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父诸葛亮,我打造了千年大汉 第204节

  刘备一听是马良的书信,顿时明白了关兴来南郑的真正目的,眼神也随之一凛。

  扫了一眼马良的书信,刘备不由长叹:“季常有弟如此,家门不幸啊。”

  “回去告诉季常,贬马谡为庶民,迁徙梓潼郡为民,圣旨会在朕回成都后颁发。”

  “十年内,不许穿锦,不许读书,也不许任何人接济,让其耕种织席谋生。”

  “若有作奸犯科,罪加一等。”

  “十年后,许其返回祖籍,读书温礼三年,再视其才学品性决定是否录用。”

  刘备终究是不忍心让马良因为马谡而心哀颓废。

  十年劳改,从一个高高在上的士人,变成一个最底层的庶民,刘备这是要让马谡去吃最底层人的苦。

  这个程度处罚,已经是刘备最大的仁慈了。

  关兴领命而去。

  刘备又将这个决定告知诸葛亮和法正。

  “陛下宽仁,荆益士民必会敬畏陛下的德威。”诸葛亮拱手赞道。

  法正直言道:“陛下对马谡的处罚,应告知各郡官吏士人,以马谡为典型,让各郡官吏士人敬畏律法。”

  刘备点头。

  这几年势力拓展太快,刘备的内部也出现了不少的矛盾。

  尤其是部分荆州士人,认为刘备能有今天都是荆州士人的功劳,荆州士人理当受到最高规格的礼遇。

  荆州士人骄矜,益州士人和东州士人自然就不乐意了。

  都是奉刘备为尊,谁又比谁高贵?

  将马谡的事搁置,刘备又问及诸葛亮对关中的应对。

  “曹丕丢了陇右四郡,必不会善罢甘休,定会伺机再抢陇右四郡,丞相接下来准备如何应对?”

  法正也看向诸葛亮,静待诸葛亮的回答。

  对此。

  诸葛亮早有准备,细细而道:“在离开陇右前,我与伯松私下有仔细讨论。”

  “伯松认为,曹魏虽然在陇右战败,但势力依旧强劲,不可与其正面争锋。”

  “故而争夺雍凉的核心,应以兵民为胜利之本,与曹魏打持久战。”

  “积小胜为大胜,以空间换时间。”

  “伯松此意,与我蚕食雍凉之策,有异曲同工之妙,我亦深以为然。”

  刘备盯着地图,敏锐的抓住了核心:“伯松欲用空间换时间,准备抢占何处立足?”

  诸葛亮指着渭水处:“陈仓以东,有五丈原。”

  “此地南靠秦岭,北临渭水,东西皆深沟,形势险要。”

  “可伺机走褒斜道沿武功水北上,在五丈原立寨。”

  “魏兵若来攻,可据五丈原险要抵挡;若魏兵不来,则在五丈原屯田积粮。”

  “又有绥阳小谷,山崖绝险,河水纵横,难以行军。若是使前军斫治此道,以向陈仓,则可分贼兵势,孤立陈仓。”

  “伯松再走临渭入陈仓,两路齐下,自临渭到五丈原,皆在掌控。”

  “如此,虽然不能强取安定郡断绝陇道,却也能让曹魏不敢再往陇右。”

  “有我在五丈原,伯松则可放心的蚕食凉州。”

  “待伯松在陇右训练出骑兵、打造出军械,而我在屯田积蓄的粮食也足够,则可一举攻向长安。”

  “这便是,以空间换时间!”

  不论是诸葛亮,还是诸葛乔,都明白汉魏如今的对比。

  不论是物资、资源、兵力、武器,还是人口、贤才,目前的大汉是比不过曹魏。

  大汉不具备跟曹魏发动决战的条件。

  想赢曹魏,就只能用拖延战术,即为:积小胜为大胜,以空间换时间。

  曹魏若是大军来袭,就依据地利死守;曹魏若是小股来袭,就出兵吞食。

  主打一個: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

  诸葛亮在东,诸葛乔在西。

  一人顶住曹魏的压力,一人在后方打造兵器、训练骑兵,解决如金城张既、安定张郃等曹魏小股势力。

  将凉州的民心尽收于汉!

  诸葛亮细细的将对雍凉曹魏战略,向刘备和法正讲述。

  刘备抚掌而赞:“真是精妙的策论,兵民为胜利之本,伯松深谙仁军之术啊。”

  法正也道:“若出武功依山而东,引强兵与曹魏争锋,虽然可以取得更多的征战优势,但却会受粮道运输制约。”

  “若是粮道有变故,即便前线取得了暂时的军争胜利,也只能被迫退兵。”

  “丞相在五丈原屯田立寨,若魏兵冒然来攻,则可诱其远道而来断其粮道,则胜负之数偏向于丞相。”

  “若魏兵不来,就只能看着伯松蚕食诸郡县,以伯松的能为,金城的张既不足为虑,最多安定的张郃会制造些麻烦。”

  “此消彼长,当凉州民心尽归于汉,纵然是张郃骁勇,也无能为力了。”

  诸葛亮道:“为保证此策的成功,陛下今后可能得常驻南郑了。唯有陛下常驻南郑,才能及时策应四方。”

  若是刘备在成都,那么北面的战事需要刘备兼顾的时候,刘备得星夜兼程的跑来南郑,也无法及时的策应荆州变故。

  刘备点头:“朕也正有此意。阿斗也快十五了,朕准备提前给阿斗加冠,令其在成都监国事,督西川和南中。”

  “如此一来,即便有一日朕有不测,阿斗也不会慌乱无措。”

  法正连忙道:“陛下,切勿说此不吉之言。”

  刘备笑道:“孝直,朕也得服老啊。总不能一直待在这个位置上让阿斗得不到历练。”

  “朕征战半生,为的就是能匡扶汉室,只是如今曹魏强盛,朕穷尽毕生之力也未必能诛灭曹贼。”

  “阿斗虽然年幼,但身为帝王之家,他必须承担比常人更重的责任。”

  诸葛亮沉吟道:“陛下若让太子监国,也不是不可。只是监国事大,需有能臣在朝中辅佐。”

  “伯松在陇右,陛下与孝直在汉中,云长在荆州,而益德、孟起、子龙等人皆要与我去五丈原。”

  “南中虽然暂时安稳,但也难免会有新的反叛,不可不谨慎。”

  刘备道:“犍为太守李严,颇有政绩,可接替孝直为尚书令。”

  “封儿与阿斗如今关系甚亲,可令其在成都督军。”

  “一文一武,足以助阿斗监国诸事。”

  “至于其余的文武任命,就让阿斗自己去琢磨吧。”

  诸葛亮蹙眉:“陛下,这对太子是否太苛刻了,不如我给太子拟一份名单,陛下与孝直参详决断,这样可让太子更容易选择。”

  刘备大笑:“丞相,朕知你宠溺阿斗,可你这也宠爱过甚了。”

  “倘若事事都让丞相来安排,阿斗也难以知道这人心险恶,谁是贤才谁是奸臣。”

  “更何况,有朕在南郑盯着,即便阿斗真的用了奸臣,朕也能及时的替阿斗纠正。”

  “只有让阿斗亲自经历教训,他才能记忆深刻;只有犯了错,阿斗才知道如何改正。”

  “若是宠溺过甚,阿斗今后受到挫折就难有血性了。”

  刘备就是屡战屡败才成就如今的大业,深知若不能自越挫越勇,最后会因为心态崩了而做出有辱祖宗声名的错事。

  诸葛亮欲言又止,最终还是忍住了继续相劝的想法。

  只是在诸葛亮的内心,却在想着要不要暗中调几个贤才能吏,让阿斗有机会发现贤才能吏。

  在确定了对雍凉战略新的部署后,诸葛亮就令姜维等人持令返回冀县。

  这段时间在南郑,姜维也见到了传说中的“仁德刘备”。

  对于诸葛乔在陇右结识的义兄、又被誉为麒麟儿的才俊,刘备也表达了对姜维的厚爱。

  在论姜维战功后,刘备又授予姜维为佐汉将军。

  刘备喜欢自创有特殊寓意的杂号将军,如同赵云的翊军将军。

  诸葛乔的辅汉将军虽然不是刘备自创,但不常置,刘备将这个将军号授予给了诸葛乔。

  如今自创佐汉将军,也是因为诸葛乔跟姜维是义兄弟。

  一个辅汉将军,一个佐汉将军,合起来就是辅佐汉室之意。

  对于这个特别授予的将军号,姜维也是非常感动。

  除姜维外,诸葛乔要的王连、吕乂、杜祺、刘干、李撰、浦元和霍弋,如今也在南郑,正好与姜维同往。

  刘备在看到这六人的调令时,搁置了两天才签署。

  想到一个个的贤才都跑去了陇右,刘备都有些后悔当初让诸葛乔批阅公文了。

  倒不是刘备觉得贤才去陇右有些不对,而是刘备想到诸葛乔那要人时的得意劲儿,这心中就更肉疼了。

  要走一个贤才,刘备就得再挖掘一个贤才。

  可这贤才,又岂会那么容易挖掘?

  想到贤才,刘备又让姜维给诸葛乔带话:“伯约,你去了冀县,就替朕问问伯松。”

  “就说朕有意改良现如今的人才考核和提拔,问问他可有什么奇思妙想。”

  人才的考核和提拔,刘备一直都是跟诸葛亮和法正商议的。

  只是诸葛亮和法正的提出来的方式,并没有太显眼的地方,只是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了完善,终究还是没能脱离原有的选才局限。

  诸葛乔善巧思,刘备是很清楚的。

  虽说不一定能从诸葛乔口中听到什么奇思妙想,但问问终究是没错的。

  姜维领命,与霍弋、王连等文武星夜兼程的返回了冀县。

  这来来回回的。

  已经到了十月季节。

  诸葛乔在陇右四郡也初步站稳了脚跟。

  劫富济贫的临时政策,虽然引起了部分陇右豪族巨室的不满,但在诸葛乔的武力震慑下,并未掀起多大的波澜。

  受到张郃劫掠而变成流民的天水郡和广魏郡士民百姓,也相继返回了家园。

  听闻姜维等人返回,诸葛乔遂引王平等人出城来迎接。

  “大兄,你回来得可真迟啊?”诸葛乔大笑,下马与姜维叙旧。

  霍弋东张西望,没见到黄忠,心中有些焦急。

首节 上一节 204/462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