了,我也放心了。可以安心告辞了。”郭嘉轻笑道。

  “奉孝,不如再等等,主公很快就会回来的,到时候,再和你聊聊,我保证,朱老将军绝对会平安无事的。”钟繇知道郭嘉这个时候离开,想要再回来,几乎是不可能的了。

  郭嘉点点头,也说道:“元常,见与不见又有什么区别呢?告辞了。”

  说着身边随从转身离去。

  “他并不认为主公能够夺取天下。”身后传来贾诩幽幽的声音。

  “错,因为有伱在。”钟繇却摇摇头,幽幽的说道:“一山难容二虎,主公对你言听计从,奉孝来了,位于你下,他是一个心高气傲之人。”

  任何一个势力,都是有首席军师,历史上曹操手下的郭嘉,孙权麾下周瑜,刘备的诸葛亮,都是如此。

  贾诩智谋超群,丝毫不下郭嘉,但进入曹操麾下后,很少为曹操出谋,显得很低调,除掉他的为人之外,更多的是,不想抢别人的风头。

  这个人就是郭嘉。

  眼前的骁骑军也是如此。

  郭嘉加入秦寿麾下之后,只能是位列贾诩之后。

  才能越高的人,越不想成为第二个人。甚至聪明如庞统私下里对诸葛亮也是不服气的,所以他拒绝了诸葛亮的建议,最后他死了。

  郭嘉这些天在洛阳,深深的了解了骁骑军的构成,政事上有钟繇,军事上有贾诩。实际上,他早有离去之心。

  贾诩听了只是微微一笑,并没有说什么。

  钟繇说的这种情况是存在的,但贾诩认为,这并不是主要的原因,只是他不好说出来而已。

  “朱老将军被送到长安,是先生出的主意?”钟繇心里面还是有些不满的。

  “朱儁留在洛阳,杀也杀不了,用也用不了,这个麻烦还不如送到长安去,交给董卓处理。董卓还会想到主公的忠诚。”贾诩摇摇头。

  他知道秦寿想将朱儁留在洛阳的意义,就是想将朱儁收为己用,但这是不可能的事情,甚至还会因此而惹恼董卓,引起董卓的怀疑。

  既然如此,还不如送到长安去,是杀是用,都是董卓说了算,日后若是有天大的麻烦,天大的罪名,也是由董卓来顶着,和秦寿一点关系都没有。

  “虽然如此,但世人在咒骂主公的同时,也会将罪名推给主公的。”钟繇有些的担心。

  “元常,董卓并不信任主公,数万大军掌握在主公手中,主公稍微有点动作,董卓立刻就知道,主公麾下可多是西凉兵马啊!”贾诩摇头说道。

  钟繇听了只能化成了一声叹息。

  郭嘉说的一点都不错,只要董卓还活着,秦寿就不可能摆脱董卓的,毕竟,骁骑军的主要构成还是西凉军。

  “可惜了郭奉孝。”

  钟繇还是感到一阵惋惜。

  郭嘉之才,他还是很欣赏的,若郭嘉能辅佐秦寿,对于骁骑军来说,将是一个绝佳的好消息,可惜的是,郭嘉另有算计。

  “人才再好,若是心不在主公这边,又有什么用呢!”贾诩却没有将此事放在心上。

  “算了,文和说的有道理,强扭的瓜不甜。”钟繇拱了拱手,就告辞而去。

  现在骁骑军人才较少,事务繁重,钟繇若不是来见郭嘉,也不会出现在市井之上。

  “元常,你说的一点都不错,郭奉孝,是可惜了。”

  贾诩拍了拍手,就见人群之中来了几个汉子,手执利器,行走之间隐有杀气,为首之人双目如电。

  “军师。”

  为首之人走了过来。

  “既然不为主公所用,那也就不能为其他人所用。,史阿,你亲自动手,杀了郭奉孝。”

  贾诩面色平静,淡淡的吩咐道。然后双手插着袖子,身形很快就消失在人群之中,远远望去,和普通的行人差不多,哪里像什么骁骑军的军师。

  “是。”史阿并没有询问什么,而是领着身边的人退了下去。

  史阿等人是贾诩进入洛阳之后,收拢的人马,专门用来收集情报甚至暗杀敌人的,秦寿还专门为其起了一个好听的名字。

  秦风。

  史阿是洛阳大侠王越的弟子,武艺不俗。

  而此刻,洛阳城外,郭嘉骑着战马狂奔,脸上罕见的露出一丝担忧之色。

  “公子,为何如此慌乱,难道有人会来追杀我们不成?”随从好奇的询问道。

  “此时不走,等下就走不掉了。”

  “你说的不错,很快就有人来追杀我们。”

  郭嘉目光闪烁,扫了周围一眼,然后调转方向,朝函谷关而去。

  “公子,那钟繇不是公子的好友吗?他怎么可能会杀公子?”随从很是不解。

  “钟繇是不会,但贾诩必定会来杀我的。”郭嘉摇头说道:“既然不为骁骑军所用,那就干脆除掉我。免得为其他人所用。”

  同样是谋士,郭嘉知道这里面的情况。

  这件事情若是放在自己身上,自己也会派人斩草除根,免得为自己增加一个敌人。

  他现在只能希望贾诩能晚一点得到消息,或者说,派来追杀自己的人,是一个无能之辈,找不到自己的行踪。

  饶是如此,他还是决定向西去,进入关中,然后再想办法去其他的地方。

  他相信,除非贾诩亲自来追,否则的话,想找到自己很难。

  随从听了面色大变,赶紧护卫着郭嘉朝关中方向而去。

第63章 颍川冷遇

  房间内,光线比较暗淡,贾诩跪坐在软席之上。

  “没找到,不见了?”

  贾诩很惊讶的望着史阿,没想到史阿没有找到郭嘉。

  “末将前往虎牢方向追杀了百里,并发现对方的行踪,轩辕关、孟津方向也都没有发现。”史阿赶紧说道。

  贾诩听了顿时明白郭嘉的行踪了。

  “他去了关中,啧啧,难怪钟元常重视此人了,此人是有些计谋。”贾诩轻笑道。

  “末将再去追杀对方。”

  史阿听了面色一变,双目中露出愤怒之色。他不能接受自己居然被对方给耍了,这是奇耻大辱。

  贾诩摇摇头,说道:“算了,你现在追上去也没用了,对方早就逃之夭夭了。这大概是天意。”

  “可是,先生,此人计谋如此之高,现在离开主公而去,日后必定为主公大患。”史阿有些担心。

  “此人智谋之很高,但先天不足,好饮酒,沉迷美色之中,好用五石散,其寿不长。”贾诩摇头说道:“若是好生修养,可过五十,但多用智谋,必定伤神,恐怕连四十都难过。”

  贾诩是何等人物,可以说是一个老狐狸,这段时间曾和郭嘉接触很多,了解对方的一举一动,他承认郭嘉很聪明,智谋和自己相差不大。

  但对方的习惯不好,还经常吸食五石散,沉迷于酒肆勾栏之中,一副身体早就死寂千疮百孔了,等做了谋士,日夜忧思,他的寿命是不会太长的。

  这样的人,只能是用惊艳来形容对方,但绝对不会长寿。

  一个连不能长寿的人,有害怕什么呢?

  “是。”史阿听了点点头,只是心里面却记住了郭嘉的名字,一个胆敢戏耍自己的家伙。

  “将此事禀报给主公吧!”贾诩摆了摆手,将手中的书信递了过去。

  不管怎么样,也要让秦寿知道此事。

  “主公这个时候应该到了颍川。”史阿猜测道。

  “颍川啊!天下文脉所在,只是主公。”贾诩并没有继续说下去。

  秦寿前往颍川的目的是什么,贾诩自然是知道的。

  颍川乃是天下文脉所在,颍川书院内也不知道有多少青年才俊,秦寿去颍川,肯定是为了人才而去的。

  但颍川也是世家大族的聚集之地,这些人是看不上秦寿的,哪怕秦寿现在已经是河南尹,也不会被这些世家看在眼中。

  可以想象,这次秦寿前往颍川,必定没有多少收获的。

  甚至还可以说是自取其辱。

  颍川城外,秦寿看着眼前的城池,面色阴晴不定。

  在他面前,还千石粮草,堆积如山。

  但他脸上没有任何高兴的神色。

  颍川的城池并不高大坚固,上面的守军也很少,秦寿相信自己麾下的将士们,顶多几个冲锋,就能杀上去。

  但现在他却很迟疑了。

  城墙上多是峨冠博带者,这些人神情飘逸而潇洒,气度显得极为不凡。

  “颍川世家大族,还真是不简单。”

  秦寿看着上的众人,这些人虽然没有刀剑相向,但脸上的冷漠,他还是看出来了,颍川,并不欢迎自己的到来。

  这些就是颍川世家大族的态度。

  “主公,要不要攻城?”夏侯兰迫不及待的询问道。

  他双目中尽是愤怒之色,千石粮草看上去不少,但对于骁骑军来说,这是一场耻辱,人家连城池都不让你进。

  他们也没有派兵抵挡,也没有用锋利的言辞,不让你们进城,但就是紧闭城门,将粮草堆放在外面。

  言下之意很简单,用点粮食当做买路财,伱们这些人拿着钱财,赶紧离去吧!这和当年的黄巾军何其相似。

  “你们的胆子倒是大的很,居然敢将这些粮草送出来,难道不怕本将军一怒之下杀了你们吗?”秦寿十分好奇的望着一边的两个年轻人。

  身上穿着长衫,衣服洗的发白,显然并非世家出身,应该是出身寒门,只是颍川书院在这方面还是很不错的。

  每年都有一些名额,让那些寒门子弟加入书院学习,眼前的两位应该就是这样进入颍川书院学习的。

  只是,到底是寒门子弟,和世家大族是不能相提并论的,在得到好处的同时,也是要付出代价的。

  就好像送粮草,就轮到这两位前来。

  “两位如何称呼?”

  秦寿招过两人询问道。

  “在下颍川徐福(石韬)见过将军。”两人不敢怠慢,赶紧行礼说道。

  眉宇之间倒是多了一些担忧之色。

  “两位就这样被人推出来送粮草,难道就不怕本将军一怒之下,杀了两位?”秦寿笑吟吟的询问道。

  “我二人是主动出来送粮草的,毕竟我二人出身寒门,能入书院读书,已经得了颍川世家的好处,这个时候,也该回报一二。”徐福解释道。

  “至于我二人的性命,在下曾听说将军在洛阳救治了不少百姓,想来将军也是一个爱民如子之人,这样的人物,岂会对两个读书人下手?”石韬也出言说道。

首节 上一节 35/90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