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话事人 第140节

  这所谓“同一被告的八件案子”,肯定指的是邓知县刚上任那会,收的八个告林泰来的状子。

  此事内情仍然还有些模糊,只能说事情发生的奇葩,结束的也很奇葩,八个原告短时间内齐齐撤案了。

  还有,堂堂的封疆大吏刚上岸就提起林泰来,跟吴县邓知县上任那会儿似的。

  难道林大官人的影响力已经这么大了?已经从县级恶霸直接跳级到到省级了?

  韦巡抚见邓知县愣住不说话,沉声问道:“有这件事吗?”

  邓知县回过神来,答道:“确实有这件事情。”

  韦巡抚继续说:“本院听说后,感到此事可能有蹊跷,一直记挂于心。

  贵县不妨重新审过,以厘清案情,尤其要说明,为何八个状子的原告几乎同时销案。”

  邓知县心里立刻骂娘,为什么同时销案,还不是因为他这个县尊审不下去了!

  那八个状子都是在他邓知县的默许下,刑名郑师爷和反林泰来势力刻意策划的,只是后来没有起到作用而已。

  既然已经起不到作用了,当然要销案了,不然留着干什么?

  邓知县只能含糊着回话说:“状子都已经销案,若无特殊必要,一般不会重启。”

  见邓知县不给积极回应,韦巡抚不悦的说:“怎么?贵县有什么难言之处,不愿意重审?”

  岸上众人听到这里,再次齐齐看向林泰来,这人究竟长了一张什么脸啊?

  只要是能管到你的官员,亮相后都要拿你当“反黑典型”?

  上次邓知县如此,如今韦巡抚也是如此。

  可是作为半个当事人,邓知县当然不愿意了!他已经完全不想再旧案重提了!

  原因很简单,重审这些案子对他而言,已经没有什么好处了。

  就算能把被告林泰来判了,那反而更说明自己当初昏昧不明、放纵被告!

  而且这还是一件揭伤疤的事情,只会让邓知县再次回忆起曾经遭受过的耻辱,怎么可能乐意?

  见吴县不愿意积极配合,韦巡抚又看向府衙的官员,问道:“由府衙来接手八个案子,如何?”

  朱知府扫了眼刘推官,回话说:“刑名公案,都是推官厅的事情,推官做主即可。”

  刘推官脸上露出了为难神色,他又不是没审过林泰来,知道林泰来是多么难缠的人物。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弄这八个原告都已经撤诉的案子,被告还踏马的是林泰来,难度实在太大了。而且肯定吃力不讨好,完全没价值!

  就算自己不惜代价办了这八个案子,你巡抚老大人又能给什么好处?还能让人连升三级?

  于是刘推官也答话说:“下官与吴县的看法相同,已经销案的状子,实无重启必要。”

  韦巡抚也真没想到,自己上岸后提的第一件事情,县衙和府衙推官厅居然不约而同的一起抵触!

  这太出乎他意料了,难道他这个巡抚是假的?

  还是说某黑恶势力已经猖狂无边,在地方一手遮天了?

  韦巡抚之所以强迫县衙、府衙重启案件,而不是亲自接手开整,也是碍于官场规则。

  毕竟理论上巡抚并非是亲民官,朝廷制度在不允许越级上告的同时,一般也是不允许越级审案的。

  一个巡抚向下伸手,隔着不知多少级直接负责基层司法,那是要闹笑话的。

  这可就有点僵了,感觉脸上有些挂不住,韦巡抚怒容满面,对官员们训斥道:

  “本院在各地任职多年,奉行的居官准则就是爱民如子!

  同一被告的八个案子如此蹊跷同时销案,岂不可疑?

  这可是多达八个案子啊,不知波及到多少家百姓!

  尔等这些府县官员本该亲近民众,但却对疑点置若罔闻、视若无睹!

  上下如此推脱,蓄意放纵豪强恶霸,简直就是沆瀣一气,联手欺凌鱼肉百姓,本院岂能坐视不理?”

  抚台老大人这话实在太正气凛然了,话里话外都透着强烈的正道之光,正义到让在场官员们不知道应该如何回话。

  大中丞这些话,要说正确,肯定是正确的,但情况又不是那么回事。

  在冷场中,忽然有人高声叫道:“好!大中丞所言极好!苏州百姓当真是迎来了一尊青天爷爷!”

  谁这么无知小白,懂不懂什么叫政治涵养,竟敢如此随便说话?众人立即循声看去。

  结果发现,说话的人竟然是林泰来!那八个案子的唯一被告林泰来!

  这就有点魔幻了,一个豪强对着坚持要判自己的官员喊青天是什么操作?

  求月票!!下一章今天写不完了,争取明天中午发!

第170章 这个世道很荒谬

  2023-07-04

  虽然韦巡抚从来没见过林泰来,但其实刚才早就认出林泰来这个人了。

  无它,苏州城第一好汉林大官人即便站在人群里充当背景板,那也实在太醒目了。

  只不过韦巡抚一直装作无视而已,原因也很简单,完全没必要面对面,只会拉低自己层次。

  按正常权力逻辑来说,当巡抚想收拾地方上某个人物,只需找个由头提点一下府县。

  而府县自然就能把事情办得妥妥了,无论是打是杀,巡抚本人不可能亲自上阵。

  但今天这套权力逻辑有点失灵,府县态度都很不积极,韦巡抚暂时还没理解清楚问题出在哪。

  所以又开始讲“爱民如子”的大道理,压着府县衙去办案,却不料林泰来跳了出来喝彩。

  如果放在平常,林大官人想见巡抚也见不到,根本进不了巡抚察院的大门,但今天比较特殊。

  这毕竟是苏州城官绅士民代表团出城十里迎接巡抚的场合,正常巡抚按礼节都得露面并接受参见。

  这就给了林大官人一个硬凑上去跟巡抚说上话的机会,只要他自己不尴尬。

  趁着众人还没有反应过来,林泰来又继续高声道:

  “我林泰来经常跟人讲,为官做吏就要效仿韦大中丞这样的青天老爷,时时刻刻将百姓放在心上,真真正正做到爱民如子。

  正所谓,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卖.卖.禾黍!”

  每句话都是赞美巡抚的好听话,而且是顺着巡抚刚才“爱民如子”讲话精神往下阐述的,更让别人不好强行打断。

  好不容易等林大官人卖完禾黍,忽然从附近传来巨大的齐声呼唤声音。

  抬头看去,却见一群人跪在不远处的枫桥上,打着横幅白布招子,上书“灾民无食,恳请开仓”八个大字。

  不知何时,河道对岸也出现了一群人跪在岸边,同样打着横幅白布招子,上书“灾民乞命,跪求借粮”八个大字。

  桥上桥下,数十人一起高呼:“青天老爷!开济农仓!活命借粮!秋后归偿!”

  有节奏的声音在河道上来回飘荡,传入了岸上众人耳朵里。

  爱民如子的韦巡抚没再去看那些请愿的灾民,却用愤怒的眼神逼视着知府和知县们。

  你们府县的饭桶,到底是怎么在外围安排警戒的?

  竟然让数十名未经许可的请愿百姓,随意出现在距离封疆大吏仅有数十步的地方,并对封疆大吏进行道德绑架!

  主要也是碰巧了,刚才为了迫使府县重启案子,韦巡抚以高站位大讲“爱民如子”。

  结果转眼间,就出现了这些请愿“灾民”,让韦巡抚有点不好处理,总不能立即自己打自己脸。

  只能对府县官们迁怒的喝问道:“这到底是什么情况?”

  两个知县知道那些“灾民”都是冲着济农仓来的,而济农仓已经被府衙拿走了,所以两知县都眼观鼻鼻观心,不背这锅。

  在朱知府的眼神示意下,府衙管粮通判张东阳无可奈何的站出来,向巡抚禀报道:

  “去岁涝灾时,各县济农仓储量大减,为防备各县各自为政仓粮见底,所以府衙将各县济农仓收归府衙统一调度。

  又为了预防出现大灾无粮可用局面,原则上秋收新粮入库之前,各县域内小灾小害不再开仓。

  偏生又有无知小民不知顾全大局,体谅官府,只想挤兑本县济农仓存粮!

  而有些县中官吏也不识大体,暗中纵容这些小民逼迫府衙!

  殊不知一县仓粮若尽,极为容易导致各县连贯失控,全府济农仓一起崩盘!”

  韦巡抚点了点头道:“张别驾言之有理,官府自然也有官府的苦衷,但也要对民众做好解释。”

  然后他指了指枫桥上,以及对岸的请愿“灾民”,对府县官员们吩咐说:

  “本院正在告诫尔等为官之道,他们随意干扰总是不妥当。

  但这是地方政务,本院就不直接干涉了,尔等地方官将他们劝走。”

  府衙的官员不想去,这些刁民肯定背后有人,万一是个坑怎么办?

  两县官员不想背锅,济农仓的事情跟他们县里又没关系,更不想去。

  官员们正在互相推让扯皮时,忽听林大官人挺身而出,大喝道:

  “这些刁民胆敢打扰大中丞训话,某愿为大中丞排忧解难,劝走这些不识相的刁民!”

  众人齐齐无语,你林泰来这个苏州城最大的刁民,此时却一口一个刁民的说别人,还能更荒谬么?

  然后便见林大官人出了圈子,迈着一米二大长腿大踏步朝着枫桥方向走过去。

  此后身穿吏员冠服的林大官人一个箭步冲上了枫桥,伸手就扯碎了横幅布招子,然后对着请愿“灾民”疯狂拳打脚踢。

  远远看去,这林大官人宛如虎入羊群,虽以一敌数十,气势却丝毫不弱!

  桥上那些请愿“灾民”立即被打得原地溃散,纷纷向枫桥的另一边逃窜。

  林大官人从桥上驱赶着请愿“灾民”,又来到了对岸,冲进了另一伙请愿“灾民”人群里。

  在众目睽睽下,对岸数十“灾民”也被打得抱头鼠窜,却因地势问题又无路可逃。

  结果大批“灾民”无可奈何,纷纷涌进了旁边的寒山寺里。

  不知道是不是林大官人敬畏佛法,看到“灾民”逃进寒山寺躲避,这才收手了。

  转身过桥,回到这边,林大官人利落的对韦巡抚行个礼道:

  “幸不辱命!已经遵照大中丞指示,将这些胆敢打扰大中丞的刁民劝走了!

  请大中丞继续训话!只要某在苏州,必保大中丞无虞,不会被那些刁民烦扰!”

  韦巡抚:“.”

  刚才训话讲到哪里了?

  要求府县本着爱民如子之心,然后重启八个状告面前这位林大官人的案子?

  这踏马的该找哪个角度重新开口?宦海生涯数十年的老官僚,一时间也失言了。

  韦巡抚看了看令行禁止,对自己尊敬无比,还努力为自己喝彩的林泰来。

  再看了看阳奉阴违,做事推诿塞责的各位府县官员们。

首节 上一节 140/595下一节 尾节 目录