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之乱臣贼子 第44节

  杨彪回到府邸,招过身边的随从,说道:“你回弘农,让德祖最近不要入长安,秦将军初入弘农,需要我杨氏的帮助。”

  说完之后,顿时叹了口气。

  他杨彪可以忠于大汉,但自己的儿子就没有这个必要的。

  乱世之中,杨彪也要为杨氏考虑一二。

  而城外大帐之中,李傕等人正聚集在一起。

  “诸位,秦寿领军驻扎在弘农,如鲠在喉,当如何是好?”李傕环视众人询问道。

  他们并没有将吕布放在心上,吕布的兵马并没有多少,被击败之后,投靠老乡张杨去了,但近在咫尺的秦寿,却不得不小心一二了。

  对方才是真正的天下第一猛将,手中的兵马有数万之多,这样的兵马,若是进入关中,对于众人来说的,将是一个极大的威胁。

  “只要把守函谷关的,秦寿难道还能进入关中不成?”张济冷笑道。

  他对秦寿可是极为不满的,又怎么可能让秦寿得到好处呢?

  李傕和郭汜两人相互望了一眼。

  “骠骑将军,我等和秦寿都是太师门下,若不是秦寿坐镇洛阳,我们这个时候恐怕要面对关东群雄的进攻了,哪里今日之地位。”李傕摇摇头。

  秦寿坐镇弘农,并没有西进,明显是在观望之中,若是没有好处,对方恐怕立刻会西进,进攻函谷关。

  虽然不一定能够函谷关,但毕竟会给自己带来麻烦。

  既然如此,何不拉拢一二,或许能让对方退兵,毕竟,自己的注意力还在关中。无缘无故的得罪一个拥有数万大军的猛将,两人还是相当不愿意。

  “秦寿军纪严明,自己作战神勇,那些迁移到关中的原洛阳百姓,都尊其为救命恩人,绝对不能让其进入关中。”郭汜目光闪烁。

  “那就加其为卫将军,阳城侯,开府。”李傕终于做出了决定。

  用这些空头的官位、爵位,换取秦寿的撤军,是一件非常划算的事情。

  “张骠骑,我知道你心里面不舒服,但对方若是心生不满,领军进入关中,我等当如何是好?我观朝中的那些大臣们,心里面恨不得我等去死。”

  “秦寿若是领军来此,相信,那些人心里面会很开心的。”

  郭汜看出了张济中的不愿,赶紧在一边劝说道。

  “是啊,张兄,不就是一个女人嘛!你看中谁,我立刻送到伱面前来。”李傕满不在乎的说道。

  “哎!就按照两位的说法去做吧!我没意见。”张济终于认命了。

  和荣华富贵相比,自己这点事情还真的不算什么。不就是一个女人嘛!只要富贵在手,什么样的女人没有。

  “好,如此就让天子下诏。”李傕忽然说道:“这天子在手,就是方便的很,想封谁就封谁。若非荀攸,我们这个时候,都已经成为丧家之犬了,随便几个武夫,就能将我等锁拿,取了我等的性命。”

  众人听了也连连点头,深以为然。

  刘协得到李傕的要求之后,心中也是无可奈何,只能下旨册封秦寿为卫将军、阳城侯,开府。杨彪得到消息之后,主动要求前往弘农传旨。

  而十日后,李傕和郭汜两人准备以王爵之礼,安葬董卓,没想到,天降神雷,将董卓棺椁劈碎,连尸体残骸都烧成了碎末。

  更让众人感到郁闷的是,半个月后,传来马腾兴兵十万,进攻关中,准备勤王救驾之事,让众人深深的感受到册封秦寿的正确性。

  弘农城,杨修再次来见秦寿。

  秦寿让邹氏退了下下去,邀请杨修坐了下来。

  “德祖来见我,想必是有大事吧!否则的话,你是不会来见我的。”秦寿笑呵呵的说道。

  这段时间,杨修还真的不好意思来见秦寿。

  “将军认为李傕郭汜之流如何?”杨修忽然询问道。

  “猖狂自大,不自量力,一群无能之辈而已。”秦寿想也不想,就说道:“日后必定不得好死。”

  “这些人进攻长安城,冒犯帝阙,必定会为天下人所唾弃。”杨修赶紧说道。

  “德祖在说他们,实际上也是在说本将的吧!”秦寿目光闪烁着光芒。

  “自然不是,那些乱臣贼子如何能与将军相提并论?”杨修赶紧说道:“只是,将军,这弘农和长安实在是太近了。”

  “你的意思是?”秦寿面色一变。

  “将军虽然没有进犯帝阙之心,但在世人看来,将军屯兵弘农,实际上,是在为李傕郭汜之流保驾护航,世人也会认为将军和李傕郭汜等人相当。”杨修劝说道。

  秦寿想了想,才说道:“德祖所言甚是,幸亏有德祖提醒,否则的话,我必为天下人所唾弃。”

  “不敢,不敢,此乃家父所言。修只是转述家父的言语而已。”

  杨修赶紧解释道。

  “替我谢谢令尊。”

  秦寿深深的看了杨修一眼。

第78章 西进攻略

  杨修连称不敢。

  “将军现在领军在弘农,长期驻军在此有些不合适的,修认为将军何不领军进攻河东?”

  “河东乃是上古帝王龙兴之地,现在有白波为乱,将军何不趁机取之?”

  杨修建议道。

  “河东?”

  秦寿想了想,微微点点头。

  原本他是想夺取长安,获得关中,然后努力经营,等待时机成熟的时候,再杀出关来,夺取整个天下,这个当年的秦朝是一样的。

  但现在杨彪的话提醒了自己,这个时候进攻长安城,对自己不利,世人将会认为自己和董卓、李傕之流相似,都是想掌控帝王。

  失去了大义。

  “此事,我会认真考虑的,多谢德祖提醒。”

  秦寿并没有当面拒绝,毕竟人家给了自己提了建议,自己若是反对,似乎有些不妥当。

  “是。”

  杨修也没有失望,自己尚未加入骁骑军,第一次提出建议,也没有指望就被秦寿接纳。

  “主公,杨修的话虽然有些道理,但实际上还是站在杨氏的立场考虑问题,他的父亲杨彪还想着凭借自己的力量,光复大汉,不想让主公建功立业。”

  “或者说,这不仅仅是一个杨彪,而是杨彪那样的世家大族。”

  李儒带着斗篷走了出来。

  “他们能行吗?”

  秦寿似笑非笑的说道:“杨彪为首的党人,能解决李傕和郭汜之流吗?他们手中没有兵马,焉能成功?”

  “主公神勇,这个时候应该打出剿灭叛贼的口号。攻入长安,相信,这个时候天子对李傕和郭汜两人都是十分不满的。主公若是出手,天子必定会视主公为救命恩人。”

  李儒提出了自己的不同意见,他认为这个时候是进攻关中的最佳时机。立刻提议进攻关中。

  “不可。”

  话音刚落,就听见贾诩的声音传来,他是来和李儒交接秦风之事的,恰好听见秦寿和李儒两人之间的谈话,赶紧上前阻止。

  “文和先生。”

  秦寿邀请对方坐下之后,就轻笑道:“这位是李儒李先生,两位都是熟悉人,我就不做介绍了,现在两位都在辅佐我,我希望两位先生能够精诚团结,共图大业。”

  “主公放心,我与文和先生早就熟悉了,一定会跟在文和先生身边,为主公效力。”李儒显得很自觉。

  “不敢,不敢。”贾诩感叹道:“在下就知道长安这么点小事是难不到先生的,只是没有想到先生会来投主公。”

  “天下之大,除掉隐姓埋名之外,也只有主公这里适合我了。”李儒苦笑道。

  他是心里面不甘,自己满腹才学,其可能空老林泉之下?刚好有秦寿在,所以就毫不犹豫的来投靠秦寿。

  “先生刚才说李儒的计策有些欠妥,莫非先生还有其他的想法不成?”秦寿迫不及待的询问道。

  “文优的计策自然是没有问题,只是时间不对,主公应该等上一段时间。”贾诩轻笑道。

  李儒听了双眼一亮,拍手道:“还是文和考虑的周到,这个时候主公去长安城,只能让世人认为主公是第二个董卓,是去争权夺利的。”

  “过上一段时间,等李傕郭汜两人将长安城闹得怨声载道的时候,满朝公卿都不堪忍受两人的恶行时,那个时候主公去迎天子东归,才能名正言顺。”

  “这些公卿,不受点教训,不知道主公的仁慈。”

  李儒冷森森的说道。

  “这么说,这个时候应该去河东,进攻白波军?”秦寿轻笑道。

  大军既然不能进攻长安,那就换一个方向进攻,似乎进攻河东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河东位于关中对面,位于表里山河,主公若是占据了河东,就能对长安形成一个半包围的态势,无论长安的文武官员如何选择,只能是听从主公的命令。”

  贾诩分析道。

  秦寿听了连连点头。

  实际上,他一直在征讨中原,更或者是西进关中,两个方向中做出选择。双方的优势和劣势同样是很明显的。

  关中占据地利,虎牢关、函谷关足以抵挡很多敌人;但人口不足,经济总量不行,无论是洛阳还是关中,都受到了战争的摧残。

  不像中原人口众多,经济发达,连征兵都比关中迅速。

  “主公,中原虽然很不错,但中原世家众多,主公认为这些世家在短时间内,能接受主公吗?”贾诩看出了秦寿的不甘。

  李儒也点点头,这就是秦寿的劣势,没有世家大族的支持。

  看看袁绍,在反董之后,得了车骑将军的官位,然后还轻松占据了冀州,手下兵强马壮,实力大增。再看看曹操,也是一个兵败的家伙,现在成了东郡太守。

  这就是差距。

  秦寿若是此刻占据了中原,中原的世家大族未必会支持秦寿。

  在战争的初期,失去了世家的支持,统一天下的难度就会增加许多,发展起来也是十分困难。

  而这一切,在关中、洛阳就少了许多。

  经过董卓这么一闹,关中的世家大族少了许多,这样就方便秦寿的统治。

  “占据河东、司州、关中,然后鲸吞西凉、汉中、巴蜀,形成当年强秦的局面,休养生息数年,趁着中原大战,兵出虎牢、武关等地,席卷中原。”

  “更或者再占据并州,出井陉关,进攻河北。”

  “占据关中,进退自如。”

  李儒分析道。

  贾诩也说道:“主公之强,在于主公之勇,在于山川之险。可以在关中默默发展,中原虽然很不错,但中原的世家大族太多,属下认为不利于主公大业。”

  两人都不认为这个时候进攻中原是一个绝佳的机会。

  因为他们看的很清楚,秦寿的敌人不仅仅是曹操等人,更是那些地方上的豪强,是世家大族,这些人才是地方上的王者。

  “两位先生的话,我知道了,看来,我们现在只能是进攻白波军了。”

  秦寿深深的吸了口气。

  这么好的机会就这么放弃了,实在是可惜的很。

  “主公,天使来了。”

首节 上一节 44/90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