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修仙求道的朱家老六 第79节

  而且朱棣并没有刻意隐瞒大军出征的消息。

  以至于马哈木很容易就得到了相关的消息。

  可是他足足思索了一整夜了,他就是想不明白。

  为什么最近那一支传说中的白马骑兵不出现了?

  白马骑兵的战斗力十分惊人,上千骑兵与那白马骑兵正面对抗,都会落入下风。

  甚至会被打的溃败而归。

  这其中是不是有什么阴谋?

  “难道...对方的目标已经达成了?”

  一瞬间,一个想法出现在马哈木的脑袋里面,他的脸色瞬间变得有些苍白。

  “对方想将我瓦剌所有的部落凑在一起,然后一网打尽?”

  不会吧?大明难道如此的托大?

  就这么自信聚集起来的瓦剌部落与大明没有一战之力?

  马哈木在帐篷里面踱步,聚集起来,聚集起来会出现什么问题?

  忽然,另一个念头出现在马哈木的脑海里面。

  粮草补给!

  对了,瓦剌之所以需要不断的南窥,除却想要进军中原的野望之外。

  最大的需求就是粮食不够吃了!

  粮食不够吃,不会因为瓦剌聚集在一起就够吃了。

  相反,因为聚集在一起的瓦剌部落,那些缺少粮食的部落一定会向正常的部落索要粮食。

  若不提供粮食,那所谓的联盟就是一纸空文。

  若是提供粮食,那聚集起来的瓦剌联盟就是一支没有后勤的孤军。

  草原游牧民族之所以没有办法被大明打垮,最大的原因就是瓦剌的各个部落可以逃跑。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被打垮的瓦剌部落早晚会恢复元气,卷土重来。

  可是如果各个部落的大军聚集在一起,那情况就不太一样了。

  若是被打败,恐怕瓦剌多少年都没有办法恢复元气。

  想到这里,马哈木脸上露出一股狠色。

  “大明想要将我瓦剌一网打尽,绝对不可能!”

  马哈木露出思索的神色,大明屯兵陕地都司,那也就是说...

  与鞑靼的边界线处,可能没有足够的防御?

  ......

  随着大军的突进,朱棣已经来到了陕地都司。

  几乎所有的军中将领都聚集在将军府内。

  他们每个人的脸上露出了兴奋的表现,马上就要出征,征战就是军功。

  就是取得封侯爵位的机会!

  在大军到达的前几天,陕地都司便已经传来了几场大捷!

  有这些大捷兜底,每个人获胜的信念都很充足。

  如今要争论的不过是谁领兵当先锋,谁留在后面驻守大军罢了。

  朱棣坐在临时搭建的龙椅之上,神色从容淡定而又精神。

  “陕地大捷的消息,你们都很清楚,朕不多说了。”

  “那些草原人已经逐渐联合成为了一个大的部落,预计有个四五万骑兵。”

  “他们主力的位置,根据猜测应该在康哈里孩或忽兰忽失温这两个地方中的一个。”

  今天你的皇帝朱棣显得十分从容与淡定,仿佛已经胜券在握一般。

  众人最为担心的问题就是找不到对方的主力。

  找不到主力,最后他们就只能在草原上乱窜几个月。

  在场的众人在听到敌军的大体位置已经确定下来,心中便松了一口气。

  赵王在听到皇帝说完之后,率先起身走出来道:“陛下,儿臣愿意领军前往康哈里孩一探究竟!”

  诸将听到赵王请战后,纷纷走出来请当先锋。

  忽然,一个传信的兵卒根据通报快速跑进大营内。

  “启禀陛下,大同总兵吴高传来急报!瓦剌与鞑靼合兵一处,兵锋直指大同!”

  兵卒的话音刚落,大营内一片哗然。

  瓦剌与鞑靼联合起来了?还联合起来兵发大同?

  他们这是疯了不成?

  在场的所有将领全都感觉瓦剌与鞑靼疯了。

  大同可不是围绕在边疆的小村庄。

  大同是大明设立的边疆重镇之一,乃是一座城坚兵壮的大城。

  赵王发问道:“你确定大同发来的急报,是瓦剌与鞑靼进攻大同?他们哪里来的攻城器械?”

  在听到赵王的疑问后,所有将领都随声附和。

  决战在城池最大的问题就在于是否有攻城器械、是否有守城器械。

  草原之上的瓦剌与鞑靼怎么可能会有充足的攻城器械与守城器械?

  而且大同内,囤积的粮草绝对足够支撑一年,想从后勤下手就更加不可能了。

  拖下去,最后被拖死的绝对是鞑靼与瓦剌。

  兵卒也不知道该如何解释,只能将大同的急报递交给朱棣。

  朱棣皱着眉头接过来大同的急报。

  大同总兵吴高他知道,这是个稳妥又张狂的主,乃是开国功臣江国公吴良的儿子。

  为人十分无礼,永乐八年的时候,便因为装病不上朝被弹劾丢官。

  但朱棣念在对方是靖难的有功之臣,北征之前便将其官复原职了。

  “大同,草原上那群蛮子还真去攻打大同了?”

  朱棣看了几遍急报,没有发现什么破绽,循规蹈矩的急报。

  而且看起来还十分急切。

  朱棣将手中的急报传给众将浏览。

  英国公张辅看完急报后走了出来。

  “陛下,臣以为大同无须过多担心,敌军如果强攻,在没有攻城器械的情况下,根本没有一战之力,总兵只要不乱搞,敌军根本不可能攻下城池。”

  “瓦剌与鞑靼最多便是绕过大同,直接南下,我军应该担忧的是瓦剌与鞑靼的联军会直接围住大同而直接南下。”

  汉王朱高煦皱着眉头出来反驳道:“直接南下?那大同总兵吴高又不是吃素的,围而不攻早晚会被发现端倪吧?”

  “若是被大同断了后路,那闯进我大明腹地的联军岂不是瓮中之鳖?”

  “若是瓦剌压根就没想回去呢?因此臣以为率领大军包围回去或许可行。”张辅的话音刚落,在场将领面面相觑。

  有的人露出恍然大悟的神情,有的人还是皱眉思索。

  最后,朱棣拍板道:“张辅为主将,赵王为辅出兵康哈里孩,汉王为先锋,大营为后,出兵忽兰忽失温!”

第102章 带兵出征

  瓦剌与鞑靼的行为确实有些怪异。

  他们这种行为的可能性也很多。

  毕竟,兵者,诡道也。

  也许,瓦剌与鞑靼只是大军压境,佯装进攻,其实在疲惫大明的大军。

  也许,瓦剌与鞑靼真的打算殊死一搏,南下进入大明腹地,拼一拼。

  也许.....还有很多也许。

  像瓦剌与鞑靼这种因为粮食的问题,陷入困境的情况。

  对方到底如何思索,朱棣完全没有办法作出评估。

  若是对方有城池有顾忌,还可以根据对方的顾忌,猜测出对方可能的行为方式。

  但是当对方的顾忌消失,只剩下拼死一搏的决心,那就很难猜测了。

  这也是为什么兵法讲究围城的时候要围三缺一,就是避免对方狗急跳墙。

  其实按照英国公张辅的想法,打听清楚之后,围住瓦剌与鞑靼的主力,这场战争便解决了。

  这也是一个不错的方法,而且即便对方真的没有派遣大军攻打大同。

  大明围回去,也不会有太大的损失。

  若是瓦剌真的屯大军进入大明边境,那就真的赚大了。

  这种方法只能说是不亏。

  可问题在于,朱棣的想打可不是不亏啊!他要大赚,要名留青史!

  要在国家的史书中,刻下平定草原的伟大功绩!

  ......

  “杀!!冲!!”

  大明的骑兵在各个将领的指挥下,左突右冲,听取喊杀声一片。

  不多时,总兵刘江来到汉王面前。

  “汉王殿下。”

  “我说过多少次了,行军打仗中叫我将军!”汉王虎视眈眈的盯着草原上奔跑的马匹。

  他的双眼好似一双利刃,死死的寻找着草原中的重要人物。

  “是,将军。”刘江继续说道:“从那一片草原到忽兰忽失温附近,我们遭遇了瓦剌不下十余次的骑兵突袭!”

  “诸多将士,斩获...颇丰。”

首节 上一节 79/146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