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时可以跟皇帝打小报告,这权力就更大了。
一个小报告下来,他这辈子就白干了。
说白了,就杨礼贺这种掌管着肥差,但是其他权力并不怎么显著的官员。
要么真的清廉如水,什么东西都不拿不占,要么就讨好四面八方的人,再要么就讨好皇帝。
否则,一个锦衣卫百户都能让他非常难受。
“起来吧,杨大人来找本官,有何贵干?”杨礼贺心中凉了一半。
陛下没有嘱咐这位钦差一些消息吗?比方说我杨礼贺可能是皇帝的人?
这位钦差的态度如此不咸不淡,恐怕......
杨礼贺的态度依旧是那样不卑不亢:“镇抚使大人,本官听说盐山县令被抓了?”
朱瞻堪点了点头:“不错,这盐山县令,品行不端、手底下不干净。”
他语重心长的说道:“杨大人可要注意一点,不要露出什么马脚才是。”
杨礼贺微微低头,这是在点我,还是在威胁我?
他还想挣扎挣扎。
“本官觉得其中是不是有什么误会?据本官所知,盐山县令在当地颇有才名?”
朱瞻堪眼神古怪的看了杨礼贺一眼,道:“该干什么干什么去吧,想做点什么就做点什么吧。”
朱瞻堪转身离开,锦衣卫自然走过来,送杨礼贺离开这个房间。
杨礼贺离开朱瞻堪这里,没有立刻采取什么举动。
作为长芦都转盐运使,他的主要职责就是负责食盐的运输。
次要职责还有采办一些贵重物品,调查社会情况。
属于肥差中的肥差,部分职权与锦衣卫有所重合,但重合的不多。
皇帝接触外界的消息,一方面就是通过盐运使来了解。
这种职责几乎就代表着,长芦盐运使属于皇帝近臣那一系列。
而且常年在外,为了避嫌朝堂之上的关系有限的很。
但杨礼贺能够做到从三品的大官,自然不是普通人。
他叫来几个家丁仆役:“将盐山县令的事情全都传出去!动用所有的人去传播!”
他自己急什么?反正又不是所有事情多事他自己做出来的。
要着急,大家一起着急!
......
此时,赵王与太孙朱瞻基已经从京城开始北上了。
原本朱棣并不打算让朱瞻基与朱瞻堪这两个小辈上战场。
但是随着修炼的记性,朱棣发现朱瞻基这孙子还有朱瞻堪那孙子的战斗力已经比他强大了。
有这么强大的战斗力,去战场历练历练也好。
于是便安排赵王朱高燧带着朱瞻基北上,与正在调查盐政的朱瞻堪汇合。
这一顿操作,正中朱高燧的下怀。
他正想与朱瞻堪这位好侄子搭上话呢。
别看现在还不需要帮助,以后修炼是否遇到什么困难,谁说的准啊。
“三叔,我们还有多久赶到盐山县?”朱瞻基骑在马上,自由的奔跑着。
“大概有个十天左右吧。”
他们是带着上万人的军队出行,不是百十号人赶路。
赶路的速度自然会慢一些,远不如朱瞻堪他们走的快。
“能加速吗?我有点担心五弟、六弟。”朱瞻基翻身下马。
军队行军,如果不是急行军,一般需要休息一段时间,养精蓄锐准备迎战。
而朱瞻基选择直接带着上千人的精锐,先行赶去盐山县。
转眼间过去了三天!
这三天,整个长芦盐场可谓是你方唱罢我登场啊!
所有人都在热热闹闹的互相拆台,还有收拾自己的‘尾巴’。
生怕被锦衣卫发现了端倪。
与此同时,金家的事情,也就没有人在乎了。
朱瞻堪很容易就得到了有关灶户金家的消息。
第87章 金家始末
朱瞻堪走在大街上,在偏僻的地方寻找了好久。
才找到老三所说的金家位置。
本来朱瞻堪是打算等老三苏醒再继续寻找的。
可是看老三的身体恢复状态,三天了依然没有清醒。
虽说普通人昏迷三天差不多就没命了,可是老三有朱瞻堪提供的丹药。
倒是身体还能挺住,只是睡得很香而已。
再次查看一番盐山县,他发现这里的风气其实不错。
街道上有叫卖的小吃摊、杂货商,也没有见到哪里的环境太过于混乱。
时不时捕快出啦巡逻。
这一番治理不错的景象,让朱瞻堪对于盐山县令的处理方式有了别的打算。
若是那家伙在走私上面没有涉及到要害点,那就没必要非得要了他的命。
当然,如果干出上面草菅人命的事情,那就老老实实升天吧。
然而,当朱瞻堪走到灶户统一居住的地方,他才真的是大开眼界。
这里哪里是人居住的地方啊!灶户的居住环境用惨不忍睹来形容,都有些小看惨不忍睹这个形容词了。
如果非要形容,那真是满面狼藉、衣衫褴褛、破败不堪、屋不蔽体啊!
灶户统一居住的地方,只有一片比较干净的地方,其他地方特别是居住区的周围,被各种垃圾甚至排泄物所笼罩。
如果不是亲眼所见,朱瞻堪还真有点不相信大明还会有如此脏乱的地方。
几个衣衫褴褛,穿着一身身布条条的人,看到朱瞻堪的到来。
眼神中流露出几分诧异,扔下手中的垃圾便往回走去。
他们前往的方向看起来像是这一片烂房子中,最好的一间房间了。
不过,依然看起来有些破旧。
两人靠近大门,便看见了附近灶户中,最为德高望重的金老太爷。
两人的眼神中流露出几丝急促。
“太爷,门外来了一个贵公子。”
“哦?”老太爷浑浊的老眼闪过一丝清明。
他拄着拐杖,将身体撑起来。
“你们还认识什么贵公子?”
两人对视一眼说道:“那位公子的穿着打扮十分华贵,身后还跟着两个大个子。”
金老太爷眼神中流露出一丝狐疑,居然还有贵公子愿意来他们这个鸟不拉屎的地方?
虽说灶户制盐创造了极大的财富。
可是这些财富最后与灶户的关系并不大。
若是再在后面几个朝代,灶户这个工种肯定比什么铁匠、木匠要好一些。
因为按照历史走向,盐工灶户是可以做官的!这一点就完全与那些铁匠、木匠做出来区别了。
而且与灶户的交道的人,主要还是些趋利的商人,还有一些底层官吏。
不论是哪一种情况,灶户的地位与钱财按理说应该不低。
可问题是...他们现在处于明朝初年!
洪武皇帝设立的户籍制度,大大限制了人口流动。
这些灶户的后代还是继续干灶户。
在贪污六十两银子剥皮的威胁下,灶户自然很从心的选择,老老实实当工匠。
再说了,并不是所有的灶户都是造盐出身的。
那些造盐出身的灶户,大多成为了盐场的吏员。
这个阶段,反而是那些因为罪责被充入匠籍的罪人及其后代才是干活的主力。
毕竟,晒盐、制盐很伤身啊!
能活到金老太爷这个岁数,附近基本上没有别人了。
所以他也成为了这一片灶户说一不二的老太爷。
注意到两个人离开之后,朱瞻堪便在这里等着这个区域的主事人来见面。
在这片破败的区域转了几圈。
朱瞻堪对着身边的锦衣卫问道:“难道所有灶户的生存条件都这么差?”
他觉得这些人估计连粮食都不怎么买得起吧?
锦衣卫连忙道:“回上官,并非如此,正常的灶户待遇并不差,甚至还是各地盐场、盐工的头目。”
“所以这里的情况并不一般了?”
锦衣卫小声道:“大明境内,大部分的灶户乃是当初的罪犯、反贼以及他们的后代组成,这些人哪怕是被欺负了,都不会有什么人追究。”
朱瞻堪恍然大悟,原来如此,罪人及其后代,确实受不到什么好的待遇。
毕竟,大明是否将他们算作本国的百姓都还另说呢。
“小老儿金三中见过这位公子,不知公子来这里有什么事情吗?”金太爷终究还是来了。
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
干脆一点,自己过来,就算出事了,也早做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