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之乱臣贼子 第57节

  没办法,谁让秦寿率领大军,骚扰周边,迁徙百姓的事情传的沸沸扬扬,兖州、河内这些都是例子摆在那里。

  偏偏这些人遇到此事,还只能吃闷亏,看看张杨,现在屁都不敢放一个。

  “我们能图谋洛阳吗?”曹操询问道:“这个时候,应该是秦寿最虚弱的时候。”

  毕竟秦寿得了河东,就要分兵驻守。

  “主公,秦寿刚刚灭了白波,得其兵力数万人,这些人马都是肆虐并州之人,稍加训练,就是百战之老兵,秦寿的兵马并不缺。”戏志才提醒道。

  “此人得河东,灭白波,钱粮充足,暂时不可图。”荀彧也劝说道:“而且主公刚刚得了数十万黄巾军,想将这些人彻底的吃下去,恐怕也是需要一定时间的。”

  曹操听了顿时叹了口气。

  “此人将是我的大敌,此时不灭,日后想要灭他,就更加困难了。”

  曹操幽幽的说道。

  他感觉到秦寿将是他最大的敌人,恨不得立刻就率领大军将其消灭。

  “邀请袁本初一起灭之,如何?”

  曹操又说道。

  “主公,袁绍此人见利忘义,此刻的他,正在和公孙瓒争夺幽州,您邀请他进攻洛阳?洛阳人以后归属何人?”荀彧苦笑道。

  “主公若是将洛阳让给袁绍,短时间内,袁绍或许会记得主公之情,但长时间呢!此人人望甚高,冀州兵强马壮,主公如何应对?”

  “秦寿日后或许为主公之大敌,但袁绍一旦得了洛阳,很快就成为主公之敌。”戏志才分析道。

  曹操听了更加苦闷了,苦笑道:“我宁愿让袁本初占据洛阳,也不愿意看到秦寿占据洛阳。”

  “主公,秦寿或许也是这么想的。”戏志才忽然说道:“他也不愿意看到主公占据兖州。毕竟主公在他身边,他也感到不安宁。”

  曹操顿时倒吸了一口气,兖州四战之地,对方若是兴兵来攻,自己将无险可守。

  “将占何处?”曹操声音急切。

  “徐州如何?徐州粮草充足,人口众多,可以为纵深。”荀彧建议道。

  “那就先取徐州。”曹操下定决心,说道:“先将我父接来。”

  为避董卓之祸,曹嵩避居徐州,曹操现在图谋徐州,自然要将自家老子接过来,一旦落入陶谦之手,岂不是投鼠忌器?

  邺城,这是袁绍坐镇的地方,他将自己的大本营从信都迁移到邺城。

  田丰、沮授、郭图、审配等等谋士聚集一堂,秦寿、曹操等都不能与之比拟,虽然还没有以后天下第一诸侯气势,但羽翼已丰。

  “秦寿已经占据了河东,白波军被灭,诸位认为此人下一步会取什么地方?”

  袁绍端坐在宝座之上,望着众人询问道。

  “主公,属下认为此人必取长安,奉迎天子,从而号令天下,属下认为,当兴兵伐之。”田丰大声说道。

  “主公,属下也认为此时当伐,此时攻伐,不过以大军压之,一旦此人奉迎天子,我等师出无名啊!”

  沮授也发现了其中的问题。

  到时候攻伐,那就是攻打天子,袁氏作为四世三公,岂能攻打天子呢!传扬出去,不是让天下人笑话吗?

  “不妥,不妥。”郭图想也不想,就站起身来,说道:“秦寿何许人也,不过是另一个董贼而已,此人又有什么资格奉迎天子,长安的满朝公卿会同意吗?天子会同意吗?”

  “别看此人现在占据河东、洛阳,实际上不过空中楼阁、无根之浮萍,天下的士人是不会承认他的,天下的世家大族是会承认他的。”

  “主公,属下认为,秦寿不足为虑。”

  郭图声音很高昂,显得意气风发,说的袁绍连连点头。

  在他看来,秦寿虽然勇猛,但也仅仅只是如此,就是一个莽夫而已,这样的人物,哪里能和自己相提并论。

  别看对方现在占据了洛阳和河东,但只要自己大军杀来,对方必败无疑。

  “主公,天下纷争,在于兵强马壮而已,秦寿一旦占据长安,就如同现在的李傕、郭汜一般,何人敢去攻打?”田丰据理力争。

  “当年董卓也是如此。”郭图不屑的说道。

  “酸枣会盟之后,还有当日的盛况吗?”田丰冷笑道。

  郭图面色微红,露出一丝羞怒之色。酸枣会盟之后,朱儁也想会盟,可惜的是,无人响应,洛阳就近在咫尺,也无人敢攻打。

  想要再一次会盟,那将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谁也不敢保证成功。

  “以臣伐君,一次可以,多次就不行了。秦寿和董卓不一样,董卓废立天子,无恶不作,但秦寿并没有,对方在民间的名声很好。”沮授摇头,说道:“主公,此时攻打正是时候。”

  袁绍听了有些意动。

  许攸眼珠转动,顿时说道:“主公,公孙瓒正在图谋幽州,一旦让此人占据了幽州,就等于个在我们的头顶上悬上了一柄利剑,冀州之地,无险可守,不得不防啊!”

  袁绍面色一紧,他和公孙瓒是大敌,上次算计了对方一次,公孙瓒是不会放过自己的,若对方真的占据了幽州,对自己是相当不利。

  相比较公孙瓒,秦寿似乎变的不怎么重要了。

  “主公,此刻天子正在危难之中,主公若是兴兵从李傕手中接过天子,可以奉天子以号令天下。”沮授又说道。

  想要迎接天子,必定攻伐秦寿,占据洛阳。

  “监军说笑了,迎接天子?到时候我等是听主公的,还是听天子的?哼,到时候,恐怕就是主公也的听天子的吧!主公,属下认为不可取。”郭图反对道。

  袁绍听了也点点头。

  谁也不想让自己的头上还多个老子,哪怕是少年天子也是一样。

  反对吧!世人会说闲话,听从吧!那更是不可能了。

  “洛阳虽好,但与我等有大河阻挡,到时候兵马被隔成两段,一旦公孙瓒南下,或者袁术背上,将对主公大业产生威胁。还不如先去幽州,灭了公孙瓒,免除后顾之忧,专心南下。”许攸站在大厅之上,指点江山。

  袁绍听了脸上阴沉。

  他并不是不满许攸的话,而是许攸口中的袁术。大家都是姓袁的,一起联手夺取江山,不是很好吗?

  一南一北,将会变的十分轻松。为何非要彼此为敌呢?

  不得不说,这个时候的袁绍和袁术两人斗的非常厉害,袁绍自认为自己本事大,声望高,就应该执掌袁氏。

  而袁术认为自己才是嫡系,袁绍应该听自己的命令。更让袁术不满的是,曹操这些人都支持袁绍。

  “主公,洛阳八关,都是险关要塞,只要主公占据,何人敢进攻?”田丰劝说道。

  这个时候,郭图、许攸已经不说话了,他们知道袁绍已经有了自己的判断。

  果然,袁绍止住众人的争论,说道:“公孙瓒正在虎视眈眈,我等若是分兵南下,进攻秦寿,他必定攻打冀州,而秦寿急切之间不可下,到时候,冀州反被公孙瓒所破,得不偿失,不可取。”

  田丰还想整顿,袁绍止住对方,又说道:“我意已决,进攻公孙瓒,先取北方,至于秦寿,不过是一个莽夫而已,不足为虑,某写信给曹操,让曹操进攻秦寿。”

  “主公英明。”

  郭图和许攸两人听了脸上都露出喜色。

  颍川派再次获得胜利。

  而此刻,在角落处的一个清瘦年轻人见状,顿时叹了口气,脸上露出惋惜之色。

  “这个袁绍不可取也!日后必定为他人所败。看来,我也要换个地方了。”

  他是一个聪明人,自然看出了北上和南下的优缺点。

  北上看上去能夺取幽州,击败公孙瓒,更容易让袁绍夺取北方,但却失去了大义,失去了最佳时机。

  进攻洛阳,虽然困难一些,但冀州兵强马壮,一分为二,趁着袁绍威望仍在,冀州短时间内不会出现危险,一举夺取洛阳,占据大义,这才是上上之选。

  可惜的是,袁绍并没有看到这些。

  在他心中,眼下的利益是最重要。

  此人并非明主,远不如秦寿。

第101章 身不由己

  长安城,虽然作为帝都所在,但这些年饱受兵灾·之祸,满目萧条。

  杨彪府邸内,董承跪坐在一边,杨彪将手中的情报递给对方,说道:“卫将军已经在开始征兵了。”

  “陛下东归绝对不能找他。”

  董承摇摇头。

  杨彪用白痴一样的眼神看着对方,东归不就是去洛阳吗?现在洛阳就在对方手中,不找他找谁?

  “可以加封对方为豫州牧,责令其让出洛阳。”董承立刻说道。

  “现在唯一能对付李傕郭汜的人就是秦寿了。”杨彪幽幽的说道。

  “袁本初、曹孟德都是忠义之人,等秦寿让出洛阳之后,召两人入京勤王就是了。”董承又做了安排。

  杨彪听了已经不知道说什么好了。眼前的董承实在是太天真了,要不是因为他的女儿已经成了皇帝的嫔妃,加上对方也是知兵之人,杨彪绝对不会找对方商议的。

  如今天下大乱,谁占到的地盘就是谁的,秦寿可不是一个好讲话的人。

  根据杨彪的了解人,让秦寿让出洛阳,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这件事情是离不开秦寿的。”杨彪有些担心。

  “加封其为车骑将军,如何?”董承咬牙切齿的说道。

  “现在李傕、郭汜两人争斗,想让陛下离开长安恐怕有些困难。”杨彪忽然说道:“若是这个时候,让秦寿领军西进,两人恐怕就会一致对外。”

  “杨大人有什么高见?”董承听出了其中的含义。

  “李傕、郭汜斗而不破,就是因为有一个人在,此人若是不在,两人肯定会斗的更凶,甚至兴兵厮杀。”杨彪手执沾着酒水,在几案上写下一个人的姓名。

  “是他?”

  董承恍然大悟,点头说道:“每次两贼相斗的时候,都是张济在其中说和,有此人在,两人的斗争总是勉强能控制住。唯一的办法,就是此人去死。”

  “想杀此人,恐怕不是容易的事情啊!”杨彪摇摇头。

  “不过一个张济而已,匹夫尔!杀之如屠猪狗。”董承目光闪烁,站起身来,说道:“秦寿击败白波军,收复河东,当赏。”

  “此事我会去禀报陛下。”杨彪连忙说道。

  “有劳杨大人了。”

  董承哈哈大笑,转身就出了杨府。

  “父亲,此人无能而天真,日后必定没有好下场,我杨氏还是少与他接触的好。”黑暗之中,转出杨修的身影。

  “他也是为天子考虑,还真的以为秦寿那么好对付一样。”杨彪苦笑道:“说实在的是,若是李傕和郭汜两贼胆大包天,加上长安困苦,我是不会同意陛下东归的。”

  实在是因为长安太危险了,皇帝连饭都吃不饱,李郭两人实在是太过嚣张,比董卓的时候还要过分。

  杨彪这些忠诚于汉室的人,实在是忍无可忍,准备召关东兵马勤王。

  比如袁绍、曹操都是首选,刘表、刘焉等宗室大臣都是次选,至于秦寿,那是最后的选择。毕竟对方也是跟着董卓的。

  但杨彪却知道,这件事情是避不开秦寿的,尤其当河东落入秦寿之手,杨彪就知道,能够勤王,最终必定勤王的只有秦寿。

  在他看见杨修秘密来到长安之后,他更加坚定自己的想法了。

  “长安之粮可有我家主公的一份?”杨修有些不满的说道:“父亲,看看,如今的天下,除掉我家主公之外,何人还在供奉着朝廷。”

  杨彪冷笑道:“虽然秦寿运来粮草,但他的野心也是昭然若揭的。论忠义,还是看袁本初和曹孟德。”

  “可惜的是,这两人是不会来勤王的。”杨修不在意的说道。

首节 上一节 57/90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