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来说,一个军卫在五六千人左右,卫下设置千户所、百户所、总旗、小旗等个体单位。
所有的卫所归属于五军都督府管理。
此法关键的一点在于设置了一套户籍,也就是卫所军籍,将所有的士兵数目固定了下来。
其次,卫所制度还有点借鉴了屯田的理念。
战时为兵、平时为农。
就是依靠这种制度,大明成功养起来了足足两百万的大军!
而养着两百万的大军,几乎不用消耗农民的钱粮。
除去特定的支出之外,军费其实消耗的并不高。
听起来,好像卫所政策很不错,可事实上,卫所制度的弊端,完全在个人以及其家庭中显现出来。
这里是边疆,周围不是酷寒之地就是荒凉之地。
士兵来到这里,多半是要远离家乡,为了防止逃跑,自然还需要带上一家老小。
规定上,每个士兵可以配备房子与地,可实际上却没有那么多房子与土地分给士兵。
更有甚者,原本分给士兵的土地,经过士兵及其家属的开垦过后。
土地便会被收回来。
这还是吏治稍微清明一些的洪武、永乐年间,等到了宣宗死亡之后,卫所制度会更加混乱。
朱瞻堪骑着小红赶在路边。
便看见一个个卫所建设在周围,心中却摇了摇头。
这么搞下去,恐怕这些土地很快就要被放弃了吧?
赵王朱高燧、太孙朱瞻基,两人也在巡查的队伍中。
他们对于几乎连成一片的卫所倒是感到很高兴。
这是大明兴盛的体现啊!如此数量庞大的士兵,还有如此雄伟的关隘。
大明有如此大军真是国之大幸!
而赵王却注意到了朱瞻堪脸上完全没有见识到雄壮之师的兴奋,甚至脸上还没有什么笑意。
赵王不说话了,朱瞻基自然也注意到了朱瞻堪的脸色。
朱瞻基驾马跟上朱瞻堪的小红,来到小红身边,朱瞻基坐下的马匹显得十分焦躁。
朱瞻基羡慕的看了小红一眼:“六弟,这些卫所不雄壮吗?”
朱瞻堪摇了摇头:“看起来倒是挺雄壮,不过.....”
“不过什么?”朱瞻基好奇的问道,说话间赵王也来到了二人身边。
“就这么搞,早晚会出现逃兵吧?
随着顺天府附近的人口增多,田地不够用,这些军屯田地恐怕会被拿走吧。”
赵王哈哈一笑:“侄儿啊,你这担心有点多余了,有户籍在,他们能跑到哪里去?”
朱瞻堪摇了摇头,他们现在也不会相信的。
他记得历史资料上记载着,宣宗朱瞻基后,卫所制度开始出现颓势,老一批的士兵基本死去了。
到了正统年间,也就是堡宗时代,断断续续的逃亡军籍总户会达到上百万人!
根据风水算命的结果来看,这里的人口会出现大规模的迁移。
因为运道根本聚不起来。
“侄儿,三叔是认真的,只要随着这些人在这里生根发芽几代人,他们就会紧密的联络在一起,变成类似县、府的地段。”
“成为类似县府的地段?”朱瞻堪有点好奇的问道:“那三叔打算如何供养这些人呢?一个士兵算上家属,至少也要三口人吧?多了可能要五六口,甚至十几口人吧。
不提可能出现的土地兼并,单单是多出来的人要怎么处理?难不成还是让朝廷养着这些人口?
最后形成所谓的县、府之后,如何管理?兵既是民,民既是兵?这不就是藩镇吗?”
朱瞻堪将几个可能性问了出来,而赵王听到这些问题,也是不知道如何作答。
“这些问题....”赵王讪笑道:“至少卫所解决了现在遇到的问题啊。”
忽然,一个哨骑飞快的靠近过来,递给赵王一份密报。
第91章 再次犯边
赵王接过来密报,脸色瞬间阴沉了几分。
完整的看完几遍后,便将密报递给朱瞻堪与朱瞻基,两人的脸色也不怎么好看。
朱瞻基更是愤恨道:“这瓦剌真是胆大包天!清楚我大明即将征伐他们,不向着更北远遁,居然还胆敢再次犯边!”
朱棣第一次北征,征伐的对象是鞑靼。
在征伐鞑靼的过程中,瓦剌趁着这个机会,左右逢源最后成长起来。
在瓦剌成长起来的前几年,他们倒也还算是安稳。
没有对大明进行什么侵犯,可是随着瓦剌收服了鞑靼部分兵力与部落后。
他们的野心也开始泛滥了。
目前的瓦剌并不像鞑靼那样有一个统一的领导。
瓦剌实行的还是部落联盟的措施。
而瓦剌的首领,则是马哈木!
马哈木作为瓦剌的首领,其实算不上多么出名,但是他有一个孙子叫做也先。
也就是那位抓住明堡宗的瓦剌首领。
赵王脸色阴郁的说道:“这些瓦剌的贼子到底有什么把握,还是得到了什么底牌?居然在这个时候还敢侵扰我大明边境?”
永乐年间的北征,动用的兵力动辄几十万。
这么多兵力,至少要提前好长一段时间去准备。
为了三月份的北伐,皇帝甚至在年前就开始缓缓准备了。
哪怕是朝廷,也在刚出正月就开始筹备了。
至于顺天府附近的屯兵,那更是自从永乐八年之后,就一直陈兵在北方。
随时等待下一次的北征。
脑海中推测着瓦剌的目的,朱瞻堪轻轻拍了拍小红,示意小红停止步伐。
小红很是配合的停止了脚步,赵王与朱瞻基自然也停止脚步。
“可能是瓦剌根本不怕大明吧。”
听到朱瞻堪这么说,赵王与朱瞻基不禁露出惆怅的神情。
他们哪里不知道大明上一次北征搞得并不怎么样啊。
从结果上来看,大明将鞑靼弄得几乎势力破碎,大明的漠北更是向着北方挪移了一番。
可问题是这些东西在北方的瓦剌与鞑靼看来就不是这么一回事了。
大明胜利了吗?他们只不过是抢到了一点草原而已。
几十万人在草原里面折腾那么半年,连鞑靼的可汗都没有抓到。
在草原看来,这是大败啊!
想到这里,赵王与朱瞻基露出凝重的神色,眼神中闪过一丝狠辣。
朱瞻堪轻笑道:“三叔,大哥,敢不敢去瓦剌那边闹一番?”
他们一行人督查各地都司,已经走到了陕地都司。
这里是距离主战场最近的一个都司。
赵王原本并不打算带着几个皇孙来到这里。
直到朱瞻堪展示出将攻城用的巨弩轻松拉开、单手举着千斤的巨石轻松行走。
赵王就同意了。
不过经过这一次的事情,赵王觉得他也算是长见识了!
修炼居然能够获得这么巨大的好处,他的眼睛有点发红了。
那是羡慕嫉妒的双眼啊!
不过,即便是如此,听到朱瞻堪如此托大的建议,想到老爷子与太子爷,两人还是止不住打退堂鼓。
可心中又有些跃跃欲试,当真是有些纠结啊。
“咱们先回去搞清楚,为何瓦剌会有如此巨大的胆子,敢顶风作案吧。”赵王还是抑制住心中想要冲上战场搏杀一番的冲动。
稳妥期间,先行命令锦衣卫去查探情报。
一行人回到附近的卫所没有过去多久,情报就传过来了。
赵王拿着情报,算是明白了为什么瓦剌今年如此大胆的侵犯大明边境。
“瓦剌今年,准确的说这两年的收成都不怎么好。”
“去年的夏天与前年的夏天,草原很大一部分部落降雨不足,雨水不充足,蓄养的牛马就少了许多。”
“今年的冬天还格外的寒冷,在这种寒冷的环境下,本就不多的牛、羊、马死亡数量却格外多。”
“各个部落因为饥饿、伤病、寒冷而死去的人,最多的高达上千人,少一些的也死了几百人,而且这个数字还不算完整,奴隶的死亡数量可能更多。”
瓦剌与鞑靼所有部落加起来,大约有四十四万户左右。
算起来,有没有三百万人还存疑呢。
大小至少十几个部落,加起来死伤了几万人,相当于两个国家百分之一到百分之二的人口啊!
再这么死下去,恐怕度过这个冬天,瓦剌要灭亡一半了。
“如此算起来,恐怕这场战争另有变故啊!”朱瞻基露出一丝迟疑。
“大侄子,哪里还有纰漏?”赵王这一段时间与几个侄子相处的还算不错。
再怎么说,也是赵王有求于人啊。
“草原贼人困苦,打起仗了只怕会更加搏命啊!”
战场就是一个讲究有死无生,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地方。
灾难或许会让瓦剌陷入一阵困难,可他们只要将这份困难放在心中,以破釜沉舟之势,战力势必要翻倍。
这场战争恐怕又要徒生变数了!
“六弟,你怎么看?”
朱瞻基忽然问了朱瞻堪一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