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修仙求道的朱家老六 第34节

  俸禄自然只是一小部分,还有分给众多亲王的耕地、盐引再加上每年的赏赐。

  加起来可不是一个小数目!

  相比于一个九品官,一年才区区六十石的俸禄。

  这钱可不少了。

  其实这种策略就相当于是将原本有不小决策权、不多分红权的藩王,转变成没有决策权、大量分红权的藩王了。

  说白了就是太祖朱元璋时期,藩王的培养方式是英才、人精,而到了朱棣时期,那就是真养猪了。

  永乐朝定下的藩王培养制度,大大加强了皇权,这可能是它唯一的益处。

  俗话道,此消彼长。

  加强了皇权,自然带给了国家一群毫无用处,只能吸食国家血液的蛀虫!

  最关键的一点在于,蛀虫的数量在亡国之前,几乎只会增加,而不会减少!

  虽然各方的赏赐俸禄并不会造成朝廷运转困难的问题。

  可赶在朱棣想要北征的节骨眼上,这钱确实给不起了!

  朱棣用余光瞟了太子朱高炽与汉王朱高煦一眼。

  不知道这两货有没有好主意。

  在朱棣的眼神示意下,朱高炽光明正大的装傻,丝毫不理会老爷子快要抽筋的眼睛。

  若是汉王朱高煦注意到老爷子的举动,自然会搭茬。

  可惜他一直醉心于修炼,今天又起了个大早。

  丝毫没有精神搭理朱棣。

  见到几个‘不肖’子孙这般做派,朱棣便直接看向朱胖胖。

  “太子,你怎么看?”

  “此事必有.....呃。”朱高炽斟酌一番语气,小心翼翼道:“父皇,那个,这个,儿臣以为此事还需要细细琢磨,毕竟事关朝廷法令,朝令夕改终归不是.....”

  “好了,好了!”朱棣头疼的让朱高炽闭嘴。

  这个表现,朱棣并不觉得奇怪。

  朱高炽这个太子办事,总是出于稳重。

  老成持国形容的就是朱胖胖,稳中求进才是他的执政风格。

  可是现在眼下已经火烧眉毛了,想到好不容易收到的钱财就要赏给文武百官、勋贵藩王。

  朱棣就感觉他的心脏在滴血!

  无奈之下,他只能将目光投向困倦的汉王朱高煦。

  再怎么说朱高煦还顶着一个见过的名头。

  “汉王,你怎么想的?”

  其实朱棣心中确实有处理的办法。

  那个办法就是今年国库艰难,不发赏赐了。

  只不过,这个方法不能由他提出来,朱胖胖不愿意背这个锅,自然只能让汉王来了。

  朱高煦陡然打了一个哆嗦,清醒了过来,硬着头皮迎着众人的目光,缓步走了出来。

  “父皇,额......”

  有了!朱高煦眼神一亮。

  “儿臣监国期间,深感国库艰难,朝廷不易,不如今年的赏赐就算了吧,满朝文武想必很愿意与朝廷共度此难关吧?”

  我们愿意个羊肉屁!

  在场的官员,特别是代表都察院的监察都御史快骂出声来了。

  大明朝官员的俸禄比起前朝来确实低不少。

  特别是御史这一类的清流官员。

  他们全靠新年的赏赐改善一番家庭条件,结果说到现在,居然打算不发赏赐了!

第42章 不随时代变化的官员俸禄

  注意到周围朝臣皆有不满神色,心中顿时有数了。

  户部尚书夏原吉率先迈出一步。

  “汉王殿下,户部前些时日刚进账二百余万两赃银,何来国库紧张之说?”

  除此之外,还有许多其他应对北征的钱粮。

  当然,夏原吉还没有活腻歪,后面的话肯定不会说出来。

  朱高煦自然冲出来拦住夏原吉的话茬。

  “夏尚书,那些钱可是来年北征所需要的粮款!如何能够动用?”

  “汉王殿下此言差矣,入了户部的钱财,哪有专门用来做什么一说?”

  “臣以为.......”

  “刘尚书.......”

  双方你来我往,朝堂之上居然开始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唇枪舌剑。

  朱瞻堪倒是看得很开心,他没有上过几次朝,还真没见到朝臣到底如何吵架。

  今天倒是长见识了。

  朱棣看到这一幕,正月过年的好心情也消散不少。

  大过年的一帮家伙都不知道给朕分忧。

  算了!

  朱棣对着朱瞻基与朱瞻堪挥了挥手,他打算主要听一听朱瞻堪的想法。

  前些天,姚广孝给朱瞻堪相完面,告诉朱棣结果。

  朱瞻堪的面相千变万化、出其不意。

  或许将大事与朱瞻堪商量,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瞻堪啊,你觉得如何赏赐啊?”

  朱瞻堪思索片刻:“皇爷爷,不知道这些花销主要是在文武百官还是各镇藩王?”

  朱棣用眼神示意夏原吉,老夏心领神会。

  “回殿下,各地藩王赏赐需一百余万两白银,在京官员赏赐需六十几万两白银。”

  朱瞻堪思索片刻道:“看来赏赐藩王占了大头啊。”

  “皇爷爷,孙儿最近读了《资治通鉴》,里面有一个小故事叫做——酎金夺爵。”

  说完这句话,朱瞻堪就退回原位。

  而话音刚落,整个御书房安静的可怕。

  与汉王争论的大臣也都闭上了嘴。

  六皇孙,你是个狠人啊!

  夏原吉、杨士奇等众臣,甚至就连太子爷朱高炽,心中不约而同冒出这个想法。

  他们甚至都有点怀疑自己的耳朵,他们到底听到了什么?

  皇孙朱瞻堪,居然说酎金夺爵?

  你燕王一脉把所有藩王手中的权力夺走就算了,现在居然还建议把人家的爵位都削去?

  不愧是洪武大帝朱元璋的后代!杀气真重!

  所有人都低垂了头,朱棣也是有些哭笑不得。

  心中对于朱瞻堪也是赞叹不已。

  曾经有一位不知名的周先生说过,如果你想建一个窗户,所有人都不同意,而如果你说要把房顶掀开,那大家就会同意建一个窗户了。

  虽然朱棣没有听过周先生的话,但这个道理他还算清楚。

  夏原吉等人不傻,他们心中很清楚,皇帝的心思还是北征,这是永乐朝不可动摇的国策。

  他们之所以提出用汉王投入府库的二百余万两作为赏赐的花销,一方面是真的缺钱,另一方面则是试探皇帝的北征态度。

  此番折腾下来,皇帝的北征几乎不可阻止,否则皇帝可能削藩王的俸禄,也可能降低官员的品阶啊。

  可要是真的不给他们赏赐了...

  这确实有点难受啊。

  他们的俸禄已经多少年没有增加了。

  注意到陷入寂静的御书房,朱瞻堪有些无聊的撇了撇嘴。

  他当然不是一门心思想要削减藩王的待遇。

  他主要还是好奇,好奇削去藩王是否会对王朝气运造成影响。

  说穿了,他还是在探索影响王朝气运的因素。

  至于真的影响了气运怎么办?

  完全没有关系啊!永乐朝的藩王就是吸附在朝廷上的害虫。

  如果真的除去藩王,哪怕受一点伤害,倒也无所谓。

  说到这里,其实大家没有什么好说的了。

  就在夏原吉准备出来应答取消赏赐的时候,朱瞻堪又走出来了。

  “看样子,诸位朝臣觉得这个故事不好玩?”

  “皇爷爷,孙儿倒是还真的有个办法,就是这个办法不好跟别人详细说。”

  听到这里,朱棣站起身来:“大家散了吧,今天晚上的宫宴再来。”

  朱棣其实很好奇,也很期待,这位小孙子还会给他什么惊喜。

  毕竟朱瞻堪看起来不像是信口雌黄,但他还有什么办法凑齐几百万两?

  凑齐多少钱,其实并不麻烦。

  盐政、铁政、马政、经商司,凭借朱瞻堪的智慧,随便折腾一番就足够凑齐几百万两。

  可短短几天,他有什么办法凑够这么多钱。

  待到众人散的差不多了,御书房除了他们爷俩,就只剩下太子朱高炽、汉王朱高煦与太孙朱瞻基。

  “瞻堪,你有什么鬼主意?”

首节 上一节 34/146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