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之乱臣贼子 第59节

  这些人显然是精通击杀之术,加上张济身边的护卫晚上都喝了酒,动作难免跟不上,根本不是这些人的对手。

  盏茶之间,只有张济一个人在勉强支撑,但也是周身带着伤口。而且他还感觉到伤口上有一阵酸麻的感觉。

  “你们居然下了毒,你们到底是谁?”

  张济双目圆睁,死死的望着对方,没想到这次刺客居然如此谨慎,生怕对方逃之夭夭,还在兵器涂抹上剧毒。

  一道寒光扫过,张济顿时感觉到脖子一凉,整个人顿时捂着脖子倒在地上。双目圆睁,死不瞑目的模样。

  他只是想知道是谁杀了自己,可连这点要求,对方都没有满足自己,真是死不瞑目啊!

  为首的黑衣人确定张济死亡之后,随手一招,就带着黑衣人遁入黑暗之中,留下了一地的尸体。

  他们走后不久,就见一队西凉兵马赶了过来,看见地面上的尸体,顿时知道事情不妙,尤其是为首什长认出了张济的身份之后,更是神魂皆丧,赶紧命人去禀报李傕和郭汜、樊稠、李蒙等人。

  “张济死了?”

  李傕从自己小妾床榻上惊醒过来,迫不及待的穿上衣服,领着亲卫赶到现场。

  等赶到现场的时候,发现郭汜、樊稠、李蒙三人都已经赶来。

  “怎么回事?张济怎么死了?”

  李傕目光落在三人身上,在长安城内,有可能,也有实力击杀张济的,也只有眼前三人。

  “今日张济受董承邀请赴宴,回来被袭杀的,随从护卫多死于弩箭之手,弩箭上都涂了剧毒,剩下的护卫也都是死于利剑之后,剑锋上有剧毒。应该是死于刺客之手。”

  郭汜将事情说了一遍。

  “是谁?”李傕目光扫了众人一眼。

  张济这个人虽然本事不大,但能起到平衡的作用,早李傕、郭汜两人之中,能平衡局势,和樊稠、李蒙一样,甚至比两人更加重要。

  “不知道。”郭汜想也不想就摇摇头。

  最近长安城内很乱,无数游侠出没,还有西凉军自己也进城搜刮,百姓困苦不堪,许多人都离开长安,朝洛阳、荆州而去。

  “郭多,人不是你杀的?”李傕有些不相信郭汜的话。

  “当然不是我杀的,我杀他干什么?”郭汜勃然大怒,怒目而视,冷哼道:“不会是你杀的吧!你想兼并他手下的人马?”

  四支大军之中,郭汜的兵马稍微多点,李傕次之,张济再次之,李蒙和樊稠两人的兵马最少,李傕若是杀了张济,趁机吞并他的兵马,这种情况未必不可能发生。

  李傕听了顿时气的脸色通红,指着郭汜冷哼道:“我和张兄情同手足,岂会害他,我看是你,你是看在他站在我这边,所以心中恼怒,气愤之下,就杀了张将军。”

  李傕也很怀疑郭汜,若是因此而吞并张济得兵马,那是再好不过的事情。郭汜的兵马就远在自己等人之上了。

  一边的李蒙和樊稠两人相互望了一眼,目光中露出慌乱之色。

  两人的兵马还不如张济,现在张济死了,下一个是谁?

  眼下虽然不知道凶手是谁,但肯定在两人之间,在这长安城中盗贼、游侠不少,但这些人只是欺负一下寻常百姓,绝对不敢动西凉军分毫,更不要说刺杀西凉军大将了。

  而且那些弩箭更不是一般人可以得到的。

  两人相互望了一眼,顿时心中已经生出一丝退意。

  而这个时候,李傕和郭汜两人已经争的脸红脖子子粗了,就差没有拔剑相向,但看这架势,厮杀是迟早的事情。

  两人不敢怠慢,赶紧领着人手离开现场,至于张济的尸体,与他两人无关。

  “樊兄,今日死的是张济,明日死的或许就是你我两人,这长安城是不能呆了。”李蒙骑着战马,脸上难掩惊恐之色。

  实在是太可怕了,前两天众人还是好友,虽然争斗,但也没有动刀枪,但转眼之间,两人转身就将中间人给杀了。

  为的就是要吞并张济的兵马,扩大自己的实力,连张济都给杀了,两人岂会放过自己两人。

  “不错,是要离开这里,伱我两人只有数千兵马,留在长安城只能被两人吞并。”樊稠也连连点头,难掩心中的恐惧。

  “你我去哪里?”李蒙大喜。

  “骁骑军如何?我等都是属于太师手下,和骁骑军尚有一段香火情。”樊稠想了想说道。

  “骁骑军军纪严明,你我要去,可要小心了。”李蒙有些迟疑。

  “那就去袁术,袁术正在和刘表开战,我们去投靠他,必定受到重用。”樊稠想了想说道。

  “那就去找袁术。”李蒙当即应了下来。

第104章 华佗 张仲景

  对于张绣来说,眼前的一切就好像是晴天霹雳一样,自己的靠山张济死了,而且是死的不明不白,不知道死于何人之手。

  只是他知道,眼下并不是自己伤心失望的时候,张济死了,张济的兵马不能出了问题,此事还关系到自己的身家性命。

  在张绣看来,这个凶手肯定是李傕、郭汜中的一人,在这长安城,也只有这两人才有这样的手段和可能。

  若是不出意外的话,对方下一个目标肯定是自己。

  “少主,李蒙和樊稠两人领军跑了。”

  外面响起了胡车儿的声音。

  “跑了?樊稠和李蒙跑了?”

  张绣听了面色一变,两人的兵力虽然不多,但好歹也是西凉军中老将,连两人都带着人马离开,想来两人也是发现到了危险,生怕自己的兵马被人吞并,所以毫不犹豫的转身逃离关中。

  “两人朝武关方向去的。”

  胡车儿赶紧禀报道。

  “准备好棺椁,我们也离开这里,向武关方向撤退。”张绣将眼泪擦干净,咬牙切齿的说道。

  他可不敢保证李傕、郭汜两人会放过自己,自己比之张济实在是差多了,唯一的办法就是离开关中。

  按照道理,最好的选择应该是秦寿,但秦寿抢了张济的夫人,张绣是不可能投奔他的,只能是跟着李蒙、樊稠两人向武关撤退,至于以后的事情也只是慢慢考虑了。

  李傕和郭汜两人也知道张绣三人大军离开长安的消息,心中虽然恨不得将三人的兵马都吞并掉,但彼此相互猜忌,生怕出了问题,只能隐藏住自己的贪念,将目光望着对方。

  而作为此事导火索的董承,一觉醒来,发现整个长安城都变了模样,五支西凉大军一下子走了三支,只有李傕和郭汜留在长安城,这是他决然想不到的。

  他还准备施展离间计呢!现在张济居然死了。而且还是死在回去的路上。

  是谁杀了张济?

  董承躲在府上瑟瑟发抖,心生不安,不管是因为什么缘故,对方是受了自己的邀请,然后死在回去的道路上。

  自己也是有一定责任的。

  哪怕现在张绣已经离开了长安,董承也很担心李傕和郭汜两人会找自己的麻烦。

  而此刻荀攸府上,杨修正风轻云淡的喝着茶。

  倒是荀攸脸上难掩惊讶之色,对于张济之死,他是没有想到的,更或者没有想到的是,秦寿麾下还有这样的一支队伍,专司暗杀之事。

  看着不远处的劲装汉子,荀攸一阵苦笑,说道:“现在全城戒严,你们出去恐怕有些困难了。”

  “离开?为何要离开?这些人留下来是保护你的。主公吩咐了,这段时间长安危险,你和你的家人不能出问题,所以让他们留下来保护你。”

  “这些人都是秦风高手,是王越和史阿两人亲手训练出来的,过两天,等风声过去了,史阿护卫我离开长安,其余的人就交给你指挥。”杨修正容道。

  荀攸听了点点头,心中生出一丝感动来。

  “接下来,这长安城恐怕要乱起来了,也不知道会死多少人。”杨修感叹道。

  “那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索性的是,现在已经有不少百姓向洛阳迁徙了。”荀攸摇摇头,遇到这种情况,谁也没有办法。

  秦寿有志西征,但手中的兵马不足,想要解决长安之事,只能是将希望寄托在李傕和郭汜两人的内斗上。

  正如同贾诩所猜测的那样,失去了张济这个润滑剂之后,李傕和郭汜两人的争斗更加明显了,甚至刀兵相向。

  只是可怜天子和公卿大臣们,连上朝都是小心翼翼,生怕被卷入厮杀之中,在这个时候,地位和声望似乎没有任何用处。

  不时的传来某个大臣被杀,某个大臣被灭族的消息。

  整个长安城风声鹤唳,皇亲国戚这个时候都是小心翼翼。

  这些大臣们尚且如此,更不要说那些百姓们,百姓们更是危如累卵,随时都有可能满门被灭。每天都有大量的百姓逃亡。

  其中前往洛阳人最多。

  弘农城外,大量的灾民云集,排成了两个长队,分了男女。

  这些百姓衣衫褴褛,脸上尽是菜色,有的人身上还有恶臭。

  “排好队,排好队。”

  “拿着号牌,先去洗澡,换衣服、吃饭。”

  “有身体不适的,先去郎中那里治病。”

  ……

  一队队士兵大声呼喊道。

  在不远处,秦寿正陪着两个中年人看着眼前的一切。

  态度甚是恭敬,足见两人身份的不简单。

  “大乱就有可能大疫,洛阳现在人口众多,少有不慎,就会死伤无数。某这么做,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秦寿解释道。

  他驰骋疆场,纵横天下,从未有敌手。

  但在眼前两位面前,秦寿将自己的姿态放的很低。

  因为这两个人当中年长为华佗,稍微年轻之人叫做张仲景,是这个时代医术最高的两个人之一。

  华佗是凑巧来到洛阳,而张仲景却是蔡邕请来的,这位出身官宦世家,还曾被举荐为孝廉,后来董卓祸乱朝廷之后,张仲景就躲在太学之中钻研医术,秦寿占据洛阳后,被蔡邕邀请来到了洛阳。

  “主公此举甚是高明,伤害最容易传染,但凡发现有身体不适之人,立刻将其隔离,免得传染给其他人。”张仲景连连点头说道。

  他最擅长的就是治疗伤寒,秦寿的一些做法倒是给他一些灵感。

  “两位都是医学大家,常年行走天下,救人无数,但依靠两人又能救多少人呢?个人的能力总是有限的。”

  “某准备组建太医院,专门教导医学,想请两位为院正,专门教导那些学医之人,为天下教导出更多的医者。”

  “而且,长安、洛阳馆藏甚多,两位在交代弟子之余,也能博览群书,提高自己的医术。”

  华佗和张仲景两人听了之后,脸上露出一丝迟疑之色。

  “两位医术高明,日后总不会将这些医术带到棺材里面去吧!还不如留下传承,让更多的百姓受益。”

  秦寿轻笑道。

第105章 或许能忽悠过来呢!

  华佗和张仲景两人脸上露出一丝迟疑之色。

  倒不是两人不愿意留下传承,将自己的知识传给其他人,而是两人要行医四方,救助更多的人。

  “晚辈会挑选一批八岁左右的童子,还会选取一些合格的郎中,拜两位为师,至于如何传授,全凭两位做主。”

  “两位行医天下,凭借一己之力,能救多少人呢?还不如培养几个学生,然后学生再培养学生,两位可以称之为医学之祖,流传千古。”

  “而且,两位治病需要各种药材,这一点可以交给骁骑军来解决,骁骑军麾下秦风可以帮助两位前辈采摘各种药材。”

  秦寿很诚恳的说道。

首节 上一节 59/90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