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之乱臣贼子 第7节

  “这个时候想征召一个主簿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秦寿心里面明白。

  董卓擅行废立之事,在党人心中的名声已经差到了极点,而自己所在的骁骑营,也被党人认为是董卓的一员,又怎么找到合适的人选呢?

  当然,真的要选人,朝中自然有郎官可以使用的,毕竟,骁骑营的名声虽然不大好,但毕竟千石的官员,真的征召一二,还是能找到人的。

  但,这并非秦寿所想要的。

  来到汉末,最好的选择就是那些名人,但想要得到这些名人,首先就要有名声,现在的秦寿有名声吗?稍微有点。

  但想要征召到名人,几乎是不可能的。

  眼前的张辽,只能说是同僚而已。日后对方碰到明主,想要离开,秦寿也只能看着对方离去。

  “看来,还是要去见丞相,让丞相派人来。”

  秦寿顿时笑了起来,他心中倒是有一个绝佳的人选,但依靠自己的能耐,根本就请不了对方。唯一的办法,就是让董卓下令。

  既然收服不了对方,那就是先将对方拉到自己身边来,秦寿就不相信,自己连一个文人都搞不定。他需要的是机会和时间。

  张辽没想到秦寿会请董卓出手。

  “既然接到了任命,就要去拜见丞相,顺带向丞相要一个人。”秦寿接过任命书,脸上露出满意之色。

  “既然如此,末将先行告退,明日,末将来接校尉去大营。”张辽知道该是自己离开的时候了。

  “文远明日不用亲自前来,派一人前来就行了。”

  秦寿也没有挽留对方,而是亲自将其送出大门。

  “文远,你我都是武将出身,说话直来直去,日后你我齐心协力,相信肯定能打造出一支精锐来。”秦寿站在滴水檐下说道。

  张辽听了面色一动,朝秦寿拱了拱手,就告辞而去。

  “想要收服对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啊!”

  像这种有本事的人,想要让对方为自己效力,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那种浑身上下,散发着王霸之气,一上来纳头便拜,这是不可能的。

  君择臣,臣亦择君。

  想要收服张辽这样的人,最基本的就是需要有地盘、兵马,最直观的就是让对方看到希望,能看到自己的前程。

  无疑,现在的秦寿是没有这个本事的。张辽对待自己,多是以下官对待上官这样的态度,普通而寻常,顶多就是佩服秦寿的武艺。

  不过,秦寿对此还是充满着信心的。、

  历史上的张辽能够追随吕布,最起码,自己比吕布要强。

  时间久了,张辽肯定能为我所用。

  让杜十娘帮助自己穿上铠甲,骑着爪黄飞电,就去见董卓。

  毕竟,人家给自己升官,现在是自己的老板,总得去见见对方,顺带要一个人。

第13章 一片真诚秦寿

  董卓的府邸很大,秦寿骑着战马来到丞相府前。原以为这里会是车水马龙的场景,然而,现实并不是如此。并没有多少人来见董卓。

  他和党人之间的关系已经破裂。

  丞相府内,董卓看着手中的名帖,轻笑道:“秦宜禄还是一个识相之人,张辽前脚想剑印和告身送过去,他后脚就来见本相。比那些党人们好多了。”

  李儒也点点头,他也认为董卓说的话很有道理。

  董卓对党人不可谓不差,关东的刺史、州牧、太守等等,都是党人。连袁绍这个家伙,也做了太守。

  “秦宜禄倒是一个知道感恩之人。”李儒也出言附和道。

  “让他进来吧!”董卓决定见见这个小小的校尉。

  “末将秦寿拜见丞相。”

  秦寿并纳头就拜,也没有尊称对方为主公,在这个时代,主公是一个非常严肃的话题,关系着诚信,一旦背叛,名声就不好了。

  董卓也没有理会这些,反而觉得秦寿有节气。

  唯有求而不得,才感觉到对方的重要,不如曹操和关羽就是如此。

  这个时候的董卓还没有昏聩,知道人才的重要性。

  “宜禄不必多礼。”董卓哈哈大笑,声音极为粗壮,他大声说道:“刚刚搬家,可还缺少什么?”

  “这个,丞相,末将以前地位卑微,俸禄较少。”秦寿想也不想,就苦笑道:“不知道可能提前支付一些俸禄?丞相你也知道,曹贼的府邸太大,末将和夫人搬进去之后,总得买些下人。这钱?”

  董卓铜铃大的眼睛睁的老大,他没想到秦寿第一件事情就是让自己给安家费。

  “秦校尉,你好大的胆子。”李儒顿时训斥道。

  “李大人,末将以后是为我丞相效力的,但总得安顿好家小,这样才能为丞相练兵、征战天下。这点小事,丞相总得给末将解决了吧!”

  董卓听了顿时摆了摆手,说道:“宜禄说的对,李儒,赐五百金与宜禄,作为安家所用。免得宜禄有后顾之忧。”

  “是。”李儒只能应了下来。

  “丞相,司马张辽刚才去见了末将,言及骁骑营之事,尚缺少主簿一人,还请丞相解决。保证骁骑营的正常运转,保证做到首战用我,用我必胜。”

  “首战用我,用我必胜。”董卓听了若有所思。

  李儒双目中闪烁着光芒。

  “好,好,说的很好。”董卓连连点头,说道:“说吧!看中了谁?只要是我西凉军中,都给你弄来。”

  董卓显得十分高兴。

  “末将听张辽说军中有一个叫做贾诩的可以胜任,丞相,这个贾诩是何方人士?”秦寿询问道。

  “贾诩?太尉的老乡?”董卓脑海里浮现出一个老实人的模样,每次议事的时候,总是坐在角落处,自己不问,他绝对不会说话的人物。

  不过,倒是尽职的很,处理政事还可以。

  “李儒,这个贾诩现在在什么地方?”董卓立刻询问道。

  “目前正在平津当都尉。”李儒对西凉军中的情况了如指掌。

  “六百石的小官,让他做骁骑营主簿?”董卓有些迟疑,最后还是点点头,说道:“既然如此,那就让去骁骑营吧!”

  实际上,骁骑营校尉之下有丞、司马,一个掌文,一个掌军,都是千石官员。平津都尉虽然是都尉,但只是六百石官员。

  也就是秦寿亲自来求,才让董卓答应下来。

  李儒看了秦寿一眼,脸上露出思索之色。

  董卓这边又勉励了秦寿一番,才让李儒将秦寿送了出去。

  “先生,文远向末将推荐的这个贾诩真的合适吗?”滴水檐下,秦寿忽然询问道。

  “贾文和为人低调的很。倒是有些能耐,做校尉的助手,处理营中之事,应该是可以的。”李儒见状的顿时明白,眼前的秦寿是真的不知道贾诩的来历。当下就将自己知道的事情说了出来。

  “既然先生也认为贾诩很合适,那就选他了,回头我亲自去见他。”秦寿想了想,顿时做出了决定。

  李儒听了心中很高兴。他认为这是秦寿对自己的尊重。

  “相信文和知道伱如此重视他,心里面也会十分高兴的。”李儒将秦寿亲自送了出来,才返回大厅内。

  “李儒,你认为秦宜禄此人如何?”董卓跪坐在几案之后,皱着眉头询问道。

  “主公,属下认为此人是一个真诚之人,是一个表里如一的人,属下能看透其肺腑,不用担心他在背后对你施加暗算。”李儒斟酌了一番,就将自己的看法说出来。

  董卓听了也连连点头,他和秦寿聊天的时候,也察觉到对方的真诚,好像是心里面有什么就说什么,的确是让人感到心里面舒坦的很。

  不像关东的那些世家大族,居然和董卓玩心眼。

  董卓在这方面哪里能玩的过对方,基本上都是以失败而告终,所以到了后来,董卓干脆就不和对方玩心眼了,直接掀桌子,所以才会有废立之事。

  袁隗等人哪里想到,董卓居然是这样的一个人,根本无视游戏规则,一上来就是一个狠的,打的袁隗等人一个措手不及。

  和这些人相比,秦寿虽然还没有认自己为主公,但就冲着这份赤诚,董卓也认为对方是一个可信之人。

  “秦宜禄的确是一个可信之人,此人勇猛盖世,主公若是能得此人相助,日后必定能够成就一番事业。”李儒劝说道:“主公,越是有能耐的人,都是如此,主公应该多一些耐心才是。”

  董卓点点头,摸着下巴下的胡须,拍着大腿说道:“不知道为什么,心里面总是有种不甘,和当初得到奉先时候的情况截然不同。”

  “大概是得不到吧!”李儒想了想说道。

  董卓听了连连点头,说道:“的确是这样的,若是他就这么简简单单的拜在老夫面前,老夫似乎还有些不在乎。”

  “他是一个聪明人,相信很快就能想通的,毕竟,普天之下,唯有主公,才能让他成就一番事业。”

第14章 贾诩

  平津都尉府,才四十多岁的贾诩,面色古井无波,下了关之后,就回到府邸,长子贾穆上前去了贾诩身上的盔甲。

  不得不说,这个时代的文人才是真正的文人,上马杀敌,下马治国。文武并重,腰悬宝剑,行走天下,心有侠气。

  贾诩虽然是文人出身,但并非手无缚鸡之力。

  “父亲,刚才孩儿听说丞相差点被曹操刺杀了?”贾穆心生好奇。

  贾诩哼了一声,平津关乃是洛阳的门户之一,每天都有大量的商旅进出此地,消息十分灵通,洛阳城上午发生的事情,下午就能传到平津关,贾家父子若是想得到洛阳的消息,是一件十分轻松的事情。

  “你怎么看曹操?”贾诩考验自己儿子说道。

  “一代豪杰。”贾穆想也不想就说道。

  贾诩听了摇摇头,说道:“许子将看人还是很准的,一代奸雄就是他,当曹孟德决定刺董的时候,他就已经成功了,董卓死了,曹操声闻天下;董卓没死,曹操同样能声闻天下。这,没想到吧!”

  贾穆双目中露出惊讶之色,忍不住说道:“父亲的意思是说,曹孟德此举是为了他自己?”

  “或许有一部分是为了天下吧!但更多的还是为了他自己。”贾诩幽幽的说道:“不过,就算为了自己,也没什么,这个时代,谁不是为了自己呢?”

  贾诩自己就是典型的利己主义者,为了自己的性命,哪怕天下大乱,他都不在乎。

  “对了,父亲,京中有人说,丞相麾下多了一个可以和吕布相抗衡的将军。”贾穆忽然又想到了什么,脸上露出一丝好奇来。

  “和吕布相抗衡的将军?那是谁?”贾诩听了面色一变。

  “父亲很惊讶?”贾穆很惊讶于自己父亲的表现。

  “当然,这样的人以后或许改变朝堂局面,甚至会改变丞相的命运。”贾诩正容说道。

  “以前有一个吕布,丞相的目光会放在吕布身上,必定对吕布信任有加,这种情况,无论是对丞相,还是对吕布都是很危险的。”

  “但现在有一个人能抵挡吕布,两人相互制衡,反而使得西凉军更加的稳定,外人想要摧毁西凉军,就要对付三个人,很难。”

  毒士就毒士。其眼光之敏锐,常人难以抗衡,大概也就是在教导自己的儿子,才会说出这么多来,若是放在寻常时候,贾诩绝对不会将事情分析的这么清楚。

  贾穆听了也只是似懂非懂的点点头,未来数年的情况,对于贾穆来说,还是太高深了,贾穆并不知道自己父亲分析的是不是正确的。

  贾诩看着自家儿子的模样,只能叹了口气,想要让儿子继承自己的衣钵,看样子是不可能的事情,也不过是一个中人之姿而已,日后顶多只是一个太守而已。

  “对了,丞相用他做了骁骑营校尉。”贾穆赶紧说道。言语之中,还有一丝羡慕和嫉妒。

  秦寿年纪轻轻,就已经成了秩比二千石的校尉了,而自己的父亲不过六百石的都尉而已,彼此之间相差太大。

  “丞相就是高明。”

  贾诩点点头,心里面顿时明白董卓的意思,就是想让对方和吕布相互制衡,唯有如此,才能保证自己的安全,尽可能的发挥对方的才能,扩充自己的实力。

  他还以为董卓已经昏庸了,现在看来,对方还是有点脑子的。

  董卓麾下有西凉骑兵、并州骑兵,现在有又多了一个骁骑营。他能看的出来,董卓实际上对吕布还是有所提防的,否则的话,肯定是将骁骑营放在吕布之下,而不是单独设立了一支兵马了。

首节 上一节 7/90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