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让朕更加纠结了,这句话朱棣没有说出来。
正当朱棣在忆苦思甜的时候,一道身着飞鱼服得身影连夜赶来宫内。
老太监好似得救了一般,识趣得快步退出宫殿。
这个时辰能进皇宫的大事,不是他一个老太监能听到的。
再说刚才听到的消息就够刺激了。
见到四下无人,锦衣卫胡珍将一份密报呈给朱棣。
朱棣皱着眉拿起密报。
虽说他白天嘱咐胡珍盯着皇孙的行动,但你不能盯着皇孙的夜生活啊!
朱棣暗下决定,若是信中的消息与某位皇子皇孙的夜生活有关系,他就当场砍了这个不长眼色的家伙。
他打开密报,看到里面的内容,瞬间脸色大变。
【天象变化,疑似与六皇孙殿下有关。】
【天象变化时,太孙殿下、五皇孙殿下、六皇孙殿下均在六皇孙殿内。】
朱棣脸上满是狐疑与猜忌,他威严十足的看向锦衣卫胡珍。
“密报是谁写的。”
“臣写的。”
朱棣坐不住了,站起来在长桌前面徘徊。
天象变化与老大家的小六有关系?
有什么关系?难道那小屁孩还会呼风唤雨不成?
还是说朱瞻堪那小子真是什么天命眷顾的人?
锦衣卫胡珍见到皇帝如此在意这件事情,明白自己来对了。
于是详细的汇报了他所看到的一切。
朱棣默不作声,如此听来,瞻堪那孩子身上还真有大秘密。
“去吧,这些事情不要告诉任何人!”
锦衣卫应了一声,快步退去。
夜色更深了。
而朱棣横竖睡不着,只能在殿内徘徊。
而太子府的朱瞻堪等人睡得却十分安稳。
朱瞻基得到了梦寐以求的道门法印,还成功拜入修仙门派。
明天就可以正式学习仙法了,这当然值得兴奋了!
就这样,一夜的时间在不同人不同心境中,过去了。
第21章 大朝会
明亮的太阳从天边开始升起。
太子府内一片祥和。
朱瞻堪准备叫醒还在迷迷糊糊睡觉的朱瞻基与朱瞻墡。
转念一想,朱瞻墡才八岁,而且还没有开始修炼,晚睡早起不利于身体发育。
还是让他多睡一会儿吧。
于是,他果断冲进太孙哥的寝宫内,将昨晚激动的睡不着觉的朱瞻基拽了起来。
多亏晚上太孙哥没做什么羞羞的事情。
不然就好尴尬了啊。
“大哥,醒醒,上早课了!”
“嗯?早饭晚点再吃?我再睡会儿。”
朱瞻基差点又躺回床铺上。
“晨练去喽!”
朱瞻堪手臂用力,将朱瞻基直接抬出去了。
朱瞻堪缓缓在后院中摆出五气朝元的运功姿态。
好不容易有些清醒的朱瞻基紧随其后,努力学习朱瞻堪摆出来的姿势。
“大哥,这叫五气朝元,是一个基础的运功动作。”
“也是吸收天地灵气的基本动作。”
“摆出动作后,记得运转前些日子教你的修炼法。”
朱瞻堪缓缓将五肢对准天空,只用尾椎骨支撑身体,缓缓吞吐云气。
朱瞻基有样学样,模仿的过程却感觉极为艰难。
其脖颈之间渗出汗珠,仿佛随时可能会倒在地上。
不过两柱香的功夫,朱瞻基已经满头大汗。
朱老六默默感知朱瞻基体内留存的灵气,眉头不禁皱了起来。
难道老大哥没有修仙的资质?
“好了,今天就到这里吧!”
犹如天籁之音传来,朱瞻基一下子就坐到了地上,他保持深呼吸,尽可能保住面子。
不过看样子,还是形象尽失了。
“六弟啊,这...这动作实在太累人了。”
朱瞻基环绕四周扫视一眼。
“老五呢?他还没起来?”朱瞻基略带幽怨的声音,传到朱老六耳边。
朱老六翻了个白眼,理直气壮道:“瞻墡才多大,你还好意思叫他早起?他还是个孩子啊,你怎么忍心呢?”
“我年纪也不大啊。”朱瞻基叹了口气,小声喃喃。
随后他振奋起来精神,问道:“瞻堪,咱们山门是如何出世的?你怎么接触到静心宗的仙法了?”
朱瞻堪清了清喉咙,正色道:“那可就说来话长了。”
“在一个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
朱瞻基的注意力完全被朱瞻堪夸张的形体动作与语气吸引了过去。
“我...做了一个梦,梦中一个白胡子清瘦老头告诉我,拯救世界的重任就交给我了。”
“然后他就把仙法传给我了!”
“切”
╮(╯_╰)╭
朱瞻基还以为他的小老弟要说实话呢,结果嘴里一点真东西都没有!
此时天色才刚蒙蒙亮。
朱胖胖突然颠颠的来到朱瞻堪的小院子。
“儿啊,哎?正好,瞻基也在,快,漱洗一番,待会随爹上早朝!”
“早朝?今天怎么忽然上早朝了?”
朱瞻基已经上过几次朝了,对于早朝的规矩有所了解,并不是每一天都上朝。
虽说按照祖制每一天早上都需要上早朝。
但不是所有人都有太祖皇帝那种毅力与健康的身体。
哪怕是永乐大帝,偶尔也会让太子来监早朝。
“谁知道你爷爷又想做什么?”朱高炽兴致不高的回答道。
......
皇宫,奉天殿外。
百官午夜时分便要起床,穿过半个应天府,前往午门。
当午门楼上的鼓声响起,大臣就要排好队伍准备进宫。
“大哥,今天这阵仗不小啊。”朱瞻堪望向排队的文武百官。
“今天举办乃是大朝会,因此在奉天殿举行,也不知道皇爷爷要宣布商讨何事,居然要集齐文武百官来进行大朝会。”朱瞻基熟练的带着六弟前往殿内。
朱瞻基身为皇太孙,朱瞻堪身为锦衣卫镇抚使,自然需要参加这一次的朝会。
大臣们聚在奉天殿的大殿门口。
心中止不住有些狐疑。
今天不是大朝会的日子,居然举行大朝会的规格。
陛下要搞大事件啊!
想到永乐皇帝的之前整出来的幺蛾子。
不少大臣都感觉身体有些不适应,特别是心中有些膈应。
鼓声响起,百官矗立。
朱瞻堪站在群臣的位置。
太子爷后面站着太孙朱瞻基与汉王朱高煦、赵王朱高燧。
朱瞻堪观察着殿内文武百官的情况。
在鼓声响起后,文武百官分列两边。
这时,站队情况大体就表现出来了。
太子爷与皇太孙站在文臣之前,汉王与赵王站在武将之前。
文臣之中,几乎所有文臣都对朱高炽很看好,特别是受过太子爷照顾的文臣。
更别提还有掺杂着搏一搏从龙之功的文臣了。
而武将之中,站队就更加简单了。
一起扛过枪,这个理由就足够他们去支持汉王了。
然而汉王的势力早就衰弱的不行了。
一方面,近些年永乐帝亲征,不少将领直接受皇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