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肖飞想破脑袋都想不到,张角一个年过半百的老头,造反究竟有什么意义?
只要张角不起义,凭借这么多信众,要钱有钱,要地位有地位,就算再之后的历史之中、
凭借他如今的成果,他也能在道门之中占据一席之地。
如今的大乾境内上下都有他的信徒,就连乾都的高官之中都有张角的信众。
只要他无视百姓的生死,他的一生可以说是要什么有什么。
而造反之后呢?
自己一家子干的全都是诛九族的谋逆,在将来的史书上是要被贬成贼寇的。
要说为了皇位?
他一个半只脚入土的糟老头子也坐不了几年了啊。
而且也没听说张角有什么子嗣。
那么他为什么要造反呢?
为了什么所谓的野心?
还是为了平民百姓这个可笑的理由?
第35章 交战
司肖飞无论怎么也想不到,太平教造反的头目会是张角这种看起来毫无目的的人。
但无论怎么,太平教起义已是既定的事实。
如今首要大乾首要的就是调集全军,在极短的时间内,扑灭黄巾军!
只要黄巾军在短时间内被扑灭,那么大乾就还是那个天武大陆五大皇朝,江山无忧!
而相反,若是大乾在平定黄巾军的时候,一旦露出颓势。
那么,大乾内外无数的野心家就会立马闻风而动。
到那时,大乾才是真正的站在了存亡边缘。
现在的黄巾军别看声势浩大,但不过是无根之萍。
大乾真正惧怕的是黄巾起义背后的那群推手。
任何皇朝,无论有曾经有多强盛,暗处里也总会有反叛势力的存在。
这无关这个皇朝是否国强君贤,而是因为人的野心是永无止境的。
若国势强盛,那些反叛势力自然会继续暗中潜伏,不敢妄动;
可若是国势衰微,在无数野心者的推动下,反叛势力会如同雨后春笋般接连不断的冒出来,杀之不尽。
大乾自定鼎天武大陆至今已历五百余年,造成的杀戮又何止百万。
死在大乾皇朝无情铁蹄下的不止有敌人,自己人也有不少。
如今大乾之内不满朝廷的势力虽多,但力量却过于分散,且质量参差不齐。
虽然可能会给大乾带来一些麻烦,但是却不能动摇其根基。
但若是有人能将这些势力凝聚成一股绳的话,定然可给予大乾这颗枯树致命一击。
而现在这个人出现了,他就是太平教主张角。
而另一方面,大乾皇帝司肖飞为了尽快镇压大乾五州各地黄巾,避免整个大乾天下形势进一步恶化。
全力组织良将,派遣精兵前往大乾五州镇压各地乱事。
经过多方谋划,大乾朝廷决定兵分三路前往平叛。
分别由大乾的三位战神率领大乾大军负责大乾中域五州战事,其中两位战神各自领十五万大军,从乾都侧翼的两座关卡出发。
前往镇压已经向外扩张的张宝与张梁二人。
而中军则在最强的那位战神的带领下,领二十万大军,前往潞州战场与张角主力周旋。
而单说黄巾这段时间里来,在加入的黄巢、孟虎王与孟章之后,原本应该仓促起兵的太平教在他们的手里迅速完善了一些不足之地。
这段时间黄巾不单单被动的接受各个幕后黑手的各种输血,还积极努力向他们请教军队的训练方法等屠龙术。
而因为种种原因,黄巾背后的那群人都是见不得光的,不好向太平教直接派出军事援助。
但太平教在黄巢的指示下,却向他们背后的那群人那里要来了许多有战争经验的退伍老兵或者伤兵。
这些来到太平教之后,配合刚刚到来接手云王府力量的孟章对着黄巾军一顿操练。
让原本一团散沙的农民军好歹有了一丝正规军的影子,比起刚刚开始的黄巾何止强了千百倍。
而黄巾军刚刚起义的时候也不负众望,哪怕孟章等人没有直接出手。
但黄巾军还是凭借着最基本的素养以及人数众多的优势,将大乾那群武备松弛的郡兵打的丢盔弃甲,狼狈不堪。
只有少数人往后撤了出去,其余人要么随着城池一起被俘,要么直接被送去见黄天了。
因此,历史上的黄巾终究不是如今的现实,身处潞州总部的张角因担心向外进军的张梁经验不足,怕其不如朝廷征战多年老将之老辣。
故而派其弟子黄巢与山狮驼还有孟虎王前去辅佐张梁与张宝。
因此,在这种情况下,黄巾军虽是由平民组成,且兵甲严重匮乏,战斗力低下,却禁不往其人数众多。
依靠人海战术,大乾军队虽全力守城,但各大城池仍然汲汲可危。
直到大乾朝廷三路大军的到来,与黄巾军大部队在大乾帝都所在的乾州南面的潞州与两翼的瑞州、武州对峙起来。
正面战场:张角亲领上百万大军,与孟章一起与朝廷的灭国大将-仇龙腾对峙于潞州。
左面战场:张宝率领数十万大军,与黄巢与山狮驼、张从龙一起跟朝廷禁军战神-谭梦君对峙于瑞州。
右面战场,张梁率领数十万大军,与孟虎王一起与朝廷大将沈智安对峙于武州。
而孟章也不愧是基统104的圣级统帅,在仇龙腾带着大乾大军奔赴潞州之后不久就在潞州北方的那一带设伏。
凭借着黄巾军的人数优势,一战打没了乾军的五万人,打赢了和大乾正式开战以来的第一个大胜仗。
战绩虽然无比辉煌,但黄巾军也伤亡了近十几万人马。
只是身处黄巾总部的潞州黄巾军却依旧还有数十万,而且又在从众之中招募青壮十万编入军队中,兵力已恢复的差不多了。
黄巾军可没有军饷,而且只要有粮草就可以作战,而且预备兵员也非常充足。
但是大乾朝廷的大军可是要发军饷的,真这么消耗下去的话,失去了中域三州的大乾可禁不住这么耗。
最关键的是大乾朝廷通过这一战也知道了,黄巾军并不像自己想像中的的那么羸弱。
他们虽然装备简陋,但是却经过最基本的训练,而且抵抗意识也非常顽强,想要迅速剿灭黄巾军。
以这种情况来看,几乎是不可能的。
如今的仇龙腾手上虽然还剩下十几万人马,并且个个精锐。
但想要凭借这些人拿下孟章统领的数十万悍不畏死的黄巾军,无疑是极其困难的。
无奈之下,仇龙腾被迫转入守势一边就地补充兵员,一边开始准备据城而守,开始打防御反击战。
双方在这三州之间交手不下数十次,互有胜负,战局也逐渐陷入僵持阶段。
大乾大军在正面潞州战局不顺,这不禁让大乾朝廷忧心忡忡,不过其他两个方向的战况却更加激烈。
禁军之中儒家出身的谭梦君碰到同样儒士出生的黄巢,双方之间的摩擦可谓是激烈无比,左面战场的瑞州成了两人之间的主战场。
第36章 瑞州对峙
在瑞州光明与黑暗交织之际,一场震撼的大战即将爆发。
黄巢,一位身怀绝技的农民起义领袖,带领着数十万黄巾军,在瑞州揭竿而起,对抗朝廷的十五万大军。
此时黄巢的黄巾军犹如一条巨龙,蜿蜒在广袤的田野之间。
他们身着破旧的衣裳,手持简陋的武器,但他们的眼神中却燃烧着坚定的信念和无尽的勇气。
他们的脚步虽然沉重,但每一步都充满了力量,仿佛要将整个世界都踏在脚下。
此时的黄巾军士气高昂,在黄巢的率领下,高声呐喊着,向朝廷军发起了冲锋。
而对面大乾朝廷的十五万大军则犹如一只庞大的猛兽,他们身披铁甲,手持利剑,气势汹汹地冲向黄巾军,眼神中充满了威严和骄傲,仿佛他们是天生的统治者,而黄巾军只是他们脚下的蝼蚁。
而能作为大乾平叛三大将的谭梦君自然也不是泥捏的,十五万大军则以严密的阵型,开始抵挡住黄巾军的攻势。
大乾军队的阵容整齐,武器精良,士气高昂。
尽管人数上少于黄巾军,但朝廷军在装备和训练上占据优势,只要能抵挡住黄巾军最开始,就有很大概率能够取得这场战斗的胜利。
他们的脚步声震天动地,仿佛要将整个大地都震得颤抖,冲天的呐喊声如同狂风暴雨,席卷着整个战场。
随着号角的响起,战斗正式打响。
黄巾军在黄巢的率领下,发起了猛烈的冲锋。
他们的攻击如同狂风暴雨,席卷着整个战场。
尽管面对着朝廷军的强大火力,但他们并没有退缩,而是勇往直前。
大乾朝廷军在黄巾军的猝不及防的猛攻下,开始逐渐动摇。
他们的阵型开始混乱,士气开始下降。
然而,他们并没有混乱太久,而是在谭梦君的指引下,继续坚持战斗。
随着战斗的深入,双方进入了混战阶段。
黄巾军和朝廷军在战场上交织在一起,展开了激烈的肉搏,用刀剑、用长矛、用弓箭、用拳头,展开了殊死的搏斗。
他们的血液交织在一起,染红了整个战场。
在这个阶段,双方的战术和策略都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谭梦君指挥着大乾军,开始不断调整阵型和攻击方向,试图突破黄巾军的凶猛攻势。
虽说论领兵能力,谭梦君略胜一筹,且还有战神级的武力。
但是黄巢智计百出,身边还有一个战神山狮驼在旁。
虽然谭梦君也不是什么省油的灯,总能识破黄巢的计策,但是想要击败黄巢却没那么容易。
因此双方在瑞州之内交手十余次,互有死伤,难分高下。
黄巢虽智计百出,但奈何谭梦君亦是用兵老辣,总能识破黄巢的计策。
只是大乾朝廷立国五百余年的底蕴到底不是黄巾能比的。
这打头的三路大军只是大乾皇朝仓促之间凑出来的,临时用来拖住黄巾军继续肆虐的军队。
而如今黄巾军在三州被大乾派出的三路大军拖住之后。
大乾迅速反应过来,发挥了一个五百年皇朝该有的基本素质。
整个大乾皇朝这辆庞大的战争机器疯狂运转起来,开始从各地抽调精锐战兵,并为其配置名帅猛将。
开始源源不断地赶往三州战场,支援三路大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