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修仙求道的朱家老六 第108节

  看到有一群小孩在四处追逐。

  他便神神秘秘的坐到小孩身边。

  这半大的小子,狗都嫌弃。

  但是朱瞻堪却有一种神奇的魔力,让他们安静了下来!

  “从此,青蛙王子与蛤蟆公主度过了幸福的一生,在红油锅中快乐的游泳。”

  朱瞻堪讲述了一个充满哲理的故事。

  然后便道:“喂,小家伙们?你们听说过山府里面的仙人吗?当然,不是杆法好的那一个。”

  小孩们自然听不懂什么杆法不杆法的意思。

  他们都摇了摇头,有一个胆大的小孩举手发言。

  “仙人是啥?”

  “仙人,就是济世救人,布云施风、神通广大的大人哦。”

  “那我知道了!前朝的刘大人就是这种人吧?我经常听家中的大人说道,什么一统刘大人!”一个小孩兴奋的说道。

  “当然。”朱瞻堪暗道,怪不得后来刘伯温的名头这么大,才这么几年就传言成为仙人了。

  再过上几百年,恐怕刘伯温要成为什么神话人物了吧?

  “你们不知道仙人的事情,我给你们讲一讲吧!”朱瞻堪开始他的编纂大计。

  “听南街的老张头说,在城外,有一座山,名为石头山!”

  “传言石头山便居住着一位仙人,前些日子,在石头山上诞生了一个蜈蚣精!那山上的仙人便将蜈蚣精一击击穿!钉死在石头庙附近!”

  小孩们听着朱瞻堪讲故事,眼神之中流露出好奇与向往的神色。

  朱瞻堪呵呵道:“小家伙们?你们想去看看那被钉死在山上的蜈蚣精吗?”

  小孩们像是小鸡啄米似的开始点头,很快现场就变得叽叽喳喳。

  “想看就回去把这个故事告诉小伙伴们吧,说不定知道的人多起来,仙人就会来见你们了!”

  朱瞻堪将故事说完就离开了。

  类似的情况发生在很多的地方。

  渐渐地,朱瞻堪走到了城中的青溪河附近。

  “真不错,这里是何处啊~”朱瞻堪陶醉的感知河道的自然之意。

  在大明气运金龙的熏陶下,连河道好像都诞生了一丝灵识。

  “那...那边可是寻花问柳的好地方啊!”一个书生打扮、满脸通红的年轻人道。

  朱瞻堪听到居然有人搭话,便回过头去道:“你怎么知道?难道你进去看过?”

  年轻人一听这话,本就有些醉红的脸色,变得更加涨红了!

  “什么就去过!我只是在远处远远看了一眼!”

  朱瞻堪注意到年轻人的表现,再加上对方头顶上的官运,他倒是有点好奇了。

  “那你说说,这青溪河如何?”

  “这你可算是问对人了!嗝~~”年轻人继续道:“这青溪河,乃是后汉三国年间,吴主孙权所修建的河道!本意便是引流入城内,由此变化出一新的河溪!”

  “而到了今朝,这便是更加有用的一条河流了!”

  说着,年轻人的脸上露出一丝羞涩。

  “听说这里成了花船专属地点!”

  没想到这小子还真的将青溪河的来历讲清楚了。

  朱瞻堪心中有数了,这年轻人绝对不是一个省油的灯。

  一般的年轻人,在这个年纪要不就是苦修四书五经以求未来能考取一个功名。

  要么就在家中务农帮闲。

  很少有人会在年轻的时候,闲的没事去了解那些各式各样的典故。

  除非这是个天才!

  “喂,你叫什么?”朱瞻堪问道。

  “我不叫喂..不是,我叫于谦。”于谦答道。

  于谦?是能够写出石灰吟的于谦?

  是那个保卫大明的于谦?

  是那个....

  朱瞻堪看着眼前倒下的于谦。

  是那个喝完酒吐了一地的于谦?

  朱瞻堪叹了口气,真是缘分啊!

  居然能看到未来给大明力挽狂澜的于谦?

  “来几个人,将这于谦送入附近的客栈中。”朱瞻堪随手甩出几张宝钞,便回府了。

第139章 会试考题

  回到太子府的朱瞻堪感觉很满意。

  这样宣传出去一些简单的小故事,应该也算是改变大明了吧?

  朱瞻堪看着已经发生变化的熟练度。

  很快,他乐呵的在府内的小路上,散步。

  不多时,他就遇到了神色匆匆的朱胖胖与老大哥。

  “父亲,大哥,你们这是要做什么去?”

  “哦,老六啊。”朱胖胖擦了擦额头的汗水。

  他还真的好久没有如此出汗了,不过这几天实在是有些忙碌,才弄得满头大汗。

  “这不是马上要进行科举的会试了吗?我这正忙着跟你皇爷爷商量考试章程呢。”

  朱瞻堪好奇的随口问道:“考试的章程还需要商议?不是已经考过好几年了吗?”

  朱高炽有点幽怨的小眼神看向朱瞻堪:“确实是考了好几年了,但是你的一番话,改变了你皇爷爷的主意,现在科举会试,你皇爷爷有了点新的想法。”

  “???会试还有什么新想法啊?”

  虽然朱瞻堪对于明代科举的了解并不多。

  但是基本的知识还是知道不少。

  比方说,科举分为乡试、会试与殿试。

  乡试分别在各个行省的当地布政司进行考试。

  而会试则是在礼部贡院中进行科考。

  殿试自然就是在皇宫进行考试了。

  朱高炽露出一丝愁容:“不知道陛下如何打算啊,我们现在要进宫。”

  “六弟,你也跟着我们一起去吧!”朱瞻基急忙拉住老六的手就不撒开了。

  ......

  武英殿。

  六部尚书还有硬凑起来的商部侍郎以及内阁等顾问大学士,齐聚一堂,等候皇帝的旨意。

  在皇帝的操纵下,勋贵与文臣的拉扯之下,商部的雏形算是勉强凑起来。

  朱棣当然不至于亲自下场与大臣们较真。

  他不是还有三个傻儿子吗?

  有他们三个在前面冲锋陷阵已经足够了。

  吏部尚书蹇义、礼部尚书吕振自然十分的不满意商部的成立。

  任何一个读书人都对于商部的成立感觉到不满意,他们十年寒窗,凭什么让一介商贾追赶上来?

  不过吏部尚书蹇义很清楚,这商部的成立后面有皇帝的支持,不是他们能反对的。

  要是敢明面的反对,恐怕这吏部尚书就不用当了。

  失去吏部尚书的身份,对于文官来说,麻烦就更大了。

  商部的成立已经木已成舟了。

  可是在派遣官员的时候,大家还是有点想法的。

  商部再怎么样也需要官员进行调度吧?

  现在整个大明的朝堂之上,全是我儒家的子弟。

  你再这么搞都没有办法脱离儒家的管理吧?

  只要程朱子弟掺和进去,这商部不过就是将户部的部分权力分割出来罢了。

  不过,理想很美好,现实很残酷。

  朱棣直接将在他手下,为他打理皇庄多年的老掌柜提拔起来,担任侍郎。

  老伙计经过多少年的历练了,打理皇庄的难度也不算是低下。

  这提拔自然不成问题。

  至于剩余的商部官员,则是在商学的学生开始毕业之后,再行安排!

  蹇义的小心思虽然没有完全奏效,但还是奏效了一部分。

  商部确实不能缺少办事的官员。

  朱棣提拔多年的老伙计还算有道理。

  可是你总不能再随便提拔别的民间掌柜来直接充当官员吧?

  他们一没有通过商学的学习,二没有为大明作出贡献。

  说破天,也不能随便提拔啊!

  这大明不可能让皇帝彻底的专权啊!

  我们士大夫还要吃香的喝辣的呢!

  这次小朝会的开始还是比较和谐的。

  只要不涉及到自身利益的大问题,大家有事好商量。

  而且还有皇帝在此坐镇,不会出岔子。

首节 上一节 108/146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