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凶神:曹贼的贴身女婿 第52节

  马蹄忽作。

  陈丛坐直身子一望,就看到前方沙尘漫天,几骑飞骑疾驰而过,后面步兵丢盔弃甲撒丫子狂奔。

  随后夏侯惇飞马入中军,看到战车上躺着的大爷早就见怪不怪。

  毕竟陈丛摆烂这些天,骑兵就是由他暂时统率的。

  “大兄呢?”

  “盟军大帐议事去了。”

  “你怎么没跟着?”

  “袁绍只请了诸侯,我一小卡拉米没资格跟着。”

  夏侯惇点点头:“大兄回来你帮着通传声,先锋大将孙坚兵败,折了部将祖茂。”

  陈丛了然。

  所以刚才那几骑飞骑是回来问罪的孙坚喽?

  “不好,榜一大哥有危险!”

  陈丛闪电般蹿了起来,抄起泰阿剑的同时吹响了口哨。

  远处撒欢的绝影瞬息便至。

  陈丛挂好剑,翻下战车跳上战马。

  “军中之事暂由祢衡全权负责,违令者斩!”

  说吧,一磕马腹消失在众人视野中。

  夏侯惇茫然回顾:“大兄离开前让陈子宁节制全军了?”

  祢衡撇撇嘴:“没有。”

  “那他下得哪门子令?”

  “可能他觉得这样说比较有气势吧,用他的话说就是装逼。”

  “....那确实挺有气势的,某差点以为他成三军主将了。”

  ...

  “陈将军留步,诸侯议事,无令不得入内。”

  “滚开!”

  一把推开门卒,陈丛人未入帐声先至。

  “孙坚休得放肆!”

  刚才还被逼到角落里的袁术立马挺直了腰杆,对上孙坚吃人的眼神盎然不惧。

  孙坚恨恨收回目光,转向帐口。

  “陈子宁,此事与你无干,本将军劝你莫要自误!”

  陈丛仗剑而入,粗野地撞开几员江东将领,来到孙坚身前。

  “诸侯议事,你不解兵刃,率部硬闯,怎么?你想造反不成?”

  孙坚强忍滔天之怒,解下披风重重甩在地上。

  “好一个是非不分的无耻小儿!他袁术扣我七日粮草,致使先锋军大败,还折了大将祖茂。到你嘴里反倒成了本将军的不是?”

  陈丛半步不让,高声道:“当然是你的不是!”

  不然呢?

  袁术扣下的粮草去了哪?

  就这几日下来,曹营兵卒人均胖了一圈,总不能是人家袁术的不是吧?

  孙坚眼神冰冷,死死盯着陈丛:“说出道理还就罢了,如若不然!”

  剑锋出鞘,一剑劈断袁术身前案几。

  孙坚缓缓收剑入鞘,一字一顿道:“犹如此案!”

  “我来问你,何人令你先锋讨贼?”

  孙坚冷声道:“无人,某自请尔,盟主应许。”

  “我再问你,粮草短缺时,你可曾派人讨要?”

  “哼!如何不曾?三日内,本将军连发七队斥候向他袁术讨要!”

  “笑话!袁公路只是监粮又非盟主,你要他便给,万一你昧了盟军粮草投了董卓算谁的?”

  袁术猛拍大腿,对啊,先前他怎么没想到这么合理的托辞?

  当即帮腔道:“陈子宁说得一点不错,本将军就是这般考量的。”

  孙坚气笑了。

  帐中谁人不知道袁氏兄弟面和心不和,为防交恶袁术,他故意不问袁绍。

  此事竟也成了被人攻讦的借口?

  “先前盟主有言,他袁术收拢粮草统一调度,本他分内之事,何须问过盟主?”

  陈丛颔首:“此事便算你有理,那么问题又来了。先锋之责铺路造桥阵前斩将耳,若遇战事不顺收拢本部会和中军再做打算。

  你放着中军不顾直扑汜水关,生怕慢了一步被人分了功劳。既行冒险争功之举,合该自行承担风险。

  袁公路没有义务拖着绵长的战线冒险给你运粮。一旦粮道被截,损失的是十八镇诸侯共同的粮草。

  怎么?损失风险都是别人的,功劳全是你孙坚的,小算盘没打成还恼羞成怒?天下哪有这般好事!”

  什么叫诛心之言?

  站在道德的制高点,夸大事实真相,辅以阴谋论,然后绑架大多数人的利益恶意揣测别人的真实目的。

  最要命的地方在于,当事人不可能真把心掏出来给别人展示一下,自然就没办法证明自己的目的不纯。

  从而忽略了:不管他目的纯不纯,都不该是被人指责的理由。

  作为一个将军来说,孙坚没有错。

  行伍之事说白了就是:功必赏,过必罚。

  管他什么目的,他能一路平推到汜水关头就是实打实的功劳。

  但作为一方诸侯,孙坚简直错得离谱。

  乱世争雄,你强自然说什么是什么,你弱还没情商就是原罪。

  孙坚一路平推到汜水关,一走一过连山匪蟊贼都杀了个干净。他在前面大口吃肉,别人跟在后面连汤都没得喝。

  别人就不怕他真连锅端走?

  不说可不代表不想。

  等他被针对的时候,又有哪个替他说了一句话?

  心向汉室刘玄德吗?

  不好意思,刘备连入帐参会的资格都没有。

  外忠内奸曹孟德吗?

  曹操是表面忠义,事实上他做的每一件事,都是奔着实质性的好处去的。

  现今袁术才是曹操最大的金主,他不落井下石踩一脚孙坚都算厚道人了。

  唯一的变数只在袁绍。

  那属于家族话语权之争,不可避免。

  但即便是袁绍就敢帮他说话了?

  在袁术大优的前提下,袁绍不怕袁术跳起来跟他翻脸吗?

第52章 说不过陈贼的时候,最好也别动手

  袁术瞬间化身只会喊‘6’的咸鱼。

  “啊对对对,子宁说得对,本将军就是这么想的。”

  孙坚身侧小将想骂,却被孙坚死死按住,再朝程普、韩当使个眼色,二人具出。

  “坚有意讨贼,奈何小人苦苦相逼。如此荒唐可笑,实在令人齿冷。既然诸位不仁,便不要怪坚不义了,两万江东儿郎必须讨个公道。告辞!”

  袁绍纠结了又纠结,伸手道:“文台且慢。”

  孙坚冷笑回眸,不屑道:“盟主莫非还想强留孙坚不成?”

  “文台误会了,此事乃误会耳。”

  “哦?”孙坚挑挑眉:“愿闻盟主高见。”

  “袁术以己度人,因臆断罪实属荒唐,诸位都议一议吧。”

  陈丛笑拉了。

  真不怪曹贼说袁绍小事惜名大事惜身,想拉拢孙坚吧,他不明确表明立场。想踩袁术吧,还非要拉着别人一起。

  在场诸侯哪个不是人精、和稀泥的高手?

  他们能议出来结果才真是太阳打西边出来了。

  真想踩死袁术一点就够了——军法!

  十七禁令其八:好舌利齿,妄为是非,挑拨军士,令其不和,此谓谤军,犯者斩之。

  十七禁令其十六:主掌钱粮,给赏之时阿私所亲,使士卒结怨,此谓弊军,犯者斩之。

  有理有据,直接推出去砍死别人也挑不出来理。

  没了袁术,袁家除了继续朝他倾斜政治资源还能咋?

  一天天瞻前顾后的,难怪官渡大优能让他打成大劣。

  “余以为,后将军此举确有不妥之处,然孙将军行事却也容易招致误会。不若坐下来好好谈谈,误会谈开了便好了。”

  跟陈丛猜得大差不差,从陶谦第一个开口后,画风完全跑偏了。

  “陶公老成谋国之言,吾等讨贼为公,有些误会解开便好了,文台切勿过激,行那亲者痛仇者快之举。”

  “是啊文台,歃血为盟犹如昨日,今夕何故兵刃相见,使洛阳国贼坐收渔利。”

  “此地距离汜水关绵延四五十里,加之道路崎岖,运粮不便可以理解。所幸江东健儿已归,便叫后将军补齐粮草罢了。”

  公孙瓒一开口,袁绍、孙坚齐齐黑脸。

  其实公孙瓒也不想摆明車马直接站队,左右逢源才是硬道理。

  但他与旁人不同,右北平离渤海实在太近了,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

  以袁绍发展态势早晚一战,还不如时下交好袁术引为强援。

首节 上一节 52/183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